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38|回复: 25

第二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金奖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8 17: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5月31日,继去年成功举办“动感亚洲” 新闻摄影比赛之后,由亚洲新闻联盟和中国日报社发起并主办的第2届“动感亚洲”新闻摄影比赛,经过11位评委的严格公开评选后在北京揭晓。
<>  共有来自亚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英国、加拿大、波兰等国的700余位摄影记者和自由摄影师选送的4000余幅(组)新闻摄影作品参加了第2届“动感亚洲”新闻摄影比赛。其中,来自3个国家的8位摄影记者、自由摄影师参评的8幅(组)作品,分别夺得突发性新闻、非突发性新闻、经济及科技新闻、新闻人物、日常生活新闻、文化及艺术新闻、体育新闻、自然及环保新闻共八个类别的金奖,另有160幅(组)作品获优秀奖。
<>  第2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是中国日报社建社26周年社庆系列活动之一,大赛在延续了首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动感亚洲”主题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倡导参赛者以开阔的新闻视野、独特的新闻视角,围绕亚洲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多事业中取得的成就、遭遇的冲突和解决的矛盾,全方位展示亚洲人民的情感、力量和意志。力争通过展示亚洲新闻媒体自身的影像记录,打破长期以来欧美地区的对于亚洲影像表达的垄断,发出亚洲自己的声音。
<>  主办方希望通过视觉语言无障碍地与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和摄影师们进行交流,邀请同行们共同见证亚洲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近一年来经历的重大时刻与喜怒哀乐,为世界新闻摄影的发展与推动做出贡献。正如一位亚洲新闻摄影比赛组委会负责人所说:入选比赛的获奖作品“充满动感、活力和进步的色彩,显示了亚洲摄影记者的实力”。主办方相信,本届影赛将会让更多的人,无论是亚洲人民,还是世界其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能通过新闻影像对亚洲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体验正在发生变化的“动感亚洲”。
<> <STRONG><FONT color=#840000> (附)获奖名单:</FONT></STRONG>
<><FONT color=#008200>  突发新闻类 孟加拉Shahadat Parvez 单幅《暴动》    </FONT>
<><FONT color=#008200>  非突发新闻类 印度马尼什?斯瓦拉普 单幅《集体葬礼》    </FONT>
<><FONT color=#008200>  经济及科技新闻类 中国王杰 组照《高空蜘蛛人》    </FONT>
<><FONT color=#008200>  新闻人物类 孟加拉Abir Abdullah 单幅《被毁容的妇女》    </FONT>
<><FONT color=#008200>  日常生活新闻类 孟加拉G.M.B. Akash 组照《没票的乘客》    </FONT>
<><FONT color=#008200>  文化艺术类 中国张涛 组照《黑暗中的舞者》    </FONT>
<P><FONT color=#008200>  体育新闻类 中国刘英毅 组照《胡同体育》    </FONT>
<P><FONT color=#008200>  自然及环保新闻类 中国郎树臣 单幅《穿越青藏铁路的藏羚羊》</FONT>
<P><STRONG><FONT color=#a54100>  新闻人物金奖</FONT></STRONG>
<P><FONT color=#0008ff>  被毁容的妇女</FONT>
<P>  2006年12月10日,孟加拉Manikgonj,一个被酸液毁容的女子在玫瑰花前留影。孟加拉的各种被袭击者中,有47%是妇女,儿童和男性的比例各为27%和26%。(作者:孟加拉 Abir Abdullah)
<P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1.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0.jpg" border=0></A><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840000>自然与环保新闻金奖</FONT></STRONG>
<> <FONT color=#0008ff> 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FONT>
<>  2006年5月,中国西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五道梁109国道2998公里处,近500头临产的雌藏羚羊正通过青藏铁路,准备迁徙到可可西里腹地待产。7月1日,青藏铁路将正式开通,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为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让藏羚羊自由迁徙。(中国广州 南方日报 郎树臣 )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1.jpg"></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突发性新闻金奖</STRONG>
<> <FONT color=#0008ff> 暴动</FONT>
<>  2006年10月28日,孟加拉首都达卡,伊斯兰组织的活跃分子穆贾希德在达卡Baitul Mukarram 的一个政治难民营附近被一群敌对分子用船桨殴打身亡。(摄影:孟加拉Shahadat Paruez)
<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2.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25.jpg" border=0></A><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840000>非突发性新闻金奖</FONT></STRONG>
<>  <FONT color=#0008ff>斯里兰卡集体葬礼</FONT>
<>  2006年6月16日,斯里兰卡Kabithigollewa村,村民为爆炸中丧生的64位平民举行集体葬礼。(摄影:马尼什·斯瓦拉普(印度) 美联社)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26.jpg"><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840000>体育新闻金奖</FONT></STRONG>
<>  <FONT color=#0008ff>动感胡同</FONT>
<>  北京大约有3200多条胡同,这些古旧的胡同大多只有百余米长,短的不过10多米,最窄的地方还不足1米。
<>  虽然条件有限,但这并不影响住在这里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每天清晨或是傍晚,胡同里的男女老少就会找一块宽敞点儿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2008年,北京将承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极大提升了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北京正加快进行城市建设。许多破旧的胡同正以每年几百条的速度消失,然而,生活在这些胡同里的居对体育的兴趣却越来越浓。体育给居住在陋巷里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满足。(摄影 刘英毅)
<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3.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2.jpg" border=0></A><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2005年冰窖厂胡同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3.jpg">
< align=center>2006年草厂头条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4.jpg">
< align=center>2001年草厂七条<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4.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5.jpg" border=0></A></P>
< align=center>2006年草厂六条 </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6.jpg">
< align=center>2004年草厂四条</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8 17:24: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5.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43.jpg" border=0></A></P>
< align=center>2007年草厂二条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44.jpg">
< align=center>2006年草厂六条<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840000>经济及科技新闻金奖</FONT></STRONG>
<> <FONT color=#0008ff> 清洗东方明珠的“蜘蛛人”</FONT>
<>  清洗东方明珠的“蜘蛛人” 靠一根根绳索悬在城市的半空中,身边挂着清洗桶和一把刮水杆,屁股上垫着长条型的木板,摆荡在城市高楼的窗外,每天从城市的半空中徐徐降下,脚下的尽头是蚂蚁般奔行与蠕动着的人和车。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城市“蜘蛛人”,在中国上海城市标志性的景观――东方明珠电视塔里,有着来自乡村青年人组成的“蜘蛛人”。他们无数次靠一根绳索、水管和刷子洗刷着烟尘尾气和风雨包围下的一座座城市“图腾柱”。
<>  这份看似浪漫的工作毫不浪漫。登高完全是为了生活,为了生计。属于高危行业,每次登高悬空作业前,都会无语地寄托在那根拇指粗细,只会给自己一次生存机会的“生命绳”,哪怕一个再细小的问题都事关生命。他们时常悬挂在钢化玻璃外与那些站在球体里欣赏美景的游客们对视着,在无形之中他们也成为城市景观中的流动的景点。 “蜘蛛人”来自乡村却为一座座商业文明的图腾柱洗刷时光与欲望留下的污垢。与太多天天清除着这座城市排泄物的清洁服务业劳动者一样,是他们共同修复着每个人关于城市的视觉梦想。 其实,他们的理想最简单:糊口安身、寄钱回家。 (王杰拍摄)
< align=center><a href="http://gb.cri.cn/9223/2007/06/06/109@1622356_6.ht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7.jpg" border=0></A><BR>蜘蛛人无意收藏城市美景 </P>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8.jpg">
< align=center>飞舞在半空中的蜘蛛人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7/06/06/rd070606019.jpg">
< align=center>在空中悬挂的绳索都是生命绳<BR></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57 , Processed in 0.0516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