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53|回复: 8

花儿的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8: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花儿的消息 </P>
<  align=center><B >——成都花事八记</B></P>
<  align=center>凸 凹/文 </P>
< >少时看过的一部影片叫《鲜花盛开的村庄》,银幕上那些高丽姑娘与花儿交相辉映、摇曳生姿的画面美得叫我至今不能忘怀。而今,我居住的这座名叫成都的城市,竟让我感到了记忆中类似的美——正是这种美,使我至今也没有冒出过移居他城的想法。</P>
< >成都是一座城,也是一朵花。它的蕊叫芙蓉,是花国母后。龙泉驿桃花、三圣梅花、新津梨花、石象湖郁金香、温江百花、彭州牡丹花、新都桂花是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它的七个花瓣,也就是七位闻香识舞的花仙子。</P>
<  align=center><B >花蕊</B><B >夫人说:芙蓉。芙蓉花儿就开了</B></P>
< >成都之所以别名“蓉城”,是因为五代十国后蜀时期芙蓉花大规模入主了成都城。那些先前被扬雄、左思、李商隐、杜甫等赞美和梦呓过的花一夜之间则成为了芙蓉花的陪侍。</P>
< >后蜀后主孟昶有一个最为他宠爱的费姓贵妃,誉之“花蕊夫人”。“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丽人花蕊夫人能歌善舞,文章、宫词更是了得,连《全唐诗》中都收有她的诗行。一个秋风习习的清晨,孟昶与她在庭园散步,见落叶粘鞋、花草萧索,她的玉唇娇齿终于吐出了“芙蓉”一词。花蕊夫人何曾知悉,她轻轻的一吐,竟吐出了一个大城的称谓,竟吐出了一朵市花。这是后事。当天的事件是,爱江山亦爱美人的孟皇帝在朝上宣布要在成都遍植芙蓉,要求政府植公共地段,百姓植自家庭院。从此,芙蓉花儿使得成都城“每至秋,四十里为锦绣”。</P>
< >“晓妆如玉暮如霞”。芙蓉花清晨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色,后逐渐变为深红,傍晚时变为紫红色,且越开越艳。由于芙蓉花“一日间凡三色”,人们又叫它“三醉芙蓉”,“添色拒霜花”。苏东坡喜欢芙蓉在水边盛开,于是云:“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P>
< >如今,“绕城高速公路芙蓉景观带工程”让成都完全置身在芙蓉花阵之中了。而这朵外廓周长为85公里的市花,仅仅是成都这朵大花的蕊。</P>
<P  align=center><B >东来的桃花,诗意的村庄</B></P>
<P >成都,一到春天,有关花儿的消息首先就从东边来了。</P>
<P >《辞海》对紫气的释义是“宝物的光气或祥瑞之气”。《长生殿·舞盘》:“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地处成都东边的龙泉驿被称为“世界的桃园”——有各类桃树17余万亩,不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桃花观赏区,也是全国唯一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龙泉驿桃花:诗意、眩目、盛大、接天贴地。</P>
<P >书房村、桃花沟、红砂坡、宝狮湖等是山下赏桃花的好去处,举目望去,整个天空都是桃花的云彩。在山下桃花要谢未谢、树枝挂上新叶时,不妨到山上的桃花诗村看桃花。山上,拿眼看去,桃花层峦叠嶂,整个大地都是怒放的红。</P>
<P >对这一落差文化的体验,白易居早在千年以前就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了最诗意的诠说。村庄里的乡民百分之八十为二三百年前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它的海拔,使它成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最具典型意义的“山顶客家村庄”。</P>
<P >山泉镇以“桃花故里”相谓世人皆知。从龙泉驿土地上秦人墓中发掘出人工栽植桃桃核看,这里的栽桃史是久远的,桃史更是久远的,约略在殷商时期。《桃花诗村证》云:“乡人晋希天栽植水蜜桃,成就龙泉山首坡新桃林。遂邀锦城客,策马古驿道,饮酒作赋敌谪仙。一花成媒,一诗成谶。倘追溯蜚声遐迩的成都国际桃花节之最先,当忆及一九四二年春天,忆及山泉布衣学人、川西种果第一人晋希天先生发起的桃花诗会。”</P>
<P >如今,“独拥桃林五千亩,占尽天下桃花诗”的诗村,已然成为成都平原最大的地方文化盛会“桃花节”落地的具象物和一朵春夏秋冬天天盛开的大桃花。</P>
<P >徜徉在古往今来人文荟萃、诗意浓郁绵亘的山村,谁能怀疑一首诗歌的力量?</P>
<P  align=center><B >三圣梅花的幸福生活</B></P>
<P >陆游当年在成都路安抚司任参议官这个只领俸禄没事干的闲职的时候,只好把时光纵情在酒肆、歌院、花丛和山水间。离川回到故乡绍兴后,那朵成都梅花却没能让他忘怀:“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在放翁的诗中一直香着,成都梅花是幸福的。</P>
<P >如今,成都梅花开得最美的所在是三环路外一公里处的锦江区三圣乡幸福村。幸福梅林(含湖)面积3000余亩,栽植梅树20余万株,梅花品种达200多个,已跻身全国四大梅林之一。冬季,流连幸福村,可看见梅花在水边、农家庭院、漂亮的路旁绽放着点点温暖。赏梅的同时,还能游逛梅林大观广场、梅花知识长廊、梅花三弄、梅花博物馆等梅园主题景观。幸福梅林是锦江“五朵金花”之一,是成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手笔。</P>
<P >入夜,大型山水实景剧《花重锦官城》就在这个村里亮堂开来。</P>
<P  align=center><B >新津梨花:春天里的银雪</B></P>
<P >出成雅高速公路新津口,一会儿,汽车就折进了梨花溪。这是三月初,油菜花为大地铺上了一望无涯的纯金。纯金之上的天空,则被梨树这位银匠,锻打出了满天的银雪。</P>
<P >占地万亩的梨花溪横卧在新津县城南3公里处的永商镇境内,与老君山、观音寺毗邻。山谷间一条小溪,满坡的梨花在清流中倒映。</P>
<P >新津素以河鲜美食闻名,梨花会中,一些农家乐摆起了“梨花食谱”——梨花羹、梨花鳕鱼、梨香豆花、梨香黄辣丁等系列美食,为前往赏花踏青的市民们提供了猎郊的美食乐趣。</P>
<P >新津梨花,连同柏合梨花,在无雪的日子,为成都这座少雪的城池,从东南方位写下了雪的晶莹、干净和先辉。</P>
<P  align=center><B >石象湖郁金香:移自欧洲的丽</B></P>
<P >四月,在石象湖看郁金香,感觉就是在欣赏那些欧洲妞的丽:高挑、洋盘、湖风中热情地吐露。</P>
<P >石象湖地处蒲江县,二龙戏珠、福从天降、古琴台、碧园赏春、古象山书院等十六个景点集中描绘了石象湖的自然、人文景观。南宋著名理学家、词人魏了翁曾在古象山书院接受过启蒙教育。</P>
<P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人至今保持有“此房出租,价值3株郁金香”的国家习惯。石象湖的百万株纯种郁金香从荷兰飘洋过海而来,她们尽展芳菲,黄色、白色、紫色、粉红色、莲藕色、单瓣、复瓣地开放,一坡惊艳,一坡殊美。</P>
<P >一年一度的石象湖郁金香节是亚洲规模最大郁金香节,它将欧洲的春天带到了成都之南。</P>
<P  align=center><B >成都以西,国色天香百花开</B></P>
<P >国色天乡是一个新型国际化的旅游社区,地处温江区万春镇,占地面积1107亩,因系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场地而驰名。园区内有包括精美乌木在内的主题雕塑艺术群300余座,主题文化花卉造型艺术200余个,花卉面积120000平方米,花卉品种300余种,花卉数量300余万株。在这个堪称“梦幻花海”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欣赏到花卉的色、香、韵、姿。</P>
<P >在百花同在的环境中,园区内还聚集有中、法、比、德、西、日六国风情展馆。香雪球、雏菊、紫罗兰、醉蝶花等鲜花与国色天乡的独特建筑、百花诗墙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彩、斑斓的青春画卷。</P>
<P >“百花诗墙”坐落在园区一清幽之地,前面是旷坝,背后是一蓬修竹。正墙上雕刻有郭沫若、戴望舒、冯至、郑敏、孙静轩、洛夫、海子等本国诗人作品,墙背上雕刻有布莱克、安德拉德、索德格朗等外国诗人的作品——成都诗歌的牛气由此可窥一斑。</P>
<P  align=center><B >与洛阳牡丹齐名的天彭牡丹</B></P>
<P >十集风光电视片《中国牡丹》第四集《蜀中奇葩秀天彭》云:成都市西北36公里处,是蜀中著名的牡丹之乡。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代,天彭(彭州)牡丹就已经和洛阳牡丹齐名,驰誉天下,有了“花州”“小洛阳”的雅号。</P>
<P >天彭牡丹最集中的观赏胜地在丹景山。山中栽植牡丹10多万株,共200多个品种。“丹景红”艳丽娇娆;“玉重楼”高洁端庄;“彭州紫”典雅富丽;“禁苑黄”恬淡俊秀。登山的路上,那些正黄、大红、桃红、粉红、紫色、白色、青色的胖美人,让人随花赋神,色相万千。</P>
<P >古今珍稀名品,荟萃天彭,丹霞满眼,美不胜收。每年五月,满山牡丹竞放,游人摩肩擦背,留连于花香彩浪间,如痴如醉,乐而忘归。</P>
<P  align=center><B >新都:桂蕊飘香的公园</B></P>
<P >桂湖公园与它满园的桂蕊,互为玲珑、精致、声名宏大。</P>
<P >蜀中名园桂湖公园位于新都城区,面积4万平方米,水面约2万平方米,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杨升庵的旧居,以环湖遍植桂树而得名。</P>
<P >“七月荷花八月桂”。 夏日,100多个品种的碧荷满湖,万千红莲点缀其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入秋,银桂、金桂树树结香,银黄丹红,争芳吐艳。夏秋相交处,荷花满塘,桂蕊飘香,双花并放,一年一度的桂花会、荷花节正热热闹闹开着。看了桂花后,不妨吃点桂花。《本草纲目》记载,桂花“能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在新都,桂花糕、桂花汤圆、桂花月饼、桂花全鸭、桂花干贝等俯首即有。</P>
<P >园内升庵祠、楼台亭阁等建筑小巧玲珑,布局雅致,韵味隽永而悠绵</P>
匿名  发表于 2006-7-4 15:52:52
好文!
发表于 2006-7-4 18: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22: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客人(218.89.*.*)</I>在2006-7-4 15:52:52的发言:</B><BR>好文!</DIV>
<p>问好客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2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曾蒙</I>在2006-7-4 18:12:48的发言:</B><BR>提上!</DIV>
<p>谢曾蒙!
发表于 2006-7-11 1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凸凹的《花儿的消息》,好!</P>
<>万紫千红何处寻,</P>
<>锦官城里花纷飞,</P>
<>蝶迷蜂醉唱新曲,</P>
<>人间难得几时闻。</P>
匿名  发表于 2006-7-14 08:30:03
花痴!
发表于 2006-7-14 08: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花痴!

共祝!
匿名  发表于 2006-7-22 16:49:36
凸凹问好袁、毛二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31 , Processed in 0.0377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