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75|回复: 8

[原创]村子又空落了许多(《怀念乡村》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0 2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我又一次返回家乡</p>
<p>返回那个毛坯土房长出地皮只有几寸高的地方</p>
<p>我摸到了坍塌的土墙,看到了觅食的小鸡</p>
<p>我也嗅到了南风送来马粪的热味儿</p>
<p>但我没有看见一些人,一些我熟悉并想念的人</p>
<p>没有看见老马头儿,那个倔强而善良的老人</p>
<p>拥有自负的手艺,用一把剃刀精炼全村男人的脑袋</p>
<p>没有看见李大妈,那个养活了十三个孩子的母亲</p>
<p>只剩下一把能被风刮走的骨头</p>
<p>没有看见薛四哥,那个脾气暴躁的爷们儿</p>
<p>但他的恨,从来没坚持过一顿饭的工夫</p>
<p>走在村子的泥板路上,我怀念着这些疲惫的人们</p>
<p>这些失去名字的村民呵</p>
<p>就像一棵玉米,或一株谷子</p>
<p>就像在时间中正在淡下去的颜色</p>
<p>活着,需要劳作、忍耐和痛苦</p>
<p>死掉,不过是一抔尘土,或一缕青烟</p>
<p>但我就是感觉</p>
<p>这个村子已与以往有许多的不同</p>
<p>就是感觉,这个村子又空落了许多</p>
<p><br/>2009年6月7日</p>
<p><b>&nbsp;</b></p>
<p><b>&nbsp;</b></p>
<p><b>&nbsp;</b></p>
<p><b>&nbsp;</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0 20:26: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9-8-24 1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p>博客上又添了些好诗。问候蓝色空间兄弟。</p>
<p>&nbsp;</p>
<p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font size="+0"><font color="#993333">“有时,我也想一想自己,这芸芸众生中的微尘</font></font></span></p>
<p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font size="+0"><font color="#993333">还能坚守或放弃一些什么,我能否像他们一样,在晚一些的时光</font></font></span></p>
<p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font size="+0"><font color="#993333">在一场歌唱中为自己送葬”<br/><br/></font></font></span></p>好诗。<br/>我唯一不认同的句子是这:<br/><br/>
<p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font size="+0"><font color="#993333">以歌唱的形式,在坍塌的世界中,坚守一种圆满</font></font></span></p><br/><br/>在坍塌的世界中........<br/><br/>在我自己心灵的信仰中,世界不像深受西方近代大诗人影响的多数人那样,世界从来没有坍塌过。一切坍塌,都只是自己凄凉地背离了本该将自己的整个命运投入的那些温暖的事物。因为孤寂,孤寂于孤独,也就孤寂于温存,也就注定是坍塌的......<br/>
发表于 2009-8-24 1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一片寂静》也不好。<br/><br/>这个寂静是死寂的。<br/><br/>整首诗的氛围与其说是沉郁的,不如说是诅咒的。因为太低沉了,几乎只是勾勒了一种沉郁的景象而已,这,直接就是一首“静默中的诅咒”而已,就其效果而言,而不是就您的渴望和意图而已。<br/><br/><br/>你在批判,但“没有召唤”的批判,无论格调是严厉的、哀悼的还是斥责的,都并不达到真正化解事物的高度。虽然,坚守那种对这些事物的批判,也是高贵的。但对兄的才华来说,似乎还可以达到更好的境界。<br/><br/>那里,批评仍在,而寂静却并不是死寂的,而是温存和安详的。温存和安详意味着对事物有更高的理解,看透眼前这鄙俗的一切(崇拜着金钱、糟蹋着优美的尘世风景的这个人世)依然与创始时刻一样,丝毫不曾失去它那美丽而充满温情的一切。<br/><br/>当然这个看透,必须是真正的彻底的看透,不能够是强为的,或者依照小学生的作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套路而说的套话。要做得这点,的确是最难的。不过,也因此这,谁能在诗中抵达这样的境地,就是真正天才的。<br/><br/>就象你的过《立交桥下》一样,人读过以后,能透过气来,你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非常动人地指出了如何理解眼前这些老人对我们的生活的意义,读完后,人没有被沉滞地窒息,相反,它是宁静而安详的。<br/><br/>这就是真正的化解事物。<br/><br/>而您的《大地一片寂静》,你过分地追求艺术上的完整或者境界,而忘记了更重要的“完整”并不是艺术境界的完成和统一,而是它对人世意义上的完成和化解。<br/><br/><br/><br/><br/>
发表于 2009-8-25 02: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都贴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0: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dazhongge)博客上又添了些好诗。问候蓝色空间...

呵呵,谢谢赏评。无论你是谁,但你的真诚和坦诚总是让人感动。这很珍贵。但我们对坍塌的理解有一点点不同呵,它不是个人意义上的,而是终极意义上的。地球上有了人类,却越来越“无法无天”,所谓文明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堕落而已。不是不希望亮色,也不是不想动人甚至动心,人类世界的坍塌是过去时、是现在时,更是将来的必然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dazhongge)《大地一片寂静》也不好。这个寂静...

哈哈,更重要的是说明你个人不喜欢。喜欢是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你的语言和感觉有很敏锐的东西在。你把它理解成“诅咒“我也不反对,丰富性是一切艺术的特征,它不可能有唯一解。诗也要做多种探索,动人、感人等不是诗唯一的特质,我甚至认为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我特别反对你总是提西方的、东方的。钢琴、小提琴都是西方的,不好吗?我们应该在一种更大更宽的概念下来关注人类的文化,没有必要非要强调一种所谓汉语诗呀、民族的诗呀等等,更没有必要用所谓的什么殖民一类的词吓唬人。你是汉人,写出来的是汉字,不是东方的是什么呢?而且我还认为,人类在最高智慧上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诗是语言的可能性,只要有可能,都可以试试,不必非用一种什么框子框住手脚。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dazhongge)《大地一片寂静》也不好。这个寂静...

同时,大地一片寂静的目的,就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就是让人有沉滞的窒息感。人总舒服了不行呵。
发表于 2009-9-4 10: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传统,比较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2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游太平)比较传统,比较简单

呵呵,同您的意见。我喜欢简单一点,传统一点。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7 13:43 , Processed in 0.4088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