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center>朱德在大水井没有与伍祥祯会过面<o:p></o:p></P>
< align=center>毛文洪</P>
< >收入朱德纪念馆(http://zhude.chinaspirit.net.cn/)的文章《朱德在攀枝花彝寨》说,1922年3月“朱德等人过江后,当晚在大水井伍祥贞家食宿,受到热情招待。第2天早饭过后,整装起程,伍祥贞安排其弟亲自给朱德等人带路,送往棉花地向盐边县方向赶路。当时在乌拉一带打富济贫的民团首领雷云飞闻讯后,即派人马将朱德等人接到乌拉大火山自己家中。”<o:p></o:p></P>
< >依照该文所说,朱德渡过金沙江后,在大水井见到过伍祥贞,并由伍祥贞“安排其弟亲自给朱德等人带路,送往棉花地”。但是,从我们掌握的材料上看,当时朱德在大水井不可能与伍祥贞会面。<o:p></o:p></P>
< >我们先根据有关材料,看看俩人当时的情况:<o:p></o:p></P>
< >朱德,1914年在云南边境驻防,先后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1915年12月,率部赴昆明,次年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1920年驻防四川泸州。1921年春随入川滇军返回昆明驱逐云南都督唐继尧后,担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1922年1月,调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o:p></o:p></P>
< >伍祥贞,实为伍祥祯,大水井村(现属攀枝花市西区)人。当地传说,伍祥祯年轻时,被派到永北(永胜)收债,结果他把收到的钱赌光了,不敢回家,便跑出去当了兵,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过大水井。在部队中,由于伍祥祯作战勇敢,又会用头脑,所以提升得很快。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军等人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时,伍祥祯已经官居川军混成旅旅长,与著名将领冯玉祥齐名。<o:p></o:p></P>
< >分析上述资料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o:p></o:p></P>
< >第一,伍祥祯离开大水井,是在1915年以前。既然伍祥祯离开大水井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那么朱德1922年到达大水井时,就不可能见到伍祥祯。<o:p></o:p></P>
< >第二,朱德与伍祥祯政见不同,即使俩人碰巧遇上了,也不可能和气相见。下面仅举发生于1916年初的几个战役,便可看出一斑。民国四年腊月二十八(1916年2月1日),入川的护国军在四川叙府,同身为混成旅旅长的伍祥祯、冯玉祥对抗,展开了“白沙场之战”;民国五年正月(1916年2月),护国军在叙府牛舌匾,同伍、冯二人展开了“牛舌匾之战”;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初,护国军在叙府崔锅山,同伍、冯二人进行了“崔锅山之战”。此时的朱德,1916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月任护国军第六支队队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日改任第三支队长,间接或直接参与了上述战斗,在战场上正面与伍祥祯刀枪对垒。因此,假若当时伍祥祯果真在大水井,那么他必定会成为朱德入川出川的障碍。<o:p></o:p></P>
<P>第三,退一步讲,即使不论时间限制,也不计政见前嫌,该文所说也有悖常理。其一,当时俩人都是军界名流,一个是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一个是川军混成旅旅长(或许会更高),俩人见面后,伍祥祯既然能款待朱德,就不可能只留朱德住一夜。其二,雷云飞向来是杀富济贫的草莽英雄,素与伍家有仇,伍祥祯既然接待了朱德,他就不会轻而易举让雷云飞将朱德接走。再说,当时的伍祥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军界的权势,安全护送朱德入川出川,何必让雷云飞接去化装商人冒险呢?<o:p></o:p></P><o:p></o:p>
<P>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朱德1922年3月北渡金沙江到达大水井后,没有同伍祥祯会过面。<o:p></o:p></P>
<P>(2006年10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8:35: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