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53|回复: 8

诗意阿署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署达是川西南攀枝花的一个普通的彝家山寨。翻开唐诗宋词,随处可见山寨之影。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喧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用来形容阿署达彝家人的生活最贴切不过;王维所见“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阿署达人时时感受。若在阿署达多呆上些日子,把心中俗物放下,身上每一个毛孔张开,山寨的细致妩媚尽现眼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不是诗而是阿署达最自然的生活。 <BR><BR>  和谐是阿署达的本色。走在不宽的山路上,黑山羊“得得得”地奔驰,浩浩荡荡呼啸而过;老牛站在路中,悠闲地啃着草,不惊不诧,不喜不怒,牛尾巴懒散地赶着蝇子;憨厚的大白狗被铁链栓在树桩旁,见了生人,没命地叫,待你走近,竟又像大姑娘般躲躲闪闪,脑袋藏在树桩后,怕被人看了去;蜻蜓倒不避人,在你的脚边,头顶飞来飞去,累了就立在你的发角打个盹儿;肥胖的剑鸭匍匐在草地上,赶也不走,拿着树枝敲敲它,踱两步,不胜重负般又歇下来,照旧伏着。人是阿署达景观的一小部分,偶见其影,是一牵牛老农,背着草帽,慢慢吞吞踱来。时间对这个彝家寨子特别厚爱,慢下脚步,阿署达就笼罩在悠闲、静寂中。 <BR><BR>  水是阿署达的魂,养育了一方性灵之人。人类历史中凡水源充足之地,就有人逐水而居形成集镇,阿署达也不例外。它不仅有水,还将水围在其中,成寨子的中心。绕水一圈,有几株垂柳,几丛芭蕉,几片菜畦,一片盛开的向日葵。放眼望去,仿佛看见一个画家大胆的画作,红的蓝的色彩尽管泼来:天蓝得不见一丝杂色,美人蕉红得要喷出血来,嫩黄的向日葵感受到阳光的呼唤,动作迅速的已抬了头,还有一些低眉垂眼,似姑娘般不胜娇羞。菜畦里油油的绿显现阿署达人的勤劳。听说他们还爱荷花,四周零散的池塘曾经荷叶田田,有风吹过,万头攒动。我去时盛况已经不在,那番景色早已留在阿署达人自己的记忆里。 <BR><BR>  土墙青瓦,阿署达寨子的原始风貌保存得很好。东西南北四门,纸上画起来清晰明了,走进去却像走迷宫。记得有人写过欧洲小镇的奇特街景:逍遥的欧洲人倚窗而立,伸出手去,竟可摸到对面房子的窗棱,没想到这景致阿署达也有。阿署达房屋布局紧凑,房子与房子间仅隔丈余,两人并排正好,若有第三人,怕是侧着身子也不易通过。来场大雨,这家房檐下躲躲,那家去站站,三两步就到了自家也不会被雨浇着。阿署达寨子到处是巷,穿梭其间,像根丝线,把寨子牢牢缀在一起。走在其中,明明已经无路,抬头,拐一个弯,路又向前延伸。当我的手触及那斑驳的土墙时,有人告诉我,这面墙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百年中这墙看到了多少沧桑与欢笑呢?现代的手在古老的墙壁上抚摩,觉得自己也染了份诗意。 <BR><BR>  还是走近彝人吧。正巧门口站着一个穿蓝布袄,拄着棍的老人家,抖抖梭梭地拍着门,一同进去。院子不大,干净整洁,像汉人的四合院,只是小了一号。红的廊柱,年代的久远使柱子已露出原木本色,下有鼓形柱脚石,雕刻着花纹,同汉家一样。春节贴的对联也是汉文,门楣上还剩“多喜事”三个遒劲的字。老人家开口讲的也是汉话。阿署达在上个世纪与汉族人接触中已把汉人的语言、服饰及生活方式一同学了来。老人的双眼紧紧闭着,说是十多年前便已失明。第一眼见她,估摸70多岁;坐下来,揣摩许是80多岁,待她自我介绍,众人跌掉了眼镜:我们随便一走便进了百岁老人之家。老人告诉我们她姓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初三生,你倒是算算,今年该多少岁?若不是地杰人灵,会有这么高寿而硬朗的老人么?鸽子在房檐上“咕咕咕”地叫,历史在老人口中展开…… <BR><BR>  传说,像每个民族一样,阿署达也有自己的传说,就连名字本身也诗意得紧。阿署达在彝语中是“达达”之意,风过,树干相碰,“达达”有声,名字就这么得来。有人说它是山谷中天籁响起的地方,谁说不是?彝人还闲情逸致,一个地名附一个传说,就连东寨门前的那棵攀枝花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五人合抱才能圈住树身,它身上的故事寨子里老少皆知。汉代“二十四孝”中的“丁兰刻木”在阿署达人的家中供奉着,若要深挖,那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藤藤蔓蔓不知要扯出多少。这就是阿署达,山水风光、人文古迹一并容纳在它宽阔的肚腹中。 <BR><BR>  遗憾的是山寨情歌,彝人打跳没能见着。阿署达人也豪爽:“下次!下次你们来,我们唱给你听,跳给你看!”边说边一展歌喉,情歌就跳跃着奔了出来,随我们一同飘下山去。 <BR><BR><BR>
发表于 2005-11-2 11: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杨岷女士.你的散文写得很安逸哈.阿署达很漂亮啊!</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还不太熟悉论坛,所以上来有点费工夫。</P>
<>曾大侠说笑了,写得好不敢说,风景美倒是真的!</P>
发表于 2005-11-3 15: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岷</I>在2005-11-3 15:22:14的发言:</B><BR>
<>偶还不太熟悉论坛,所以上来有点费工夫。</P>
<>曾大侠说笑了,写得好不敢说,风景美倒是真的!</P></DIV>
<br>谦虚不是中国人的美德哟.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22: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脑袋里总会有一个影象,比如你提到的水那一段,确实有点转得突兀,但是当时真的写到那眼前就转到别的景物去了,好象“小猫钓鱼”一般,现在再重新看了一下,实在可以坐下来把这一段静静地写下去的。</P>
<>  老实说最后一段我自己也不满意,如果有更好的结尾,肯定会修改一下,只有这里露出文章的疲态,匆匆结尾,倒不是真的要歌颂什么一番的。</P>
<>  我写文章总要被别人骂的,但是我还能分得出真心还是别有用心的区别啊。有时文章写出来给朋友看,他们会直接问我:你想表达什么?那么罗嗦?这段不行,那段不妙,已经被他们给训练出来了,所以脸皮自己厚得可以。偶尔辩解一番,更遭白眼,呵呵,哪怕我气得冒出火来最后也还得自己找盆水消火呢。所以我欢迎你能给我多提出些问题和好的建议来。 :)</P>
<>  至于你说可惜我倒不觉得,一个人上了顶峰后面就是下坡了,而现在我还在学习阶段,踩着缺点往上走更有意思啊。</P>[em31]
发表于 2005-11-9 22: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没有那几篇山村纪事写得好,硬了点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2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he,还是这个帖看了高兴,说明俺稍微还有点进步啊~~~~~~~~~
发表于 2005-11-14 0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非是专门骂人的,被骂了还说“安逸”,杨岷是是第一个。呵呵
发表于 2005-11-14 08: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听骂?继续哈</P>
<>偶觉得在总体文气上,转合有些硬。千古文章题为首。既然明目张胆点出“诗意”二字,通观全篇,仿佛“土墙青瓦,阿署达寨子的原始风貌保存得很好………………”这一段诗味稍浓,其余有阿附之嫌,尤以“和谐是阿署达的本色…………”这段为最,如高汤之中有飞蝇畅游,其味尽败。</P>
<>“水是阿署达的魂…………”,起笔流畅,不失杨式风格,可惜竟然无端转至“菜畦里油油的绿显现阿署达人的勤劳…………”,仿佛“文革”遗风,是为硬伤。</P>
<>最最可恶的是结尾诸语,生硬就不说了,是不是怕不讴歌几句“与时俱进”的少数民族幸福生活,你的文章就交不到差啊?</P>
<>这是不是一篇命题作文啊?可惜了…………</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41 , Processed in 0.0391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