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剑在手

<秦尼巴克>辱没了民族荣誉的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12: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秦尼巴克》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否定不了的――致一位锡伯族先生的一封公开信”一文后心中有种莫名的怒火涌上心头,不知这封信的作者是谁?就文笔来看这位作者是个有文化的人,至少是个初中生,因为中间没有错别字,但思想内容很幼稚。<BR>  这位“先生”在公开信中对歪曲素花的历史称这是“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问题”,对于“公公想霸占她,丈夫遗弃她”称不必对号入坐,对素花屈嫁沙俄将军称是揭露沙俄侵略军的残暴罪行,对锡伯族*女称是为了反映在沙俄侵略军占领伊犁后,给伊犁人民所带来的苦难等等,我很震惊!这不是港台的武打片剧本,可以随意歪曲活生生的历史;这也不是日本人的教科书,可以无耻回避和扭曲历史事件;这更不是一段虚幻的历史,可以随意为追求现实的名利而任意捏造。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精神。锡伯族的祖辈为了国家的完整和荣誉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今日虽然了解的人不是很多,但不能因此而随意改变历史的真实,书中很多的描述与锡伯族军民的历史身份、国家使命、信仰追求、民族传统是相违背的。如果此作品象《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只是在一个大的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一些小人物,并注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字样,我不会说什么,只当作娱乐作品看看,也许还会给一些好评,但《秦尼巴克》无论从大的国家背景到小的历史背景,无论是素花还是安班领队都确有历史真实,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历史素材是不能在主体上随意扭曲改变的。这些锡伯族先辈的精神和功德被后人世代传诵,成为民众精神之楷模典范,为人之标准,然却在这部作品中改变了,无论其初衷如何如何,都有背于历史真实,有背于英雄的精神,有背于一名作家的准则。<BR>  我认为是不是优秀的作家,是不是优秀的作品,不是几个评论家说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历史是由人民所写的”,锡伯族的历史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锡伯族的群众,他们最为熟悉自己的历史、苦难、使命和精神,关于对作品和作家的评价我想多数锡伯族群众的看法是最客观的,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BR>  另外我还想对这位不知名的先生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源于真实,要用灵魂去创造,今日世界被物欲名利所充斥,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评论者,我们是追求永恒的经典还是虚荣的名利?《特洛伊》中阿喀琉斯的母亲对他说:你不去参加,你会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你的名字会随着你的子孙的消逝而消逝;如果你参加,我将永远失去你,但你创造的功绩会被后人世代传诵,铭载历史。古代希腊的战士如此,锡伯族的先辈也是如此,我想您是否也应如此,去追求永恒的事物,不要被现实的名利虚荣所缠绕,否则人生没有价值!<BR>  <BR><BR> 用词可能过重或者极端,请见谅!<BR>
发表于 2007-1-15 13: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今天星期六,干完工作后再一次翻开《秦尼巴克》,无名的怒火再次涌上心头,心中百感交集,真想找<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富">富</st1ersonName>先生谈谈。</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们的锡伯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我从心里为我是一个英雄民族的成员而骄傲,说这句话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英雄祖辈创造出的真实的历史让我产生的这种荣耀。我们的祖辈,无论是历史上的东胡,还是鲜卑、室韦,都曾经纵横在历史的天空,凭着一种精神在中华的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的足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43</FONT>年前四千名锡伯前辈告别东北故乡历经艰难远行西域屯垦戍边,在风云之地保卫边疆,喋血沙场。他们没有享受满族八旗的优越的待遇,没有返回东北故乡的权力,没有安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而他们却一直默默监守着西域边关,无论清政府是否存灭,无论时世风云如何变幻,一直坚守着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和民族的精神气节。</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今日我们常说新疆是古代四大文明的汇聚之地,是多宗教、多文化、多民族的汇聚之地,但换句话讲新疆自古以来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的碰撞之地,而伊犁是新疆和国家的西大门,亚洲中心的心脏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以来这一重镇要塞的巩固便直接影响到中国西北边防和整个中亚局势,有着“取伊犁定中亚”、“保伊犁卫京师”的说法,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古代匈奴、突厥、蒙古无不如此,以伊犁作为基地雄居中亚并向四方扩展。在清朝康熙年间有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其首领噶尔丹与沙俄以及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勾结,以伊犁为中心,攻略喀尔喀蒙古,袭击青海、西藏,侵扰哈萨克、布鲁特,成为当时清朝最大的边患,清帝多次动用重兵亲征先后历时70年才予剿灭。其后新疆南部的大小和卓又接杆而起,在天山南北进行武装叛乱,清政府又动用重兵历时二年作战才平息。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对于清政府影响甚大,耗费了巨大的清政府大量的国力。鉴于伊犁在御敌安内中重要的作用,清朝统治者提出“保新疆以保蒙古,保蒙古以保京师”的战略构想,在伊犁惠远设立清朝四大将军府之一的伊犁将军府,统领全疆军政事务,使伊犁成为当时新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此外驻守伊犁甚为不易。从宏观角度上看,伊犁与中原内地相隔千里,其间更有戈壁沙漠相重重阻隔;从局部角度来看,伊犁河谷地形三面环山,被天山所包围,唯一的开阔处则面向边境,且边境线辽阔,使得军事驻防御敌条件较为艰难,遇到战事,其后勤补给、兵力补充均十分困难,易攻难守,因而伊犁自古以来很少有携带家眷的驻防军,多为几年一换的换防军。我们英雄的祖辈在涕别东北乡土时一定知道此次西迁伊犁屯垦戍边的代价,但他们没有胆怯,而是勇敢踏上征途,创造了一个令他的子孙永远骄傲的历史,期间历经战火风云,只有那伊犁河水知道有多少锡伯英雄和国家忠魂战死沙场,多少锡伯人的鲜血和汗水汇入其中。在那历史上烽火的年代,一同来疆的其他八旗部队不是失去军事编制,变军为民,就是倾城阵亡,以身殉国。在强敌威逼他们背叛祖国和使命时,他们没有屈服,即使清朝灭亡、军阀混战的年代,我们的祖辈还在坚守着国家的气节和大门。<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们的祖辈何其的不易,为了国家的使命、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边防的稳固,他们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屯垦戍边的使命与民族的历史,将军事训练和民族风俗,将每个锡伯人的一生与国家的边防和建设相紧紧熔铸在一起。正如我们的家乡以牛录(重箭)称呼,我们的祖辈就是中华西北之箭。虽然今日清代紫光阁保存的英雄画像被八国联军焚毁,虽然伊犁将军府记述的档案也被历史的烽火化为了灰烬,虽然曾经的辉煌在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英雄的魂魄、胆气和血脉还在我们身上延续。祖辈之所以能创造出这些永恒的荣誉和历史,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这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是《秦尼巴克》中那些野蛮、不开化、没有伦理的蛮人所能完成的。<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们的民族是真正的中国军人,正如古书中所说的“全民皆兵”,男人作战,女人后勤,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青年阵亡,老年填补,男人阵亡,妇孺填补,有着严明的军事纪律和伦理道德(直至1937年一直保持着严格的八旗军事制度),有着崇高的精神和品质,为了清除腐朽的精神垃圾,我们的祖辈在近代砸酒坊、烧鸦片、立新学、办实业、说多语、用多文,对内求同存异、相互鼓励,对外团结凝聚,激发民族的力量,借以塑造民族的强劲的精神内核,才创造出民族和国家的荣誉。这是何等的壮烈!<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曾经在我精神颓废和迷茫时我常问自己:“人应当怎样活着,为了什么而奋斗?”今日的世界物欲横流,虚荣与名利左右着我们,我们总是在计算着我们口袋里的钞票和公众下的面子,为了这些东西我们终日奔波,甚至不择手段。但是到了我们老的那一刻呢?我们能留下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终有一天都会离开世间,在我们回归天国时,这些名利虚荣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何以面对天国的祖辈和我们的后人?<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我们的祖辈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希望能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使命,留下无悔无憾、值得后人珍藏的东西,而我们每一个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坎坷磨难,正如我们的祖辈西迁驻守在中亚这片风云之地后一样,各种名利、虚荣、强权和挑战必将不断考验我们、磨练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本靠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祖辈赋予我们的民族精神,别随便丢弃这种精神!<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此刻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日本弓道大师的一句名言:<B normal">“一生一射”</B>,意为人的一生就象射一枝箭一样短暂,要命中人生的目标就要全神贯注,不为外界的名利虚荣和淫威强势所左右,集中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认认真真地射好这枝箭,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短暂的一生。身为箭乡的子孙,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应仔细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我们英雄的祖辈在历史的风云中作到了,而21世纪的我们能否做到吗?<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最后想抛开晚辈的身份对<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富">富</st1ersonName>先生说一句:“别在虚荣与名利中堕落,留点真正永恒的作品和精神给后人,让这些作品和精神赋予后人以高昂的斗志,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社会的风云,昂首纵横在他们的世界,传承我们锡伯族的文化、精神和历史。”<o:p></o:p></P>
< 0cm 0cm 0p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匿名  发表于 2007-4-8 17:14:36
<>好,说的好</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44 , Processed in 0.0256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