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8|回复: 0

先记住,再忘却――《阿凡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凡达》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开启了电影的新时代,而是开启了另一种娱乐方式。本片的独特性完全可以和传统电影、电子游戏并列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在电影不断地采用电脑特效增加视觉冲击,电子游戏不断地采用电影运镜来增加剧情代入感的今天,一举打破电影和电子游戏之间壁垒的,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大神带给我们的这款《阿凡达》。


刚刚戴上眼镜看《阿凡达》的时候,立即便被影片出色的3D技术所折服。由于全片采用新研制的3D摄影机拍摄,所以全片呈现的是一种完全态的立体感。不仅仅主要角色变立体了,甚至是一些细节道具都表现出真实的立体感。比如角色抽烟时升起的烟所展示出来的立体感,虽然不会被人所注意到,但是其存在极大的促成了整体的统一。因为这种统一性,我们在一开始很感慨3D技术的造梦奇迹,然而真正30分钟过去后,我们就会忘记3D的存在,忘记3D带给我们的新鲜感。毕竟,影片中你能看到的任何细节都真实地3D化后,只用30分钟,你的眼睛就已经适应了这种3D化,只需平静地融入这个奇妙的世界,去体验一段历险。当主人公在丛林里游走,我们看到近景的树枝和树叶鲜嫩地在眼前摇晃。我差一点儿就忍不住伸手去摸。我想,这个时候就是我忘记了3D这个技术的时刻,我正式融进去了。所谓身临其境,即为如此。卡梅隆的3D野心,正是让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忘记3D。他做得很出色。


影片上映前,卡梅隆多次提到本片的故事是一个常见的模式。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发现故事推进、人物设定全部都是老套路。这种套路也确实是看得到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尾的那种。这种老故事套路,自然是不看也能记住。然而随着影片的继续,我们发现,即便是如此老套的剧情推进,也可以产生天马行空的感觉。为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因为本片在细节上做到了天马行空。和宫崎骏的很多作品在表现上颇为一致,本片的潘多拉星球也是一个“异象”世界。各种植物和动物虽然并未完全脱离地球生物的大体模子,但是在细节上倒是大为拉风。大到飞龙奔马,小到“含羞草”和“飞虫”,都是在地球常见生物身上进行的异想变化。虽然没有宫崎骏那样“生造”出的我们根本看不懂的怪物,但是借助斑斓的色彩,我们依然会陶醉在本片所营造出来的这个异想世界里。这个有点儿熟悉,有处处隐藏陌生惊喜的世界,就是童心的再现,是每个观众都曾经有过的童梦。这也就使得本片有一个很低的欣赏门槛,能产生普遍的代入感。在这样一个异样的世界中,即便一个你熟知的故事都可以演绎出别样的色彩。在这样一个炫目的场景中,即便一个你记住的桥段都可以让你忘记它的俗套,而沉浸在一片感动中。


卡梅隆之所以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把玩技术上,是因为他已经对电影的基本元素信手拈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阿凡达》的时候会忘记一切技术上的震撼,而不像看《变形金刚》系列一样5年都只记着俩大机器人掐架那么一瞬。影片的节奏控制非常合理。30分钟布设全局,把纳威人的生存状态、地球人两拨势力的目的、角色间的关系都交代得十分清楚。30分钟,准时发生“情节点”,杰克“按部就班”的走丢一石激起千层浪,故事拉开序幕。阴谋登场,杰克按照命令采取行动,一段“学徒”之旅上演了。这一段剪辑,犹如一场回忆录,记录下潘多拉星球的美丽,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个星球旺盛的生命气息。这不仅是为之后的剧情做准备,也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为最后高潮的情感爆发积蓄力量。平淡的生活过后,观众已经熟悉了3D和潘多拉星球的奇异,故事就得向下一步推进。这时作为反派的军队登场,他们已摧枯拉朽之势捣毁了纳威人的居所。故事一下进入了高潮前的预热阶段。之后的杰克凝结八方势力和最后的大决战,都是很传统的“革命战争”套路。电影里常见,动画里更常见。既然是久经考验的推进模式,当然是观众最好接受的。在华丽的技术外包装下,亲民的故事讲述更拉近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


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今年的《拆弹部队》是个很让人思考的片子,沉重的反战主题有些“生人勿近”之感。卡梅隆的影片则把各种主题探讨隐藏在故事的第二层面,并不对其极力彰显。卡梅隆的第一要务是打造商业奇迹,其次才是个人价值观的表白,如此架构也是合情合理,广惠众生。本片故事虽然发生在幻象出来的潘多拉星球,但矛头所指都是地球上的问题和人类自身的问题。说本片是一场头脑的小风暴,也不为过。比如人与自然的索取度量问题,又比如对自我价值的寻找;比如为维护民族自由而对强权力量的反抗,又比如对个人理念的贯彻和坚守。这些或大或小的主题我们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导演的探索,唯独这一点,不是一开始就能发现的,是需要我们在影片中寻找的,找到的东西反而不容易忘记。卡梅隆不仅仅是视觉冲击的大神,更是挖掘情感和引导思维的高手。


在我学过的理论书籍中,能够被冠以“大师”之名的往往都是些文艺片大导们。他们以他们的睿智著称,以他们不太好看懂的影片为荣。经过讲解后,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作品的精妙之处。他们是玩耍电影技法的弄潮儿。不过,在我的字典里,詹姆斯-卡梅隆也足以被称作“大师”了。从《泰坦尼克》到今天的《阿凡达》,我们看到的是电影技术的精妙之处。他不愧为玩耍电影科技的弄潮儿。《阿凡达》于我一人而言,已足够完美。也许只有他的下一部作品,才能让我们脱离《阿凡达》震撼吧。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25 , Processed in 0.0285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