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11|回复: 1

《大叔》:小国寡民的狠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8 10: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电影要么温情款款,要么就面脸凶相,跟韩国人一样经常透着一种“狠劲”。《老男孩》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撇开影片其他的成功元素不谈,单是电影中的种种血腥场面就足以让人铭记在心了。《太极旗飘扬》也是如此,在融入了好莱坞的电影观念和手法之后,也展现出一种让人不太适应的“气势如虹”,与地理概念上的“小国寡民”印象向去十万八千里。联想到韩国人对美国牛肉的声嘶力竭的讨伐,对大白菜诚惶诚恐的敬畏,以及最近朝韩危机中韩国人的歇斯底里,总感觉到韩国人往往在一些小事上表现得十分凶悍,就像这部韩国年度票房冠军《大叔》,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一股狠劲。

虽然演技也对得起那一张俊脸,但在很多人心中,元彬必然还是属于以“男色”为第一卖点的演员,必须承认外表纤弱的元彬在这部“狠片”中的表演还是非常出人意料的,至少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不至于让人出戏。虽然“隔壁大叔”这种隐晦身份的设置也是于寻常手法中制造锋芒的传统做派,并不新鲜,难得是小姑娘在和元彬对戏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成熟,这种一大一小一老一少的角色设置是很容易创造剧力的。有人说这是韩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其实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情感成分不对,人物身份不对,只是故事走向有点神似而已,《大叔》看起来更像是《飓风营救》的脉络,深入虎穴,以砍瓜切菜的狠劲,剿灭贼党,而这一过程也是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

《大叔》讲得是一个有情感伤痕的高手隐居市井之间,无意中卷入了一场黑社会纠纷之中,因为基于人的普遍同情心而义救孤女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大叔”个人的身世也若隐若现。剧本本身并不出奇,真正能调动人情绪的是其中的快意恩仇和扶危济困,这种剧情元素向来都能激荡出观者的同情心和义愤感,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情绪上的代入感。而影片中干净利落而又凶狠野蛮的格斗场面正是助长这种情绪的最佳方式,看着那些坏人被“大叔”的刀子戳得声声惨叫,一种“叫你丫再害人”的报复心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也是这部影片最后半小时达到最高high点的根本原因所在。

本片获得2010年韩国电影大钟奖的最佳剪辑奖,其实个人认为本片的剪辑在局部是上非常出色的,特别是动作戏部分,凌厉而富于侵略性,给整部电影加分不少,大概得奖的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从影片整体上来衡量,则有些不均衡,节奏感控制得不够稳健,从整体观感上并不流畅,没有一气呵成的快感。在这一点上和《飓风营救》相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但是《大叔》的成功在于“大叔”这个人物和小孤女之间的情感链接上比《飓风营救》的天生父女情更容易让人产生感慨,对于弱势群体的怜恤之情也是和整个社会历史的情感基础相契合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活动的文字和图画,它已经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了,在一定程度上,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思想状态。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往往越是那种“小国寡民”的国家的电影,越有一种意识上的危机感和侵略性,日本武士电影所崇尚的剑拔弩张的暴力色彩和极富攻击性的武士道精神一脉相承;泰国恐怖电影的诡异和血腥已经闻名于世,而一部《拳霸》看得让很多中国人心生畏惧,不免对从前自认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产生怀疑;而韩国的《老男孩》、《追击者》等影片都表现出一种与地理国家概念格格不入的凶狠残忍,甚至《海云台》都呈现出一种与国家形象相去甚远的“大气磅礴”。反观那些文化大国,法国、美国、印度、英国等等,很少在刻意追求这种锋芒毕露的情绪,即便是中国盛行一时的武侠片武打片也讲究的是以德服人,并非一味地崇尚武力,以此来看,即使没有电影审查制度,估计中国的电影一万年也搞不出这样太过“凶相毕露”的电影来,香港恐怖片《人肉叉烧包》等等?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谐谑和娱乐的精神状态,骨子里绝非黄秋生那张变态的脸那么变态。缺少什么就找补什么,“小国寡民”从心里具有一种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往往就要表现出一股狠劲,大抵意思就是“别惹我,我狠着呢”。

——以上才这是我这篇文字最想表达的一点意思。对于《大叔》这部电影,我想说的就是怎么这么狠呢?
发表于 2011-3-2 2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也是我的梦想,他拿着枪多神气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4:47 , Processed in 0.0329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