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书 香 门 第 <FONT size=4><a href="http://liu66328.2008red.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3300ff size=5><STRONG>(看全部章节请点击这行字)</STRONG></FONT></A></FONT></P>
< >唐拓对其哥哥颇有点不满的,自从寒假里来,他在家里就完全成了重心,连父亲都依着他。时常,他一旦说话都可以作结论。奇怪的是,父母平日里吵得冤乌成天的架也突然结束了,这让小人感到有点纳闷。</P>
< >上次在地里,幼成撕破脸骂小人,好在,第二天早晨,他主动喊小人起床一起在林子边读早书,小人气就消了。<br>在这个家里有个规定,就是父母刚打了你,你要搭话请示先都得喊爸喊妈,要喊应了声才能往下说,无论你气消没消。如果喊得不礼貌,理还不理你。因为这个家是有文化的,从祖上就一直没荒废过书本,父亲也常引以自豪,在对外人谈话时,别人表扬他学识渊博,他都会说:“我们家从祖上就是书香门第啊。”</P>
< >寒假时家里很和谐。父子俩象是有说不完的话,在一起总是谈及外面所发生的事,而每说一件事都象是有针对性的,但小人就是说不上到底针对什么,好象事事都在针对他,又好象不完全是针对他。</P>
< >白天,母亲下队少了,父亲也在地里忙活,一切都一下子改变了。</P>
< >年关节要到了,得准备些许年货。虽然这个家里也没什么要准备的,又买不起什么好东西,但仍然要张罗的,总得买点盐巴。另外,这过年了,再没钱还得打半斤醋回来吧,酱油是不会买的,父母曾告诫说,只要把醋与盐一混,就是酱油了。五角钱的味精要买一包,一家人得欢欢喜喜地过个年,菜子要背到对面山上去榨油,还要打些米回来,翻了年,小人和哥哥都要背粮进学校,还得再磨些麦面回来蒸馒头。要请杀猪匠来宰一头猪,另外一头要卖出去,除了过年的开销外,还有两个读书人的学费。</P>
< >定秀会蒸米糕,那味道还真不错,小人吃过一次,大弟难得回来一趟,她自然要弄些出来改口味换顿,母亲常对她说要拴住男人,女人自己得会操持家务。在小人看来,好象只有姐在操持。依母亲的话说,女子在家就得什么都要学会,万一男人不中用,自己也不会没饭吃,说这话时,当然小人的父亲是不在场的。</P>
< >母亲对定秀说,过年了,还得赶制几双新鞋,不能象平日里那样乱穿。家里剩的布不多,母亲又比又剪,熬夜给幼成和小人各缝了一件新衣服和一条新裤子,她边做边对定秀说,家里的人在家也用不着硬要穿得那么新,两个弟弟成天在外,家人的面子还是要要的。</P>
< >小人会搅射洪玉米凉粉,定秀叫小人与她一起弄点出来,团年饭好多个菜。这所谓的射洪凉粉,与山里做法不一样,山里凉粉是将粗玉米或碎米用水浸了,加上灶门前的细灰给一起泡上几个小时,用手指蘸来尝尝碱味是不是合适了,然后在石磨上人力推出来,就可以下锅烧火搅了,待凉后回一下锅做成菜品。而射洪玉米凉粉就复杂些,先得烧开水,然后将干包谷倒进去脱生,隔一会儿起锅,用磨推出来后,要用上一张方形滤帕,滤帕就是罗筛布,把滤帕在一个十字架四端系上四个角,十字架水平挂了,使滤帕成一个锅形,再把推细的玉米浆舀进去过滤,去渣,待下面的玉米浆面上澄清,舀掉多余的水,再烧火下锅搅,这种凉粉没有灰碱,吃起来又细又爽口,还带有淡淡的玉米香。</P>
< >幼成平日里学习,晚上一家人坐在火塘边烤着火,母亲与定秀在旁做着针线活,父亲映着30W的白炽灯戴着老花镜手捧古书,什么麻衣相术,什么袁天罡算命书,更多的时候是司马先生的《史记》。时常把里面的故事人物与幼成分享。父亲比较欣赏刺客中的豫让,而不是荆轲,他认为豫让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使他虽死犹生,虽败犹荣。而幼成却认为豫让有点太愚顿,大丈夫做事只求目的,不计过程。他们观点不统一,俩父子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的,父亲说:“豫让是个敢于坚持、忠贞不二、一言九鼎,诱而不变其志、劝而不改其节的人,现在这个世上还有几个人能做到喔?”父亲说这话时拿眼睛扫着母亲。幼成则认为,凡事要懂得变通,因时因地因人而定,不能老是报着自己的信念走死胡同。末了总要把三国的关羽给抬出来说,因为对关羽的评价,俩爷子观点基本一致,都结论关羽是忠臣,曹操也大度来缓和气氛,弄一台阶都下得来。</P>
<P>好在家里的古书也不是很多,因为在“四清运动”时毁了不少,小人翻看过,古体字,认不倒几个字。现存的就那已发黄,书边已被摸得发了毛的几本了。所以他们的话题也不是很广,小人初听也不甚明白:为什么他们俩老要为一些古人的事情弄得不开心。后来听得多了,偶尔也能插上几句话,更多的时候是在当裁判。母亲这个时候总是沉默在旁,脸上总挂着满足的笑容。而定秀老想插话来着,可那俩爷子根本不与她理论,她也就埋下头去继续着她的针线活。</P>
<P>父亲高兴时,会把唐幼成的生辰八字算了又算,品味着他这人间三奇贵人的命格,总是很满意地一次又一次地点着手指节数着: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这个时候,一家人象电脑广告被激活一样,都兴奋起来,都想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虽然已不只一次地算过,但热情总是不减。只有轮到小人时,一家人就只记得是66年农历3月28日,时辰没人能记得了,每每这时母亲总是扬起头想想说:“大概是……”最后实在想不起就补一句:“我生你时人都要死了,一直晕得休克。”父亲跟急补上来:“那年闰月,搞不清是前三月还是后三月了。”这个时候,小人也总是怏怏不乐、闷不着声,因为他看过家里的一个小方木盒盖里上,其他人的生辰八字都在,独没他的,明知道问也是白问,可那个时候那个气氛下他忍不住还是要问。父亲把着叶子烟、眼睛一眯一眯、眉头皱了皱说:“君子有傲命之学。不能全信这个的。我说,你平日里念叨的儿歌是什么?啥子山喳喳,尾巴长,嫁给对门李三娘的,你也是读过书的人了,咋个跟个没读过书的人一样哟,一点常识都没得?山喳喳是鸟,嫁给人?还嫁给螃蟹,更离谱的是嫁给犁头,妈的个斯,都是些玩意儿,能嫁吗?……”说到最后头时,父亲牙齿咬得咕咕响。</P>
<P>临睡前,父亲总要结论:书读了是自己一辈子的事,装在脑瓜里,别人想偷都偷不去的。</P>
<P><br>一天早晨一起床,幼成就对定秀说:“姐,今天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要来远客。”小人听了甚是迷惑。</P>
<P>果然不出所料,临近中午,一个太婆带着一位年青人来了,一问,那年青人是绵阳的。</P>
<P>原来那太婆是为定秀做媒来了。那定秀没经见过,害着羞,不肯坐下来面谈,不远不近地做着家务,用眼睛的余光瞅着这边,母亲出来应酬着。幼成收起了书,凑近了一句一句掏问着那年青人。媒婆顺势给那年青小伙子介绍这家人是书香门第、有礼有貌、勤巴苦做的人家,在当地很有名气的。那年青人老实地应着声,眼睛不住地往定秀那边瞄。媒婆嘻哈着。</P>
<P>一家人吃过午饭后,媒婆就带着年青人走了。临别时媒婆拉着小人母亲的手说:“妹儿啊,要是同意的话呀,哈哈,就订个时间去他家看一看,上上门,认认路,哈哈,孩子们长大啦,我们做大人的总是比他们还操心,女大不能留,越留越成仇,哈哈……”</P>
<P>晚上火堆旁,父亲首先发话问定秀的态度,定秀埋着头不着声,母亲一旁开导她:“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事嘛,说说看,你啥子态度,你要说个话露个底我们才晓得接下来咋办噻。”</P>
<P>“……”定秀欲言又止。</P>
<P>“我跟你父亲的意见是他年龄怕是有些大。”母亲接着话说。父亲盯着定秀把着叶子烟眼睛一眯一眯地。一只手向火堆凑近又离开,又凑近。</P>
<P>“看他人还是可以,只是……”幼成没往下说。</P>
<P>“只是什么?”定秀问他。</P>
<P>“只是,只是不知道他地方怎么样。”幼成狡黠地笑了。<br>“妈同意我就同意。”定秀细声回答。</P>
<P>“妈的个斯,是你嫁人呢,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说不同意,你得有个定准,明天好回话。”父亲不耐烦了。</P>
<P>“你嚷啥?”母亲边说边向父亲使眼色:“你急吼个啥,你想嫁?”</P>
<P>“我……我又不知道……”定秀嘟噜着。</P>
<P>“哦,姐是没经验,难为她辛苦了这么多年,在家里。”幼成又补上一句。</P>
<P>“那你也得想想,细细地想想嘛,人家是从绵阳来的,这么远,总不可能久呆在这山上是吧?”父亲语气缓和下来。</P>
<P>“那你今晚上睡觉好生想一想吧。明天早上回答我算了。”母亲看实在没有结果就对定秀说:“拓儿还小,幼成也在上学……”</P>
<P><br>第二天早上,定秀在饭桌上表态说先看看他的家再定,人看过了,就那样,自己也认不倒几个字。</P>
<P>“你妈的个斯,你这话啥子意思?来回要花好多钱,再说,书是你自己不愿意读的,现在就怪起我们来了嗦?”父亲听了很不高兴,生气地骂道,还把筷子掉了个头要打她。</P>
<P>“我们家里出去的人,随便都比别人家强,你怎么啦……算了,还是去绵阳看看吧。”母亲叨念着,使劲向父亲递眼色,想制止父亲别在儿子面前失态。父亲会意地接话说:“那也得等几天吧,先让他回去,等几天我和幼成去绵阳看看吧。”<br>“对,先等几天,不然,还以为我们要急着嫁人呢。”母亲补充说。</P>
<P>小人停下筷子呆着头,只眼睛一东一西地看着他们。</P>
<P><br>俩父子从绵阳一回来,幼成就报怨,说父亲一到绵阳就在城里表哥家呆着不走,做起算命的生意,那么大的事情让他一个人去,定秀凑近了问:“怎么样?那地方。”</P>
<P>“地方好,山小得很,离绵阳城就几里路,就是他家里弟兄多,房子少。”幼成回答。</P>
<P>“地方好就成,这里山太高了,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小人抢过话头子。</P>
<P>“你少放点屁,这地方不活人了?”母亲骂着小人。</P>
<P><br>父亲回到家一开口就骂:“他妈的斯,城里就是他妈的呆不惯,抽叶子烟是要吐口水嘛,嘿----罚款!”</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21:23: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