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08|回复: 5

南方、物、我和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5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南方、物、我和世界<o:p></o:p></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 >诗歌只是我活着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没有南方、物、我和世界,就没有我的诗歌。<o:p></o:p></P>
< >南方是我最早体验到的语言幻觉。对地方、位置的感觉最早来自我所生活过的那个闭塞的南方村庄。我在许多随笔里谈论过它。也许那是一个我永远无法回到的原点,正因为如此,我对它越加迷恋。最早的时候,充满了对南方的奇怪感觉,但是我讨厌这个封闭的被水囚禁的地方。人们的享乐主义也是我难以忍受的。早先的南方是潮湿的、炎热或冷酷的,也是极为世俗的。我想逃离。<o:p></o:p></P>
< >对南方的一个最为清晰的美好的幻觉来自戈麦的《南方》:“我在北方的书记中想象过你的音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四处是亭台的摆设和越女的清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漫长的中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南方的衰微<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只杜鹃委婉地走在清晨”。顷刻间我曾熟视无睹的亭台、女人、鸟群产生了奇异的距离感。我感到了诗歌与周身的切近之处。以前我要逃离南方,现在南方和我很近,地理的、感情的、经验的。但是,南方无法充当我飞翔的翅膀。我渴望远方胜过留恋南方。在南方的十九年,已经让我如此疯狂地要去往远方。远方意味着一次变化、一次生长、一次革命。年轻气盛,总以为,在远方,一切会如愿以偿。<o:p></o:p></P>
< >起先,故乡的运河和方言中一些奇怪的词语刺激了我对远方的欲望。远方、远方之外的远方、甚至虚无,是我渴望的国度。从当时钟爱的海子那里我读到了一个远方:麦地和北方。高中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方的大学。我的北方叫“西安”。在那里,我的南方(敏感、羞涩、粘稠)撞到了北方高耸的骨头(粗悍、野蛮、简单)。疼痛让我去触摸别的文字的皮肤。“反文化”是我标榜先锋的一个重要词汇。我突然间对多年来的疯狂阅读的书籍产生了背叛。我希望从现实经验把握诗歌:增加诗歌的叙事、经验的直接和感觉的当下。“物”是我所想到的最好的词。当物之光清晰、尖锐地进入诗歌时,我感到了握笔的手在幸福。同时,如果“物”能成为一种“我”之物,或者就是我的幻觉,那么“我”也在幸福。“我”不再是对一个“远方”的虚幻的抒情,而是提供自己看事物的一种独特方式。<o:p></o:p></P>
< >无论如何,我的句子常常以“我”开始。这并非一种自恋。而是我对自己的体认。“我”是谁?这个问题,只有在极度安静时才会自行跳出。我承认,在西安的四年,我充满了焦虑。我想获得的诗歌的幸福极少降临。也许那是对“我”的强奸。2004年秋,我来到上海。诚如我的一篇随笔的题目所写,我在上海就像一块“果皮上的疤痕”。我生活在北郊的一个小镇“葑塘”,和“上海”极少交往。如此的处境反而给了我极好的思维空间。我喜欢阅读。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李白、司马迁、毕晓普、曼德斯塔姆、乔伊斯、曹雪芹……这个阅读远远早于我对诗歌的各种看法,甚至早于我的诗歌写作。我结识一个城市从书店开始,在各书店的游荡中熟悉一个城市。我通过阅读抵达了真正的远方,实体的旅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多余。一番周折之后,我重返内心。在梦幻之境,我徜徉在文字的道路。阅读的经验开始像水一样把我打得湿透。我任其自由蔓延,像平静的霜覆盖我的身体。这个时期所写的诗歌可能是我想要写出的样子。我在里面使用隐喻(尽管仍然喜欢表达“物”之经验)、在各种文本和词汇中穿梭。我喜欢瞬间和细节。我想发明一种仔细的诗歌,各种经验在词语的表面流窜。同时,要有距离,和各种经验之间的距离让词语在恰当的位置相互吸引和对抗。<o:p></o:p></P>
< >我依然不会是一名阿克梅主义者。(尽管我是一只良好的书虫。读书是我最快乐的事情。)我只是不再“反文化”。我最终热衷的是这世界。此时,“我”甚至也要退隐。主体的强大介入让世界扭曲。我希望写出的一种诗歌,亦是理想的一种生活状态同时也是我在诗歌中的“政治”:就是与世界亲和地相处。不管是我的南方和北方、我的左手和右手、我和你、书籍与事物,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凌驾于另一方。最近的长诗《地方》和《漆黑》可能是这个方向上的一次探路。不要把我理解为一名诗歌中的和平主义者。我讨厌这个词。我想说的可能是,世界在“语言”之内,它就是一潭万物在其表面浮现的水。我居住其中。</P>
< > </P>
<P > </P>
<P >胡桑:1981年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现居上海。<o:p></o:p></P>
<P  align=right> <o:p></o:p></P>
发表于 2006-5-15 15: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桑的文章太漂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
发表于 2006-5-16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重返内心。在梦幻之境,我徜徉在文字的道路。阅读的经验开始像水一样把我打得湿透。我任其自由蔓延,像平静的霜覆盖我的身体。这个时期所写的诗歌可能是我想要写出的样子。我在里面使用隐喻(尽管仍然喜欢表达“物”之经验)、在各种文本和词汇中穿梭。我喜欢瞬间和细节。我想发明一种仔细的诗歌,各种经验在词语的表面流窜。同时,要有距离,和各种经验之间的距离让词语在恰当的位置相互吸引和对抗。</P>
<>  世界在“语言”之内,它就是一潭万物在其表面浮现的水。我居住其中。</P>
<>-------------------------------</P>
<>   “重返内心”之后,我们会发现;“世界在‘语言’之内”,也在“语言”之外,世界充满悖论却又有其自身的合理性。</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我们也许在迷信语言
发表于 2006-10-7 21: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结识一个城市从书店开始<BR><BR>好句子.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38 , Processed in 0.0423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