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张子丰:</STRONG>好的。<o:p></o:p></P>
< > <o:p></o:p></P>
<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设计、绘画和写作经常需要灵感,有的作家或艺术家手边总有一些小纸片,随时记录一些迸发的灵感或思想,然后日积月累就成为一本书或一件作品。您是怎样认识灵感这个东西的?<o:p></o:p></P>
< > <o:p></o:p></P>
< ><STRONG>张子丰:</STRONG>说起灵感这个东西,对人有种抽象或玄妙的感觉。但这个东西并不神秘。如果说有所神秘的话,那也是宝贵的灵感本身迸发出的迷雾所造成的错觉。因为一个好的灵感对于艺术家来说可以产生好的作品,对于科学家来说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或改变整个世界。但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所从事的每一个个体的事情来说,无论体力或脑力劳动也好,都会在实践中发现和有所感悟灵感的存在;因为任何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也许最初都是源于一个很好的想法或创意,我们都可以将这种状态归于某种灵感的迸发。所以,灵感,是对自己长期思考、专注、实践、积累和感悟的一种必然回馈。<o:p></o:p></P>
< > <o:p></o:p></P>
<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有这样的创作习惯吗?<o:p></o:p></P>
< > <o:p></o:p></P>
< ><STRONG>张子丰:</STRONG>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随时记录一个闪现的好念头、好形象;对于我来说,街头的一块广告牌,它的创意,它的色彩,它的材质,它的表现方式等都是我关注的方面;马路上穿行的各色汽车,窗前飘零着夏秋不同的树叶,包括去菜场买菜时观察蔬菜自然组合的色彩搭配等等所产生的联想;因为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不是随时想有就有的,它是受某种条件激活或启发得到的,不记录,过后就忘记了。我想,从事艺术创作或其他创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坚持这样做,坚持下去,百炼成钢,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o:p></o:p></P>
<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在绘画上主要朝哪个方向发展?<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尽管我的人物造型和绘画基础不错,但更倾向于山水花卉方面的创作题材,因为它更合乎于我的心志,也使我时常觉得造物主将大自然的奇妙和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置身其中,更使自己处于一种人与物象、人与自然的浑然天成和激情澎湃的体验中。不过,也许会有变数,因为生活中需要表现的方面实在太丰富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为什么?您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吗?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胄等许多画家都有自己拿手的绘画题材,有没有选择题材方面的打算呢?<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当然精力是一方面,向那方面侧重发展,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吧。包括造型能力个人的事业趋向等。现实中有许多多面手画家,他们无论画什么题材都非常出色,如著名已故画家刘继卣先生,他的人物白描,工笔重彩,写意动物画得都很好。艺术大师都有他们最擅长的表现题材,这个也和画家的个人心志趋向有关。当然,作为作者,同类题材展示的越多,给别人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其实,齐白石除了擅长画虾之外,其他题材画的也很好。还有前阶段给奥运设计吉祥物的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他的国画,他的雕塑,他的设计都非常出色。所以,尽管自己更倾向于山水花卉方面的题材,但现阶段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制定一框子把自己装起来,在绘画选材上我目前的打算,无论什么题材只要自己的状态到位,就去表现,作为视觉艺术,无论什么题材,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好作品才是硬道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平时除了设计或绘画创作以外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简单回答就是处于一种比较洒脱乐观的生活状态(笑)。<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还没有达到超脱状态。<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正在,超脱是洒脱的最高境界(笑)。因为作为个体的人在自己的啼哭声中来到这个世上,再到你在亲人或别人的哭声中永别,这短短一生为了生存也罢,为了实现梦想,体现自己的价值也罢,在奋斗的征途中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困惑或磨难,有的人顶住了,有的人却垮下去了。说白了,就是一个认识人生和处世心态的问题;再用佛家的话讲,人活着就是要“受苦”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既然困惑是现实的,是客观存在的,你洒脱过,或郁闷过都是一天,我为什么要郁闷的过一天呢!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有洒脱的一面。生活当中会遇到困难、挫折,或不高兴和难受的事情,作为人的常态,都会觉得心烦。如果善于从这些烦扰的事情里跳出来,既所谓提得起,放得下,学会掌控人生的两手,当某一天你再回首的时候,会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全部融化在喜怒哀乐里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看得出您挺乐观的,您对佛教有没有研究?<o:p></o:p></P><PRE><STRONG> <o:p></o:p></STRONG></PRE><PRE><STRONG>张子丰:</STRONG>谈不上研究,是个不折不扣的俗家弟子。<o:p></o:p></PRE><PRE> <o:p></o:p></PRE><PRE><STRONG>国际在线:</STRONG>俗家弟子?<o:p></o:p></PRE><PRE> <o:p></o:p></PRE><PRE><STRONG>张子丰:</STRONG>开个玩笑,凡人一个。不过,喜欢看一些佛教方面的文章或杂志。小时候可能受到我母亲信仰佛教的影响,有些经文现在还能背诵:拘手归一苏西地,头面顶里七句子,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家户……等等。不过,去年早春,和公司一个要好的同事在杭州法喜寺小住了几日,亲自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和体验一下寺院的生活,荡涤尘俗的一些浮躁,对修身养性大有裨益,的确受益非浅。<o:p></o:p></PRE><PRE> <o:p></o:p></PRE>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佛法无边,苦渡众生,是佛教的一个说法。您对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有什么看法?您的艺术观念是什么?<o:p></o:p></P>
<P >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张子丰:</STRONG>任何时候关于如何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和创新,从古到今都会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画家为之终身奋斗的事情。“笔墨随当代”:即所谓体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性;“从传统中打进去,再从传统中打出来”:大凡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能打出来者,在中国绘画史上留有名气的画家,无一不是在这两者之间体现得游刃有余;打进去,就是如何继承和学习传统的问题;又打出来,是中国画如何发展创新的问题;中国画,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形式或载体具有异曲同工的发展理念,但各种文化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中国画也正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创新中成为东方文化的一支奇葩。<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搜集奇峰打草稿”是一个著名画家的名言,意思是向大自然学习。<o:p></o:p></P>
<P align=left><STRONG> <o:p></o:p></STRONG></P>
<P align=left><STRONG>张子丰:</STRONG>是清代僧人画家石涛说的,意思是学习中国山水画,一边学习传统,一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外师造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面向大自然,向真山真水学习,去读山,听山,阅山,搜集素材,为创作做准备。<BR ><BR ></P>
<P align=left><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如果以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大自然的美,心灵的感受与往常大不一样。那可真有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搜尽奇峰打草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意思了。</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align=left><STRONG>张子丰:</STRONG>是,只有置身于真山真水的怀抱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江山如画的恢弘气势和自然造化的精神。我们再说中国画传统与创新的事情。我个人一直并同于在继承传统前提下的创新,要保留中国画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要体现这些审美特征的基本元素或表现形式(如:笔墨等),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是凝聚并积淀了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成分,也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种独特且合适的表现。<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现在处于信息爆炸和多元文化的时代,中国画也难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画是否需要改良或不断创新呢?<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张子丰:</STRONG>人类文化之所以多姿多彩,就是因为它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所以,中国画从观念到构图,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技法,每一个元素,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审美情趣。当然,中国画要创新,如何创新,从那里作为切入点,是把握传统的“精髓”,以弘扬当代精神、时代特征和画家的个性创造为依托,还是拓展传统表现与审美的延伸性等,都是需要深思和实践的事情,只有这样,民族艺术的中国画在符合艺术发展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才会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当然,中国画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无不相关,我们处在一个技术发达和信息互动的网络时代,地球变的越来越小,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相互冲击和交融,不可能不影响中国画的发展。<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张子丰:</STRONG>是,这也是科技进步带来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无论如何,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艺术观念:从艺术经营管理的角度与世界接轨,是艺术市场发展和交流的必然趋势,但从艺术创作和流派的角度来看,从人类艺术多样性的本质上来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正如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之所以浩瀚璀璨,也正是因为各国各民族文化在这个地球上既有融合,又有其各民族的代表特性。就象五千年华夏文化的奇葩----中国画独具中国的特色一样。假如人类的文化艺术都是一个单一品种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枯燥的样子呢!<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align=left><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现在心中还有没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大师?对您现在和以后的创作是否产生深远的影响?<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近代的石涛、八大、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还有李可染、刘海粟等,很多。每位杰出的画家都有许多好好学习的方面。所以,我们敬仰大师,因为他们不朽的作品,照耀了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我们敬仰和尊重超凡的才智,是因为他们的发明或壮举,改变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人文与自然交互的状态中。伟大与渺小构成了我们所有资源,我们置身于浩瀚的宇宙,如一粒沙尘般渺小,生命如闪烁般,繁衍生息于历史的长河中。而大师们之所以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那是因为从大师的作品中读出了人类智慧的精华,看到了照耀人类文明的光芒,如果说我的崇拜依旧,那因为有种无形的动力在促使自己不断努力。<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崇拜也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那些伟大的发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这样的。就象多少年才出一个孔圣人,一个祖冲之;一个牛顿,一个爱因思坦一样。<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目前主要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而素描、速写、色彩作为绘画的基础,对您的设计有没有影响呢?<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素描、速写、色彩作为绘画基础,掌握得如何,会影响人一生的创作状态;古今中外,绘画上有所成就的艺术大师,都具有非常强的造型功力。尽管当今的任何设计,由于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为设计师的创意表达拓展了很大空间,提高了效能,但高能工具之外的美术功底和审美修养是直接左右设计师设计表达的最终结果,也是设计的灵魂和源泉。所以,素描、速写和色彩是从事绘画或设计的必修学科,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学科,我们那时,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同学们也有足够的认识,都不敢懈怠。<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基本功是需要长期训练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基本功就象习武者拔筋拉弓一样,需要长期坚持和锻炼。画画和练习书法,有“三天不练手生疏”的说法。<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的书法如何?<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中国画讲究“书画同源”,自然对书法要求很高;诗、书、画被我成为是传统中国画的三步曲。上初中时,放学回家吃饭,我母亲还未将饭做好,必须练习一篇书法,坚持了两年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当代人的书法能赶上古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古人在书法方面的杰出代表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一个非常高度,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不过,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和要求;但古人在书法造诣上的确是一座大山。<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和过去古人使用书写工具有关系。<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的,有很大关系;当代受技术的跗面影响,现在有多少人毛笔字写的很好?<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是,您接着讲刚才上面的话题。<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那时的冬天,我们素描教室里没有暖气,只生了一个架碳火的炉子,一来可以取暖,还可以偶尔烤烤红薯什么的;吃罢晚饭,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教室里轮换当模特,画素描或速写,若是周末就画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画的专注,发现炉子灭了,原来忘记给炉子夹碳,但画劲正大,谁也不愿意散摊,脚冻得直踢地板,一件军大衣几个人换着穿。我从八九岁学画开始,一直保持着画速写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是我画速写的一个高潮阶段,曾在学校举行的速写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在您的设计经历中,能谈谈第一次设计的感受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在设计经历中去锻炼自己,是提高自己设计水平的唯一途径。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最初的设计,是一张平面广告设计。尽管,是个充满稚趣且不甚完美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我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五十大洋设计费,让我沾沾自喜了好几天,也是我靠设计所得到的第一笔报酬。在与客户具体打交道中,客户很好伺候,基本没有什么修改;总觉得与客户打交道不过如此尔,以至于在以后与真正难缠的客户沟通时常常产生矛盾。有个别牛犟牛犟的客户比我还犟,以致我怀疑自己说服客户的功夫莫名其妙地打了许多折扣。当然,至于第一张平面广告设计,我心里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稿子能顺利通过,主要因为这个客户是我同学的父亲,人家给足面子所罢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顾客就是上帝,当时的服务意识还不强嘛,原来有这样的关系,怪不得顺利通过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上帝时有麻缠。一个重要因素吧(笑)。至今,我还保留着那份设计初稿,当时,没有电脑,只有手绘这种绝活。尽管如此,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虽然受了批评,吃了大亏,而我实实在在地不断进步。通过以后在广告公司的诸多设计实践和努力学习,取得了一些业绩,并在美学和商业结合方面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尊重客户的需求,如何引导客户的审美,如何根据客户的不同行业、不同特征、具体个案而进行形象及品牌整合,并为品牌强力增值,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检验,顺应新的竞争秩序及方式,成为我自己设计思维的根本理念。<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选择学习绘画的初衷是受朋友或家人的影响还是出于自己的爱好?<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两方面因素都有;关于自己学习绘画一事,我一直很感恩于我的父母兄嫂,是他们的大力支持将我捧上了艺术之路,使我真正体会到一种亲情的温暖和力量。那时,学画的时候,很是痴迷,三分钱一张全开大白纸张,用割麦子的镰刀韧片裁成十六开,用缝衣针线串好,就是一个很好的画画本子;上初中时,第一次与我父亲骑自行车百余里进城赶考,找到报名点后才知道自己未到当年招考年龄,最后花了三分硬币买一张招考简章,而后父子俩又骑车回家;十三岁时,怀里揣着五元大钱骑自行车大半天进西安城为买几张宣纸和一支毛笔,好不容易找到商店买完笔纸后,出门发现自行车不见了,而身上只留八毛钱作为路上吃饭喝水之用。<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自行车后来找到了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我正吓得愁眉哭脸,如何回家,如何给父母交代?这时,旁边有个戴红袖章的老汉冒了出来:小伙子是不是你乱放自行车,罚款两块!我的大爷,我那里有两元钱啊!最后,我干哭着求大爷放过我,掏出所有银子说明原由后,袖章老汉也起了同情之心,也未罚款,将自行车交给了我。回家后,由于路途遥远等安全因素,让母亲后怕和担心不少,我哥说我精神可嘉,但不要小命,因为我那时刚学会骑自行车不久。这件事情让我难忘。还有,下午放学回家,啃完一个辣子夹馍后就是画画,一直画到天黑点灯。从临摹《看图识字》到连环画,或者直接对家里的水缸、井房、辘辘等进行实物写生。有时周末若没有画完,煤油灯下继续画,由于专注,也不知画到什么时间了,突然听到公鸡叫明,才发现满瓶煤油已经让我快消耗光了,于是,怕被母亲责骂,我就赶紧睡觉。<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那时没有电灯吗?当时有没有人指导你学习绘画?<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有,但村上经常停电。停电后,整个村庄黑灯瞎火的,大家基本上什么都不做了,但勤快人家趁晚上空闲做点家务活等;我母亲就点灯纺线拉鞋底,我借着光亮或做作业或是画画。学习绘画一方面自己揣摩,我父亲从单位回家就充当我的指导老师;我大哥从部队探家回来,也是我的指导老师。后来,经常得到老家邻村有位名叫万勇兄长的指点,进步不小。还有我的一位已经故去的国画老师,他不但教我国画,送我颜料纸张,还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是我一生难忘的好老师。在此,我非常感谢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和成长中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所有的人。<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的母亲会画画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不会。但我母亲在我们老家远近闻名,我家曾是五好家庭;她老人家也有个非常特点,现在虽然年已古稀,但能说会道,语言非常方便,经常妙语连珠,时有出口成章,但却大字不识几个,是我心里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的父亲呢?<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也不会画画,但是我父亲非常手巧,书法不错;他也会做许多让我惊讶的事情;比如织毛衣,玩勾针刻纸花等。总觉得那是巧媳妇能做的事情而我父亲也能干好,小时的确崇拜的不得了。我上学期间,我父亲已经从单位退休,他是用制作花圈纸杂活所得供养我上学直到毕业的。而那时我父亲指导我画画时,也很实用有效,他通过与原稿对比,看看是否画得像不像,像,就是他唯一的指导标准。<o:p></o:p></P>
<P ><STRONG> <o:p></o:p></STRONG></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这个标准也是大多数人的标准吧。<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像与不像,反映了一个绘画基本功的问题。作为写实主义作品风格,绘画反映现实状况,表现生活之美,讴歌时代进步,在物质现实中到处都是真实的参照物,能生龙活虎地描绘出来,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现在想来,一个“像”字,对于从事造型艺术的绘画来说是需要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生去解决的基础问题。好在我那时心灵手巧,自己就边观察、边揣摩、边用铅笔描绘或临摹下来。画一个手握手枪的警察,画一个大眼睛的红小兵,画一个爷爷的面像,画一把斧头或箩筐等,画到了痴迷的程度;记得有次将公鸡的爪子画得象两棵树根,惹来观我画画的表哥善意的嘲笑。画得最多的是《水浒传》或《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古典人马:一百零八将,武松打虎,三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等;过春节或村里有人结婚时的春联,窗花,包括我家方格窗子上都画满了各种姿态的马儿;还有在老家故去的人的墓壁上画金童玉女的壁画等;<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给墓壁上画壁画,是你们当地的一种民俗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不是,我们当地用砖头水泥修筑一种比较坚固的墓葬,受亲戚朋友所托装饰一下墓壁。用工笔重彩,画有两米多高,一边一个,金童手拿茶点,玉女手握蒲扇,身边画满祥云,意为伺候亡者的意思。<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这些壁画也许在将来某一日会成为见证你们当地的风俗文物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有些夸张了(笑),都是故去的普通老百姓的墓葬,但至少会长留于地下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是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我们再说学画的事儿。后来,见啥画啥,好象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自己都很敏感,墙角旮旯不为人所留意的杂物或墙头的茅草都能吸引我去表现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我的爷爷、父亲、妹妹、表哥、村友等都是我学画的模特。<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画得像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有时很有感觉,画的很像,有时不在状态,也会画得走形,不像,就再画第二张,第三张……。<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直到画像,贵在坚持就有好结果。<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所以,我父母认为除学习之外,画画也是一门正业,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也上升不到文化艺术的层次,但至少知子莫过于父,画画是我的特长,是我的强项,也许更主要是一条将来的出路;父亲说,有个好手艺,吃一辈子,你学好这一手,走到哪里都不怕饿肚子。现在思量起来,觉得父亲的话很有现实意义。那时年幼无知,也无法体会父亲所说的道理,只觉得老师所讲得最具有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就落在你们这代人的肩膀上了……等,老师过去的讲话,好象依然响彻耳畔。后来,因为接替父亲公职而跳出农门的好事已经轮不到我了,按照辈分和常理,我哥自然抢占了先机,这件人生大事,我是彻底没有指望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当时也想接替你父亲的公职?当时干部职工退休后国家有允许子女接班的政策。<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没到法定年龄,就是接了父亲的班也是童工(笑)。当时没有多想那些自己出路的事情。父亲曾经教育我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任何事情都是被迫出来的;一存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等;好在我那时勤奋听话,学画,得到了父母和兄嫂的大力支持;父亲将墙上的标语揭下让我在反面学画,兄嫂从部队每次探家,都会给我买许多绘画方面的书籍或绘画用品;从八、九岁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胡写乱画,那时家里的土墙上,自己的书本或作业本上都涂满了“鸦子”,树木,鸟儿,同学或老师的漫画肖像,为此挨了老师不少批评;出门给家猪挖草时,非常留意田野里各种形态的花草,回到家里就默画下来;和同村的小朋友在田野或村口空旷平整的打麦场上一边唱着童年老家的歌谣,“利利盘盘、花狗圆圆……”,好象就这两句,不厌其烦地反复吟唱,一边用树枝或小铲刀画着与其相匹配的图案。现在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非常原始而有规律可寻的线条图形,也许该图蕴涵着什么玄机,就象周易八卦的感觉一样;当时我画的好看而有耐心,自然画得面积很大,都能圈住一头黄牛。<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好象带有游戏性质的图画,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生活,而您的童年生活因为学画而显得非常有趣和不同。<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的,尽管那时贫穷,但很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平时喜欢写一些文章,是专业方面还是文学方面?喜欢读那方面的书籍?还有其他业余爱好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都有,书读得非常杂,所谓博览群书嘛(笑)。初中时候就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红楼梦》那时读不懂,乱七八糟的。最喜欢读的还是《西游记》,被那种神奇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情节和力量所吸引;除了专业方面的书籍外,文学方面喜欢读中外名著,名著不虚传,自有它的份量和道理。还有电影方面音乐方面都非常不错,包括看一些名人传记等。不过,也有许多爱好在岁月的征尘中都慢慢淡化掉了,如打篮球,打台球,但从来不打麻将,现在也不会打麻将。摄影,算是目前一个份量最重的爱好吧,虽然喜欢时间很长,也没有拍出多少像样的作品,摄影对我来说主要是为创作收集素材。至于写作,顺其自然,没有什么大的计划,今年最好将自己第一部散文集出版。目前,已经完成十几万字的初稿。平时也写一些专业方面的文章。另外还准备写一个剧本,发挥自己一些镜头感和画面感的优势吧,名字暂定为“长安落雪”,通过一个普通家族的悲欢离合的命运,反映从六七十年代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目前在整理和收集素材中;还有几项小发明正在申请专利。<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看来您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在这里透露一下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不过,是关于电脑方面一个部件的改进和设计,还有一个是大型酒店餐馆使用的一种系统。再就不能详细多说了(笑)。<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期待您的大作问世和您插柳成荫,您现在有记录日记的习惯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不过,人生既漫长又短暂,做为凡人,一生能出色地做好一件事情就不错了。至于完整的写日记早已没有这个习惯了,没有坚持下来。不过,时常有一些所谓的灵感会随时记录下来,现在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学以致用,学以当用;当然,生活中常遇到一些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或者不易忘记的事情,将这样的历程用文字记录下来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史料,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事情。有时,也取决于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从来不强迫自己写文章,就是强迫,也写不出来;那样很生涩,很勉强,那种没有写作冲动没有激情的状态,感觉很无趣、很糟糕;当然,我非常乐意体验那种让情节拓展,让故事本身叙述去控制我写作的状态,那的确是一种享受,你和情节在相互控制,而更多的时候,你用文字在控制着一个虚拟的世界。<o:p></o:p></P>
<P > <o:p></o:p></P><PRE><STRONG>国际在线:</STRONG>这样的感觉也是写作的魅力所在。在事业方面有没有遇到最大的困惑?您是如何看待名利的?<o:p></o:p></PRE><PRE> <o:p></o:p></PRE>
<P ><STRONG>张子丰:</STRONG>人在矛盾中生存,并努力解决矛盾,在解决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在举棋不定的迷茫中就犯困惑。如果说我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灵感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也调节的很快。转移注意力,做饭炒菜或者去外面抖一抖风等。关于名利,作为常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受到名利的诱惑。从小到大,就开始了争名夺利的旅程。当然,有名有利,是组成人生光鲜而完整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岂不知在奋斗的征途中付出了多少辛酸苦辣;所以,浓缩人生精华,所谓酸辣苦甜咸,“五味人生”才是人生全部的根本体验。<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酸辣苦甜是人生的全部体验,每个成功的人,都付出了比常人很多的代价。<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的;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象名利一样,有人成名了,却为名所累,想过常人的生活;常人没有成名,为此努力一搏;真所谓人之熙熙,所为何来?人之攘攘,所为何往?特别身处当代商品社会中,多少人为此处心积虑、多少人为“名利”消得人憔悴,至死不知是虚空。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对事物辩证法的认识,我觉得你越是淡泊名利,远离喧嚣,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名利可能反而悄然向你走来;你越是笈笈于此,浮躁不堪,不择手段,势必物极必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容易成功:一种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另一种是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特殊感情的人;所以,机遇也必然暗含其中,机遇也不是随时就有,机遇没到,就先蛰伏,潜心准备,积蓄能量,机遇,永远都是给有时刻准备的人;关于名利,再说句老百姓的大白话,钱多钱少常有就行,名大名小努力就成。<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一切来自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您从艺术院校毕业十多年了,您现在了解目前中国艺术院校的现状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有一些了解,不能说全面了解,但可以管中见豹,我的朋友同学有好几个在学校工作。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现在学校的体制与我们那时已经完全不同,最大的变化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的体制之中,各行各业都是这样,这是教育体制大背景下的必然变化。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比我们那时不知高出多少倍的学生在报考艺术院校,千军万马在这座艺术的独木桥上拼杀得头破血流,是成名成家?是寻找出路?是为艺术而献身等等,都无可厚非,两句话,因为人多,还是人多!<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当时的学生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艺术院校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大师?<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我们那时还是处于新旧体制相互碰撞的初级阶段,国家改革在农村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而城市各项改革才刚刚开始,学校各方面基本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学校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比较平稳,从老师到同学都处于一种相对“单纯”的状态。不象现在这样旧的瓶子已经打碎,新的瓶子还在修补,在这个修补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扩招,教育产业化,高学费,穷娃上不起学,上不起学就意味着世袭贫穷,还有部分老师的责任心啊,学生的学习状态啊什么的等等; <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当然这些问题是国家教育体制整体改革中产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当然。不过话又说回来,艺术院校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大师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乐观的。不过,接受艺术院校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一个人的艺术成长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插上飞翔的翅膀,但是,只能说你的艺术之路有一个较高的平台和起点而已,剩下的就是你的个人发奋和努力了。因为,成就一个艺术家从宏观角度看无外乎一个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而成就真正的艺术大师个人条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一个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社会条件再好,内因不起作用都是白搭,纵观中外艺术大师无不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登上艺术殿堂的宝座。另外,我认为艺术院校最大的功能是培养艺术工作者的摇篮,毕竟我们的社会更多是需要艺术工作者,而艺术大师是艺术工作者里的极少数打拼成功的杰出代表者。真正的艺术大师也不是靠培养出来的,是由自己的拼搏努力和天赋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锻打出来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现在认为您的发展是朝艺术大师这个方向迈进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非常惭愧,但是,对于从此方面工作的人来说,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有了为之奋斗的基础和动力,如果说我没有这样的想法,那我的生活必然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以“无为”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了(笑)。况且人生有许多选择,为何要选择艺术大师这个漫漫长路呢! <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祝贺你朝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您是什么时候接触网络的?设计方面的软件您是什么时候掌握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谢谢,记得是九七、九八年吧,是从中国互联网的革命先驱张树新的“赢海威时空”那里了解到网络的概念。那时我在深圳一家多媒体公司任美术设计师,主要开发教育软件。后来在为香港一家知名游戏公司设计游戏角色和从事动画原画设计。设计方面的软件是从九五年去深圳后开始学习的,象一些动画软件或图象处理软件PHOTHSOP等,在当时都是很初级版的。<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可以这样讲吧,深圳是您设计人生的一个新起点。<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是的,深圳对我来说是一个福地,我去深圳发展的时候正直深圳总体发展到一个重要的阶段,算是搭上一班顺风车。深圳是小平同志画了一个圈后发展起来的,是个活力四射的美丽城市,我在那里工作生活了5年,我难忘深圳。 <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您对电脑游戏很感兴趣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在深圳时非常痴迷,也是为了工作需要,现在觉得是浪费时间了。<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在设计方面,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吗?您现在对自己的设计一般有什么要求吗?<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是属于传统范畴,传统是可延续的,是可发展的,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传统,而现在的传统,也必然是过去的时尚;但任何传统都有它的两面性,如何继承传统中的营养成分和优秀的东西,是其转化并结合为与我们时代审美相适应的文化元素,是继承传统的根本所在,否则传统就变成了死传统,反之,留下的就是“糟粕”。所以,尊重传统,秉承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博大丰厚的底蕴激活了我们的创作灵感,而且使我们的原创力得到营养与拓展。要认识到设计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和商业行为,必须遵循其广泛的、社会的、商品的认知规律;并要立足当代,时刻跟踪和关注同行业技术与设计的发展潮流,努力保持先进的理念,使自己的设计思想始终处于前卫、实用和唯美的设计状态。<o:p></o:p></P>
<P > <o:p></o:p></P>
<P >当今,鸟飞天空,鱼游水中,虎行莽原,各行其道,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在设计方面,我们在积极迎接每一项挑战,时刻紧跟当代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如何将艺术的魅力和特性与商业紧密而有效的进行整合。每一项设计方案,从设计思路到具体操作,都要通过严格的挑剔和争论,我们不会忽视其任何细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一块单纯的色彩都要认真取舍权衡。 <o:p></o:p></P>
<P > <o:p></o:p></P>
<P ><STRONG>国际在线:</STRONG>好,今天和张子丰先生谈了许多关于设计和绘画的事情,真是觉得你在设计与绘画之间激情澎湃的行走着,也非常感谢大家一起分享了您的心路历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进行到这里,祝您和中国化工网事业兴旺发达,新年快乐。<o:p></o:p></P>
<P > <o:p></o:p></P>
<P ><STRONG>张子丰:</STRONG>好,预祝新年快乐,谢谢大家!我的邮箱地址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zhf@netsun.com</FONT>希望对此感兴趣的网友有机会进行探讨。</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 国际在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 <o:p></o:p></FONT></P>
<P>
<P><o:p></o:p></P>
<P><o:p></o:p></P>
<P><FONT face=宋体></FONT><o:p></o: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6:38: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