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43|回复: 3

永恒生活肖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23: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淳刚 于 2010-12-17 15:57 编辑

(原名:《扛着石头的人》)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扛着一块石头:当他走进办公室,他总是先把石头轻轻放在公办桌左侧的水泥地面上,然后才打开电脑工作;或者,在他租住的村子里,他也始终扛着那块比他的头还大的石头来回转悠;清晨,当他扛着石头在街道上行走,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开大卡车的人甚至从窗户伸出头来向他大喊(“师傅!到××怎么走?”);上班下班,去商店买烟,去菜市场买菜,这有什么稀奇,问题是,他是一个扛着石头进进出出的人!在公共汽车上,他也扛着他的石头,就像民工一手抓住扶手另一只手紧紧抓住他的铁锤或被褥……
没有人知道他怎么就扛起了石头,或者他为什么一直这样。人们只是听说,他来自离这座城市很远的一个小村子,那里穷山恶水,是几十万年前的猿人遗址(他的额骨两端凸起,头骨宽阔,和猿人的确相像),其它则一无所知。“他在胡闹吧?!”“他有问题!”“肯定是受了打击!”……也有人猜测,石头是他的灵魂;但灵魂是什么?谁会把灵魂扛在肩上?灵魂问题在我们时代早已销声匿迹。
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奇迹,但看上去却是真的,虽然免不了有疑问:他为什么要一直扛着石头,而且,如果没有搞错肯定是同一块?石头那么大,他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为什么不弄块小石子什么的噙在嘴里或装在衣兜里?假如,他扛的是旅行包,一箱饮料,谁也不会注意他;假如,石头在河里,在山上,在公园里的草坪上,便不会有谁指手划脚;麻烦的是,它出现在一个人的肩膀上,而且长此以往!人们因此觉得不光是他有问题,就连石头也出了问题。
按说,我们常见的事物是那么自然。可什么是自然?人怎样才是人?石头怎样才算石头?石,三千年前甲骨文中的一个象形字;石头,我们人人都见过,可现在得拆开来讲!“石”和“头”:一块坚硬冰冷的石和一个有血有肉的头亲密无间地在一起……然而,就像人们更在意他的石头,而不太在意他的头,他对文化上的东西没多少兴趣。他是某种新兴行业的一个部门经理,“水落石出”这样的诗意在他只是一种图像或记忆,更不用谈复活节岛,sisyphus。
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应用,石头的历史无比漫长,却并非时刻和我们在一起。同样,人们并不以为他真的一直扛着石头走来走去,况且,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更像行为艺术。假如这是行为艺术,那么他顶多只是装装样子、玩玩而已;假如不是,那他是在干什么?或者,他扛着石头也行,不扛也可以?曾经有人做过试验,想搞清他是否真的和石头形影不离。在一次生日宴会上,当大家为他拍手唱歌,端出一个比他的石头还大的蛋糕,他站在桌子跟前(他的石头在他脚下),掀起嘴角微笑着看他们。然而,当他闭上眼睛许愿的时候,有个长头发的要么是剃光头的家伙将石头用衣服一裹,魔术似的藏了起来!没过几秒,他就觉察到事情的结果,这让他顿时没了吹蜡烛的主意,忽然变得焦躁不安,失魂落魄。“我的石头!石头呢!?”他的目光犀利如箭,几乎射出几十万年前的野蛮凶光。
人们记得,他是一个乡下人,虽然乡下人的身份并没写在他脸上。他的行为必然和他的过去有关,而所谓的过去会影响到遥远的将来。曾经,有个人——他的面孔早已模糊,我仅能想起一张埋伏在胡须中间的嘴——讲过这样的故事:扛石头的人从小生活在乡下,有一年夏天,他在村口的大河里玩,回去的时候也像娃们那样从河里捞了一块石头扛在肩上。他走上河堤,走过大桥,走过商店,走过戏楼,走到家门口,当他想把石头扔到地上,可它却像膏药一样粘在他身上!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石头抛在门前的水渠边。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不知怎地想起了石头,居然鬼使神差把它抱回了家,从此,再也没有丢弃过……虽然这一听就是假的(就像说一块石头从乡下走到了城里),但始终有人听得津津有味……
再奇怪的事也会水落石出,哪怕是关于满天的星球,悬挂了几十亿年的石头。很多人有意无意对他的石头进行研究,他们抓住能够抓住的机会,仔细观察他的石头,但并未发现什么奥秘。这是一块不规整的石头,端起来掂掂,大约四十多斤重;它有着不太鲜明的棱角,通体发白,上面有零星的灰色和褐色,还有墨水风干后留下的颜色(不小心洒上去的?);有一面较为平整,中间掌心大一块蹄形般凹了下去;整个就像乡下人凑合着洗衣裳的那种,或搁在门口坐的那种,只是由于长期的接触,表面更显光亮,似乎比别的石头更像石头。
扛着石头的人,始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就像有时人们一眼望去只看见石头却不见了他的头。虽然当地的媒体也用豆腐块大的版面报道过,但这事就像天天发生的新闻那样被稀释了,习以为常了,有兴趣的人只是在茶余饭后说一说。石头到底从哪来?他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扛石头?没人知道,只能猜。“他生出来肯定不是这样!”“应该是七八岁能搬东西的时候吧!?”“应该再大点!”……什么叫头绪?当人们寻找一个人、一件事情的头绪,就像寻找世界或时间的头绪一样难以把握。或许,他童年、青年、中年时一直扛着石头,只是,童年的石头小一些,青年时期稍大些,现在的更大些;或者,石头一直是这么大,而他的面目、身体、声音、情感、思想一直被时间的钢刀秘密地刻画……
人们知道,他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关于石头的问题,他从不谈起,即使是在他和最要好的朋友谈人生的时候(“这事很难讲清楚。”“我们还是谈谈别的吧!”“今天天气真好!”要么站起身假装倒水、倒烟灰……)。他真有一套!他为什么不说?有什么顾忌?难道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隐秘?如果上帝的存在是天大的秘密,那么一个人的存在同样。石头,是童年的阴影?成年的意外?是鬼魂附体?菩萨显灵?这不可能是上帝在诅咒他,也不可能是大自然在命令他,更不可能是这个文明的社会在强迫他,这使得他和石头的关系成为一种秘密:必须在内心腐烂的那种秘密,不可显现,不可示人,天机不可泄露。
可以肯定,扛着石头的人一直扛着他的石头,不可能所有的人老眼昏花,信口雌黄(有人猜测说石头里面是空的;有人谣传他整天扛着个纸箱子走来走去)。他是用左肩扛而不是用右肩扛,更不是把石头顶在脑袋上。人们能够想像石头将一个人碰得鼻青脸肿,想像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变得无踪无影,可是,一个人始终扛着一块石头,到底让人吃惊。但事情总有雷同,比起报纸上说的吃玻璃的人,吃钉子的人,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的人,这也不是什么阿拉伯神灯,一千零一夜。
就像几十万前的猿人咿咿呀呀地对一件事进行表决,人们对扛着石头的人总会发些语重心长的议论。“他老扛着石头,一定很难受!”“那应该是心理上的舒服!”“我见过他气喘如牛,并非身轻如燕!”……一块比他的头还大的石头,四五十斤重(有个尖嘴猴腮的家伙有一次逮住机会,把它搁在称货物的磅上称,是23.45公斤),人们能够想像石头带给他精神的气喘,生活的偶然。因为石头,他不能坐飞机,不能参加大型宴会;他曾和警察做迷藏,和出租车司机进行理智较量;有一次坐火车,他把石头藏在一个石膏头像里,但还是被查了出来!他怎么了?他把石头当成了随身携带的电脑或手机?他要和现代文明对着干?但他为什么生活在城里?……十年,他从未离开这城市,一直这么顽固地活着。他就像个孤注一掷的收藏家,别人收藏汉白玉、明清家具,而他收藏的——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扛着石头早出晚归,确实出乎意料,但它在形式上类似一个农民扛着镢头,一个士兵扛着炮筒。问题在于,他扛石头并没什么实际用途(他的远古祖先用石头生火,制造砍砸器、刮削器;他的父辈用石头盖房子,錾碌碡,做碾子)。不能说他得了颈椎病,这是医生给他开的偏方;不能说他突发奇想,希望长两个头在身上。听起来奇怪:在大都市中,怎么会有这样的风景?一个人扛着一块石头,为什么不是扛着一棵树、一只狗?一个人扛着另一个人?扛石头,为什么不是抱石头?砸石头?放在床上当枕头?真是三刻拍案惊奇。
人们猜测得更多的,是他的生活。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活是否单调乏味?像他这样一个人,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搞好家庭?他怎样投身工作?出去见客户也扛着石头,把石头藏在大楼门前的草丛中?他睡觉时会不会搂着石头?吃饭时会不会坐着石头?发脾气时会不会端起石头把电视冰箱什么的全砸了?但是,天底下所有的人难道不是像他一样看起来有点问题?在找不到支撑的时候,有人相信上帝,有人相信祖国,有人相信money,有人干脆相信一块石头。扛石头,有什么了不起,也可能是扛鸡毛,扛枕头,扛着自己的头;一个人内心的生活越贫乏便越深刻,关于生活的猜想在根本上都可叫做哥德巴赫……
石头和人的关系在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这种关系就像闪电一样不再让人吃惊,但是人生我们始终像是在看电影。扛石头的人为什么一直扛着石头,作为因果,这始终是问题的核心,但也可能是一块石头的表面,一种文化的外衣。中科院的一位古文化专家根据一九二七年出版的一部叫《作为哲学家的远古人》的著作,认定他所拥有的文化类似毛利文化。毛利人认为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有四种要素:永恒的元素,自我(死后消失),鬼魂和身体——这种理论过于繁复,不必在此细说;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北部新西兰,一棵树在一个孩子出生时栽下,这棵树以后就成为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或者叫他的茂蕊(mauri)。难道,扛石头的人也这样?石头是他的茂蕊?……可惜,这种奇谈不会引起普罗大众的注意,它就像岩石上的风一样刮过岩石,然后像另一阵风那样坚定地刮过去。
作为一个文明人,扛着石头的人有着和众人一样的生活。他的工作忙碌无趣,他的生活平淡无奇。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没什么高深的思想(任何高深的思想都会像风一样消亡),对于未来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走着瞧着,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他有喜悦也有烦恼,扛石头对他来说已经像吃饭、睡觉、穿衣一样稀松平常……然而,当他起身,当他扛起石头,他就像换了副模样,如同岩石或银幕上显现的一个新形象。他,石器时代先民的遥远后裔,几十万年前猿人的茂蕊使他拥有活着的永恒肖像。

                                                                                                                                                                                                                         2010年9月5日
发表于 2010-12-19 1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09: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每个人的肩上都一根鸡毛。
发表于 2011-4-15 2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34 , Processed in 0.0427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