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79|回复: 10

我和《新大陆》诗人的十七载诗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2: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虔谦 于 2011-6-11 12:05 编辑

《新大陆》诗双月刊 ,2011年6月



我和《新大陆》诗人的十七载诗缘 (上)


大约十七年前,在经历了四年的在美打杂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生意:一家小书店。按照朋友的说法:有自己的生意,便是美国梦成真了。
我听了心里苦笑加自嘲:有过多少梦都没有实现,这个小破书店,倒是美梦成真了。

成真就成真吧。可,美梦(不管是大梦还是小梦)成真其实只是人生的另一种开始。我开始,开始兢兢业业了,开始艰苦奋斗了;与此同时,我开始,开始计较钱了,开始庸俗势利了,开始刻薄了……

开店一年多后,有一天,来了几位中、青年男子。他们看上去很斯文,很和蔼。其中戴眼镜的、肤色黝黑的那一位更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他手端着一摞书,走到了我的柜台前。

“小姐,请问你们书店能不能帮寄卖书?”他很有礼貌地问。
“什么书呢?”我反问。看他的书生模样和谨慎谦卑的神态,我猜想不会是什么畅销书。不是畅销书,我实在是提不起来多少力气和兴趣。不过,我还是尽量装做热忱的样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一摞书放到了我面前的柜台上。“这是,”他说,斟酌着词句,“我们有个文学团体,这是我们团体里作者们的诗集。我们想放几本在这里卖。”

“你一本要卖多少钱呢?”我又问,硬撑着认真劲看了看那摞书。
“这样吧。每本我们收回十元,剩下的全归你。”

“十元?!”我脱口而出。那书,薄薄的,白色封面,封面上的图案有点像木刻;整个装帧很简朴。当时的我觉得那书连五元都卖不动,他却开口就要拿回十元!“这个,卖十元,恐怕会难一点。”我说。心里吃惊,语调还是尽量保持平静和礼貌,脸上还是尽量堆着笑。

“你知道,我们自己出的这书,成本很高。卖十元,也就是回本而已。”他解释道。
“哦,是这样。”我点了点头。“那,就试试看吧。”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琢磨那摞书恐怕连卖出一本的希望都没有,但是我还是把那一摞书 ------大概十本的样子------留了下来。
“那就谢谢你啦!”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说。

于是我们签了一张简单的寄卖字据。中年男子在字据上签了名。我一看他的签名,才知道他叫陈本铭。看着他那张黝黑的脸,那双微笑着的温和的眼睛,那对透露着厚道的双唇,我由衷感觉到,这是世界上最诚实和赤诚的人。他告诉我,他是越南华侨。接着,他回头招呼他的同伴们 ------ 大约四、五位 ------ 在他们和我之间作介绍。 他们都在书架那边看书,一听介绍便抬起头来和我微笑问好。他们的神态大致和陈本铭差不多:朴实、谦逊、温和、厚道。他向我介绍了他的那几位同伴,我记得其中有一位就是陈铭华,也就是《新大陆》诗刊的主编。

我本是写诗的;我本生活在童话般的诗里或者说诗一般的童话里。来美后,我的人生从外到里又从里到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我用诗,写下了我这诗歌丧失的人生桑田沧海:


时间的水
忘却在流逝

春寒, 战栗
雪道, 足迹
反光的玻璃镜
迟疑的手指

数不清有多少
机械的嘴唇
冰凉的鼻子
僵硬的目光
对着呵斥, 讽讥

忘记了灌木林
小松鼠
木头房子
小花鹿

忘记了伤痛
  泪珠
甚至微笑
甚至轻抚


-------飘撒的头发
金色的沙滩
  海鸟飞去
  银色的波浪

深奥的眼睛
苍茫的天空
森林迭起
辽阔的风

跑呵, 沿着深深的裂谷
跑上紫色的岩巅
五彩缤纷的小花
坚硬的峰峦

记起了灌木林
小松鼠
木头房子
小花鹿

记起了微笑
轻抚
甚至伤痛
甚至泪珠



生命回归到起码的温饱基本面,它于是生出了硬硬的、诗歌暂时穿不透的老茧。

然而也许因为在麻木的表层底下,我心灵深处的触角始终内藏着那一份对诗的敏感和温柔,我将那几本《新大陆》诗集放在了书店显眼的位置上;我也会抓住机会向我认为可能对诗感兴趣的客人推销那几本诗集。(待续)
发表于 2011-6-10 23: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莹松 于 2011-6-16 23:06 编辑

问好,又看到你的文字了,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积,很朴实!喜欢!人许多的时候无法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我倒是很有兴趣读读《新大陆》。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莹松 于 2011-6-16 23:06 编辑


谢谢莹松评论。“人许多的时候无法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因为许多力量在左右着人生。见到你很高兴,祝你周末愉快!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2: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新大陆》诗人的十七载诗缘 (中)


不久以后,书店来了一位年青的诗人,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达文,他的朋友们向他介绍了我这家书店,所以他就来了。他很健谈。他站在我的柜台前,和我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是他在讲,讲的大都和诗有关,内容我记不清了,隐约记得他提到说,当今的时代里,诗人很寂寞,很清贫;诗人也必须能够承受住这寂寞,这清贫,方能成就点什么。

他穿着简朴,看上去绝不富裕,就像他的新大陆同仁们那样。那天达文走了以后,我拿起来一本《新大陆》诗集,那里面有达文的诗歌。“新大陆”,一个我并不陌生的词语。记得当年北大学生搞民主选举期间,有人办起了一份名叫“新大陆”的小报刊。“新大陆”,是载梦、运梦的方舟;“新大陆”又是那梦的本身。然而有种东西似乎比梦还纯真,还珍贵。那就是我从陈本铭身上,从达文身上,从这一整代“新大陆”诗人们的身上所看到的人的童真和质朴的本性,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对那份童真和质朴本性的坚守。

有个阶段,陈本铭成了我书店的常客。说常客,倒不是说他多常来,而是说过些日子他就会来光顾一下我的书店,少少买一、两本书。我看出他生活并不充裕,总会给他打打折扣。有一次他来买书,写支票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得了癌症。
我的心砰然一跳。我看着他那双写支票的手,粗糙的手,写诗的手,也是从越南到美国,一路艰辛劳作的手 ……  收下那张支票,我心里不安详。
陈本铭来得少了,那几本《新大陆》诗集就那么一直放着。好不容易,后来好像是被我推销出了一、两本。
书店经营维艰,瞻前顾后,百般无奈中我决定关掉书店。 我因此打电话给陈本铭,通知他来把书取回去。我心里也挺想他的,惦记着他的病情。通了几次电话,过了好一阵陈本铭才再度来到我的书店。那次他看上去有些疲倦,甚至有些憔悴,笑得也比较勉强。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越南华侨诗人陈本铭。
公元2000年到2002之间,那时我的书店早就关了,我也已经做了电脑程序这一行。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事,我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也许是为了问候,也许是为了诗,或者都有,我往陈本铭家打了电话,我还一直保留着他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她声音低沉,很简单地告诉我:陈本铭已经不在了……

我心惆怅,我心忧伤。一个赤子诗人,就是那么样的淡出这个世间。我为自己当初没能帮他多卖出几本诗集而感到沉重和负疚。

对一个真诚于诗,热爱诗的人来说,诗,就是生命。海子是这样的一位;远渡重洋,从越南到美西的陈本铭,也是这样的一位。

诗,是一种写生;诗,写的是生命。底下是陈本铭在《月正》一诗后面写的后记:

…… 這組小詩就在不同的病房面對每口不同開向的窗醞釀寫成的。每次入院,我都背了一個背囊而去,那樣子像是去露營,囊裏除了必需品和衣物外,全是書籍、詩集和校選給詩刊的稿件。我住的是單人房,一切活動都不會影響別人,讀書、看電視、聽音樂、寫詩、校稿皆自由自在,唯一的牽系是靜脈血管裏拖著針藥,長長的塑膠軟管盡頭連接兩座藥控器,使我頓覺人的軀體皮囊不過是在死和生之間漂飛的紙鳶,而生和死的那種牽系往往關係薄弱,??須輕輕一斷,豈非更大自在。(九五年三月廿八日)

诗,在陈本铭那里,比那些药袋针管还要重要。这是他的诗《经常的来客 》:


經常的來客
------致死亡

 面對著你,我仍然活在,無異幽了你一默。
當我不在的時刻,卻幽默了自己。

我知道你會來
你會來 遲或早的問題而已
因爲你是經常的來客
企圖偷竊我的記憶
趁著完全柔軟的一刻
有時候 你坐坐就走
或者我們以沈默聊聊天
但你的眼神總那麽專注我的
等待它光采殞滅嗎?
而且拒絕我預備的飲料

我知道我家的
茶 帶點香味的暖
咖啡是燙口的濃鬱
而你屬於冰冷
我昂高的談興讓你沒趣
當你訕訕地要離開
我只好打住話頭 說
:有空再來
(九八年十月十一日)

一个在生死之间穿行的人,悟出了这狭路相逢中的真谛;那真谛里带着些许幽默。
这是在生死之间蜿蜒的诗行。(待续)
发表于 2011-6-11 16: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张照片可能是虔谦帮我们照的。
十几年了,那是严力来LA开个人朗诵会,与我们一起到虔谦的众智书局。
两年前在LA再会严力,他的头发都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照片,我自己都忘了。 感谢达文,因了这张照片,我曾经的书店得以“恢复原貌”,感慨万千!
对了,我刚一看的时候,还没认出我的书店来,心想:这不是我的书店呀,我的书店没这么大呀;再一看,这,是我的书店,没有错。那个“自得其乐”的竹制挂匾,连同一切的细节,都回来了......

这个缘,在绵绵地延续 ......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子越久,我越能够体会和理解《新大陆》诗刊草创先驱们的执着和不易,越能够欣赏他们的那一份坚持,他们的团体精神和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十七年后的今天,我抱着同样的文学追寻来到了中国艺术批评网站,我很快喜欢上这里的诗歌。就在我的《无人诗抄 ------ 华语新诗选读》方兴未艾时,中批诗坛来了一个新人,名字赫然叫做“达文”!从他的文字上看,我确定他就是我十七年前在我自己的书店里际遇的那个诗人无疑。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

几天后,我到了他的新浪博客。 打开他的相册,我慨叹不已:当年我见到的那位“年青的诗人”,如今已是红秋中年;而我,也是。我翻到了他和他的“新大陆”同仁们的旧时合影,里面,就有《新大陆》创始人之一的陈本铭!还那么亲切,那么和蔼,那么有礼貌,像一位谦谦君子。看着看着,我眼睛泛潮。

我在达文的几张旧照底下留了言。有趣的是他因为不知我缘何伤感多叹,每道回复都显得傻气十足:

虔谦:看书、读诗忆往事,泪涌 ……
达文:干嘛那么激动?

虔谦:造物留痕,人生留痕 ……
达文:也就点涟漪,风平浪静

虔谦:往事如烟......
达文:才十几年罢了,也算往事啊?


读着他“不明真相”的回复,我自己会心一笑。
底下就是我从他的新浪博客里抄录下来的他的几首诗:

在尘埃的篱笆间

在尘埃的篱笆间
黄昏静静地躺着
漂洗炊烟

几声归巢的鸟鸣
进入森林的陵墓里
使山变成剪影

月亮
撑起水的殿堂
把泪光晾在天空

与朦胧的河面悄声细语

踏着自己鳞光闪闪的影子远去


晨光三月

雨稀拉拉地从草地上踏过去
昨夜的风现在站成一棵灌木的形状
它的根部
尘埃铺在种子潮湿的表皮上
寒冷中我开始醒来


旁观者说


有云的时候
人们总爱看天
那阴沉沉(大概是空荡荡)的蒸汽团背面
究竟有什么值得
这么多的眼睛圆睁着
像渴望交尾的鱼

一张巨掌
仁慈地覆盖一切
承受地面任何烟尘
我始终没走向所谓莫测的深处
一缕阳光偶然漏出
羽毛般撩拨着谁

云走了
炽烈的天空下
我们都抬不起头
各自垂着的褐黄叶子
到黑得透明的风色中
没有懊悔我们还能是谁


祈?

有人在樹下鏟土
從晨光開始 當陰影退縮
有歌聲混和炊煙
有青草
撫摸流水
如果我們這樣離去
也就像揚灑過的泥塊
帶著半空的夢
散到山背後


西江船歌
        ──献给 Elina

彷徨的桅灯  今晚在河中央
在零碎的浪尖闪烁著
不能安睡的眼睛  没有水草的叹息
彷佛知道每个这样的时刻
都会变得悠长或者太短

你别再问我  回忆还是不是
岁月中的无聊的游戏
我没有看到黑暗深处的航标
手掌温热  在潮汐声中  大口大口地
呼吸各种方向的凉风

我想起落叶正在地里腐烂
又许多香蕉肥熟了
满载的艇板整天穿梭
颠簸在气候的波谷中
漂泊是人类屡屡失却的机遇

一只船到处都会遇岸
出发的那天就失去了故乡
泪水  最好用来洗脸
我知道此时此刻爱情拥抱我
只是柔风偶尔在锚地盘旋

是的是的  你的叮咛最好  你最好不要
点燃长久的担忧  插在堤坡上
那也无法照亮断缆的船
其实孤独和悲戚仅是我的供品
尽心酿制祭祀远方的沼泽地

还可以看到什么  旗影翻滚在
涟漪那长年舒展的皱纹之间
岁月到底是江面浮飘或者是
候鸟穿过循环的季节林带  你知道吗
情感如何在祈祷中麻木

我开始在想  这会有什么要紧
没有你我的相互衷心祝愿
没有人类的分离和瞬间快乐
没有岛屿和星星  没有地球宜人的气候
没有流过爱情流过昼夜的河流反光


我最喜欢《在尘埃的篱笆间》和《祈祷》两首。《祈祷》让我不禁吟出两句来:人生半空梦,山后水无声。《在尘埃的篱笆间》 有着田园诗的意景和境界。它那:暮色漂炊烟,山空成剪影,月光泪撒天,水上风粼闪的情景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有关这点,我计划另文探讨。

达文的个性签名句是:“写诗而不被称为诗人是罕见 的福份。”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也许是因为今天诗歌的命运,和十七年前相比,也并没有好出多少。问过他,他只笑答:只是自己的所好吧。

我想这是最好的回答。爱诗者,不计较诗的命运。爱诗的人,不管是否被称为诗人,他/她都是有福气的人。从那虔诚的、炽热的心灵里流出来的诗句,是人类最圣洁的文学。

十七年弹指瞬间,许多事今天想起来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前,热气不散。这一切,都起于诗的因和缘。你要问这诗歌的缘究竟是什么,我琢磨着,诗歌关情,诗韵咏志,诗絮扬梦,诗句行魂。那情爱,志向,那梦想,灵魂,就是诗歌的缘。你要再问这诗缘有多大,我想像着,它至小入微,至大充廓,它把人带到筋骨血气到达不了的地方;它滴水穿石,至柔至刚。
这样的一种缘,把爱诗的人们 ------ 认识的不认识的,天涯的海角的,年长的年少的 ------ 联系到了一起。

今天,《新大陆》诗刊已经发展成为北美最大的华人诗社之一,每每想起她的草创期,那些诗歌新大陆的开拓者和奉献者们和他们的文字,我就会心生脉脉温情、由衷敬仰和良好的祝愿。
发表于 2011-6-16 2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书店啊,此生有书相伴真的是自得其乐,祝福你们!同乐!
发表于 2011-11-6 2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这里路过,因为虔谦和达文都是我喜欢的朋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57 , Processed in 0.0403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