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02|回复: 1

《活着》,完全没有小说那种“死了”的感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7 04: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葛优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虽然拍摄很久了,但我也是近日才看的。原著我看过,感觉就一个字,惨。看到主人公的父亲、母亲、儿子、老婆、女儿、女婿、外孙一个个的死去,到最后剩下主人公孤零零一个的时候,虽然小说名字叫《活着》,但它带给我的是死了的感觉。

看了电影,完全没有小说的感觉,原因是死的人不够多。小说中是所有亲人包括亲戚女婿都死光死绝的,而电影里,仅仅是死了父母和儿女四个(其中父母是属于必死的,年纪大了嘛)。小说结束的时候是主人公福贵和一头老牛孤单地等死,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的凄惨悲凉;而电影结束的时候夫妻和女婿外孙四人还在畅想美好的未来,算是大团圆结局。悲剧电影,弄了个喜剧结局,有点不伦不类。或许是导演不敢让福贵全家死绝吧,那样就给社会主义形象抹黑了,不利于社会和谐。可即使是这样的电影《活着》,也因为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儿子有庆的死,小说里是因为给县长老婆献血,脸都抽到白了,医生护士还不肯停手,最后小孩子撑不住挂了,属于人为责任事故。电影里则是区长的车碰倒墙壁,压死了在墙后睡觉的有庆,纯粹是意外。导演做了更改,估计初衷也是为了避免有诋毁领导干部的嫌疑,但导演们没有想到,他们的苦心没有一点作用,最后电影还是不能公演。
发表于 2011-3-29 04: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的电影里喊“XXXX好”,无论喊得是否大声,都是讽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4:47 , Processed in 0.0326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