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74|回复: 0

征稿启示和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9 22: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p><FONT face=宋体 size=3> </FONT></o:p></P>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 ><B >衣水编辑的《语文周刊》约稿信</B><B ><o:p></o:p></B></P>
< >本刊物由衣水编辑,针对山东版本课堂教学,期发行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万左右。自愿投稿、推荐投稿等。自愿投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元千字,推荐稿件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元,有赏析的按千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元算计。</P>
< >要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一般稿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字。</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语言优美,俊切。适合课堂教学。</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内容光明,思想深刻。</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适合出试题的稿子优先。</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尽量最新稿件。</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体裁:精美散文、哲思(文化)随笔、小小说。其他体裁除外。</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投稿在“性感写作”论坛上。地址:</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cq.netsh.com/bbs/817700/</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编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衣水</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散文例文</P>
<P ><STRONG><FONT size=3>垂钓<o:p></o:p></FONT></STRONG></P>
<P ><STRONG><FONT size=3>余秋雨</FONT></STRONG></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魁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FONT><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BR> <BR>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FONT><STRONG> 余秋雨散文《垂钓》赏析</STRONG></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1)叙事真实、说理真情到位</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垂钓》一文从表面上看似在叙事,实质上却在说理。从写法上看先引出那一胖一瘦两位垂钓者,接着不是花浓墨写这两位老人垂钓 ,而是刻画两人的心理活动,一正一反,一喜静,一好动,形成鲜明对比。而恰恰是通过这一富有哲理性的对比,作者将笔锋一转,转到了人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的共性上,相互映衬,相互协调。这样就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使文章的深度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于是作者便抓住这一点,写了妻子的见解,自己的见解。但终归有一点,都是在验证自己的看法:“最大的对手才是最好的朋友。”然而这恰是生活中一个批评普遍的事实。作者由“钓鱼者”来揭示这一点,既富有情趣又有一定深度。从这一点上看,这是一篇叙事真实、说理真情到位的优美散文。</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2)对比中出形象</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作者通过一胖一瘦两位老人的不同追求,表述自己的观点。首先,胖老人和瘦老人的出现是在对比中进行的而这种对比却使人物性格逐渐丰满。两位老人都未曾说过一句话,只通过动作、眼神,却使读者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追求的人。两位老人,一胖一瘦,就已经是很鲜明的对比的开始。同时也让读者联想到他们生活的不同。胖老人应该属于物质生活较好的人,而瘦老人大概清贫一些。两人并排坐在同一地方,对比更加鲜明突出。这也是作者的聪明之处。着钓鱼情节的展开,一个用六只小钩不断的钓小鱼,一个用一只大钩,却钓不到一条大鱼。可两人同样固执,谁也不服谁。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人物形象也就完整鲜明的表现出来。虽然对两人的外貌、动作描写不多,语言描写也没有,按常规是犯了此类文章的大忌。可因为有两种形象的对比,读者却从中获得对人物的深刻认识。</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美国)奥格·曼迪诺<o:p></o:p></FONT></P>
<P >我为成功而生,不为失败而活。<o:p></o:p></P>
<P >我为胜利而来,不向失败低头。<o:p></o:p></P>
<P >我要欢呼庆祝,不要啜泣哀诉。<o:p></o:p></P>
<P ><FONT face=宋体 size=3>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所有的梦都褪色了,不知不觉中,我也沦为平庸,和周围的人互相恭维着,自我陶醉着。</FONT></P>
<P >人,识得破别人的骗术,却逃不脱自己的谎言。懦夫认为自己谨慎,而守财奴也相信自己是节俭的。没有什么比自欺欺人更容易的了,因为我们往往相信我们希望着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没有哪一个人比我自己更能欺骗我了。<o:p></o:p></P>
<P >为什么我总在试图用言语来掩盖自己的渺小,总在试图为自己减轻负担,又总在为自己的低能寻找托辞?糟糕的是,我似乎已经相信了自己编造的借口,心安理得,得过且过,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o:p></o:p></P>
<P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o:p></o:p></P>
<P >当我终于开始自我反省时,我意识到,最可怕的敌人正是我自己。在那神奇的瞬间,自欺欺人的面纱从我眼前飘逝。<o:p></o:p></P>
<P >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世界上有着三种人。第一种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聪明的。第二种人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快乐的。第三种人既不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也不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愚蠢的。<o:p></o:p></P>
<P >我不是蠢人,从此我要靠自己的双脚前行,永远抛弃那自怜自贱的拐杖。<o:p></o:p></P>
<P >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P>
<P >我曾经傻傻地站在路边,看着成功的人昂首而过,富有的人阔步而行,心里生出许多羡慕。我不止一遍地想过,是否这些人具备一些我所没有的天赋,比如说,独特的技能,罕见的才智,无畏的勇气,持久的抱负,以及其它一些出众之处?是否他们每天比我多分到几个小时,得以完成那些伟大的计划?是否他们比我更具同情心与爱心?不!上帝从不偏心,我们是用同样的粘土捏成的。<o:p></o:p></P>
<P >我终于明白,并非只有我的生活才充满悲伤与挫折。即使最聪明、最成功的人也同样会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与失败。这些人和我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他们深深知道,没有纷乱就没有平静,没有紧张就没有轻松,没有悲伤就没有欢乐,没有奋斗就没有胜利,这是我们生存所要付出的代价。起初,我还是心甘情愿、毫不迟疑地付出这种代价,但是接二连三的失望与打击,像水滴穿石一样,侵蚀着我的信心,摧毁了我的勇气。现在,我要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我不再是行尸走肉,不再躲在别人的阴影下,在无数的辩解与托辞中,任时光流逝。<o:p></o:p></P>
<P >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P>
<P >我终于明白,耐心与时间甚至比力量与激情更为重要。年复一年的挫折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所有已经完成的,或者将要进行的,都少不了那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拼搏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步步为营的拓展,是循序渐进的成功。<o:p></o:p></P>
<P >成功往往转瞬即逝。昨夜才来,今晨又去。我期待着一生的幸福,因为我终于悟出藏在坎坷命运后的秘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使我们更加迫切地寻求正确的东西;每一次从失败中得来的经验教训,都会使我们更加小心地避开前方的错误。就这种意义而言,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这条路,尽管洒满泪水,却不是一条废弃之路。<o:p></o:p></P>
<P >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P>
<P >感谢上帝为我安排了这一切,并把这珍贵的羊皮卷交到我的手中。我终于认识到,生命最低落的时候,转机也就要来了。我不再悲痛地追忆过去,过去的不会再来。在这些羊皮卷的启示下,我把握现在,努力向前,去邂逅神奇的未来,没有恐惧,没有疑虑,没有失望。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就了我。对我而言,有志者,事竟成。<o:p></o:p></P>
<P >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P>
<P >(选自《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赏析]<o:p></o:p></FONT></P>
<P ><FONT size=3>本文堪称是一篇成功的誓言。作者对自我的灵魂进行了最深入的解剖,从怀疑自我到认识自我,到相信自我。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正如作者所言,“并非只有我的生活才充满悲伤与挫折。即使最聪明、最成功的人也同样会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与失败。”但是他们却有着常人所难有的恒心,他们坚持下来了,所以他们成功。人啊!人。你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虚有其名的上帝手中,你的生命线就握在你自己的手心!只有当你永远不再自怜自贱的时候,成功的大门才真正向你敞开。让我们再响亮地喊一次:“我为成功而生,不为失败而活。我为胜利而来,不向失败低头。我要欢呼庆祝,不要啜泣哀诉。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o:p></o:p></FONT></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6:57 , Processed in 0.0367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