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35|回复: 2

诗歌的空间与画面---山里弟中国灵性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9: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tpc_content><FONT face=楷体_GB2312>山里弟中国灵性诗话:诗歌的空间与画面<BR><BR>象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如“集”字,在远古,它是由上面的一个“鸟”,下面的一个“木”组成。人们相互提到“集”字,心里就会出现“鸟落在树上的空间和画面",字与诗歌是同源的....<BR><BR>由于语言的流变,以至于后来汉字的拼音化,使汉语“画面或者图象性的意义”缺失了,但随之填充而来的是音乐性,今天的汉语很大一部分被符号化了,那种汉语“味道的诗性”和象形性渐渐的消解了。<BR><BR>古时许多优美的诗歌同时也是今天的常用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文字均很通俗,诗性极浓郁,为什么?他们对汉字的传承、和意义理解的通透吧,同样的“诗意”今天的诗歌人是要用一百个字也难以罩得住。既然一个“集”是“鸟落在树木”上的画面和空间,那么,上面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然就海阔天空了。比电影画面更能久久停留在人的心上。 <BR><BR>但是,每一个时代的诗歌都来源于每一代诗歌人重新认识诗歌本真,去做超越时空“存在”的探秘。从汉字的角度,我以为优秀、现代的诗歌一定是“画面性”(理性)与“音乐性”(感性)并存的,因为这是今天汉字的“由来”同时也必是好的“诗歌”的味道---即,一种带有某种音乐性、画面性空间的色彩流动。 <BR><BR>但是,这样从容,成熟、完整的诗歌并不多见,它们左右游离于母语诗性的周围,时常失去艺术的纯粹。道路敞开,也许,今天诗歌人在未来可以大有可为了吧。<BR><BR>优秀诗人写诗歌的目的之一往往是重新挖掘“母语现代性”的魅力。 </FONT></DIV>
<DIV></DIV><BR>
发表于 2007-6-4 1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欢迎朋友们对此展开讨论,将自己的见解提出来。</P>
<>  </P>
发表于 2007-6-5 08: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启示 欢迎</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37 , Processed in 0.0298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