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9|回复: 1

[原创]走出我们身处的洞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6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2"><font face="仿宋_GB2312">是活在有光的黑暗里?还是在走出这种黑暗,去迎接一个底色光明的世界?洞穴也只是一个隐喻,然而谁能够说自己没有视野和心灵的局限?我们是否都有一颗原本阳光或者渴望阳光的灵魂?只有不断拓展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与梦想,才可能使我们走出狭隘的“洞穴”。</font></font></p><br/>
<p align="center"><b>走出我们身处的洞穴</b><br/></p><br/>
<p align="center">文/田大安<br/></p><br/>
<p><font size="2">柏拉图在他的经典著作《理想国》中,讲述了一个值得我们反复思辩的故事:一群终生生活在洞穴的人,洞穴有一个窗口,将外面篝火的光焰引进洞穴里来,人们偶尔可以在洞穴里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身影,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能够激发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的沉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困扰外部世界人们多个世纪的问题,可能也不属于这些“洞穴人”。他们把从窗口进入的光焰和偶尔的飘过的身影,都当成上帝的偶然降临,自己的身影就这样成为上帝的身影,形成一种不容置疑的真理,他们活在“有光的黑暗里”。</font></p>
<p><font size="2"></font><br/>&nbsp;</p>
<p><font size="2">他们在这种自盲而又自足的处境里,没有纷扰,生活无比单一,但促动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那是一种我们忘情追逐的和谐吗?对于一个相对这个洞穴无比辽阔的世界而言,究竟什么才是真理?我们的信仰又源于哪里?对于这些问题,众多的哲学家给予了自己的思考。如今,不仅真理的客观性受到置疑,甚至对于真理本身也有了宽广无限的概念泛延。海德格尔就有一个诗性高昂的见解:“真理仅仅存在于接近本质的过程中”,破除了“真理”的“静物”特征。而对于“本质”的体认同样悠远,现象学大哲胡塞尔说“本质是超验的”。</font></p>
<p><font size="2"></font><br/>&nbsp;</p>
<p><font size="2">行文至此,似乎将原本轻松的故事导入一个晦涩的境地。那我们就此停住,况且,这个故事本身也没有叙说完整。——在若干世纪以后,那个洞穴终于有一个人产生了不可克服的好奇心,离开了这个洞穴,来到了阳光普照的世界。世界的景观无疑令他感到震惊,他觉得他才是那个洞穴居民中唯一获得真理的人。“掌握真理”以后,便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救世”欲望,他踅回了那个洞穴。他对外部世界的言说,使他成为异端,没有人信任他。然而,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不愿放弃,于是,他使用了暴力,想把洞穴里的人拉到洞穴之外,让他们亲眼见证“阳光的世界”,即“真理的世界”。由于,来源于真理的暴力频频发生,这个洞穴便不再安宁。</font></p>
<p><font size="2"></font>&nbsp;</p>
<p><font size="2">此时,我们又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在发现阳光以后,那人要回到洞穴?难道他不可以自由自在而独立享受外部真理的光芒吗?来自真理的暴力是否能够被视为正当?他有权以真理之名干涉其他个体的选择吗?在“传教士”与“革命家”之间,何种选择才为正当?如果,选择“传教”可能行为正当,但效率不高;而选择“革命”可能行为失当,但无疑又是有效率的。</font></p><br/>
<p><font size="2">启示似乎是无限的,也难以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但真理的相对性却充分地显示出来。对于现时介身于迷宫一样生活情状的我们来讲,更富有自省的意义:“我们是那些顽固的洞穴人吗?我们不会固守我们的经验,而非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更广阔的内心自由和光明吗?……”</font></p>
发表于 2009-4-24 1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田大安</i>在2009-4-6 12:32:00的发言:</b><br/>
<p><font size="2">“真理仅仅存在于接近本质的过程中”</font><br/></p>
<p><font size="2"></font>&nbsp;</p>
<p><font size="2">来自真理的暴力是否能够被视为正当?他有权以真理之名干涉其他个体的选择吗?</font></p><br/>
<p><font size="2">启示似乎是无限的,也难以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但真理的相对性却充分地显示出来。对于现时介身于迷宫一样生活情状的我们来讲,更富有自省的意义:“我们是那些顽固的洞穴人吗?我们不会固守我们的经验,而非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更广阔的内心自由和光明吗?……”</font></p></div>
<p>是一篇好文章。</p>
<p>真理是不需要暴力的,暴力也不能称为完成真理的载体。“人类”谁都没有权利干涉其他个体的选择。</p>
<p>人只能自己选择自己的洞穴……</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6:16 , Processed in 0.0228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