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63|回复: 3

砸石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7 02: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烟历
  
       小时候,我生活在龙山村。
   我还记得自己躲在堰塘盖下面偷吸海鸥牌香烟的情形。在我的记忆里,那烟的封皮是蓝色的,上面印着一只海鸥的图案。海鸥烟二角五一包。时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的人们抽的烟的牌子有:三峡,三角六分一包;经济烟,八分钱一包,还有,就是海鸥。
   我实在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抽烟的,时间已经到了八十年代,我抽的是绵阳卷烟厂生产的一种香烟,牌子的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江油武都中学,我记得我去学校报到的时候买了一种叫翡翠的香烟,四角钱一包。
  去到学校里,一位叫张世平的伙食团的员工接待了我,帮我拉东西,我为他散了一支烟。
   那是一九八四年。那个时候,烟的牌子有凤凰,一块钱一包,带香精的,还有大重九,九角钱一包,味道不错。
   后来我认识了诗人蒋雪峰,在他那里,我抽到当时的好烟阿诗玛,红塔山。
   有一年,绵阳的作家们去涪江采风,来到我处,见我用盆子做烟灰缸,不甚惊讶。陈竖琴女士说我是杜甫一样苦吟诗人。
  
   一九八七年,我调到江油小溪坝中学,有几个教师跟我处的不错,我们常在夜里打牌,以烟做赌资,是六角钱一包的雪竹牌香烟。一场牌打下来,一人抽完一包烟。
   大约是1990年,我认识蒲红江,他叫我戒烟的方法,就是抽完烟后,感觉自己的难受。我试验了一下,戒烟成功。他在成都的朋友面前说,我的悟性很高。
   戒了烟,对烟就没有感觉了,你对它冷漠,他也对你冷漠。
  
   1998年,我患上精神分裂症,在幻觉的引导下,我去到蒲红江处,那时候,他住在中坝,看见他抽烟,我觉得挺好玩的,自己也抽了一支,于是开始吸烟。
   后来进了精神病院,医院里不许抽烟。我们只有偷偷的抽。
   在疯人院里,我们抽的是恒通牌香烟,还有竹蝶牌,一元钱一包。在医院里,有人偷偷的卖烟,那就是楼下洗衣房里的董大姐,在楼上,喊一声,董大姐,买烟,把钱扔下去,她就会用病人的衣服裹了烟扔上来。
   在医院里,三支烟可以换一份肉。
   没有烟抽的病人,就抽别人的烟屁股。
  
   2002年,我出了院,坚持服药,病再也没有翻过。
   出院后,抽的烟是一块八角一包的天下秀牌子,还有二块五一包的烟,也是天下秀。
   现在,我常抽的是五块钱一包的烟,我觉得天下秀不错,在外面,比如北京,还买不到这种烟。有时候奢侈一下,也会买几十元一包的烟。
   父亲说,烟是和气草,有了烟,人们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烟,人们便于交流。
   我常常疑心眼里含有一种现在科学上解释不出的物质,对人体有益,要不然,明知香烟有毒,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抽?而且,也有抽烟长寿的人,并非像人们所说,抽一支烟,就少活一分钟。
                                         夏日山居
   
    钓竿插在池塘岸上,鱼线撒在水里。水面上,是山的倒影,影子绿暗,能更清晰的看见浮标。影子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晃荡,看牛娃儿(一种浮游生物)成群结队,四只脚划动着,漾起微微的细小的圆圈。
    对面山坡上,一个灰色衣衫的背影一闪即逝,那是一名看牛的妇女,同一个组的。看不见牛,叮当的牛铃从对面的山坡传来。
    蝉潜伏在远处的树上,不断地鸣唱,叫出了夏天的味道,山村的味道。
    鸟儿在天空飞翔鸣叫,令人想起陶渊明“飞鸟相与还”的诗句。
    白色的蝴蝶飞翔在天更上,田野里,灌木丛上。
    山村一片寂静。在晋朝的时候,陶渊明这样描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钓鱼人,没有“千山鸟飞绝”的孤寒,却体会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自然的美。
    他悠然自得,忘却了烦恼,遗世独立,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发表于 2011-6-27 15: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在这个燥热的午后,静静读你的文字,走进你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4: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是个小镇人
  
  我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
  20多年里,发生了那么多事。
  我还想着回去,因为,那里,挨近我的故乡。
  我是一个小镇人,就是在北京,我也是一个异乡人,看见的是异乡人的风景,在这里,我为找工作而发愁,为房租而发愁,生活就是这样,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操心与沉沦,
  生活就是形而下,就是具体的事,可是我并没有放弃形而上。
  
  那里,有我的房子,那里还在为我发工资。
  我对它感情复杂,一方面,是感谢,另一方面,我那里,又遭受冷漠,人世间的冷漠。
  因为我离职了,因为我是一个闲人,因为我患过病。
  
  我是1987年调过去的,之后,就在那里教书,教了11年书。
  1998年,我患病。
  
  在那里,我写作,写下研究时间的诗歌《时之光》,在那里,我流着泪写下《写给安娜的绝命书》。
  在那里,我结了婚,和西娃,我们一起开小伙食团,挣了些钱,后来,她离开了,我们的婚姻也随之结束。
  
  我经历了人生的坎坷。
  我上调,没有成功,白白花了冤枉钱。
  我逃课,去成都做生意,回去写检讨,才保住了工作。
  我曾经希望到成都一家杂志社去,没去成,我一生都在为离开小溪坝而努力,一次次失败,直到1998年,疾病让我休息。
  出院后,我又在小溪坝生活了5年。
  在那里带孩子,写作。
  
  直到2008年才出去做事,在绵阳少年作家班教书。
  现在,我漂泊北京。
  我看见一个幻象,我在推磨。磨心,就是小溪坝,我是一个风筝,线攥在它的手里。
  我还看见另一个幻像:我在那里打乒乓球。
  
  我居住在木楼的小房间里,从桑树上研究时间,我发现,时间是一个圆环。庄子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如果时间是一条直线,桑树就是无数的桑树。
  我看见西娃穿着白色的裙子,走过落满红红的石榴花的地上,为了不踩伤花瓣,她提起裙子,踮起脚尖。
  
  在那里,我写了许多诗歌。
  我的诗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绝命书的阶段,第二阶段,时之光的阶段,第三阶段,诗歌道德经的阶段。
  从绝望,到神秘主义,到生活的平静。
  
  我曾经这样比喻,我是一头羊,被拴在树上。
  小溪坝牢牢的拴住了我。
  如果现在那里叫我回去上班,我立刻就会起身。
  
  在北京,住一间屋子。
  我怀念小溪坝中学,那里我有一套房子,生活设施齐全。而这里,一切都简陋,可是我为什么还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有事做,在小溪坝,我没有事做,精神空虚。
  星云大师说,有事做,人很充实。
  我来到北京,就是想学有所用。
  还好,在这里,我又开始教书,现在,带了三个孩子。
  
  我设想,老了还是要回小溪坝,那里,有学校分给我的房子。在小镇,过平静的生活。
  或者回山村,耕田种地,安享余生,因为,自己不年轻了,已经是快50的人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3:44 , Processed in 0.0290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