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32|回复: 9

[原创]也论陈子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4 0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陈子庄(1913-1976,荣昌人)是上个世纪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少数四川籍国画家之一。他属于“人去业显”的一类艺术家,逝世后,陈子庄先生的遗作才陆续在四川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国内艺术殿堂展出,才有四川美术出版社、北京荣宝斋等单位多次出版陈子庄的书画集,他和他的画才日益升温。在世时,他在四川却过得并不如意,其艺术创作并没有在四川主流艺术界受到足够重视,其重要原因之一,无疑是陈子庄的身份问题。和很多艺术家一样,在做艺术家之前,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陈子庄晚年曾有《无题诗》:“何事幼年便弃家,人穷命贱如泥沙。寒侵肉缩皮成皱,饿疾肠枯眼著花。白发丹青如梦幻,布衣笠屐遍天涯。此生潦倒前生业,缚屋依山壁上蜗” ,诗中所写似能诉尽其一生悲凉。出身寒门的陈子庄在旧社会曾随父画扇面艰难谋生,因为武术高超的偶然机缘,陈子庄追随了前四川军阀王瓒绪一段时间。王瓒绪喜欢书画,曾延请很多名家在自己府上作画,依附于王瓒绪门下的陈子庄得以管窥齐白石、黄宾虹等现代国画大师、国画大家的艺术理路,并从中获益良多,为其后艺术生涯打下一定基础。或许这段和王瓒绪的渊源,是“出身不好”的陈子庄在非常重视“阶级出身”的建国后的几十年无法进入当时四川主流艺术界的重要原因,这虽是那个时代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所致,但却构成陈子庄后半生“福”与“祸”所依存的重要背景。<br/>如前所述,建国前,陈子庄是积极入世的,建国后,为远离政治,他却不得不选择做一个隐者般的艺术家,但是,他的辗转求师的艺术背景、在乱世豪杰缝隙中周旋、磕碰的不凡经历和豪纵复杂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并不会只做一个单纯的文人画家,岁月沧桑抹不去的豪杰之气会体现在他的绘画中。1957年,陈子庄友人曾题诗于其画:“老干新枝入碧霄,虬髯今日却挥毫。山城柳是英雄种,岂向西风一折腰” ,其“虬髯”、“英雄”之谓显然指涉的是传说中唐代“风尘三侠”中的乱世英雄虬髯客,今天看来,这种指涉无疑是别有意味的。<br/>有豪杰之气的陈子庄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书画上。其书法受刘孟伉等人影响,颇有可观,但其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绘画上。陈子庄不是一个出身文人的文人画家,他的出身,他的教育,他的地位都决定了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而且他自己也不愿意做一个他所谓的“无形”的文人画家,但是,他生命最后的20年,他是过着一种“以画为寄”的生活,实际上这已经达到了一般意义上的文人画家的境界。和很多画家一样,他的创作风格有一定的变化,仅就60、70年代来看,陈子庄的主要创作类型是“简淡”的小幅写意山水和花鸟画。这种“简淡”的艺术趣味可能有几种来源:首先,在绘画界内部上,齐白石、八大、吴昌硕等先贤画风的影响;其次是画外杨万里“诚斋体”诗风的滋润;最后,人世的风雨也让他自己颇有陶渊明式的返璞归真。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其绘画作品以及其弟子陈滞冬为其编辑的绘画理论著作《石壶论画语要》和《陈子庄谈艺录》找到很多其绘画受齐白石、八大等人影响的证据,这里毋庸赘述。至于他受杨万里影响的问题,则可从其挚友吴凡先生的文章《陈子庄的艺术心灵》得到有力支撑:“他(陈子庄)喜欢宋诗,尤其是南宋杨万里那以亲切活脱之笔描写农村生活而被叫作“诚斋体”的诗,对他的艺术兴味及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形象的艺术手法,曾产生较大的启发作用,这点,在考察陈子庄的艺术特点时是不应忽略的” 。天命之年的杨万里,始摆脱“江西诗派”的风格,自创“诚斋体”,而陈子庄中年以后的画风,就是如杨万里一样,在对农村生活对景写生的基础上提炼与生化出来的。陈子庄所描写的活泼、平易、玲珑、娇俏的巴山蜀水,简淡、亲切、活脱,看不到明清以来陈陈相因的、程式化的各种皴法,看不到“四王”之后重山复水的、雷同的构图样式。陈子庄山水画的构图,不像中国古代的写意山水画,充满了所谓枯寒、萧索的文人士大夫的逸趣,也不像20世纪60、70年代受极左的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念影响的画家所乐于表现“火热的生活”大山大水,而是微观小景,可望、可游、可居。将陈子庄的山水画,放在整个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山水画史的进程,可以发现陈子庄的独特价值所在。时至今日,客观地评价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画的发展,我们看到,虽然画“社会主义丰收田”的很多画家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成为记录那个时代重要图像,但是,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讲,艺术必须不一定成为时代的镜像。反过来说,没成为时代镜像的艺术品也可能是非常优秀的。陈子庄是一个从乱世走来的豪纵之士,有着对世事人情独到的理解,所以他能够特立独行,正如薛永年先生所评价的“不为浅见所蔽,不为时风所染”,当时他对主流艺术家关山月、吴作人、李可染、郭味蕖等人绘画的某些特点的批评,虽未必准确,但相当胆大、坦率,这也是他一贯坚持的真率的艺术风格的另外一种体现。惟其如此,在画风上保持其一贯的独立、真诚的探索精神。回想一下,当年陈子庄赞扬清末吴昌硕等艺术家,能够“另辟天地”的,不画“统治阶级的附属品,因此独立自主,独创风格,产生了不少好作品”的话语,确实值得人深思 。陈子庄绘画,从来不画宏大的场面,不画所谓“主题性创作”的题材,他的画面尺幅一般不是很大,表现的题材也一般都是平凡的山村小景:山峰青翠、村夫牧童、板桥溪渡,没有什么文人士大夫山水画连篇累牍的出世、高古与淡泊,没有当代山水画对“崇高”风格的刻意追求,有的是本真的、朴实的、闲散舒适的蜀中山水的温情讴歌。他的山水画,深谙蜀中风物的人看了之后,觉得这确实是蜀地山水的“传神写照”。他的画,除了构图疏朗、透脱之外,笔墨也是相当自由灵动的,这是常人无法简单模仿的地方。很多人误以为陈子庄的画简单,殊不知没有一股豪杰之气,没有是深刻的实际体察,没有深厚的笔墨功夫,要想随便临仿陈子庄的画是非常困难的。他的笔墨功夫,在用墨方面非常重视随机应变,在用笔上注重书法用笔的夸张和变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他的笔墨很具有表现性,所用的方法,总体上来说是较为写意的。而这种大写意技法,和他曾经亲自领教的齐白石画风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陈子庄从齐白石画风里获益良多,他甚至将齐白石的大写意花鸟画法扩展到山水画的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用花鸟画的方法来画山水” 。但是,依此法来画山水确实有着比较大的局限,因为这意味着放弃皴法,但拒绝传统的皴法之后,陈子庄并没有找到大幅山水中表现山体质感的合适技法,所以,在画大幅山水画的时候,可能有些力不从心,因而,这就成了旁人的口实:陈子庄不能画大画。其实,准确地说,陈子庄不是不能画大画,他能够画大幅的花鸟,成都杜甫草堂收藏的他的巨幅《古柏图》就是证明。可惜的是,陈子庄笔墨上较为自由的、注重随机变化的探索虽然较为独特,但是在能够替代皴法的色彩的探索上却走得不是很远,本来,色彩的运用可能很好地有助于他山水画的探索,但是其晚年的困顿生活让这样一个大画家居然连画家必备的颜料都买不起,这样的客观困难使得陈子庄晚年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所以,陈子庄在钻研以色代墨,或以色代“皴法”的探索显得并不是非常成功。但是,陈子庄绘画语言中用笔的丰富的夸张与变化、用色的湿润和变化,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绘画作品所独有小品式的视觉图式更足以让他名垂画史。虽然历史是无法假设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妨做一下假设:如果陈子庄多活20年会如何?<br/>陈子庄是一个有胆识的画坛豪杰,敢于远离当时热热闹闹的“极左”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敢于坚持艺术发展的本位态度,敢于坚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的艺术取向,走了一条寂寞的,如他自己所说的“不在名园在路旁” 的“在野派” 绘画道路。正因为不在“名园”,他可能失去了很多;也因为他卓然独立在“路旁”,所以难掩其经久的芬芳。陈子庄身后的30年来,他对四川乃至中国画坛影响逐渐被学术界重视起来,陈子庄更被一些人冠以当代中国画“大师”的赞誉。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大师谈艺丛书”中,由陈子庄杰出弟子陈滞冬先生编著的《陈子庄谈艺录》也屡屡将陈子庄与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等现代绘画大师相提并论。薛永年、冯其庸等美术界、美学界著名学者也对陈子庄的艺术作了高度评价。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还专门设立了以陈子庄名字命名的美术学院,这无疑是对陈子庄先生艺术的另外一种肯定和赞扬。今天,如果要客观地评价陈子庄先生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的话,似乎还不能像有些人所说的盖棺定论地将其界定位国画“大师”,至少,在这样一个词语泛滥的时代,将陈子庄定位为“大师”似乎还为时尚早,因为他的艺术贡献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更为权威的裁决。是不是大师,标准会有很多,但至少其本人的作品足为万世师法可能是最好的标准。就师法陈子庄的少数当代中国画画家来说,这些人的数目本来不多,成就也还不算非常杰出。他的弟子田明珍、罗巨白、马大骙等人的影响更多是在川渝两地,他另外一个弟子陈滞冬是四川乃至中国当代画坛比较杰出的职业画家之一。但是,虽然陈滞冬已颇得陈子庄的神髓,但他其现在山水和花鸟画的主要面目还不是从陈子庄师法而来的,而是来自于重庆的晏济元,以及和晏济元渊源极深的张大千,甚至是中国古代绘画高峰的两宋及汉唐绘画。毕竟陈子庄逝世得太早,导致本人风格未完全成型,其传人不多,因而其画派也未立,这些都是非常遗憾的事。在评价陈子庄艺术地位的问题上,薛永年先生较为谨慎,没有称其为国画“大师”,因此,暂时保守地将陈子庄界定位为当代国画“大家”应该是比较中肯的。</p><p></p><p></p>
发表于 2008-9-6 1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14: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问题甚多,主要是未全面考察陈子庄先生的真迹,而更多依据画册和画论,是为憾事。
发表于 2008-9-8 1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p>陈子庄的确是画出了自己特有意境的一个画家!</p>
发表于 2008-9-24 1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08-9-24 2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p>先生是否和你所提到的田\罗\马\陈关系很好.我很负责的告诉你,田 ,罗,陈是陈老的弟子,但是陈是罗教的,马根本就不是陈老的学生.</p>
发表于 2008-9-24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p>还有,&lt;石壶话语要&gt;是陈滞冬买陈家铨的,那些是陈家铨记录的.</p>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7: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61b713" size="3">发自内心地感谢zsiwei先生的热心提醒!</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61b713"><font size="3">我当初对陈子庄先生仅仅是“好奇”而已,陈子庄在四川乃至中国当代画坛的意义会使很多治美术史的人“好奇”。但是,这里<strong><font color="#61b713">所谈的只是粗浅的印象,很粗浅,因为资料掌握得确实不多。之所以把这些文字放在这里,只是对几年前关注的事情做一个不算结束的结语而已。</font></strong></font></font></strong></p><p><font size="3"><strong><font color="#61b713">到现在为止,陈子庄先生的真实生平,陈子庄先生画作真伪问题,陈子庄先生画论真伪、记载与流传问题,陈子庄先生弟子成就及相互关系等问题,还有其他很多问题,这些都值得研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几年过去了,我前几年虽然做了一点调查走访工作,但还远算不上深入考察。</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61b713">人事蹉跎,现在我对美术史的兴趣也不浓了,所以也没能把这一课题深入做下去。</font></strong></font></p><p><strong><font color="#61b713" size="3">无论如何,再次感谢zsiwei先生!</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61b713" size="1"></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61b713" size="1"></font></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8 11:34: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8-9-30 2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p>写的太好了。支持</p>
发表于 2008-12-9 2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大师不可。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35 , Processed in 0.0558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