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5|回复: 1

[原创]关于自然美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6 09: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关于自然美的认识</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 &nbsp;(笔者按:本篇是我在网页上参加讨论自然美时的一篇贴子,最近在整理自已的文稿时发现的,认为此文稿能代表我一贯的哲学和美学认知,所以现在想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本想扩充一下内容,写成一篇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文章,但由于我目前完全沉迷于中医理论的学习时期,所以,就无暇顾及这些了,只做了一点修改。现发表出来的目的是,因为现在意识领域内杂草丛生,鱼龙混杂,在这个现代化又开放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认识,理论的真理性,只有靠大家旗帜鲜明地都说出来,形成理论上的交锋,谁是谁非,在历史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实践自会作出判断。我在这里,只是以学习的态度说说我的一点看法,欢迎批评指正。)</p>
<p align="left"><br/>&nbsp;&nbsp;&nbsp; 自然美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问题,它既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依据,又离不开主观的感受,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问题,是人对自然相关现象的一个价值评判。从理论上说,它是一个很深的哲理问题,但在生活里,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心理问题,因为就这个问题随心所感谁都能说上几句。这是因为自然美最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欣赏自然美是一个最为普及的事情。但是,真要在美学上说清楚这一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现在是众说纷纭,不知所从。<br/>&nbsp;&nbsp;&nbsp; 我认为要研究这一问题,光凭一个人主观的感受、分析,一个人的头脑是万万不行的。主观的东西,个人的见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很难扯到一块的。必须从哲学、心理学、美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而且还要借助于人类集体智慧综合来解决它,即以全人类生活经验中与之相关的感受来一并认识它。<br/>&nbsp;&nbsp;&nbsp; 自然美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而且各有各的看法。如哲学家康德就十分赞叹于自然美,他甚至过激地称道自然美比艺术美还更高级;一些美学家称自然美是“距离”的原因,或是“移情”的原因等等;自然科学家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就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 爱因斯坦称赞玻尔的原子、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等等。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来阐述自然美的问题,尤以印度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他撰写的一篇著名美学论文《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是最有代表性的。他就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的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领悟它。”这与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所谈到的形式美,即和谐、统一、对称、均衡、变化、有序等是基本一致的。其道理就是自然秩序中所固有的和谐、统一、规律、对称、均衡等所决定的。</p>
<p>在艺术家方面,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的美,如众多的山水诗和山水画等,以此来表达各自的审美观点和情趣;我们一般的普通百姓在休闲假日,到自然中去,也是为了欣赏自然的美,其心理的动机或目的,一是凭着各自天生就具有的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感,为获得这样一个感受目的而去的,二是在山水中还有一些富于浓厚蕴味的人文景观,这属社会美的范畴,这也是吸引人去欣赏大自然的另一方面原因。<br/>&nbsp;&nbsp;&nbsp; 如何认识自然美的问题,我认为对于人类自古以来的各类自然美的看法都应去搜集整理,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去归纳其中的奥妙之处;另外,从一些思想家的深遂的哲理中去演绎出更加合理的东西;再就是从人类的普遍生活经验中去总结。总之,要借助于全人类的共同经验。具体说,如何认识自然美的问题,我从上面思路将其概括成为以下几点,不知当否,现提出来,共商榷。<br/>&nbsp;&nbsp;&nbsp; 1、首先从客观角度去看它,看自然美中有没有主观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又是些什么?这一点,可能最好理解,因为自然的人化,或本质力量对象化等,自然的山山水水等,凡是人能直接感觉得到的自然物质对象,无不都已打上了人的印记,并染上了人类感情一层又一层色彩;自然已变成人类所自由利用的自然;自然已变成人类生活的现实价值基础。这种基础又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的现实基础,食、色、性等也;二是人类精神生活感情寄托抒发的物质材料,这是山水画,山水诗等等一切歌颂自然美的艺术的由来之一。</p>
<p>至于主观的差异性,那是因为每个人所受的文化教育,还有社会经历等所造成的。除了个体的差异,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外,其中必有一定的群体的共同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就是因人性中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自然美中的社会性、民族性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性中自然属性的问题,这就是因人性中本有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自然美的自然本性。由上面这些,就形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需要与目的,而其中又有良好的愿望与目的,就是这些良好的愿望与目的,必然会对相应的自然产生一种向往、追求和赞美的心理,这是人类会产生自然美感的一个方面。<br/>&nbsp;&nbsp;&nbsp; 2、再从主观的角度去看它,看自然美中有没有客观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又是什么?,这一点可能不好理解,分岐也一定较大。<br/>&nbsp;&nbsp;&nbsp; 要讲清这一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宇宙观,要用现代的科学知识,用现代最先进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认识我们现在这个生存的地球、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来历与形成,要分析到客观美的存在是与否。<br/>&nbsp;&nbsp;&nbsp; 根据我的学习,结论是:客观存在着美,不过它不是指的某种物质,而是物质运动中存在的一种必有的属性,这就是美的规律。请参阅我在网上发的《康德美学研究与分析》、《主体需要与艺术》和《试论柏拉图思想中的真善美》等贴。<br/>&nbsp;&nbsp;&nbsp; 结论得出的原因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认定有美的规律;许多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包括哲学家),如牛顿、康德、黑格尔、达尔文、彭加勒、爱因斯坦、波尔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认定自然的秩序是属于美的;现代的一流自然科学家中普里戈金,从他发现耗散结构中,他也发现了宇宙中美的规律,不过他讲的是宇宙的秩序。平衡与非平衡,或远离平衡,熵与负熵,混乱与有序等一组组矛盾,其实质就是自然美与丑规律的矛盾。从我们自身和全人类的生活经验中所看、所感到的诸多自然现象演变,也是如此的说明着,如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发育,各类自然物形成的过程,还有我们和自然相处的关系中等等,到处都可看美的规律所走过的足迹。由于自然美的规律性,又由于自然本质所决定的这种规律又是合符主观目的的,这是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自然美感的第二个方面。<br/>&nbsp;&nbsp;&nbsp; 3、最后从主客观结合的角度去看。首先弄清为什么人会形成一种对自然美的认知。这又要从感觉形成的历史角度来分析。马克思讲了感觉对象化,是指人类感觉形成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物质所发生的相互对应一致的一种感觉关系,如光、形、色与视觉的关系;如音高、音强、音质与听觉的关系等等;由于大自然引力场等关系,形成物质系统的统一、和谐、对称、变化、有序等,这些与人的本体感觉的对应关系,诸如此类,由此又形成了人的其他的形式美感的规律。由这些感觉所形成的对应关系,于是就有形式美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还有优美的本体感等天生就具有的审美感觉能力。正因为此,所以在这个世界范围内,一切的艺术形式美感,除风格差异外,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其道理就在这里。也因为此,自然美的存在不仅从内在方面与人的主体需要相统一,而且从外在的形式方面也与人的主体需要(如赏心悦目的快感,包含美感)相统一,这是人类会产生自然美感的第三方面的原因。</p>
<p>自然美就是在上面所说的诸多的因素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一种特有的面对大自然所产生的美感心理。它的心理基础就是:人对客观内在的自然规律已基本认识掌握,不陌生,不害怕,并能自由地驾驭它,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对客观自然的外部形式规律已经和自己的感官对象化,形成为人类快感和美感的基本形式。自然中的真、善和感官的快感、美感是完全统一的,所以自然中的一些物质现象对人类来讲就是美的,也因此产生了对自然美的感受。</p>
<p>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因此人与自然又存在着差异性。社会是由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价值论来说又有好坏之分,好的,有益的能动性,由此所创造的社会,无疑是有益于人类自身,因此这类社会与人和自然都是和谐统一的,而坏的,有害的能动性,无疑就是相反。前者,由社会人所创造出的社会与自然和人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所固有的统一性,这两者结合,就是形成人类具有自然美感的哲学理性基础。<br/>&nbsp;&nbsp;&nbsp; 具体而言,如星空、太阳、大海、高山、河流、湖泊;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四时景色、广茅的原野等等。人类对这些物质的东西,已不是神秘畏惧的东西,而是人类要去改造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场所,有些还是人类的营养食品或精神类“粮食”,人类已经了解了它们,掌握了它们。这就是对客观规律的驾驭,这就是客观的真实所在;由这些自然物所产生的威武雄壮,波澜壮阔,花团锦簇,四时景色,以及与人身心的交流等等,都已成了人类感情寄寓的场所;都可以成为表达人类意志的对象;都已成为人类可随时享用的东西,或是已成为能达到人类某一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是善的内容。另外,自然现象的外部形式规律,诸如和谐有序,对称变化等等这些,都可以使人感官愉悦、心旷神怡;都可以使人类放松心情,达到休闲的目的等等,这就是自然所赋予给人的快感和美感的内容。就是这些由自然所赋予给人类的真、善和美感(含快感)的统一,由此就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知,自然的美就是这样产生出的,也是这样存在的。<br/>&nbsp;&nbsp;&nbsp; 再补充一下,每一样自然物都有类似于人类一样的个性,如春夏秋冬各种风的个性;无边无际大海的个性;辽阔草原的个性;浩翰神秘宇宙的个性;春花秋月的个性;涓涓溪水潺潺流动的个性等等,这些,诗人和艺术家都可借题发挥,借景抒情言志,形成不同艺术美中自然美的个性。</p>
<p>再如大自然的统一、和谐、对称、变化、有序等的形式规律,在自然总的必然与自由规律的支配下,使自然中的美的形式美也如人的个性一样,“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大自然美才以无限丰富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p>
<p>总之,自然中的美,也是合规律、合目的,又能使人感观心情愉悦的统一体,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由于这一本质的决定,所以自然才具有美和美感。<br/>&nbsp;&nbsp;&nbsp; 以上讲的更主要的是较纯粹的自然美,另外还有许多人文色彩的自然美,即经过人类创造加工过的,即给予了许多文化内函的自然美,诸如许多山水诗、山水花鸟画和名胜古迹等就属这类。<br/><br/></p><br/>
发表于 2009-8-29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4:50 , Processed in 0.0332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