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16|回复: 13

诗讯:三缘诗集《写给朋友的箴言》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望各位诗友多多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8 2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讯:三缘诗集《写给朋友的箴言》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望各位诗友多多点评

作者小传



序言  

                                                        隐修者的参悟与牵挂
                                                                                                     沈泽宜

    “大隐隐于市”,通常是对儒者而言的,但对其他有大智慧、大悲悯、大彻悟的人来说我以为也莫不如此。三缘就是这样一位隐身于大教育界的潜修者,一位不自称居士的居士。
问题是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按谱系推算,他应是维摩诘、白香山之流传也,共同拥有着一份超脱、淡泊、悲悯的情怀。而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儿子、丈夫、父亲、老师,他又对人生多了一份牵扯。就在这出世与入世之间,他的诗歌给了我们一份感悟、启示和惊喜。读他的诗有一种灵魂在不断震撼中受洗的感觉。
    三缘,湖州人,毕业于杭大教育系,是一位在上世纪90年代与诗人波波(潘维)齐名的优秀诗人。90年代初期我曾有缘评论过他的首部现代诗集《震旦少年》,虽然碰到过解读的困惑,但也不得不被他横溢的才华、深邃的思考和出色的表达所折服。此后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一贯坚持低调写作,不事张扬,以致使我错过了对他后两部诗集的阅读,殊感遗憾。没想到十五年后当我面对他眼下这部诗稿时竟大吃一惊,我再也认不出原先的他了:一种简约到不能再简约的澄明、素朴、大气沛然的诗作让我掩卷之际怅然若失,全身心地感受到了,却未必能把这种感觉完整地说出来,我碰到了表达的困难。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这就是杜甫当年为避安史之乱翻过了重重叠叠的大山之后,初见成都平原时的惊喜和放松。大山翻得越多,面对坦荡如砥、炊烟袅袅的平原,惊喜也就越多,人也就越能放松。三缘也一样。十五年的折腾使这位极其敏感、喜欢标新立异的诗人变得睿智、平静、沉稳、超然,以富有宗教意味的语言道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整部诗稿由700多首短章中挑选出来的211首组成,天外来鸿、碧空帆影,诱发人的无穷遐思。开卷第2首“大道总是委曲着向前/大道也总是委曲着圆通”,仅此一首就足可见出他对以往极端理念的超越。事物是在不断的妥协中曲曲折折地前进着,诗也是。再如第34首:
无所牵挂的一那一刻

我才感到了太阳光的照耀

她的温馨和喜悦

如一朵花,我的身心

开放在一块柔软的石上

现在我闭上眼

也能看见周围的芳草地

连着天国的白云和溪流

走来走去都是极乐的人群

    这些充满哲理与禅机的诗行,形象地昭示了放松后所收获的喜悦,而在第61首中诗人更以抓紧、放松的二律背反再次印证了这一哲思。
彻悟意味着对人世的宽容与豁达,以及对事物完全不同的看法。诗人说:“真修行者/不会刻意追求公平/他更愿享受吃亏”(第80首);“引导我们修行的人/不仅有我们崇拜的圣者、英雄/还包括各色人等  流浪无产者/盲、聋、喑、哑,残疾人/妓女、畜生和恶棍”(第81首);“道路因持戒而清晰/因忍让而宽广/因行愿而通达”(第86首);“在黎明的荒原上敲钟打鼓/如果此刻只有一只鸡跑来听法/我也应该为此心满意足”(第92首)。彻悟也同时需要敬畏与感恩。在第98首中诗人如是说:
大自然充满了爱的呢喃

倾听者应像小草一样

多一份弯腰的谦虚

多一些沉默才是

    三缘用形象、纯净的语言说出了一个许多人都懂的道理。这些与众不同的诗似乎全然无意向人演说些什么,却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视。
彻悟还意味着对事物本质的瞬间窥视,比如第124首:
真理尽管简单

但它不是被各种麻烦所纠缠

就是被各种光所掩盖

    这是对复杂事物的简单抽取,可大可小,具有广泛的普遍适用性。
    三缘的了不起是能让这些形而上的抽象理念和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美妙地邂逅。第125首我特别喜欢,忍不住全文抄录:
傍晚我穿过一片疏林

去北郊的一处农场散步

我闻到了那久违的很好闻的臭味

那是牛马拉在青草小道上的粪便

当我靠近一个很大的茅棚

我居然听到了童年时代很好听的催眠曲儿

那是一群猪猡集体打着呼噜  此起彼伏

我驻足倾听……

正当我拍手叫好的时候

池边的菰草丛中一只白鹭突然惊起

——于是

我又看到了钻石般的星光下

那特别好看的飞行表演

    最普通的十二句和最灿烂的一句交相辉映,勾起了我们对童年、乡村、大自然的美好而惆怅的回忆,在星空下久久地神伤。诗人有许多感悟是直接来自普通人生的,第131首就是如此:
    “不停地来和去——/而家始终只有一个/如果你能宽容这些荆棘/你也就挽留住了花朵和果实”——现在不是说要构筑和谐社会吗?这首小诗特别地有用。
说到普通人生,我也就说到诗人的现实牵扯挂。在所有牵扯挂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三缘对母亲的那份感恩和惦念。在第208首中诗人回到了童年时母亲催他早起上学的一个梦中,醒来时却发觉自己已是一个大学教师,那天早上他有课但差点忘了。这似乎是一个奇特的巧合的梦,却正好说明即使在潜意识中母亲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着自己,提醒自己别犯过失。以这样的诗写母子天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三缘也曾经是一位对讲究语言陌生化的诗人,为了读懂他的作品我也曾煞费苦心;现在他以全不经意的平易语言在说着那种让人的心轻轻震动的诗,一如我几年前在他创作转型期所读到的那首一直铭记于心的《母亲》:
我总是听到母亲很早就起身了

拖着有病的身体,忍住咳嗽

轻轻推门进来

看见她单身的儿子(我)在睡觉

看见旁边小床上淡红色蚊帐内的

孙子也在梦中

我们都在,她就安心了

轻轻带上虚掩的门离去

如果是冬天,她会摸索着

举烛进来,认真地照看

然后下楼去做一家人的早餐


2008年9月8日灯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缘者相识相送!
发表于 2010-9-19 17: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曾兄,陈兄经常说起你,有空请来湖州一游!
发表于 2010-9-19 1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秋安
发表于 2010-9-19 2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三缘兄贺喜!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2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曾蒙
人生只合住湖州呵-------盼曾兄早日来湖,我以兰花白茶相待!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2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钟城
谢谢钟兄!我们好像那里见过,,,,,,望多多交流!
发表于 2010-9-20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2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曾蒙 随时等待你的光临!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5:41 , Processed in 0.0444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