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79|回复: 5

[原创]陈健强:论艺术本质(完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2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U><FONT face=黑体 color=#ff3300 size=6>陈健强:论艺术本质</FONT></U></P>
<>陈健强/文</P>
<>放眼天下,纵览艺坛,美术界取得了非凡成就。先锋艺术,国际接轨;艺术大腕,耀眼名星;全国美展,佳作迭出;艺术市场,槌起金落;艺术学子,蜂拥而至。但全球经济,加入WTO,经济为纲,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一些艺术家心态上浮,邀名逐名,“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以拍卖会为风向标,不沉下心来探讨艺术,甚至于有艺术家从此乐不思蜀,顾此失彼,迷失方向。艺术家的理想不应只是求名夺利,现实环境下却要求艺术家名利双收。这里有必要强调很重要的问题——本质,及从根源上探究艺术本质。</P>
<><STRONG>从本质出发看问题</STRONG></P>
<>    很多人看书都是从书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修正自己,增长自己,这是从书中学习“方法”而已,或者说,学习求取功名的方法。看书不只要学习知识,更应该看书中的本质。看历史书不只要看事件,仅仅是记住历史事件的谋略是不够的,应透过纷繁复杂的事件表象去看清历史本质。由此得出,看书抑或看任何问题,从本质出发看问题。</P>
<>    譬如中国革命时,毛泽东的最大成功,是他看问题看到本质,看到中国当时的本质。当时的天下大势是,从曾国藩年代就已推行洋务运动,接着是维新变法运动,接着是孙中山推翻满清,提出民主口号——三民主义,走向资本主义,再接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主精神,改进落后的中国。顺延至我国革命年代的第五次反围剿时,都受这种天下大势的影响。都强调西方的兵法,德国的顾问,苏联攻击大城市的方法。甚至当时的领导人大部分是从各个国家留学回来,掌握着先进的<NOBR>理论</NOBR>知识。所以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强调纯正的马列主义专家、国外军事顾问,西方硬碰硬的阵地战,占领大城市再进攻农村。而当时一直研究农民问题的毛泽东最清楚中国的本质,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及贫穷落后这个本质,走工农武装从农村包围城市的<NOBR>路线</NOBR>才是正确的。但他也阻止不了天下大势,在当时几起几落。所以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至尊义会议期间,他做了很多工作,才让人从痛苦的教训中醒悟过来。最后,历史事实证明他是成功的。这事例说明从本质出发比天下大势更重要。后来毛泽东也著书提倡“实事求是”,就是调查研究之后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事理。以上历史事件说明从本质出发看问题的正确性。</P>
<><STRONG>本质是学术研究出发点</STRONG></P>
<>    从本质来看中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自己去感悟,不注重本质定论。多讲究方法,讲究谋略,这是二千多年来的文化传统惯性。其中儒家的一个宗旨讲修、齐、治、平,这就是教人谋取功名,教人看书当作谋取功名的方法。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心态上作为最高出发点就不对了,是没有从本质出发。所以诺贝尔<NOBR>物理</NOBR>奖得主扬振宇在一次演讲说过:大意是讲中国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是造成近百年来所有的物理科技创新都是由西方创造,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及中国近百年来落后的原因。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传统文化不讲究本质定论造成。先人不讲究本质定论,后人就永远无法探讨先人的定论,从而因循守旧。这也是为什么一个《道德经》有上千个辩本,这些辩解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潮流在所难免地有所错谬。就像一艘大海航行的船,没有定论这个锚,船会随波逐流。所以说我国文化史是不断论证古人的历史。与此相反,西方什么都讲究定论,我们读《理想国》柏拉图的哲学就可知一二,《理想国》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讲究一步一步推论,用“助产术”和“归谬法”推论出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本质。而且西方还讲究详细的概念实据。后人根据概念实据不断去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今时今日之追求创新。所以得出,本质是为了讲究定论,端正心态,端正态度,根源入手,根源创新。</P>
<>    我们再来看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我们不只要看到他好的一方面,还要看到他不足的另一面;不只要看到他随着年代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还要站在古代、现代的角度看他;既要看到赞扬的一面,又要看到批判的一面,还要立足全球从西方的角度看他;这样系统地、联系地、发展地对比才能看清儒家思想的本质,这就是从本质上看儒家思想,也是系统地、立体地、运动地、由点到线再到面地看本质的方法。也只有从本质上看透儒家思想,才能对儒家思想进行切入现代社会并对之进行赞扬,批判,才能推陈出新。这样做才能发出正确言论,指导别人。这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进行任何思想探讨、学术研究的方法。一句话,一定要从本质出发看一切问题。</P>
<><STRONG>从本质看美术三种对比关系</STRONG></P>
<P>    一、从本质看中西绘画的关系</P>
<P>    从本质看中西文化<NOBR>比较</NOBR>,譬如中国画跟西洋画两者的发展关系就可见一斑。当今中国画中的文人画,跟古人画的相差不大,还说古人是高山仰止,以像古人某大家为荣。而西方艺术学院发展到现在都没有设绘画系,叫插图系和设计系(王受之语)。翻开《西方现代艺术史》可知,史册上的图片是一页一个样,甚至于走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这种发展从本质上说是迅速的、创新的,差别是何其明显。</P>
<P>    再来看我国的花鸟画发展,自古至今竟然没有多大的变化,花鸟还是那个花鸟,都说八大的花鸟后人永远无法超越。至于花鸟画在精神内涵上有多少变化,那从哲学层面相对西方的哲学发展是变化很少的。这里不是贬低我国绘画艺术,是从本质方面看,我国一百年来在刨根问底地引进西方艺术,上世纪80年代,我国美术界的“85新潮”在几年内把西方当代艺术近百年来的发展尝了个遍。但西方诸国引进中国艺术少之又少,即便毕加索画中的东方意味还是日本传过去,而我国理论界还存在着过多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说中国东方艺术影响全世界,可悲。</P>
<P>    由此得知,上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对比整个西方现代艺术[1]的发展速度是落后的,这是本质层面决定的。也可以说,中西绘画的发展是本质上决定的问题。  </P>
<P>    二、从本质看当代中西美术的关系</P>
<P>    从本质看中西美术的比较。我国美术以写实为主,而西方美术自印象派之后走向抽象(抽象:解深奥的)。对比两者关系的分析,首先来源于我国春秋战国年代的百家争鸣,百家经书典义是从抽象的精神层面对世界事物的阐述,是讲究天人合一头痛医脚的思想,是讲究意会博大精深的道理。所以深奥经书的阐述多采用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寓言,并且俚语俗话层出不穷,隐喻比方随处可见。艺术同理,采用写实性的表现手法可以很好地表现生活,是民族文化的另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习惯。</P>
<P>    相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是对世界事物进行实据定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讲究针对解决的文化实质,而西方的文化定论反而需要一种抽象化的提升了的视觉信息来进行另一种形式的表现。比如西方抽象的视觉信息创造出解构主义,具体是杜桑的《下楼梯的女人》系列,毕加索的解构主义的作品,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些艺术家并不是穷首皓经的理论家,也不是孤灯青影的穷学究,反而是些肆酒疯狂或痴迷于追情人的家伙,他们凭着个人头脑中的激情,或籍一时的灵感创作出作品来。但与之相对应的西方解构主义哲学家却有言之甚详的系统理论,并有严谨推论出定论的分析。这是西方解构主义艺术跟解构主义哲学互为表彰。而社会的发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露出它极大局限性,很多实际问题解决不了,如环境问题,医学上的免疫问题,反而急需一种天人合一的系统文化来解决,这就是近年来很多人说世界文明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相信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当然,当今的文化走势是多元化,中国的艺术哲学也融合了西方的文化哲学,具体有人说是后现代。而在中国文化中合而不同,涵盖天地万物的中庸思想,及天人合一(人跟事物规律的和谐)理论下,我国的艺术的发展应是融合西方当代艺术的一些观念,理念,哲学。并涵盖西方的装置、观念、行为艺术。</P>
<P>    概而述之,溯源本质,应以中国哲学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从而进行美术创新。从而更好地判断艺术,看清前方,进而更好地创新美术的各个层面。</P>
<P>    三、从本质看当代中西先锋前卫艺术的关系</P>
<P>    从本质出发来看中西前卫艺术创作。同样是画女性的双乳,西方的前卫艺术<NOBR>家具</NOBR>有他们的社会环境及艺术传统,社会保障相对完善,有各种艺术基金,有消费艺术品的稳定群体——中产阶级。并且他们的中产阶级买画都是为了自己欣赏而买。此等种种造成西方艺术家在心态上相对我国来说比较平和,搞艺术多是为了探讨艺术的本质,是喜欢艺术从而玩艺术,是探讨艺术本质问题并从艺术出发探讨社会问题从而发出语言,心态是端正的。这是西方艺术家整体的本质。</P>
<P>    相对受一以贯之的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国很多前卫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多不从本质出发,搞艺术多是获取功名的方法,以这个点为出发,采取各种手段,暴得大名,吸引眼球,卖高画价,出尽风头,从而把双乳画成色情。这起码在心态上就不对,即便很多前卫艺术家挂上各种各样文化的内涵,也多是为了成名成家,这是我们很多前卫艺术家的艺术本质,也是从本质上对我国很多前卫艺术做出判断。</P>
<P>    求取功名的心态搞出来的前卫艺术作品是局限性,<NOBR>前景</NOBR>是不开阔的。方法上只是回归于二千多年前孔夫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沦为方法工具,方法上升为哲学只是方法论,而哲学还有认识论和本体论。有了方法论还要加强认识从而掌握本体,这是在强调本质。所以艺术上的本质很重要,从本质出发,即便画女性双乳,心态端不端正创作出来是有质的不同。由此得知,我国很多前卫艺术家在心态上应注意,不只学西方艺术的皮毛,更应注意西方艺术的本质。本质就是要端正的心态,探讨艺术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进行创新。</P>
<P><STRONG>那什么叫艺术本质</STRONG></P>
<P>    前面分析了本质的重要性,及从本质出发看一切问题,那什么叫艺术本质呢?艺术本质是对艺术现象的提炼,就像《晋商》专题片里面提炼出经商之道——诚,信,利一样。艺术本质就等于儒家经典中的“外圣内王”,意思是艺术家从本质上修炼好自己,自己的内在功夫修炼好了,外在的东西是来迎和我,不是我去迎合外面,这也跟《黄帝内经》的道理共通。也就是说艺术本质的终端等于我国道、佛、儒。</P>
<P>    艺术本质的定义:就是人类对事物优化了的信息的<NOBR>统一</NOBR>;艺术本质是艺术最有价值、最为闪光,最有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艺术本质是能纵向艺术的未来,为未来的艺术预留管道,是最高无形资产,最有号召力,最具精神极致取向的本质。艺术本质就是艺术家的心态,目的,对艺术的创新的统一,并是高度概括的艺术灵魂,也即是艺术家的心态是端正的,是开拓前景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新的作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P>
<P>    <br><STRONG>艺术本质应上升为一种新宗教——艺术教</STRONG></P>
<P>    有人问 “艺术家也许追求目的比去穷究本质要来得自然些,大如毕加索临死也还觉得离艺术很远呢?”</P>
<P>    既然伟大艺术家都找不到艺术本质,那么艺术本质为什么不可以是思想,是灵魂,是宗教,是引导芸芸众生的福音呢?我是说,艺术本质就是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家的信仰。所以艺术本质应上升为新宗教——艺术教(当然,艺术教不是文艺复兴前的宗教艺术,是开宗明义的新宗教)。</P>
<P>    而且艺术的本源之一是原始人的信仰,比如原始部落里面的图腾,有图腾、雕像、崖刻、岩画等,甚至祭坛的布置就是一种装置艺术。具体论证就是毕加索借鉴非洲原始人木雕面具所做的创作。而且欧洲的艺术也由当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被攻入叙拉古城的罗马士兵杀死的时候起,一直到千多年后,科学文明才因为哥白尼,伽利略兴起,其间艺术被宗教统治了一千多年。所以艺术本质上的宗教性很强,宗教性渊源很古老。</P>
<P>    具体例子来说,大艺术家吴冠中在电视访谈讲:“艺术是我的情人,我的生命离不开她,一辈子为了她。”“在文革时,列宁有句话说‘艺术是政治的<NOBR>螺丝</NOBR>钉’,当时是政治第一,艺术第二,我受不了,不行。”这就是吴冠中的艺术本质,宗教般的艺术思想。还有一个当代艺术家岳敏君跟批评家栗宪庭对话说:“我说我就是喜欢画画,你们就让我画一辈子又怎么啦,就是穷困潦倒死了也没什么关系,不就是为了自己这么一点点喜欢的东西,我就不管不顾”。这就是岳敏君的艺术本质,宗教情怀式的本质。</P>
<P>    还有那芸芸学子,为了学画,爹妈挂肠,节衣缩食,供书教画,对美院朝思暮想,心神摇拽,这不是一种宗教情怀是什么?还有那些幼儿、少年、青年、中老年者。对艺术迷醉神往,执着追求,万般皆下品,惟我艺术高。这里面难道没有精神生活?难道没有点灵魂生活?难道没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那末,是什么具有这般大的魔力使一个人这样,回答是艺术宗教情怀。</P>
<P>    而我们身边也不缺乏艺术信徒,而且对艺术的虔诚绝不亚于宗教信徒,这是艺术的最大本质,试问有那些行当,有像艺术行当里的艺术家那样为了艺术不顾一切,放浪形骸,这种执着就是宗教精神,而且有一种若隐若现捉摸不定的艺术灵魂在里面,艺术家就是传播福音的信徒,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福音,形式上不管是装置,行为、还是观念,都是优化了的人类信息。这也是艺术家最大的<NOBR>财富</NOBR>,也是社会应该给予肯定的地方。所以艺术的发展使到艺术本质应上升为艺术教。</P>
<P>    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下,艺术家的理想不应只是求名夺利,现实却要求艺术家名利双收。现今社会名利心态已到极致,艺术的理想早已被社会百态冲洗的一干二净,终有一天我们应重拾理想与现实做最后的对抗。倡导艺术回归本质,倡导艺术回归精神至上并应上升为艺术教。</P>
<P><STRONG>参考文献</STRONG></P>
<P>    1、《早晨的洪流:毛泽东和中国革命》:韩素音<br>    2、《理想国》:柏拉图<br>    3、电视专题片《晋商》<br>    4、风凰电视台《名人面对面》<br>    5、《肤浅偶像的制造:关于岳敏君作品的对谈和点评》:佚名<br>    6、《外国美术史简明教程》:司徒常编著,广州美术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印</P>
<P><STRONG>注释</STRONG></P>
<P>    [1]现代西方艺术:主要指西方印象派到今天欧美的艺术。</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22:27: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0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p></p><p>谢谢回复</p><p>宗教和艺术有很多区别,也容易找,我是想找相同之处,相同只得往高处找,从哲学和宗教的高度找,即便不同之处也是求和不求同,我以为这一思路对艺术有用,从宗教和哲学层面来看,应该有答案,但这个答案可能很高,但也是一个答案,当然,最高就是"道"了.道下面是什么,还没来的及研究.</p><p>"道"是一个答案,但她不影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反而促进了多元化.艺术是艺术,不能武断地往哲学化发展,可以有哲理性.还有,我们的文化不劣性,说劣性是错的,发挥的好就是优性.</p><p>对物理学,爱恩思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但我以为人文科学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重要,人文科学到处有问题需我们解决,如环保等!</p><p></p>
发表于 2007-8-17 1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拜读了键强老师的"本质"一文~~~~有很多启发~~~也有很多共鸣.感觉前几次的发言也成了"牛犊"之言了.希望老师理解~~见谅</P>
<>在文中你提到的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问题,我也有过思考。我很认同你提到对与儒家思想的观点,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只是更象是一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他的思想不是引人思考,只是在劝人遵守。但是我还有一点思考,是否我们中国艺术一直不怎么争气的原因是否还因为“我们当前所提到了振兴传统会不会过于看重文人画的继承和发展”而文人画本身并不可以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方面面,更可以说它只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沧海一粟。我们在振兴传统,认清本质的同时是否应该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带来的成就,也就是所谓的“匠人”艺术。</P>
<>至于你提到的“艺术教”问题,我个人并不太认同。尽管我个人也从事艺术,热爱艺术。但我也可以深深认识到艺术本身的局限性。艺术始终免不了被政治,济济等等的影响,所以意图用它去完成人类对于内心的终极考问的宗教问题,我认为是力不从心的。而艺术我个人觉得它更象是一面镜子,它的目的是正衣冠,至于是做时代的哈哈镜,还是显微镜就要看我们的努力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0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 0cm 0cm 0pt"><B>回邓旭</B><B>318</B><B>:</B><B><o:p></o:p></B></P>
< 0cm 0cm 0pt"><B>谢谢你的关注及这么认真的回答。不是“牛犊”之言,是探讨之言,几个问题讨论。</B><B><o:p></o:p></B></P>
< 0cm 0cm 0pt">“而文人画本身并不可以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方面面”是对的,振兴传统应该是指精神、思想、内涵等高端的东西,也就是实质的东西,有些东西千变万化,但本质不会变,传统的东西一样。但关键的是,振兴传统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o:p></o:p></P>
< 0cm 0cm 0pt"><o:p> </o:p></P>
< 0cm 0cm 0pt">“传统工艺美术带来的成就”是应该加大力度挖掘及发展。“我们中国艺术一直不怎么争气的原因”有一条应该是经济的原因,象大唐盛国,鬼佬来学我们的艺术,所以你说“艺术始终免不了被政治,济济等等的影响,”是对的,但好的艺术作品是超越宗教,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国界,不分种族的全球共同语言。也是人类的财产,全球都认可,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所以,艺术存在所有艺术家的共同体,也具备所有艺术家去对自己内心的终极探究。艺术涵盖很广,更讲究内心,也存在超我、真我、自我的问题。艺术也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魂性的东西,我以为有新宗教的空间。但我正在探究。<o:p></o:p></P>
< 0cm 0cm 0pt"><o:p> </o:p></P>
< 0cm 0cm 0pt">希望就艺术本质多探讨,现在我已对艺术本质接着写,到时传上。</P>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0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按]转贴:王林先生对我回应的回应:</P>
<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0%">一周回复:<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因赴西藏参加原弓<a><U><B>艺术</B></U></A>机构的展览活动,迟复为欠。陈健强关于艺术本质的<a><U><B>文章</B></U></A>已经拜读,感谢有如此认真的回应。其中有几个问题还应加以讨论:<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其一,艺术特别是<a><U><B>当代艺术</B></U></A>与宗教不同,宗教是集体崇拜,而艺术是个人爱好,所以宗教有共同的最后的归宿,这个归宿是人为还是天意,乃是宗教永远要面对的问题。而艺术则是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对象)之间、天人之间关系的个人体验,体验只能存在于生命活动的过程之中。所以艺术的本质是发生学的而不是本体论的。<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其二,健强网友关于艺术本质的定义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如“艺术本质是……核心价值”、“艺术本质是……本质”等等,而艺术本质“就是人类对事物优化了的信息的统一”这个定义,所包括的可能就不只是艺术,似乎政治、科技、哲学都可以纳入其中。难怪健强网友会得出结论“艺术本质的终端等于我国道、佛、儒”。如果一定要有个定义的话,还不如说“艺术本质就是人类作为个体对真、善、感、能、慧的体会与体现”。其中“真”是指不同文化认定的内外真实性,“善”是指个体与当下现实关系中能够促进人类良性生存与优化延续的作用,“感”是指对于美——丑的感性反应,“能”是指与<a><U><B>作品</B></U></A>相关的语言能力与形式技巧,“慧”则是指把真、善、感、能联系起来成为创造的思想与思维。<o:p></o:p></P>
<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0%">其三,说“毛泽东最清楚中国的本质”,问题是中国的什么本质?是封建主义的、集权主义的还是民主主义的、平权主义的?历史真的能证明并且继续证明毛泽东是成功的吗?这可能还需要以后的历史。毛泽东思想一以贯之,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这远不是用毛泽东的个人错误和四人帮的阴谋诡计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对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是中国学者的历史使命,迟早有人会做。“批判”二字乃马克思主义精髓,为什么现在很少人提及?权力和思想的矛盾不是很明显吗?问题的关键不是权力的有无,而是权力是谁给的,给出者在给出权力之后自己还有什么权利——特别是思想及其表达的权利?</P>
发表于 2007-8-19 1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建强老师连夜的回复~~~</P>
<>我现在正在写一篇关于~~艺术的“探索性”和“归纳性”的文章,想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里面在对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归纳已知世界的不断变化中我发现了“神”“人”“人造物”三者很有意思的变化。它们分别都成为了不同时期“宗教”的实质,而且发展脉络清晰。希望在我初成文稿时可以得到建强老师的多多指导,在此先谢过。</P>
<>还是谈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来。我在邱正伦老师的一篇文章中留了言“</P>
<>在古代的中国文化处于强势,在外来文化上与其说是一种融合,不如说是一种包容。可是今天我们的文化并不处于强势,可我们还以为出卖中国人自己内心文化的根基是一种文化的包容的话那才是狭隘的在思考当前的文化和艺术!</P>
<>在今天我要唾弃文化上的妥协,讴歌那些抗争的最强音!</P>
<>给邱老师的最强音加上一嗓子!!!!”</P>
<>对于文化妥协主义,建强老师怎么看~~面对我们今天我们文化的处于弱势的现实我们又应该怎么去面对。对于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新宗教,那它怎么处理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我们可不想再看见中世纪的硝烟再一次弥漫,在无数多元的文化的毁灭中,一个叫做“艺术”唯一真神的新上帝从中诞生。</P>
<>我个人是更推崇哲学思考的,我跟主张艺术的哲学化发展。“宗教和哲学的区别是一个意图用一个答案解释一切,哲学则是意图用一个答案去打破我们可以解释的一切。一个是回答,一个是发问,我个人觉得问题的提出才是人类发展的关键。”</P>
<>谢谢建强老师的指教。</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0:04 , Processed in 0.0559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