中国南方艺术移动版
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艺术西南
南方专辑
南方搜索
今日头条
三岛由纪夫诞辰96周年
三岛由纪夫虽然出生于东京一个高级官僚的家庭,但那时已经家道中落。他的祖母出身华族,在家中极为强势,在三岛出生后不久,就把他从其母亲身边领走亲自抚养,对他的保护也超出常人理解的限度
当我老时,愿望如下:一不娶少妇,二不爱小孩……
“不娶少妇”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大作家的口中,是对那些一心想讨个年轻太太的老年男士,所做出的发自肺腑的忠告。直截了当,明确无误,很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
老舍的世界与世界的老舍
2014年,老舍《四世同堂》英文原译稿在美国被发现,小说第三部分《饥荒》中遗失的部分被回译为中文,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等相继推出《四世同堂》完整版,再次引发人们对老舍作品海外传播与研究的关注。
犹太思想家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冲撞与缠斗
2019年是弗洛伊德去世八十周年,2020年是阿德勒诞生150周年,上海大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选择了这样的时候再度翻译出版了《自卑与超越》,虽不足以重新掀起一场心理学的热潮,但在曾经沧海的中年读者心中却能够激起一阵峥嵘岁月的波澜,激情退去,我们总不免再度回到那个问题:两位心理学大师何以产生如此天差地远的分歧乃至闹到水火不容的境地?
南方来信
世界文学新动向|阿特伍德最新诗集出版
2020年年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最新诗集《深深地》(Dearly)出版,随后登顶各大年终书单,其中包括goodreads2020年度书选。这是阿特伍德十多年来第一本诗集。同题的诗歌表明了阿特伍德的主题:爱和哀恸,“深爱的人,相聚在这里/在这关闭的抽屉里,/正在褪色中,我想念你/我想念那消失了的,那早先离去了的。/我甚至想念仍在这里的。/我深深地想念你们。/我深深地为你们哀恸。”
南方文丛征稿启事
应广大作者强烈要求,由在文学艺术界享有卓越声誉的中国南方艺术网(zgnfys.com)牵头策划,组织成立强大的编辑委员会,与国内出版社合作,拟编辑《南方文丛》个人作品集出版,即日起向海内外公开征稿。
开启时间之书 祈愿新生之年 《时间之书》艺文跨年社交实验在杭举行
2020年12月31日,知名艺文机构艺文力联合智能汽车领导品牌小鹏汽车共同发起的《时间之书》艺文跨年社交实验在杭州举行。在跨向2021年的特殊时刻,这场以探索时间真相、重新定义自我时间为主旨的艺文社交实验有着特别的含义和作用。
悲痛!傅雷长子、钢琴家傅聪感染新冠在英国去世
当地时间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27日,傅聪被媒体报道确诊新冠肺炎。他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发文透露,“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希望他能挺过来。”
2020年英国女王诗歌金奖公布,英国诗人大卫·康斯坦丁获奖
根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消息,12月18日,英国诗人、作家和翻译家大卫·康斯坦丁(David Constantine)荣获2020年女王诗歌金奖(Queen’s gold medal for poetry)。
霍克尼、里希特分列第一第二,胡润“全球艺术榜”在沪公布
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作品去年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9.12亿人民币,成为首届胡润全球艺术榜榜首;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以9.11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额位列第二。
香港拍卖市场疫情下依旧火热
疫情当下,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推陈出新,藏家购买劲头依旧火热。在日前举行的多场秋拍中,佳士得香港、富艺斯与保利拍卖等多家拍卖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码技术推出全新拍卖形式,均取得理想成绩,同时刷新多项纪录。
傅抱石《大涤草堂图》1.38亿元成交,见证其深研石涛
在12月1日晚间的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近现代国画大家傅抱石《大涤草堂图》现场是以8800万元起拍后,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以1.2亿元落槌,被电话委托的买家竞得,加上佣金,以1.38亿元成交。傅抱石《茅山雄姿》2017年曾以1.87亿元成交。
南方美术
什么时候上拍什么作品:拍卖行的选品策略
在经历了一整年不稳定的日程安排以及纯线上的社交聚会之后,拍卖成为艺术产业为数不多的相对稳健的要素之一。虽然与往年相比,拍卖会在形式和频率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整个艺术市场来说,拍卖会仍然保持了适当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拍卖行都在进行各种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式的销售,以便让藏家们继续投身拍卖竞价。
管郁达: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乡愁”
乡愁是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和审美现象,它与现代都市的出现、与现代工业的出现相联系,也包括与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相互对立相联系。乡愁不同于简单的“怀旧”和“怀乡病”,它具有一种将“过去”乌托邦化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陈丹青评靳尚谊:“他要是不当中央美院院长,他还是会出圈”
靳尚谊说,肖像画就是对人的精神气质、人的那种“神”的观察和捕捉。“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主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对人的尊重。艺术的核心问题,简单讲就是人性问题。我对人类社会生活是感兴趣的,所以我就画人类社会。”
2020,再见或再不见:域外艺术的这一年
2020年终于即将过去了。北京的冬天像往年一样,寒冷、祥和,人们照样在地铁里用手机刷着抖音、享受着手机打车和订外卖的便利,时不时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发愁——辛丑年的春节,恐怕绝大多数人不再能踏出国门。多难的庚子年让我们的世界再一次陷入危机和不确定性之中,这是充满灾难的一年,也是孕育了转机和变革的一年。若干年后,我们一定能够回忆起这个不平凡的2020,它也许会彻底改变世界,改变全球的格局。
“艺见·上海”对话:探寻本土艺术市场新机遇和空间
2020年,当全球艺术活动因新冠肺炎受阻,上海却迎来了“全球艺场”的“上海时间”:秋季的西岸艺博会、Art021、各类展览成功举办。但另一个事实是,与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1年成交额达到顶峰的2100亿元相比,2020年这一数字为1740亿元。在国家“双循环”的经济政策下,如何重新认识艺术品市场的特点,如何使上海持续构建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是需要认真观察和探讨的命题。
展望2021|从博伊斯诞辰百年到但丁逝世七百年
2021年,世界各地将迎来不少重要的纪念展览与活动。为了纪念博伊斯诞辰百年, 12座德国城市准备了一系列展览、表演和论坛,结合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审视这位重要的观念艺术家所作的贡献。英国国家美术馆将举办展览,纪念丢勒诞辰550周年。
朱利安·奥培 行走者的催眠魔法
作为英国当代艺术圈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对于他的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就算你叫不出他的名字,你也多半看过他的作品:简约的LED装置上,一个被抽象成最简单线条的人正在跑步或走动,节奏均衡,无始无终,似有魔力吸住你的目光。
2020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之变
2020年肯定会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点的时间节点。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往常的正常节奏。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之后艺术品拍卖市场再度遭受不可抗力的影响。因此,2020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春拍大都是在8月上旬之后才陆续重启
南方文学
追寻西南联大的足迹
2020年,我参加的采风活动少之又少,极少的几次里,最难忘的是“西南联大文化行”。十来个人,八天时间,在长沙、沅陵、蒙自和昆明走走停停,所到之地皆和西南联大有关。
三岛由纪夫诞辰96周年
三岛由纪夫虽然出生于东京一个高级官僚的家庭,但那时已经家道中落。他的祖母出身华族,在家中极为强势,在三岛出生后不久,就把他从其母亲身边领走亲自抚养,对他的保护也超出常人理解的限度
当我老时,愿望如下:一不娶少妇,二不爱小孩……
“不娶少妇”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大作家的口中,是对那些一心想讨个年轻太太的老年男士,所做出的发自肺腑的忠告。直截了当,明确无误,很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
老舍的世界与世界的老舍
2014年,老舍《四世同堂》英文原译稿在美国被发现,小说第三部分《饥荒》中遗失的部分被回译为中文,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等相继推出《四世同堂》完整版,再次引发人们对老舍作品海外传播与研究的关注。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
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
于坚:棕皮手记|细节与勾引
文人,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象征性资本。象征性资本需要一个场,一个可以炫耀展示文的地方。在这种炫耀中,人获得存在感,实现勾引。在中国文化中,文就是一种象征性资本,文的程度意味着象征性资本的多寡、魅力的强弱。
李零:送鼠迎牛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李零在三联书店出版了十部书
西川新作|梦想着灵魂飞扬的文字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荣普作家(2002)、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曾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校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南方人物
村上春树:72岁,身高五尺七寸,爱在车里刷牙,祖父是和尚
诚然,村上春树是一位近乎“娱乐明星”般的作家,他的名声极大,作品甚丰,人们对于其轶事的关注甚至一度超过了作品,但我们依然要为其真实而丰富的写作人生喝彩,它充满了欢欣与鼓舞,但也有某些个一想起来就要沉默的小角落。
大文豪们写作时都有哪些怪癖?
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每个写作者必经的过程,那些传世之作的诞生更是如此。在《怪作家》这本书中,作者化身一名“文学侦探”,为人们揭秘世界名著诞生的种种细节,以及名作家们写作时的怪癖与执迷。内容看似猎奇八卦,实则透露出写作的无数艰辛。
江晓原:沈公传奇之吉光片羽|纪念沈昌文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曾于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在回忆录《也无风雨也无晴》中,他曾称《读书》杂志办刊的方针为“无能,无为,无我”。在沈昌文的贡献下,作为一份思想刊物的《读书》对各路思想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密切注重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我的姑姑三毛:故事未完,她的足迹永不消失|逝世30周年
三十年前的今天(1991年1月4日),未满48岁的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去世,辞别了她曾经无比热爱的世界。数十年来,这位传奇女子用她的文字感动了世人,《撒哈拉的故事》至今以各种文字在国际上流传,很多人都想活出像她一样的自由灵魂。正如为三毛拍下最后一张肖像的摄影师肖全所说:“三毛最大的精神是决定自己的人生。”
林风眠毁画始末考 | 略谈其存世作品的梳理
画家林风眠一生坎坷,家人离散,画作与画家一样,历尽风霜。特别是一九六七十年代期间,亲手毁画于抽水马桶,成了艺术家自虐的新典故。以亲历者身份记录林风眠毁画经过的是潘其鎏与冯叶,但说法却又有出入,其中原因何在?真相到底如何?
纪念|钢琴家陈萨忆傅聪:一位优雅的绅士,明媚如午后的暖阳
1996年9月,陈萨成为英国利兹钢琴大赛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后便在英国开启了个人首次海外独奏巡演。彼时,陈萨年纪尚小,深圳艺校李祖德校长全程带领陪同。1997年年初,伦敦Wigmore Hall演出谢幕后,在音乐厅后台,一袭黑衣的傅聪先生突然走过来和她们打招呼
沈从文遗言:我和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1949年以后,沈从文没有进行过小说创作。他的书在三十多年间仅出版过一次。1950年到1978年,他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期间遇上文化大革命,军管会的军代表指着他工作室里的图书资料说:“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沈从文回答,“要烧就烧。”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说》在内的几书架珍贵书籍被搬到院子全都烧毁。
苏东坡的恋爱生活
大概凡是一个诗人,必是一个沉浸于恋爱中者。只要把“诗人”二字的头衔加在这个人的姓名上,这个人至少有一页半页的情史,多的也许可以写几大本。这也难怪!因为诗歌的职责,就是写情,情歌居诗歌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诗人就是情人”,这句话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南方评论
汉宋之间的孔子形象演变
无疑,《论语》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汉儒誉之为“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数百年后的宋儒仍奉其为圭臬。作为塑造中华文明传统的关键,《论语》拥有悠久的解释传统,历代学者对这部经典的认识也绝非千篇一律。
犹太思想家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冲撞与缠斗
2019年是弗洛伊德去世八十周年,2020年是阿德勒诞生150周年,上海大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选择了这样的时候再度翻译出版了《自卑与超越》,虽不足以重新掀起一场心理学的热潮,但在曾经沧海的中年读者心中却能够激起一阵峥嵘岁月的波澜,激情退去,我们总不免再度回到那个问题:两位心理学大师何以产生如此天差地远的分歧乃至闹到水火不容的境地?
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加给古儒的罪名是“以古非今”。而今天我们论孔子,当然要讨论这“古”当不当“以”,但更要讨论这“今”该不该“非”。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本书我看了之后获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请教过关于《论语》的一些看法。
梁实秋批评鲁迅的翻译:“强译、硬译,稀奇古怪”
1929年9月,梁实秋在《新月》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论鲁迅先生的“硬译” 》的文章,质疑鲁迅的翻译,认为其是“硬译” 、“死译”,说这“稀奇古怪的句法,读了等于不读”,于是白话中文诞生未久,便遭遇了这次翻译理论的交锋。
陈寅恪与佛教和西域语文学研究
在欧美接受过严格中亚语文学训练的陈寅恪,在归国前即以佛教和中亚(西域)语文学研究为其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归国后便潜心梵、藏、汉佛教语文学以及敦煌汉文佛教文本的研究工作,并创造性地将东方文本语文学的文本精校和文本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的训诂
余英时:侠与中国文化
“ 侠”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这一论断当然不是否认其他文化中也有和“侠”相似的现象。最明显的如西方的“武士”(Knighthood)或“骑士”(Chivalry)确足与中国的“侠”相互参证。事实上,武士阶层在世界各大文化中都先后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且其道德规范也大同小异
何兆武:我们是报废的一代
何兆武八十大寿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史学理论》打算祝贺一下,他极力辞谢,祝寿活动终于改成了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可开会那天,他竟临阵脱逃,人间蒸发。谁也想不到去清华图书馆逮他,他得以偷得浮生一日闲,看了一天的闲书。
五四的“唯情”面孔
启蒙与反启蒙思潮,在五四时期是一种并置存在的关系,以科学理性为代表的启蒙思潮企图在反传统的过程中,建立起自身的新观念认同;而抵抗科学理性的唯情论主张,则一直在找寻契机,来挑战启蒙理性的主导存在。
南方图库
沉默美术作品选
沉默,湖南人,悲观的犬儒主义者诗人,艺评人,自由创作者,现居北京
郑龙一海摄影作品选
《临时生存空间》主题阐述 文/ 郑龙一海 生存空间就是我们日常起居的场所,如今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个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社区环境之中。但是在高速现代化进程的当下,仍然有少部分人居无定所。因为房地产的价格飙涨,原本是居住属性的房子,变成了类似银行
诗人蒋雪峰手机摄影作品选
蒋雪峰,四川江油人。收税、写诗、痛风、偶尔望天,最喜欢的一句话:不过如此。
黄海的画
黄海,闽籍职业画家,自幼习画,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后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深造,师从魏传义、张立平、忻东旺、孙景波、陈文骥、王颖生等诸位老师,现为清华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版权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写生协会会员。
欧邹笔下的马
欧邹 。男。1981年生于四川都江堰。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职于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展览: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重庆展、致敬-青春青年艺术家联展、集结汇-重庆艺术联盟邀请展。 2015年:开启净化模式-重庆青年艺术家联展、后黄桷坪
孙健青作品选
孙健青,字见山一清、号大帽山人、别署凤云堂主,福建连江人,中共党员,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福建省考级中心副主任,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理事画师。擅长
杨东平山水画作品选
杨东平,福建闽侯人,曾学习于福建教育学院经济系及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为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画院副院长,福建省画院学术部副主任,福建省政协书画室副秘书长 ,中国冰雪画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福建
喻棣作品集
喻棣,女,现就读美国加州爱迪怀德艺术中学,学术经历:2016. 6 — 2014. 7 美国爱迪怀德艺术高中2014. 6 — 2013. 8 参加美国政府交流项目,密西根州萨基诺艺术科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