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01|回复: 0

《圣愚》与《唯一诏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7 14: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愚
——读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



春天,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大街上
我开始膜拜汽油,及刺刀一样扎进天空的楼
黑大衣把我裹得像一根民国的火把
我用独自散步去点燃过不少奇怪的角落

军警、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激进的优伶
都已证明:其实古人是一种外国人
1927年秋天,有个穿红袍的荡寇曾乍入丛林
他说日日是好日,他认为无可无不可

可耻啊,山林与朝廷都变心了。当爱情正确时
便政治不正确。如书读得越多越不通情理
当帕斯捷尔纳克说:“不,我没为‘他们’干过”时
阿赫玛托娃则写道:“我深爱着他,他也深爱着我”*

屋顶上,寂寞的炊烟展开了凶恶的鹰翼
月光有时会像炸药包般被晚风举起
这世间人呀,皆绝顶聪明:从来不会去拉响天空
但任何朝代血肉横飞的人也正是这些聪明人


2011-3-28


注1:圣愚,即癫僧(Yurodivy),是俄罗斯东正教中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用愚痴、癫狂而显露“圣光”的苦行教徒,类似佛教苦行僧。圣愚在俄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被社会大众崇拜,他们行为虽颇疯癫,或能预言,能治病,能火中走、水上行,还能穿墙入室等。自11世纪至20世纪初近千年的俄罗斯历史上,圣愚姓氏或事迹达数十人之多。圣愚们大多赤身露体,或穿破衣烂衫,身戴铁链和金属环,手持棍棒或铁通条,头上还戴一顶奇形怪状的帽子。他们四海为家,到处游荡。据说他们能进入“超感觉状态”,与神相通,显现魔力和奇迹。有的圣愚还进入宫廷,成为帝后皇上的座上宾,如十月革命前尼古拉二世宫廷里著名的拉普斯津。二十世纪50—70年代,在基辅和列宁格勒大街上还曾有圣愚游荡。而在文学作品中,如普希金的尼科尔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梅什金公爵,或托尔斯泰的格里沙,都是圣愚的形象。从泛俄罗斯文化的意义上,也有人将敢于顶撞权力的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肖斯塔科维奇、作家索尔仁尼琴、舞蹈家尼金斯基或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等那种癫狂叛逆的艺术精神,称之为圣愚。


唯一诏书


今天我扔掉了几本托名前朝的书
春雨里,常飞过二三只青帮的麻雀
孩子们从不知广场发生过什么
每朵乌云,都是黑社会的连衣裙

美人、笛卡尔与经济的关系最密切
帝国的舌吻,只适合于给哑巴和鲨鱼
人皆生于原罪,但唯独中国人竟原来无罪?
知青那一代也很难活过冉森派蜻蜓

我的脑子每天都被词语灌满
词语会帮我判断是非,剥削剩余价值
恩格斯、包子、电视或圣旨……我不知道
是否我正传承着写作的世袭君主制?

看桃花坠落,每个皇帝都会发抖
那让孤担心会亡国的人从来就不是敌人
奉天承运,支那的鸱枭已飞回到孤的心里
孤将在人生的大内中等待一支禁军


2011-4 北京


注:唯一诏书(Unigenitus),即罗马教皇克里门特十一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宣布基督教冉森派为异端的诏书。冉森派(Jansenism)或译詹森派,是17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出现并流行于欧洲的教派,因荷兰神学家C.O.冉森创始而得名。 冉森派有许多学者与文学家,他们受笛卡儿二元论思想影响,信奉“原罪”说,但又主张对儿童们不应过度体罚,应进行温和的神学教育。唯一诏书的出现,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22:21 , Processed in 0.0452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