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06|回复: 2

叔本华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2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mode_table_main vAlign=top><FONT face=宋体 size=4> </FONT></TD></TR>
<TR>
<TD>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FONT face=宋体 size=4>[%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FONT>

<TR title="[%=@title%] -- [%=@count%]票 [[%=@percent%]%]">
<TD class=blog_vote_option><INPUT><FONT face=宋体 size=4> <LABEL for=option[%=@id%]><NOBR style="OVERFLOW-X: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title%]</NOBR></LABEL> </FONT></TD>
<TD><FONT face=宋体 size=4><IMG> [%=@count%]票 [[%=@percent%]%] </FONT></TD></TR><FONT face=宋体 size=4>[%_repeat_0%] </FONT>
<TR>
<TD class="text loginMode" align=middle colSpan=2><BR><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imgcache.qq.com/qzone/client/b.gif"> </FONT></FONT></TD></TR></TABLE></TD></TR>
<TR>
<TD><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TD></TR>
<TR>
<TD class=mode_table_main vAlign=top>
<DIV><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1:叔本华预言性地认定,人类的文化衰退比人类的进步更加貌似真实。否认这一论断恰恰是对衰退的确证。<BR><BR>2:“我不想要信徒。”尼采说。而人类中的绝大部分,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成为一个信徒。<BR><BR>3:声名就如奖励声名的舆论一样可鄙。今天我们发现,奖励声名的舆论变得尤为可鄙。<BR><BR>4:如同伏尔泰把真理放在寓言中一样,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不一再隐藏,不得不依赖于事件的状态。揭示真理的说法正表明真理深藏于井中。<BR><BR>5:历史情境越不给伟大的著作以激发人类行动的机会,伟大著作的出版就越少障碍;学者在著作中所下的功夫越多,他们的著作的结果就越没有意义。<BR><BR>6:饥饿,权力冲动和战争一直是科学的最大刺激因素。社会的进步以鲜血和痛苦为代价。其余的一切都是意识形态。<BR><BR>7:叔本华揭示了事情的全部真相。物质利益,生存斗争,繁荣和权力是原动力;历史是结果。真实的历史是由真实的苦难编织而成。<BR><BR>8:人类的伟大启蒙者一直唯恐人民成为最高价值。但他们从未给出答案。我希望是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BR><BR>9:莱辛一度暗示,人们应该认识到爱国主义不再是一种美德的阶段的到来,缘于对民族狂热的厌恶。<BR><BR>10:在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不管那些当权者在其他方面有多大的差别,他们都极力压制人民的不满,他们总是能够给民族共同体和这种乌托邦的海市蜃楼的传播者以自由,用粗制滥造的糖衣药片来安慰人民。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总是站在这舆论的对立面,谴责受引诱而误入歧途的大众,以及那些失败者的暴行。民族主义是使肮脏的本能理性化的有力工具,事实上成为统治者的草纸。<BR><BR>11:时空及其中事物的存在决定于感知主体。<BR><BR>12:如同工厂生产商品一样,智力也从绵延不绝的知觉流中制造出某种概念的实在。智力必须遵循的方向则是自由,永恒和正义等。<BR><BR>13:思想越明晰就越会奋力去消除痛苦,但任何认为这就是存在的终极意义,史前史的终结,理性的开始之类的观点都只不过是令人喜爱的幻觉。<BR><BR>14;幸福本身就是否定性的。<BR><BR>15:如果世界本质上或实际上并不必然地与精神相联系,那么在真理的存在中,哲学的影响就会消失。在那种情况下,真理只能在容易消亡的人身上发现,并和人一样容易消失。即使是思考历史也失去了超越历史的荣光。唯一保留下来的是信仰。<BR><BR>16:在美国甚至是东方国家的许多大学里,逻辑实证主义已经占了上风,代替了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把思想当作纯粹的功能,事务。<BR><BR>17: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真理——真理本身就具有无能为力的特征。<BR><BR>18:真正的哲学是批判的,悲观的——甚至不可能有悲伤,没有了悲伤也就无所谓幸福。<BR><BR>19:真正本质是一切永恒事物的真正源泉即与假象相对立的物自体,只要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懂得如何阐释对自己的本质的体验,那么每个人都能够在自身内发现它。<BR><BR>20:怀疑的一代并不比有信仰的一代更具犯罪免疫力。相反,他们尽管有来自职业的压力,他们幻灭的生活还是产生了普遍的无意义感,虚假的信仰则在这种无意义感中找到了肥沃的土壤。为了抵制无意义感,年轻人不得不渴求其他什么东西,渴求体验文化而又不成为文化之冷酷方式的牺牲品。<BR><BR><FONT style="LINE-HEIGHT: 1.5em"><WBR>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仍然找不到方向,包括虚假的信仰在内。我有时相信自己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有时却发现自己有成为一种理论“信徒”的倾向。我总是不合时宜地吐自己口水,成为“信徒”也枉然添一个可怜的精神乞食者而已。总是听到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确证的说法。不知道人类究竟有什么可夸以为本质的东西?我觉得不过是虚无。人始终只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却想要摆出一副终极,至高,独一无二的架子。他造就了作为否定形式存在的改变自我身份的魔力的偶像,并处处呈现出另外一种意义。自欺的存在——人的本质。越是探究宇宙,自然,时间之谜,我们越是深深体悟到一点:人自身和一切生物共同的被抛弃的孤独的命运。而任何需要在彼岸都得不到补偿。在此岸平息冲动的过程则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诅咒。任何信仰与主义或哲学都无法逃离一个基本事实——面对绝望。不能正视绝望的,就不具有打动我的力量,甚至述说者本身就是虚伪的。我们的希望只能来自于正视绝望的痛苦历程。在此意义上,叔本华的观念将是世界需要的。</FONT></FONT></FONT></DIV></TD></TR></TABLE>
发表于 2006-11-11 1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 多来
发表于 2007-8-29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42 , Processed in 0.0387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