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80|回复: 10

点评马雁的《情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诗

马雁


熟悉决然割破了我。
我的心并非绝无情分,
此刻它正渐渐离开。
空气并未变得更稀薄,
的确,水是清澈的。
你的呼吸如此紧凑,
热烈而且清洁。
我告诉你我看见了海,
“海……是大的”。
你走,穿过人群,
对陌生者举起双手。
那一对掌心是清白的,
我很清楚这种爱。

2003年夏

点评:
  这是一首不错的小诗,它始终被情感所控制,又因情感本身并不平静而显示了爆破的力量。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没有比情感更为我们所熟悉的了,所以我把诗句开头的“熟悉”理解为一种情感的状态,而不是对情感的判断。是一种状态给了“我”“割破”的感受,这是真实的伤害,但它“并非绝无情分”。这儿的“心”既包含着自己的“心”,也包含着已为自己所拥有的“心”。事实是,最分不清的也就是这种时候,但“渐渐离开”是清晰的,这才有切肤的“割破”的感觉。于是,“空气”就是世界,依然如故;情感还是“清澈”的。
  “呼吸如此紧凑”是我们感受这首诗的全部气氛,没有距离,直接进入情感的现场,体会到情感的临界点。“清洁”是道路,“热烈”中的崩溃,“海……是大的”。多么无奈啊____“对陌生者举起双手”!
  “我很清楚这种爱”,语气里有领教了的意味,使之从一味的情感沉溺中获得了自觉而痛苦的反省!


写作片断(2011年1月9日)
  我们必须要勇敢地说出马雁的死。不管是除于精神疾患还是别的什么具体原因,马雁的死本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黑洞。因为马雁的死是一个人的死,但更是一个诗人的死。诗人的死从来就是一个人类性事件。不管这一事件是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我们都必须要清楚:马雁是自杀还是病故?死是她的一个自我选择还是她处于神志不清之下的一个意外?我们首先必然会面临这些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是属于她个人秘密的命运,也会因为死是人共同的命运,而让我们无法回避。从八楼,纵身一跃,这是何等惨烈!我们能不震惊吗?我想,再合理的理由,都不能减少半点这样的震惊。如果我们的心灵尚存,就必须要因此而作出深刻的反省。通过反省,让马雁的个人命运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命运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永远属于心灵。

  说明:以上是我正在写的文章片断。各位朋友看后,不必发表意见,以免影响我的写作。我是希望沉下来,多想想。同时我也希望更多有才能的朋友加入到这一精神创造中来。如果马雁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她所处的精神层面,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个层面上来多跟她对话,并以我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来向着有价值和意义的地方行走!
发表于 2011-1-11 17: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马雁默哀。
发表于 2011-1-11 22: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有“人性味道”的评论文章值得一读。
发表于 2011-1-12 1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哑石博客才第一次读到马雁的诗。
这是第二次。
……要是知道离开后这么多人惦念,会不会留下?……会不会说:活着时,你们为什么不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家坪 于 2011-1-16 22:57 编辑

桑眉兄:2003年马雁写出这首诗,并贴在新青年网站论坛上,我随后便写出了这篇短评贴上去,作为对她当时写作的鼓励。现在来看,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她诗歌发声的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她近年的诗更为从容和充盈,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了一个对世界的态度。这比较难得。

比如:

学着逢场作戏
——向张春桥同志杰出文章《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致敬

马雁


资产阶级的法权已破除,
多年前
世界早经从此大同,
我们从此无理由
不轻松,
不敢不随和,有文化
如大众。
参差多态度,
台上者还在
演讲不息,
那是鬼魅剧团。
广场上,
人头汹涌
看老夫手段如何,
还能如何,
且能如何。
地下潮流是石油,
抑或三山五岳
南水北调,
发明词语者
发明未来
亦可颠倒众生。
以前额触地
也是崛起之道。
你以为你是突变的基因,
其实只是屎尿
自有被排泄的渠道。
但今天歌声四起,
或是悲哀,
也能是早起的预见性,
这些手指
指点过江山,
红的有望发展红色幽默,
白的,后来成了经验。
余悲只在
三五天,
历来都非因病酒,
只是季节原因。
除非日历可以抹去,
像人名和报版。

2009-5-17

“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这对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诗学观点,只是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明白。明白了,又有几个人能有这个才能达到这一点。
发表于 2011-1-13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了一个对世界的态度。这比较难得。"

不止语言,诗人通常,言必由衷!
一个人以世界为参照,已达某种高度,而高处,不胜寒.
先生2003年的关注,想她已悉数悦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家坪 于 2011-1-13 16:16 编辑

"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了一个对世界的态度。这比较难得。"

事实是,我们很容易对这个世界形成态度,但要在写作表达上用自己的语言做到这一点,比较稀少。
发表于 2011-1-13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诗。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提上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的冷
献给soumir,和我的灵魂

马雁


我从来没想到,我的灵魂会是那样。
这灵魂,轻盈、孱弱,并且羞涩。
如同一面可能之镜。一个幻象的坍塌
牵动了世界的粉碎。那短暂的一瞬,
灵魂睁大眼睛,穿过空气中的尘土。
好象玻璃器皿中的热水,干玫瑰的红
渗开……稀薄的,游离于空无,
寻找那命中的命,血中的血。

2002年夏
发表于 2011-1-16 16: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知道马雁。顶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5:54 , Processed in 0.0526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