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37|回复: 8

陈柳傅:《卓越的粘合术:白鹤林的<诗歌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8 1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鹤林 于 2009-11-28 10:54 编辑

卓越的粘合术:白鹤林的《诗歌论》

    文 / 陈柳傅


    好像真是一篇学术论文《诗歌论》夹在一块画夹里,后来粘到画面上,挪拿不下来。或者一本叫《背两扇废弃铁栅门的老妇人》小说,装订工人不小心将之与学术论文《诗歌论》混订在一起——我在木心诗里读过这种粘合:

    屋外暴风雪
    卧房,炉火糖粥

    暴风雪,糖粥
    因为一个我

    所有的幸福
    全是这样得来的

    ——木心《论幸福》

    从思考容量与诗的效果来看,《诗歌论》是大巫。非常巧妙了做了诗歌这个文本难以胜任,却成功完成的对诗歌“定义”、“力量”、“使命”、“传承”等各方面的“意味深长”的“论述”。
    我读之有滋有味的是,我的确是在一幅画上读到观点(虚拟):1,诗要“感慨生活艰辛”;2,正像华莱士&#8226;史蒂文斯说的:“一个人不能在生活中寻找史无前例的经验”,诗要得之于大地,“正是现实世界/早先写就了我们全部的诗句?”;3,定义诗人形象,诗人就是“执意去背负”“两扇废弃铁栅门”,而且“脸上并无凄苦”的人;4,论“可笑诗人”之“开口闭口即怨天尤人”;5,诗的语言张力应如“老妇人轻易背起沉重铁门的瞬间,/感到一种力量,正在驱动深冬的雾霜”……
    《诗歌论》的成功还得于老妇人/ 诗人的形象。我猜测白鹤林用“老妇人”?或是以“老妇人”之“老”隐喻古老的语言,只有诗歌才能拯救。事实上正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依赖伟大的诗人(只须几个“老妇人”型的诗人)打开从语言的开始振兴局面。
    我还是再引用华莱士&#8226;史蒂文斯的一句话:“对生活所怀抱的诗意胸襟要大于任何一首具体的诗。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开始认识诗的精神。”
    “背两扇废弃铁栅门的老妇人”的形象从第1行走到最后一行即第20行,她又从第20行开始走,走到我跟前……我感觉神圣。


    附——

    ⊙诗歌论
   
     &#8226;白鹤林


    清晨街道上,见一老妇人
    背两扇废弃铁栅门,感慨生活艰辛。
    夜晚灯下读诗,恰好就读到
    史蒂文斯《人背物》,世事如此神奇。
    难道诗歌真能预示,我们的人生际遇
    或命运?又或者,正是现实世界
    早先写就了我们全部的诗句?
    我脑际浮现那老人满头的银丝,
    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落在现实主义
    夜晚的灯前。我独自冥想——
    诗歌,不正是诗人执意去背负的
    那古老或虚妄之物?或我们自身的命运?
    背门的老人脸上并无凄苦,这首诗
    也并不须讨厌和虚伪的说教,
    (像某些要么轻浮滑稽,要么
    开口闭口即怨天尤人的可笑诗人)
    我只是必须写下如下的句子:在我回头
    看老妇人轻易背起沉重铁门的瞬间,
    感到一种力量,正在驱动深冬的雾霜,
    让突然降临的阳光,照澈了萎靡者的梦境。

    2009-11-24
发表于 2009-11-28 12: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认真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0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批评。
发表于 2009-11-30 16: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挺好的。老白。。。
发表于 2009-11-30 17: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兄整得不错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4# 倚木


谢彪兄弟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5# 游太平


游兄多批评哦。
发表于 2009-12-30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哈,抱一下,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4: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8# 黄元祥


新年的拥抱……新年快乐!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7 12:49 , Processed in 0.0786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