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38|回复: 1

漫说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3 19: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p><p>漫说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p><p>高松年</p><p>所谓绘画中的意境创造,指的是画家通过形象描绘而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情调。这种意境的创造,其实也就是画家特定文化心境的一种艺术传达,是个人心灵追求转化为艺术表达的一种物化形态。中国画中的写意画,相对于工笔画来说,画家更能率性而为,通过笔墨、氛围的创造,更准确地传递出自己特定的文化心情。在我看来,山水、花鸟画似乎又较之于人物画更容易营构出特定的文化氛围,而花鸟画则又可以看作为山水画的一个局部,或者是整体山水中树木、花鸟、山石的一个特写。写意画的特点是以笔墨来传达心情,重神韵而轻形似。写意画的意境创造,就是在景情交融和氛围创造之中所追求的一种超以象外的艺术效果。因而,通过写意花鸟画来营构情调、追求意趣、传达心情,就成为不少画家尤其是心情放达的文人画家作画的首选。<br/>&nbsp;&nbsp;&nbsp; 在写意的花鸟画中,虽然是以花鸟作为绘画的主体,但画家要传达的主要还是个人介入其中的超以象外的一种心境。因而,在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之中,透过特定的艺术形象所传递出来的,常常是画家融入其中的一种暗伏的、潜在的特定心情、思想或意绪。这种东西,只有在创作者和欣赏者在审美心理上得到沟通时,其中的意境才会浮动起来,显现出来,生发开来,引起在审美上产生共鸣。在这次十届全国美展中,我们就看到了不少在意境创造上值得称道的写意花鸟画佳作。比如,有一幅题为《人类的朋友》的写意花鸟画。巨大的画幅上就是画了一只静静站立着的大鸟的头部特写,右侧一行题款:人类的朋友。这只静穆站立的大鸟,是画家运用写意笔墨所创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但就这个形象本身而言,还不足以构成这幅画的意境。这幅画的意境是在于透过画面和结合题款,在欣赏中所激发出来的对于环境保护和地球生态平衡的某种联想和忧患意绪。这种思绪在绘画构思中的渗透,对画家来说,是蕴含在笔墨所创造的形象以外的。因而,这里的意境,是暗伏在艺术形象背后的一种象外之意。画家以超以物象的艺术构思方法,用实境去促发对于虚境的联想,才使得这幅画生发出了一种深沉的意境,能让人在欣赏中产生很多与地球生存相关联的联想。这是一幅通过写意笔墨而在象外之义上开拓出深沉意境的花鸟画佳作。浙江画家何水法参展的一幅写意花卉在意境创造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这幅画题名为《红灼芳芳》,巨大的画幅上布满了一丛开满了红色小花的灌木,透过劲健又灵动的写意笔墨所传导出来的意境之中,有一种生气,一股活力跃然于纸上,成功地营构出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艺术氛围。笔墨之中透发着一种和浙江人文精神相通的艺术精神。在这里,实境是一丛开着红色小花蓬勃生长的灌木,虚境则是由实境传达出来的一种朝气和生气。实境与虚境的统一,使人感受到了一种与地域人文精神相通的气氛,让人对这幅画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产生出广泛的联想。<br/>&nbsp;&nbsp;&nbsp; 由此可见,就写意花鸟画而言,只有实境的描绘,而缺少超以物象的创作审美构想的自觉渗透的话,那末,作品也就很难在审美创造或艺术欣赏中生发出对于虚境的联想来。但,实境又是虚境赖以产生的基础。清代一位画家的话说得颇为生动:"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不能者,固不知画也。"因此,写意花鸟画在意境的创造中,不能忽略对于实境的描绘,而同时,又要在笔墨创造之中,自觉地将生成虚境的审美意识渗透其中。只有在有虚有实、虚有实指、虚实相生的艺术描绘之中;只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同时重视画外之意,方可在花鸟画的写意笔墨之中,生发出高远而深沉的意境来。而意境创造的高远抑或浮浅,又是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特别是思想修养的高下深浅不可分开。历来人们特别欣赏文人画的意境高远,就是因为与此密不可分的。<br/>&nbsp;&nbsp;&nbsp; 文人作画,重神似而轻形似。重在表达心境,重在创造象外之意。这种创作的艺术归向,与意境创造之中要求有虚有实,虚有实指,虚实相生的某些规律是相通相融的。因此,若以文人画与某些院体画相比,一个浪漫、一个严谨则显而易见,文人画以其灵动而富于变化笔墨入画,更能激发联想,更耐人寻味,更富于神韵,从而,在意境创造上,也就更生动、更深沉、更促人遐想。苏东坡可说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创始人了。他就是特别推崇王维作画的"得之于象外",主张绘画"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因此,他自己作画也是重在抒发意绪,重在诗意和意趣的开发上去开拓意境。如今仅存的他的传世之作《枯木竹石图》,就是这样一幅以写意笔墨来坦露他的心灵意绪的花鸟画佳作。在这幅画中,他画了一株蟠曲的枯树,一块顽石,在石后露出二三径小竹和些许细草。简单而又古怪的构图,却是曲折而又准确地吐露出了他郁闷的心境。米芾曾点示此画的内涵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虯屈无端倪,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其心中蟠郁也。"苏轼自己在一首诗中也说到:"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枒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写向君家雪色壁。"吐露出了他画枯木竹石题材背后郁郁森然的心灵意向。<br/>&nbsp;&nbsp;&nbsp; 自苏轼以后,以学养、心情而去开拓画境的文人写意花鸟画一直川流不息,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意境的笔墨也在不断更新。我们从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之中不难看到,由于文人独到审美意识的介入,使得写意花鸟画意境创造的境界得以不断地拓宽和深入。<br/>明代号称"白阳"的陈淳和后来的徐渭,他们前后呼应,大胆创新,把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徐渭,以自己的生活态度、文学体会而去创造画境,不求形似求神韵,他的笔墨姿肆放纵,狂倾放达的心境于笔端,创造出了一种旷达高远的和他的心灵相通的画境。至清代,写意花鸟画在八大、石涛等人推动下,依然生机勃勃。八大山人擅长书法、善作诗文,所作写意花鸟,大笔重捺,泼墨狂放,形象夸张,而作品空白之处,则有空朦幽远之意,其意境创造中明显地反映出了他的人格追求和处世态度;石涛也这样,他把自己豪放、豁达的性格渗入了充满磅礴之气的绘画之中。以心境而去创造意境,在意境中也曲折地反映出了心境。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金石学的拓展,给写意花鸟画的形式创新奠定了基础。以吴昌硕为首的一大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画家云集上海,他们吸取了徐渭、八大和八怪的笔墨精髓,在意境创造中将诗词、书法和篆刻融入画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一代新风。近代北方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一代大师也在写意花鸟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锐意革新,把个性和情致融入意境,使写意花鸟画由近代而走向现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代花鸟画大师潘天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积极吸取和继承了文人画的精髓,以自己的天资、功力和人品开创了既刚劲又灵动的独特画风,达到了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使花鸟画进入了一个高逸的境界,创造出了一种深远耐品意境。<br/>&nbsp;&nbsp;&nbsp; 由此可见,写意花鸟画中的意境创造,始终是历代花鸟画家所追求的一个审美目标。而画家们结合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特点,也赋于了意境创造中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就是这样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延伸发展着。意境创造中追求象中之情、象外之意的基本规律虽然不会有大变,但是,在时代的前进中,意境的内涵却也是在不断地充实和邅变着的,创造意境的艺术方法也会在观念的更新之中,不断会有所改变。因此,在很好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笔墨紧随时代,当是花鸟画家在开拓和深化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造之中,所应当执守的一条艺术定律。<br/>&nbsp;<br/>                  </p><p><br/></p>
发表于 2008-9-8 17: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意境,的确值得探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35 , Processed in 0.0481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