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1|回复: 7

[原创]8月1日,梅州诗人吾桐树自缢身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6: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8月1日,梅州诗人吾桐树自缢身亡!</p><p>下午与两个朋友在谈事,突然接到广州女诗人画眉间发来的短信,说广东诗人吾桐树在东莞自杀了。<br/>&nbsp;&nbsp;&nbsp; 惊愕中,我打通了北京一诗人朋友的手机,因为他有东莞郑小琼的电话。不一会他回电说,是真的,在东莞家中自缢身亡。郑小琼等诗人正在他家帮忙理后事。</p><p>&nbsp;&nbsp;&nbsp; 诗人吾桐树,籍贯梅州,是诗歌界公认的:“一位才华横溢、具备广阔创作前景的诗人,一位嫉恶如仇的诗坛斗士,一位热情忠厚的朋友……”</p><p>&nbsp;&nbsp;&nbsp; 我一直想说什么,一直不知道说什么,一直什么也没说……</p><p>&nbsp;&nbsp; 我给诗人朋友们群发了短信,黑大春打来电话询问,声音沉重。杨春生回短信说,需要做什么,就说一声。我没法把短信都打出来,因为键盘也能打出来泪水。也因为我的老家,也是梅州的。</p><p>&nbsp;</p><p>&nbsp;&nbsp; 诗人简介: </p><p><br/>&nbsp;&nbsp; 吾同树,本名曾桓开,1979年12月生于广东梅县。1995年开始写作,文学作品400余篇(首)见于《诗刊》《星星》《北京文学》《诗选刊》《歌曲》《扬子江》《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获过《人民文学》《天涯》《飞天》《诗潮》等刊征文奖十余次。入选《2003年大学生最佳诗歌》《敦煌2004年卷》等十余个选本。2005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居东莞。</p><p></p><p>&nbsp;&nbsp;&nbsp; 附:吾桐树作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运河<br/>??运河两岸,那些树木毫不遮掩<br/>??鲜嫩、活泼,一年一度的华美<br/>??藏在绿叶子的小花朵<br/>??已足够让你感动、单纯一点<br/>??<br/>??走到树下,要么望望运河<br/>??污浊的水不知流向哪里<br/>??狭窄的河面,空无一物<br/>??要么望望高楼,阳台和窗子<br/>??密密麻麻地,冷漠的表情<br/>??让你的内心紧缩起来<br/>??<br/>??那就仰头,望望头顶的树叶吧<br/>??被阳光照着,有点透明<br/>??重叠的部分,又有了阴影<br/>??就算有一缕阳光漏下<br/>??眼睛也会感到片刻的迷离<br/>??不知是春天让你眩晕,还是这座城市<br/>??或者这流水般紧张又惘然的日子<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03/08</p><p>我的第一笔稿费</p><p>&nbsp;</p><p>那是1995年,稻谷初黄的秋天<br/>虽然只有八块钱<br/>但让我和母亲高兴了好久</p><p>她说,可以割上一斤半猪肉了<br/>如果割肥一点的五花肉<br/>那就可以割两斤<br/>她说,没想到你写几个字<br/>就能抵上我帮别人挑沙子<br/>一天的工钱</p><p>那时,父亲死去不久<br/>微笑第一次爬上母亲的黄脸<br/>她在田野里,重新给生活算上了帐</p><p>&nbsp;</p><p>日出</p><p>&nbsp;</p><p>那秃顶的老男人,他的小狗<br/>走着弯路,他的拐杖是黑色的。<br/>淡红的朝阳,燃亮他的脑袋<br/>还有小狗的尿迹<br/>尤其是那根紧紧被他握在手里的<br/>有节瘤的棍子。</p><p>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向海里喊<br/>小狗也照着喊<br/>朝阳就升起来了<br/>他丢下拐杖,鼓起了掌<br/>他的咳嗽和掌声,都是那么响亮。</p><p>新鲜的阳光,多么美丽。<br/>小狗呜呜地叫着,多么乖。</p><p>&nbsp;</p><p>声音</p><p>&nbsp;</p><p>在雨中,在风中。那些缥缈的声音<br/>城市的声音,像一台织布机<br/>一台乡村织布机,抽纱,纺织<br/>那些我热爱的声音<br/>记忆中的、想像中的声音</p><p>我喜欢一个人倾听——哦,还有<br/>一只蟋蟀,那是一只真正懂得唱歌的蟋蟀<br/>在旁边,为谁的童年注入它那些孤独<br/>那不着边际的飞翔的梦<br/>像要穿过屋角那低矮的天空</p><p>每个人都是声音的玩具。没有<br/>声音不扯动我们的血脉呵<br/>抽出纱来,纺出我们的梦<br/>没有哪种记忆不是在水中<br/>捞起来的潮湿的布匹</p><p>我爱在城市的高楼聆听——<br/>在风中,在雨中。<br/>某种隐约的忧郁,从头而降<br/>淋湿了我的黑发,褪去青春的颜色</p><p>&nbsp;</p><p>石头记</p><p>&nbsp;</p><p>头碰头,听哀伤的情歌<br/>一个人献出一只耳朵<br/>一只耳朵塞着一个耳塞</p><p>头碰头,不说什么<br/>听着,听着,眼睛对望了<br/>一下,然后就笑了</p><p>听着哀伤的情歌,我们笑了<br/>小脸通红,红到了耳根<br/>风从坡顶吹来</p><p>吹低了那些鲜嫩的草<br/>吹低了我们的头<br/>你绞着衣角,我敲着石头</p><p>风往坡下吹去<br/>它怎么吹也吹不灭<br/>两颗石头碰出的小火星</p><p>&nbsp;</p><p>距离</p><p>&nbsp;</p><p>看,那五个孩子<br/>最小的一个,唱歌最好<br/>而那穿白裙子的<br/>舞蹈是学校的第一名<br/>她们都是我的邻居</p><p>她们在跳绳<br/>她们在唱歌<br/>她们挥舞着雪白的手臂<br/>阳光下,颀长的影子<br/>多么优美<br/>歌声多么悠扬</p><p>站在一棵树下的我<br/>因为羡慕,成了一个哑巴<br/>她们都是我的邻居<br/>现在,她们都是美丽的天使<br/>幸福的针尖上跳舞<br/>我与她们之间,不只隔着六七米<br/>或者20年的光阴</p><p>&nbsp;</p><p>随谈:<br/>□吾同树</p><p>诗是我灵魂探向世界的触须,敏感而率真,脆弱而坚韧。<br/>我喜欢的顾城,他用“黑眼睛”去“寻找光明”。我不知道他的光明指的是什么,他自己的。而我把我在这十年中写诗的过程,简略地说是:寻找光明。<br/>我的“光明”很简单,就是让灵魂中轻微的颤动,通过暂且可以称为“诗歌”的言语诉说出来。让你,还有你,知道我是怎么去喜欢和埋怨。<br/>我唯一可以自诩的也许不是我能写,而是我可以自由地去思考。尽管,我知道我在思考面前多么胆怯而卑微。<br/>人的自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必须从多种可能中作出一个也是唯一的选择;诗人的自由是,可以在多种途径注释思考的问题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也是最好的一种倾诉方式。还得面对这么一个事实:我们最多只能写出“诗意”的一半,那一半就是在思考和陈述的时候被排斥和耗散掉了,那一半注定诗歌的生命力永远是鲜活的。<br/>我不知道,杨树上,那些“黑眼睛”是否在(曾在、永在?)寻找光明。或许,生长,感受风的方向,就这么简单。</p><p>转自新浪博客首页</p><p><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7585750100a4b0.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7585750100a4b0.html</a></p><p></p>
发表于 2008-8-2 1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难过
发表于 2008-8-4 14: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向往太阳的/他们&nbsp;&nbsp;都将被杀死/太阳&nbsp;&nbsp; 时间的另一个方向/流血
发表于 2008-8-4 17: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受。这个时代,诗人要保重。
发表于 2008-8-12 15: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走的会走,为她悲哀
发表于 2008-8-21 17: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赵原先生的文章《世间已无吾同树:关于吾同树的死》,几欲落泪。我不认识吾同树,之前也没有读过他的诗,但我真想为他哭泣,也为我自己,以及我所知道的、默默承受着的许多人。我愿你们都好,都活着。电影《芙蓉镇》里有句台词“活下去,像畜生一样活下去。”卑微感或许会在具体的生活中被放大,但是,再大也要活。我坚定着一个信念,满身污垢也要活,没有脸见任何人也要活。唉
发表于 2008-8-23 1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韧的诗性,脆弱的生灵。
发表于 2008-8-26 0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con line"><p class="t">唉!!</p><span class="b">余地/再加吾同树,怎么这么脆弱????不喜欢他们这样!!你可以不写作,但不能把生命作为赌注!!!</span>
        </div><div style="CLEAR: both;"></div>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6:30 , Processed in 0.0409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