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63|回复: 19

[原创]几个朋友评了的诗歌,大家批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5 0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石佛》</P>
<>佛是不需要走动的。他的路<BR>在自己的心里,在石头里禅坐<BR>身前五百年,身后五百年<BR>都被他的脚盘着</P>
<>那朵莲花也开不败。时间像蝴蝶<BR>嗡嗡地飞,有黑还有白<BR>但它无法深入,无法在悲悯里<BR>喝到最初的露</P>
<>有鸟飞来,在那只兰花的手上<BR>欢快地排出昨天的剩物<BR>然后,几声鸣叫,几声轻松<BR>留下佛,和千年的独坐</P>
<>这样的情景很多、很多<BR>包括那些潮来潮去的苦和痛<BR>佛必须有石的心肠,他不能开口<BR>开口就会七情六欲</P>
<>但他知道石头的痛苦吗?很多年了<BR>呐喊只能成为内心的闪电<BR>他也想说啊,说那个老石匠<BR>为什么要他立地成佛</P>
<>[西情浅评]这首诗有着很深的思绪沉在里面,语言很讲究,文字间彰显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也很象在讲述一个古远的传说,不过在深刻领悟后,才会真正看到诗的内蕴,一种对生的渴望,自然也会让我感到生命在诗中的份量。佛是神,却还有痛苦,因为他是石头做的,正象诗中所讲“佛必须有石的心肠,他不能开口,开口就会七情六欲”佛只能是圣洁的化身,即便他有一个人形。我对诗中深而沉的表现手法很佩服,作者是个有着很深文学造诣人,诗的结构有序,诗句很沉炼,不愧为一首好诗!!</P>
<>     《寺里的爱情》</P>
<>我记住了这个细节:两只蜘蛛<BR>从经幡里爬出,一公一母<BR>它们做爱,在佛的左眼和右眼<BR>佛看不见。它们的爱情<BR>在经文的吟诵里:千丝万缕</P>
<>木鱼响起,左一声、右一声<BR>这个下午开始心不在焉<BR>供桌之上、虔诚之上<BR>檀香味的爱情,让那些醒着的灯<BR>渴望夜晚的来临</P>
<P>像女人处于暗室,苹果、梨<BR>也虚掩着一道想入非非的门<BR>谁进来?谁出去?谁桃花三两枝?<BR>佛不语,寺不语。春天啊<BR>是它们最大的秘密</P>
<P>而这时,我看见一束阳光<BR>痒痒地爬过来。谁的一个喷嚏<BR>让千年的钟声一下子辽远</P>
<P>[古风浅评]黄吉元的诗感工笔,骨风正,侠气凛然。写出了汉语言的美。动与静,远与近,镜头伸拉切换都很到位。慢,像一只沉闷地发着香气的果实,那样三发着光芒。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样的把握需要相当的定力。爱难道真的无处不在吗?请你问答。</P>
<P>       《誓言》</P>
<P>把右手举起,就像回到一个庄严的时刻<BR>回到那盏等你的灯。你一生的准备<BR>就是为了找到一把抵达家门的钥匙</P>
<P>现在,你可以对自己大声说了<BR>可以把漂流瓶里的自己激动地打开了<BR>可以勇敢地肯定或否定什么了</P>
<P>然而,我什么也没有听见<BR>你只是把右手举起,轻轻摘下一根白发<BR>然后推门而进,像生活一样熟悉</P>
<P>[小荞浅评]:一直很关注吉元兄的诗,他是个成熟程度较高的诗人,语言和表现手段都有自己的风格,往往能用很节制的语言把意境营造出来,情绪渲染得也很好。这首誓言还加上一定的情节,头两段是我们熟悉的宣誓场景(嘿,俺就是去年在党旗前宣的誓),“那盏等你的灯/一把抵达家门的钥匙/庄严的时刻/一生的准备”,这些用词使宣誓变得美好而亲切。可是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作者话峰一转,“然而,我什么也没有听见/你只是把右手举起/轻轻摘下一根白发/然后推门而进/像生活一样熟悉”,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效果和思索:更多时候,我们的冲动和激情只能封在漂流瓶里,像摘下一根白发一样平静地生活。</P>
<P>   《悲鸿之马》</P>
<P>打开黑夜,打开墨<BR>从落满蹄声的宣纸深处牵出一匹马来<BR>得、得、得。跑在风上的闪电<BR>长出了四蹄</P>
<P>来不及准备,我在茫然的声响中<BR>被闪电击中</P>
<P>像一个遗世的标点,我<BR>只能看你一路狂奔,并踏雪无痕<BR>把一生的时光交给道路</P>
<P>那牵马的人呢?难道他的消隐<BR>就是为了腾出一条路来 ?</P>
<P>【他他浅评】很明显这是黄吉元的品画以后的感想,我们都知道,诗歌,音乐和绘画原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在这首诗里加入了中国画的元素:“打开黑夜,打开墨”,“ 从落满蹄声的宣纸深处牵出一匹马来”,但是毕竟不是中国画,然后用了诗歌的写作技巧:“跑在风上的闪电/长出了四蹄”,“ 我在茫然的声响中/被闪电击中”,使得我在阅读的瞬间被震撼。标题为悲鸿之马,“一路狂奔,并踏雪无痕”,这是一匹“把一生的时光交给道路”的良驹,而在这匹马奔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是马本身,是“跑在风上的闪电”所消失后那牵马的人,这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他的消隐/就是为了腾出一条路来?”作者忍不住发问!马是好马,牵马人是伯乐中的伯乐,一个主动让出道路的人比耀眼的马更能震撼、感染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以黄吉元的诗《悲鸿之马》的确是好的作品,值得仔细的阅读。<BR>     <BR>      《火车向南 》</P>
<P>这时的火车都向南, 一节一节地<BR>把铁轨延伸,使目的更近 <BR>桥梁和隧洞像一些过去的事<BR>高兴或不高兴的,都一闪而过</P>
<P>一闪而过的,还有几树红柿<BR>以及刚泛绿的麦地。我的这些兄弟呀<BR>来不及安顿好开春的日子<BR>就把自己从泥地里拔出,然后<BR>以勤劳的名义,昼夜兼程</P>
<P>像一句坚定的誓言,这南下的火车<BR>带着我的兄弟,牛的梦想<BR>土豆的沉默,还有那些<BR>正在想象中的遥远里,种植的<BR>大片大片的汗水和方言</P>
<P>这个时候,没人会怀疑土地的颜色<BR>没人会说命运不能移栽。更多的是<BR>对这条路延伸的想象和思念<BR>以及突然落下的一场大雨和石块</P>
<P>向南、向南,火车向南<BR>我的兄弟正在向南<BR>隔着几座大山望去,这情景<BR>多像一管旱烟,被父亲抽着<BR>偶尔的几声咳嗽,在不可名状的伤里<BR>悄然惊动了春天</P>
<P>【原野牧夫浅评】这首诗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是一首优秀的作品.尤其是质朴的文字中透入自己深沉的感情,让人读后不得不产生一种灵魂的震颤.这个周末我要好好品一品,细细地说说。 有一点我要在这里补充的是,如今面对大量复制性的网络诗歌,作者能够坚持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对诗歌的严谨态度来写作,这是最值得赞赏和尊重的!</P>
<P>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校黄吉元(400714)</P>
发表于 2007-4-6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喜欢的,学习
发表于 2007-4-7 01: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且不论,诗的确好!喜欢的,精华。问好黄吉元~
发表于 2007-4-7 2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元兄是重庆北碚的么?呵呵,我是渝中的,改天出来喝喝茶呀.</P>
发表于 2007-4-7 2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了,问好老哥,呵呵
发表于 2007-4-7 2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韩甫</I>在2007-4-7 20:44:13的发言:</B><BR>
<>吉元兄是重庆北碚的么?呵呵,我是渝中的,改天出来喝喝茶呀.</P></DIV>
<p>你北碚么,到时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发表于 2007-4-8 1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蒙兄还是给兄弟我也介绍几个啊,呵呵.
发表于 2007-4-8 2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学习。</P>
发表于 2007-4-8 2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韩甫</I>在2007-4-8 12:12:49的发言:</B><BR>曾蒙兄还是给兄弟我也介绍几个啊,呵呵.</DIV>
<p>你在那里啊。论坛有两个西师的,一个美术学院的,一个文学院的。
发表于 2007-4-8 2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晓得曾蒙兄是西师的.不过我现在在渝中区,呵呵.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19:49 , Processed in 0.0481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