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孙慧峰

《集体的细节》(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0 1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p>唉,匿身于诗歌批评,对我,其实是悲凉的,其实,我并不关心创作如何,也不关心究竟哪个传统中更好。<br/><br/>人,是地上唯一的诗篇。<br/><br/>我从来都这样想,人如何在这土地上活过,如何在人的命运中走过这人的大地,这些才是唯一的真正的诗篇。只是这样的诗篇,不是以纸笔写的,而是以人的尘世道路和足迹,留在人的大地上的......<br/><br/>我渴望建设,让活着的人,让这个世界上的人,听到、并理解到你说了什么,作了什么,让自己的身后,人活得更为幸福些。人,承担着精神生活中的很多严肃的使命。我想出发,建设一些让今后的人生活得更为宏伟和美好的事物。<br/><br/>不过,我多半看到的是更倾向于文字而不是活的尘世的人。说实话,隐身于诗歌批评,对我,是悲凉而可怜的事,想作的事总是在落寞中......也就只好在诗歌批评中,烤烤火,暖和暖和一下......&nbsp; 贴近人近一点......感受一点点人的温暖.呵呵,说得自己好可怜啊!:)....<br/><br/>我说游兄玩票,我比他更深地在玩票而已。<br/><br/>所以,孙兄,不必把我的批评当真的。</p>
发表于 2009-8-10 1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中哥,你们讨论的贴子我整理后放在博客学习。昨晚我认真看读了这些贴子,感觉很好,很久没有这种阅读上的安宁、涤身之感了。我觉得交流不在于对与否,而在于引人思考。你的期望我能理解,我们应该思考人之存活。不过,你讨论中的“批判、人民、尘世”等这些词出现很多,这说明你有使命感与责任感,至于诗人如何对待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可以当真也可作罢,当然,你的这个提法并非没有意义。我最欣赏的是你提出的“尘世”这个词,我在想应该让诗返回人自身、返回尘世的活生生的人啦。其实,这也牵扯到“写什么的问题”,实事上写什么是宿命的——你只能写命定的那一份,也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李白、杜甫、王维等不同向度的好诗人。<br/>或许你其实是想诗人写出有时代生存境遇的作品,不仅要破而且要立。这也因为写什么的宿命而非所有优秀诗人都能为之。我个人也很欣赏有时代人的境遇的体现的诗,正因为这样,我认为朵渔、尹丽川等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的代表性诗人。过去一些人认为尹丽川是靠聪明写作,大致是个好的小诗人而已。其实,她的诗很能体现当下现实性并很有思考。赵衡毅先生也对她评价高。<br/>大中兄,我说得很乱也不好,但感谢你带给我的思考。多交流。
发表于 2009-8-19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nbsp; </p>
<p>这样认真的论坛讨论真难得,也来插一脚,对dazhongge说几句:</p>
<p><br/><br/>&nbsp;</p>
<p>你在第一贴中写:“我是在说:人,在这世上这样深刻却又孤寂地生活过.......就算自</p>
<p>己全部的渴望和理想都实现了,人是否会幸福呢?”</p>
<p><br/><br/>&nbsp;</p>
<p>我觉得,幸福是种持久状态,存在于对愿望与意志不断实现、不断扩展再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幸福与快乐闪电般的暂时性是不同的,快乐只是愿望实现后的一阵激动;幸福需要用理性、智慧和情感去经营,需要依恋永恒的事物,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比如真与美。不过,为了使幸福成为可能,上帝曾向让永恒的善能够为大家所得。看到您如此执着于追问,不禁冒昧地乱献计——关于幸福、快乐、永恒,普吕多姆在他的《沉思集》里有过论述,这是我知道的19、20世纪诗人中最早最系统的对人生悖论加以诗写的作品。在我看来他的诗集几乎完整地呈现了人生的悖论,即你在这里的疑问:关于诗歌写作的、诗人生涯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关于基本人性和人类普遍命运的。顺便说,诗人本身就是人类的一个悖论,一个难以化解的矛盾体。</p>
<p><br/>&nbsp;</p>
<p>而诗歌的传统,先撇开中国古典诗歌不谈,(西方)诗歌的传统不分一二,只分传统和历史之内与之外。这传统便是:对不变人性和永恒命运的发现。中国古典诗歌有他自己的传统,即为生命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因此显得悠远、脱俗、亲近自然。中国的这一思想支路存在至今,有可能已经成为现代诗歌发展的桎梏,即停留在兀自抒情阶段。但在西方,这一支路却被许多人自觉的意识、实践到,最早的例子是巴赫将对客观外界的感触融入一种礼拜仪式般静谧的古典音乐。后来有华兹华斯淳朴的诗歌,现代作家罗伯-格里耶表面建构的小说、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对传统、古典的靠拢。他们都主张回到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中去。尤其是现代主义蔓延以来,是用客观世界表现灵魂与现实还是用躁动的主观内心来表现,哪种更高级,这才是长久以来的分歧所在。也是从象征主义到现代主义,到无主义自由写作过程中的美学和世界观争议。</p>
<p><br/>&nbsp;</p>
<p>在探索诗歌本质、诗人使命、人类生存境况的道路上,无疑西方比中国走的远的多得多,也更具道义感和责任感。不客气地说,中国大部分诗人尚且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自己的诗学问题。</p>
<p><br/>&nbsp;</p>
发表于 2009-8-21 1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dazhongge)唉,匿身于诗歌批评,对我,其实是...

严重同意你这一段的见解和观点。与生活相比,诗不算什么。问好大中格。你是真诚的。没有什么可怜的,对自己的良知说话,已经够了。而实际上,我反感一切诗歌理论。诗只有好诗和坏诗,而没有什么外国诗和中国诗。一个对理论涉猎过重的人,肯定写不出好诗。所以,认真地活着,已足够了,写诗只是一次小小的幽默而已。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7 13:03 , Processed in 0.03807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