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3|回复: 0

农民老子与民工儿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09: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民老子与民工儿子
  农民老子与民工儿子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的诱因是孙子。
  孙子年龄18个月大,还说不完整一句话。医生将他从母体里捧了出来后,在家乡呆足一个月,即随母南下广东,开始他的一个小孩子的民工生活。奶奶来了一个月,一个乡下人,受不了广州繁华的孤寂,经常强调自己的风湿病和高血压,强烈要求回湖南乡下。孙子的母亲跟孩子的姥姥商量,孩子的姥姥舍了山东乡下的桃园和土地,第一次坐数千里火车,一个人来到了广州,孩子的奶奶即迅速回家,电话也不来一个,只有孩子的父亲打电话回去,偶尔提及这个小小的孩子。2008年腊月,孩子的姥姥回山东过节,言明出了元宵即返广州,后因为姥爷患高血压,一时来不了,孩子的父母即乱了手脚,轮流请假带孩子。这样长久不了,孩子爸爸于是打电话回家,请父亲来广州一个星期,帮忙带一个星期的孙子。因为一个星期的约定,孩子的爷爷极不情愿地到了广州,无论怎么样,都要坚持一个星期。
  农民老子与民工儿子的一场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农民老子来之前有一个事先设定:就是只呆一个星期。
  农民老子63岁,身体硬朗,精神矍烁,在家里尚可以上山打柴,下田种地。
  第二天,农民老子就向他的民工儿子表态:哪一天你们不在家,我一个人带了孙子就走。他以为民工儿子会同意的,事实上儿子并不同意,他觉得孩子尚小,在广州听的一直是普通话,希望父亲能在自己身边多呆一会,孩子长大一点,再回乡下去做留守儿童。农民老子还是坚持,哪一天你们不注意,自己抱了就走。民工儿子强调,如果这样,这个家就要散了。因为孩子还有一个爱他如命的妈妈。如果不征求她的意见,山东女人的脾气一上来,就有天翻地覆的危险。
  农民老子想,不就是带一个星期嘛,带满一个星期,自己就一个人回去,眼不见,心不烦。一到广州,他就问媳妇,孩子的姥姥啥时候来。媳妇打电话回山东,孩子的姥姥说:既然孩子的爷爷来了,就让他带一阵子,她在家做一些活,过了“五一”来。媳妇把这消息告诉公公,公公的脸顿时紫了,指着民工儿子说:你这个骗子。儿子也没预料到事情会这样,受了父亲的指责也无话可说。媳妇不解其中奥妙,说:爷爷奶奶带自己的孙子,天经地义。农民老子接过话,说:好,我带回湖南去带。媳妇一想到乡下,心里就堵,说:我们挣的工资在城市也能养活你们,到乡下,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叫人放心?农民老子立马插话:村里有一姑娘生了孩子,还没到28天,就把孩子交给了父母养了。七、八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的,在我们那里多的是。看着情绪激动、振振有词的父亲,民工儿子噎在一边,说不出话来。他或许恨自己只是一个工资微薄的民工,或许恨父亲不通情达理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父亲问他可以不可以带孩子回乡下,他只能含糊其词,搪塞父亲。
  第三天晚上,民工儿子下班回来,农民老子坐在沙发上,对刚进门的儿子说:孩子的妈妈已经答应了,同意我把孩子带回去。民工儿子有些不相信,问是吗?农民老子一见自己的孩子疑问他,跳了起来,骂:就是你不好,孩子的妈妈没一点意见了,就是你在使坏!民工儿子抱过孩子,看着父亲,说:她(孩子妈妈)同意了,我也没意见。说完,抱着孩子出了门,他觉得二十年没常见面的父亲,现在竟变得如此的陌生,陌生得无法沟通了。二十年前,自己一个人到广东闯荡,用打工所得在家里盖了房子,贴补生活,自己一个人在外独立成家立业。现在,村里人都用他为榜样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你看某某,一个人打工也成家立业了。他也曾以为,他是父母的骄傲,父母帮他看看孩子,应该不是问题。现实却残酷,父亲母亲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冷漠和自私,却不知道,长辈们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妈妈下班回来,当着孩子爷爷的面,丈夫问她是否真同意了父亲把孩子送回乡下的要求?
  孩子的妈妈回答说没有。
  孩子的爷爷又气得紫了脸,责问道:你不是答应了的吗?下午你不是答应了的吗?转头又怪自己的儿子从中作梗,要儿子明天就给他买张车票,说他一刻也呆不下去了。这里到处是狗屎,车又多,人又多,空气不好,孩子好动,话又听不来,坐在这里,就像坐牢。末了又怪儿子:这次被你害死了。
  民工儿子听了也生气,说:这么多人生活在这里,还没有死,你怎么就说我害了你?
  18个月大的孩子听不懂大人的对话,在房子里转着圈,寻找好玩的。孩子歪歪斜斜走着,每一步都叫人担心,也让人怜爱。他本来可以在父母的庇护下,在长辈的照看下,享受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而长辈坚持要带他回乡下,他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他让父母最为难过的地方。
  民工儿子每次下班回到家里,都会听到农民老子的抱怨。儿子忍着,以为忍一忍,老子适应了城市生活,就风平浪静了。
  星期五,儿子回来放下工具包,出门去了。跟朋友聚会,喝了点酒,聊完事后,跟朋友一起回到出租屋,农民老子见儿子回来了,迫不及待的说:一个星期了,你说的一个星期到了,你明天就去买一张车票,送我们回去。
  儿子说:好的,明天送你回去,我们请褓母也不要你带了。
  农民老子在沙发上腾地站了起来,气势磅礴地说:不要我带,这是你说的,我明早就走,马上走都可以,我有路费。说完,就往他的房间走,一边走,一边狠狠地说:以后你回家,老子敲断你的脚梗子,不敲断你的脚梗子,老子便是你养的儿子。
  民工儿子看了农民老子这架势,抱了自己的儿子,在走廊里闷了好一会儿,心绪平静了,才出来跟朋友说:民工不好当,家里人生气。
  媳妇见公公怒火腾腾,怕他们父子俩把关系闹僵,又去敲公公的门,代丈夫向公公赔礼道歉。公公压下怒火,出来,到厅里,又跟儿子的朋友数说城里的狗屎多,人复杂,在这里坐着,像坐牢,不如乡下,空气新鲜,不想呆家里,还可以下地走走。儿子的朋友陪着笑,听完,什么也没说就告辞了。
  这一场战争好象平息了下来,但明天呢?
  农民老子已经习惯了乡下安逸的生活,对一个陌生环境充满了排斥和敌视,即使这生活曾是向往的,当人生老去,没有什么比现状更令人满意。民工儿子忙于谋生,顾此失彼,由于分离和社会发展,亲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坚固。农民老子与民工儿子,该如何相处?当亲情散去,这个时代还有多少温暖可以传递?我们如何在这片大地上继续下去?我们想要的奉献和牺牲,将如何去演绎和界定? 如果民工还在,生活是否就会永远有一道裂痕?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36 , Processed in 0.0285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