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3|回复: 0

[原创]也谈所谓的袁世凯挽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6 2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谁对不起谁了?——也谈所谓的袁世凯挽联</b><b></b></p>
<p>&nbsp;&nbsp;&nbsp; 据说,袁世凯死后,当权的袁的追随者强迫群众哀悼,一位老学究写了这样一副挽联:</p>
<p align="center">袁世凯千古</p>
<p align="center">民国万岁</p>
<p>&nbsp;&nbsp;&nbsp; 对联贴出后,群众议论纷纷,说这哪是对联?对联最起码的要求字数相等都没达到。后来有人点破,原来是对联讲究对仗,这副对联的问题在于“袁世凯”对不起“民国”。</p>
<p>&nbsp;&nbsp;&nbsp; 哦,原来是在骂袁世凯对不起民国!于是众人大悟。</p>
<p>&nbsp;&nbsp;&nbsp; 我不了解这段历史。当时的情况也许真的就是这样。</p>
<p>&nbsp;&nbsp;&nbsp; 但是,从字面上讲,我对上面的理解却有些不以为然。</p>
<p>&nbsp;&nbsp;&nbsp; 为什么呢?</p>
<p>&nbsp;&nbsp;&nbsp; 原因在于:既然这副对联可以用“袁世凯对不起民国”来解释,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民国对不起袁世凯”来解释呢?而两种解释,显然是全然相反的。</p>
<p>&nbsp;&nbsp;&nbsp; 哪一种解释对?当然,从政治角度上说,解释为“袁世凯对不起民国”才对。但是,按照对联上下联的关系讲,后一种解释似乎更符合对联的创作程序。</p>
<p>&nbsp;&nbsp;&nbsp; 创作对联,又叫对对子。通常是先有了上联,再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过去考试,就是这样,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先生上联出“云”,学生对下联“雨”,这就算对上了;先生出上联“云”,学生对下联“黄河”,显然就错了。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说呢?我们只能说,是学生对错了,是“黄河”对不起“云”,而不能说先生错了,不能说“云”对不起“黄河”。</p>
<p>&nbsp;&nbsp;&nbsp; 由此看来,将所谓的对联“袁世凯千古,民国万岁”简单理解为“袁世凯对不起民国”,不见得就是无懈可击的唯一。历史上假若真有其事,也应当是当时一些文人的无奈选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仅此而已。</p>
<p>(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p>
<p>出处:<font face="Verdana">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460560100cn25.html</font></p><br/>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5:41 , Processed in 0.0242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