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5|回复: 4

[原创]邂逅《70后、80后诗歌档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1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b>邂逅</b><b>《</b><b>70</b><b>后、</b><b>80</b><b>后诗歌档案》</b></p><p align="cente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nbsp;<wbr></wbr> 文\白玉</p><p align="center"><strong>原载《北海晚报》。 2008.04.29</strong></p><p align="center"><img alt="《70后诗歌档案》《80后诗歌档案》出版面世" src="http://i2.sinaimg.cn/book/news/b/2008-01-11/U2093P112T3D228592F48DT20080111191058.jpg" border="1"/></p><p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 2em;">回到故乡这个小城,告别了大城市的喧嚣与冷寂,有亲人、朋友的关爱,我甚至有些觉得时间不够有规律,因此,每周到书店看看的计划一次次流产。昨天下午,心情和这个城市的天气一样,格外晴朗、蔚蓝,这是我热爱的天空。早早的写完了两篇报道,一稿就通过,于是我把空余的时间带到了图书城。这个3000多平米的浩瀚书海里,留有2平米的诗歌专柜是我钟爱的,昨天人不多,特别是读诗歌的,我独占了整个的、诗歌的空间。</p><p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 2em;">漫无目的翻阅了大量新诗歌集子、版本,包括《朦胧诗以后》、《杨克诗集》、《海子诗集》等等众多,很多都是以前看多的书,只是我现在所生活这个城市来的晚一些。正当夜幕降临那一刻,准备离去时,书店工作人员用瘦小的轮车推着3套书蹒跚而来,我想三套书的厚重不至于那么沉,完全可以抱在怀抱里,像我拿着它那样的热爱,直到工作人员走到我的面前时,我才恍然的发现,这就是我似曾相识的<b>《</b><b>70</b><b>后诗歌档案》《</b><b>80</b><b>后诗歌档案》</b> !不等工作人员放上书架,我就从轮车上拿起一本,注视着它,工作人员看着我,似乎也只是惊讶一笑,我回于她更为热烈的微笑后,径直走向了服务台,于是,这成了我昨天唯一的收获!</p><p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 2em;">喜欢和爱,那是第一感官的需求!拿起这套书的第一感官告诉我,我是喜欢它的并爱它,因为我的行动告诉我,那如初恋的感觉悠然而生,那种直观的刺激和向往,让我的欲望膨胀,线装古书的韵味、大气诗歌的质感、黑白视线的落差,无不深深的刺激着我。正如书套上所著:“一代人的墓志铭,一代人的冲锋哨”,我想,对于我这个80后的文学青年来说,这正是应该冲锋和阅读他的时刻。</p><p align="left" style="TEXT-INDENT: 2em;">打开精美的书套,那种沸腾的感觉,“黑色的沉稳,红色的绚烂”,让我止不住的渴望去触摸、品读。随即翻开了<b>《</b><b>70</b><b>后诗歌档案》</b>,前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些精练的文字,幽美的诗句,触动的创作激情,促使我去寻觅,于是,我在目录中寻找着……习惯性的去喜欢它、热爱它、认识它。《70后诗歌档案》里,那些我无限热爱的诗人,就如一张集体照,熟悉的:曾蒙、刘川、魔头贝贝、苏浅、唐果、余丛、张永伟、朵渔、李郁葱以及编者刘春老师(对老师们的热爱不分程度,只是认知的先后);不熟悉的:远人、杨邪、孙磊等10来位诗人(我不认识的老师们,请别介意我的无知,你们出生的那个时候,估计我还在那个山头放羊,而你们写诗的时候,我最多也就只会尿尿玩泥巴),而如今,我却能从《70后诗歌档案》翻阅、品读前辈灵魂的文字。这样近距离的接触,直到深夜,与书相卧,我的梦境依然停留。</p><p style="TEXT-INDENT: 2em;">《70后诗歌档案》,虽然不是诗人们最具代表性或者我最喜欢的作品,但是,它却是70后诗歌的完整档案,它给我的诗歌铺垫了一条道路,通向80后的我,即使在同龄人当中,我更应该无止境的追求,写作、与诗歌有关的过程。而作为一个求索者,我是不敢去评论前辈们的诗歌的,所以,我只能在对话中找到,我能说说的一些话语。</p><p style="TEXT-INDENT: 2em;">曾蒙、刘春老师是我在《70后诗歌档案》接触、交流最多的前辈,即使经常的跟曾蒙老师通电话、网上交流,我也没有如此的接近过他们,包括他们那些美丽的诗歌。从《云之南》以曾蒙结识,他就是我一直崇拜的老师,即使在《云之南》中那支唐朝的手,他也无法将我挥去。曾蒙在《70后诗歌档案》中所阐述的诗歌观点以及现实生活,那是我们在电话和网络中所无法获取的,就如老师对诗歌的态度,很多人都把与诗歌相关的帽子、称号冠以自己,而当被人问到自己被称之为先锋的时候,曾蒙老师却一在的推卸,关于在诗歌中所流露的先锋特征,探索性、超越性,那也是只是诗人的自然流落。</p><p style="TEXT-INDENT: 2em;">刘春老师自《蒙胧诗以后》认识以来,更多的时候我可能在尾随他忙碌,在《<a title="" href="http://tw.netsh.com/bbs/853675/" target="_blank"><font color="#9b3d71">扬子鳄</font></a>》诗歌论坛上,很多的诗歌在那里被我拜读。当在《70后诗歌档案》里读到那些未曾读过、那些清澈的诗歌的时候,我想,即便忙碌,刘老师的诗歌依然是美妙。就如刘老师所说,诗人都是有职业的,而写诗不是工作,即便这样,才有谭克修老师的《县城规划》(节选),我想诗歌所提及的语言,那些与规划无关的语言,在工作报告或者是工作总结中,那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就如我在今天冒昧的写下这些对《70后诗歌档案》的文字。</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不得不承认,我与<b>《</b><b>70</b><b>后、</b><b>80</b><b>后诗歌档案》</b>的邂逅是短暂的、急促的,仅仅两天的时间。然而,这一切犹如渴望的美好,把我足够的迷失,在诗歌的海洋中,我愿意做那个永远迷失的忠诚读者!</p>
发表于 2008-9-12 2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
发表于 2008-9-30 2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我们一起努力
发表于 2008-10-13 1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读
发表于 2008-10-22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完全档案!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6:13 , Processed in 0.0373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