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1|回复: 4

一个人的写作:回答诗人赵卡的22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1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FONT size=3>一个人的写作<o:p></o:p></FONT></P>
<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FONT>回答诗人赵卡的22个问题<o:p></o:p></FONT></P>
<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o:p></o:p></FONT></FONT></P>
<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o:p></o:p></FONT></FONT></P>
<  align=left><o:p><FONT face=宋体 size=3> </FONT></o:p></P>
<  align=left><FONT size=3>提问者/赵卡<o:p></o:p></FONT></P>
<  align=left><FONT size=3>回答者/广子<o:p></o:p></FONT></P>
<  align=left><FONT size=3>访谈形式/书面<o:p></o:p></FONT></P>
<  align=left><FONT size=3>访谈时间/2007年5月<o:p></o:p></FONT></P>
<  align=left><FONT size=3>访谈地点/呼和浩特<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o:p></o:p></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o:p></o:p></FONT></FONT></P>
<P  align=left><o:p><FONT size=3> </FONT></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宋体> </FONT></o:p></P>
<P  align=left>1、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写作的?<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自发的写作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在中国,现代诗因为没有传统可供摹写或承袭,而身边又缺乏直接的有效的文学指导和教育,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我基本上是从课本里的古体诗开始学习写作的。同时,也由于我所处的地域偏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朦胧诗,才知道诗歌原来可以这么写。也因此有了我的青春期写作。<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2、 你的诗歌风格来自思想还是技艺?<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写作有何风格可言。如果说在我的诗歌里具备了一些个人的特质,我想那既不是思想的也非技艺的。它更多的可能源于我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题材的处理方式。这么说,你当然可以认为它更倾向于技艺了。帕慕克曾经借黑的口说“惟有真正高超的技巧,才能让一位艺术家既画出无可匹敌的作品,又不留下任何透露自己身份的痕迹。”同时他又说“人们所追求的风格,只不过是泄露我们自身痕迹的一个瑕疵。”这句话可以佐证我对技艺的一些粗浅理解。<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3、 你的写作受过哪些人的影响?是否真的存在如布鲁姆所指出的“影响的焦虑”,你的焦虑是什么?<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由于阅读兴趣的广泛,很难说我的写作具体受到过哪些人的影响。我希望这么说不会导致误解。但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从我的作品里找到蛛丝马迹。譬如艾略特,W·S默温,譬如当代的西川、欧阳江河、柏桦、余怒和后期的于坚,他们都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对我的写作产生过作用。这个作用并不是直接指向作品的,而是一种方向性的。至于布鲁姆所说的“影响的焦虑”,我想每个写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说辞。但它对我毫无作用。我最大的焦虑是如何才能写出让自己更满意的或者说理想的诗歌。<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4、 从你新近出版的诗集中,我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写:青春期的和现在的。你怎么看待青春期写作和成熟时期的写作?是关于理想和思辩的关系吗?<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严格意义上的写作区分是不存在的。那似乎也是评论家的事。这个话题在九十年代已经讨论的太多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旧约与新约的关系。<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5、 一个成熟诗人的标志是什么?你是一个成熟的诗人吗?<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一个成熟的诗人应该具有持续的、冷静的、内敛的、节制的,但有时也像初学者的那种写作冲动与激情。至于我,永远都不会也不想成为一个所谓成熟的诗人。因为,一个成熟的诗人同时还可能意味着写作能力的衰竭。以及不逢适宜的表现出审美上的保守和反动。<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6、 诗歌是一种表达还是呈现?以你为例。<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我迷恋的诗歌一定是呈现的。但就像大多时候我们更需要言说一样,表达也是诗歌的一个合法功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是表达的还是呈现的,而是怎么去表达或者呈现。就我来说,我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是表达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呈现的。<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7、 反讽于你的诗歌而言,是一种文学态度还是修辞技艺?<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两者皆有吧。<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8、 我注意到,在你的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诸如“塑料”“旧的”这样的语汇,它们在你那里有什么特殊的语义指向吗?<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哦。正如你所发现的,我确实频繁使用了“塑料”一词。而且,我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联想到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功能。从感性的角度讲,“塑料”天然具有一种伪的,假的,易磨损的表征。在我的语汇里,它还暗含着颓废、嘲讽和感伤的成分。<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9、 除了诗歌,你还尝试其它文体写作吗?比如小说或电影。<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当然。其实我一直在进行零散的随笔和散文写作,只是还没有写出气候嘛。这几年出于生计的考虑,我还试着写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本,也没有弄出个样子来。说来你也许不信,我最初学习写作就是从小说开始的。小小说那种。我对写小说有一种心理上的惧畏,我觉得能写小说尤其能写出好小说的人都很了不起。那不仅需要才华和心智,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巨大的精神和体力支撑嘛。我不行,除了空有一身体力,我是一个浅尝辄止的人,一个很懒惰的人。再说我也天生不会编故事,不会撒谎的嘛。<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0、这几年,你好象一直都在公开的反对“口语诗”,我想知道<FONT face=宋体> </FONT> 为什么?<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如果我说,我最初反对的只是“口语诗”里的那些“口水诗”,尽管事实如此。但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我反对的其实就是一切“口语诗”。随着阅读经历的增长,尤其是对诗歌阅读的期待和自我苛求,我越来越对“口语诗”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口语入诗已经不仅仅是理论层面要探讨的问题,抛开诗歌文本对语言的选择和基本要求,低劣的、粗俗的、泛滥的、苍白的市井口语对诗歌的伤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关于这些,我在《我为什么反对口语诗》一文和正在完成的另一篇文章里有详尽的论述。有空你可以自己去看。我现在要说的是,如果一开始反对“口语诗”还是文学意义上的,那么,当我不断看到集聚在某诗歌论坛的那些个“口语诗人”的拙劣表现,我的反对已经具备了“政治”色彩。用诗人阿翔的话说就是“最终对了人”。我知道这么做,会得罪很多用口语写作的诗人并遭到他们的不屑,但我不会因此修正自己的观点。我的态度是,对于那些妄图继续糟蹋诗歌的“口语诗人”决不姑息。<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1、在你零乱的生活里,诗歌对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歌和具体的生活互为影响吗?<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首先我的生活并不零乱,对待生活我有自己内心的秩序。诗歌于我仅仅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它与我的生活没什么直接的关联。相反的,生活却无时不在影响我的写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如此乏味和机械,完全没有诗意。这就决定了诗歌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2、你的诗歌在某些时候有一种卷入传统的企图,而传统恰恰和你的诗歌有一种疏离感。你是如何平衡这种疏离感的?<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每个诗人身上都同时具有两个传统。一个大传统,是源自整个文化或文学系统的,是集体的传统。还有一个小传统,是个人的。是需要我们经常面对和反视的个人的书写历史。我想你指的“卷入传统”是针对那个大传统的,而这并不是我要考虑的。我更关心的是我个人的那个小传统。只有认真的对个人小传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才真正有可能把你与其他写作者区别开来。而不是那个虚张声势的、大而无当的大传统。<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3、性格和诗歌有关系吗?请举个例子来说明你的偏执。<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正如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肯定会决定你的诗歌禀赋和气质。我的性格中确实有偏执的成分,它或多或少的介入了我的写作。譬如一个词,你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么用,但你非的找出第三种、甚至第四种用法。具体一点儿,再譬如“像”或“仿佛”,在很多人那里就是当“像”或“仿佛”来使用的,但在我的语境里,已经完全偏离了它们的修辞意义。而仅仅是一种转折的、无奈的、迫不得已的选择。我坚信,一个在生活中不轻易妥协的诗人,在他热爱和敬畏的词语面前也不会轻易妥协。<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4、灵感是什么?你确认有灵感吗?你写诗需要灵感吗?<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很惭愧。我真的不知道灵感是个什么东西。我更愿意把你说的灵感理解为写作的冲动,这个冲动保持住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状态。这种冲动和状态我曾经是有过的,后来很多年找不到了。现在,它们好象正在重新回到我的身体里。<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5、诗人是否有一种宿命感?比如你自己。<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有的。这种宿命感是由典型的东方文化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生长在你的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文化遗传常常使我产生绝望的念头。比如我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去,怎么活,怎么死。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不谈了,太沉重。<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6、内蒙古的诗歌在当下遭遇了哪些处境?你如何评价内蒙古的当代诗歌,我说的是现代汉诗。你的诗歌和内蒙古存在什么样的联系?<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这真是个让人反感的话题,不过我们也不妨试着来谈谈它。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当代中国汉语诗歌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诗歌根本就没有位置。而且,由于在现代诗歌进程的格局中长期的缺席,导致了内蒙古诗歌写作水准的整体平庸和低下。类似的观点,我曾在为《诗歌月刊》内蒙古诗人专辑撰写的一篇评论里谈到过。尤其是近几年,内蒙古的本土诗人几乎全军覆没。尽管包括你本人、年事稍长的张天男以及年轻一代的巴彦卡尼达、牧子等人还在努力,但成效似乎并不大。反而是另一些如孟芊、泽婴、幽云等很早就从内蒙古出去的“异乡人”,让我看到了希望。至于我的写作与内蒙古毫无关系。我是一个人的写作。<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7、就内蒙古来说,你能确认自己的诗歌地位吗?为什么?当  然,你也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不。我决不回避这个问题。至少在内蒙古,我是最好的诗人。请你注意,这句话后面没有“之一” 那个虚伪的后缀。这个也不需要理由,作品在那儿放着呢。不过你应该清楚,我这么说其实也是很可笑的,实际上内蒙古已经没有真正用心写诗的人了。<o:p></o:p></FONT></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18、你最满意的自己的诗歌是哪一首?请不要说下一首。<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噢。这个真还不太好说。站在作者的角度,我确实对自己满意的东西不多。但既然前面已经把狂话说出去,就只能主动交代了。抛开下一首,我还是比较看重自己的短诗。早期的像《一个人的夜晚》《钟表店》《赝事》《春天的垃圾车》《旧照片》等;近期的有《春日》《女士》等。这些你都熟悉的嘛。<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19、你平时主要阅读哪类书籍,阅读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阅读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奢侈的事了。我的阅读兴趣应该还算是广泛的,但平时相对集中在文学和社科方面。其中诗歌、小说和批评类的读的可能要多一些。当然也会读一些奇怪的书,像有一本书叫《魔鬼的面料》,就很有意思的。阅读对我来说只意味着成长。活到老,读到老,成长到老。<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20、你成为诗人后的主要工作是什么?<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新闻,导演,策划,不计其数。我几乎做过各种行业的策划。媒体策划、企业策划、电视策划等等。我写过的各类方案远远大于我在文学方面码字的总和。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非著名职业策划人。<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21、你一生最想做的事有哪些?<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那太多了。现在最想做的是当一个公安局长。打黑除暴,但决不扫黄。哈哈!<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22、最后一个问题:访谈结束后你准备去干什么?<o:p></o: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答:请你去喝酒。你付帐。<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广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oyuanguangzi<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赵卡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ka<o:p></o:p></FONT></P>
<P ><o:p><FONT face=宋体> </FONT></o:p></P>
发表于 2007-5-24 22: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我老看不到下面的文字!问好一下先
发表于 2007-5-25 1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一位蒙古诗人,很高兴!
发表于 2007-5-25 16: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狼人兄的访谈对我很有启发!
发表于 2007-5-25 1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二位,这么多年了,内蒙古的诗人我就只知道你们两位,还有个在《草原》的编辑辛欣(?)不知道他写不写诗。凉夜不能算是内蒙古诗人。向二位兄弟问好了,访谈既有深意又诙谐幽默。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19:34 , Processed in 0.0373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