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邱正伦

新人本主义,中国艺术的主流趋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1 0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p>书法的灵魂——革新</p><p>时人无偶像 羲之字有瑕 <br/>人人皆有不足 缺陷 短处 范错 局限 未知 所以反对偶像崇拜 以时人的审美观看王羲之的书作也有诸多瑕疵&nbsp; &nbsp;其字稍显纤秀 造型闭合 精熟略过 书法语言未自觉 整体感不强 远观更觉字间孤立 少有原创 风格求稳 ……<br/><br/>风格的“四统一” <br/>民族性与世界性 地域性与广域性 时代性与越时性 共性与个性四组关系的辩证统一 其差异影响着作品风格的差异<br/><br/>谈“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br/>笔心 笔毫中心的一小撮 既包括笔尖 也包括笔根 “常”不是说“只” 既包括“在” 也“包括“不在”点画中行<br/><br/>晋人用“单勾斜执”执笔法 <br/>单勾斜执就是今人一般的硬笔执笔法 主要由拇 食 中三指着力 笔杆斜靠在虎口内 这从古画上可以得到证实 再就是通过实践经验及对晋人书作的研究 敏感<br/><br/>书者欲影响别人得先改造自己 <br/>书者主要通过书法语言(线条 造型 构图 笔 墨 纸 形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尤其线条乃作者心迹的直接表露 道德败坏 品格低下 邪恶无耻之徒无论怎样“聪明”地掩饰 试图把字写得光 正 雅但字的气韵 节奏始终会让其露出尾巴 敏感的欣赏者一看即知 此正所谓“风格即人” 所以期望作品产生正的社会效益 必得不断超越自我 完善人格 追求“让我今天活得尽善尽美”&nbsp; &nbsp;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br/><br/>艺道震撼 <br/>古今中外凡不朽的艺术杰作 无不以内容和形式共同作用感官 震撼人心<br/><br/>“ 米字形”造型法 <br/>米字形(八个角都是45度)不同于所有的格 圈 形 线 点的是它能够协调地处理聚散 正斜 方圆 宽窄 疏密 大小 自由与规范等的辩证统一<br/><br/>"用笔千古不易"——变 <br/>线条的中侧 藏露 快慢 重轻 粗细&nbsp; &nbsp;方圆 曲直 正斜 颤滑 顺拗 大小……皆因时 人 字千变万化<br/><br/>书法的复兴需要您的“提问” <br/>提问往往比答问更需创见 思路更要开阔 对学术研究更显重要 尤其是重点 疑难 坚深 前沿 大家感兴趣 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价值更是突出 让我们勤于思考 积极提问&nbsp; &nbsp;我现在就有几个 为什么宋体字是秦桧创造 受书法影响最深的日本为什么对中国侵害最大&nbsp; &nbsp;书坛为什么创新者寡<br/><br/>解放和发展书法生产力 <br/>一手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宏观指导 依法治文 赏功罚过 “排障除污 ”) 一手构建公平文化市场竞争环境(所有相关的企业 单位 院校 协会 团体 个人之间都应一律平等&nbsp; &nbsp;彼此公平竞争) 至于具体怎样改革创新 望大家不吝建言<br/><br/>高效地练字 临帖 <br/>指划 在腿 掌 肚 床 桌 地等皆可用指练字 <br/>虚临 执硬笔对帖字凌空虚写 <br/>其上的优点是便捷 环保 可与实写 实临结合练习<br/><br/>书法的发展趋势 <br/>1 简体书法居多 <br/>2 自由体(笔墨形式随内容)盛行 <br/>3 所有文字皆可是书法 <br/>4 书法表演与电子 信息技术的结合 <br/>5 镜框形制为主 <br/>6 短句 少字数内容占主流 <br/>7 面向市场 价位与绘画相当 <br/>8 各国书法互相交流 学习 借鉴 <br/>9 天才 杰作灿若星辰 <br/>10 创新 多元 <br/>……<br/><br/>简体书法——时代的呼唤 <br/>1 繁体字的使用和认知者全球大约四千万 而简体字却约十一亿 在未来几十年可能增到十四亿&nbsp; &nbsp;其间前者减至极少 <br/>2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br/>3 利于扫盲 <br/>4 时代审美趋于简约 <br/>5 拓展创新的领域 <br/>6 继续扮演汉字演化的角色 <br/>7 看得懂 寓教于乐 <br/>8 减少先辈遗产的束缚 <br/>9 与时俱进<br/>10 多元&nbsp; &nbsp;<br/>……<br/><br/>创新的层次 <br/>最高为原创 次为改造 再次为组合 <br/>一流的艺术品定是原创之作<br/><br/>书法不只是装饰艺术 <br/>书法不应过多停留在“装饰”层面 而应侧重创作反映生活&nbsp; &nbsp;与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相协调 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作品<br/><br/>钻研——灵感——杰作 <br/>唯有拼命钻研 关注社会 体察自然 感悟生活才是获得豁然开朗的灵感的不竭源泉 由此产生的超凡的思维 想像力才是可能的创出杰作的根本保证<br/><br/>物质、精神文明凭什么发达? <br/>各方面的体制 机制 制度的构建是否科学 健全 合理 是否适合本国国情 对物质 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 发展得健康与否与之有着直接关联 尤其在文化方面<br/><br/>书法的构图与时空的关系 <br/>书法的构图每每是在理性与非理性 有序与无序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对线条时空进行组合 排布 跳跃 流转 穿越的结果<br/><br/>公正而全面地评论 <br/>对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知识价值 道德价值&nbsp; &nbsp;娱乐价值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创新价值 审美价值)应公正而全面地评论&nbsp; &nbsp;但因评论者的偏好 学识 修养 目的 时代 民族 阶层 性别 年龄 意识形态等可能出现误评&nbsp; &nbsp;错评或偏差&nbsp; &nbsp;不过 时间终会还以公正<br/><br/>通感于书法的启示 <br/>由于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 视 听 嗅 味 触等感觉会发生交流 转移 联系的现象 这就为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一些启示 如创作书法时可自我朗诵 置于相关的书写环境 相关的音乐 视听放听 不用易渗化的纸张创作更彰显笔触 尝试多人或多笔创作一幅作品 用拇 食指蘸墨书写能表现无可比拟的人性触感美 墨汁里可搀和些相关的物质 对于作品的欣赏环境也可作联觉性布置……<br/><br/>书写姿势要领<br/>无论是站 坐 蹲的写姿 右手执笔则左脚跟抬起 反之亦然<br/><br/>眼光变化于书法创作的影响<br/>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 眼光于笔端会有三种状态 一是专注 二是游移 似看非看 三是无视或闭眼&nbsp;&nbsp;其因创作字体 文字 内容 用品 风格等的不同而有别 眼光变化越是靠前者书作越多理性与必然性&nbsp;&nbsp;越靠后者则相反 当然这一切都要自然而为<br/><br/><br/><br/>听音乐感受书法创作<br/>我素来喜在各种艺术中获取灵感 借鉴经验 寻找启发——虽然我别的艺术素养不济 但这并不影响我的上述冲动(尤其是感觉江南才尽 疑无前路时) 现在要谈的是音乐 我常坐电脑前戴上耳麦 点击不同风格 形式 题材 主题的音乐视听 把音量调到老大 这时 (或是自己 或是别人 或是男女合作 或是多人)创作书法的虚拟情境即在脑海浮现:由器乐 人声的音质 音色想到笔毫的特性和运笔特色:长锋 短锋 狼毫 羊毫 兼毫 粗锋 细毫 中侧 藏露等 由旋律 和声想到线条的起伏 重轻 方圆 走停 急缓 浓淡 交叉 重叠 离合等 由音调想到线条的大小 提按 抑扬等 由节奏变化想到书写的点 线 面 顿 挫交替等等 上述对应不一定准 只是感觉随着乐音的流动 仿佛自己或设身处境感受其书写正酣——情感 姿势 状态 环境 行笔(点 推 抵 挑 滚 转 翻 畅 滞 拖 滴 摆 划 刷 晃 抖 颤 砸 留 回 扫 擦 跳……)等“历历在目” 此妙难以道清 唯亲身体验方得其趣<br/><br/>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自然<br/>书者真正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时是完全自然 天人合一 心手双畅的境界 作品恰似天成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的痕迹 无论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表达思想与情感都是其自然流露 可谓已臻化境 这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错的才艺 相当的生活积累作为支撑 它的出现并非随时招之即来 这是创作环境 艺术用品 书者心境等诸多内外因的巧妙结合所致<br/><br/>谈“一笔书”<br/>自张芝创“一笔书”以来 其多用于狂草创作 其实“一笔书 ”并非指真的一笔到头 它是指线条的行气 神采 笔势的连贯与呼应 既有行也有停 既有断也有连 其不仅适用于草书 同样适用于其它字体的创作<br/><br/>艺术创作离不开“意象”<br/>“意”指心灵 思维活动 “象”指客观形象 “意象”则为二者的结合 是人的精神 行动积累的总和在头脑中的自然生成 艺术创作者的脑海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闪现 或清晰或模糊 然后运用创作技巧和手段使之转化为艺术形象 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 与“意象”的质量有重要关系<br/><br/>自知之明 <br/>由于本人记忆力 综合素质较差 写几个帖子也是错误颇多 常是改了又改 望见谅 我能尽些力的只是做些基础性 幕后的 铺路的工作 正是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衷心希望尽可能多的年轻 高素质 创新型人才加入到书法的专业队伍中来 担当复兴书法的先锋<br/><br/><a href="http://q.163.com/hbwh20080115/" target="_blank"><font color="#800080">http://q.163.com/hbwh20080115/</font></a><br/></p>
发表于 2008-6-12 1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p>邱先生的论题过于宽泛</p><p>人本思想已有几千年的历史</p><p>中国艺术基本上未曾脱离这一点</p><p>如"原则"之说稍有混乱,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构成不够清晰</p><p>不要急于否定或完全肯定</p><p>过程&nbsp; </p>
发表于 2008-6-14 1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作者的观点,你可以认同,可以反对!但是别做人身攻击。这样只会显得你很没有素质!
发表于 2008-9-15 09: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2>书法的灵魂——革新</h2><p></p><p></p><p>时人无偶像 羲之字有瑕 <br/>人人皆有不足 缺陷 短处 范错 局限 未知 所以反对偶像崇拜 以时人的审美观看王羲之的书作也有诸多瑕疵&nbsp; &nbsp;其字稍显纤秀 造型闭合 精熟略过 书法语言未自觉 整体感不强 远观更觉字间孤立 少有原创 风格求稳 ……<br/><br/>风格的“四统一” <br/>民族性与世界性 地域性与广域性 时代性与越时性 共性与个性四组关系的辩证统一 其差异影响着作品风格的差异<br/><br/>谈“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br/>笔心 笔毫中心的一小撮 既包括笔尖 也包括笔根 “常”不是说“只” 既包括“在” 也“包括“不在”点画中行<br/><br/>晋人用“单勾斜执”执笔法 <br/>单勾斜执就是今人一般的硬笔执笔法 主要由拇 食 中三指着力 笔杆斜靠在虎口内 这从古画上可以得到证实 再就是通过实践经验及对晋人书作的研究 敏感<br/><br/>书者欲影响别人得先改造自己 <br/>书者主要通过书法语言(线条 造型 构图 笔 墨 纸 形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尤其线条乃作者心迹的直接表露 道德败坏 品格低下 邪恶无耻之徒无论怎样“聪明”地掩饰 试图把字写得光 正 雅但字的气韵 节奏始终会让其露出尾巴 敏感的欣赏者一看即知 此正所谓“风格即人” 所以期望作品产生正的社会效益 必得不断超越自我 完善人格 追求“让我今天活得尽善尽美”&nbsp; &nbsp;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br/><br/>艺道震撼 <br/>古今中外凡不朽的艺术杰作 无不以内容和形式共同作用感官 震撼人心<br/><br/>“ 米字形”造型法 <br/>米字形(八个角都是45度)不同于所有的格 圈 形 线 点的是它能够协调地处理聚散 正斜 方圆 宽窄 疏密 大小 自由与规范等的辩证统一<br/><br/>"用笔千古不易"——变 <br/>线条的中侧 藏露 快慢 重轻 粗细&nbsp; &nbsp;方圆 曲直 正斜 颤滑 顺拗 大小……皆因时 人 字千变万化<br/><br/>书法的复兴需要您的“提问” <br/>提问往往比答问更需创见 思路更要开阔 对学术研究更显重要 尤其是重点 疑难 坚深 前沿 大家感兴趣 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价值更是突出 让我们勤于思考 积极提问&nbsp; &nbsp;我现在就有几个 为什么宋体字是秦桧创造 受书法影响最深的日本为什么对中国侵害最大&nbsp; &nbsp;书坛为什么创新者寡<br/><br/>解放和发展书法生产力 <br/>一手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宏观指导 依法治文 赏功罚过 “排障除污 ”) 一手构建公平文化市场竞争环境(所有相关的企业 单位 院校 协会 团体 个人之间都应一律平等&nbsp; &nbsp;彼此公平竞争) 至于具体怎样改革创新 望大家不吝建言<br/><br/>高效地练字 临帖 <br/>指划 在腿 掌 肚 床 桌 地等皆可用指练字 <br/>虚临 执硬笔对帖字凌空虚写 <br/>其上的优点是便捷 环保 可与实写 实临结合练习<br/><br/>书法的发展趋势 <br/>1 简体书法居多 <br/>2 自由体(笔墨形式随内容)盛行 <br/>3 所有文字皆可是书法 <br/>4 书法表演与电子 信息技术的结合 <br/>5 镜框形制为主 <br/>6 短句 少字数内容占主流 <br/>7 面向市场 价位与绘画相当 <br/>8 各国书法互相交流 学习 借鉴 <br/>9 天才 杰作灿若星辰 <br/>10 创新 多元 <br/>……<br/><br/>简体书法——时代的呼唤 <br/>1 繁体字的使用和认知者全球大约四千万 而简体字却约十一亿 在未来几十年可能增到十四亿&nbsp; &nbsp;其间前者减至极少 <br/>2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br/>3 利于扫盲 <br/>4 时代审美趋于简约 <br/>5 拓展创新的领域 <br/>6 继续扮演汉字演化的角色 <br/>7 看得懂 寓教于乐 <br/>8 减少先辈遗产的束缚 <br/>9 与时俱进<br/>10 多元&nbsp; &nbsp;<br/>……<br/><br/>创新的层次 <br/>最高为原创 次为改造 再次为组合 <br/>一流的艺术品定是原创之作<br/><br/>书法不只是装饰艺术 <br/>书法不应过多停留在“装饰”层面 而应侧重创作反映生活&nbsp; &nbsp;与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相协调 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作品<br/><br/>钻研——灵感——杰作 <br/>唯有拼命钻研 关注社会 体察自然 感悟生活才是获得豁然开朗的灵感的不竭源泉 由此产生的超凡的思维 想像力才是可能的创出杰作的根本保证<br/><br/>物质、精神文明凭什么发达? <br/>各方面的体制 机制 制度的构建是否科学 健全 合理 是否适合本国国情 对物质 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 发展得健康与否与之有着直接关联 尤其在文化方面<br/><br/>书法的构图与时空的关系 <br/>书法的构图每每是在理性与非理性 有序与无序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对线条时空进行组合 排布 跳跃 流转 穿越的结果<br/><br/><br/>通感于书法的启示 <br/>由于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 视 听 嗅 味 触等感觉会发生交流 转移 联系的现象 这就为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一些启示 如创作书法时可自我朗诵 置于相关的书写环境 相关的音乐 视听放听 不用易渗化的纸张创作更彰显笔触 尝试多人或多笔创作一幅作品 用拇 食指蘸墨书写能表现无可比拟的人性触感美 墨汁里可搀和些相关的物质 对于作品的欣赏环境也可作联觉性布置……<br/><br/>书写姿势要领<br/>无论是站 坐 蹲的写姿 右手执笔则左脚跟抬起 反之亦然<br/><br/>眼光变化于书法创作的影响<br/>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 眼光于笔端会有三种状态 一是专注 二是游移 似看非看 三是无视或闭眼&nbsp;&nbsp;其因创作字体 文字 内容 用品 风格等的不同而有别 眼光变化越是靠前者书作越多理性与必然性&nbsp;&nbsp;越靠后者则相反 当然这一切都要自然而为<br/><br/><br/><br/>听音乐感受书法创作<br/>我素来喜在各种艺术中获取灵感 借鉴经验 寻找启发——虽然我别的艺术素养不济 但这并不影响我的上述冲动(尤其是感觉江南才尽 疑无前路时) 现在要谈的是音乐 我常坐电脑前戴上耳麦 点击不同风格 形式 题材 主题的音乐视听 把音量调到老大 这时 (或是自己 或是别人 或是男女合作 或是多人)创作书法的虚拟情境即在脑海浮现:由器乐 人声的音质 音色想到笔毫的特性和运笔特色:长锋 短锋 狼毫 羊毫 兼毫 粗锋 细毫 中侧 藏露等 由旋律 和声想到线条的起伏 重轻 方圆 走停 急缓 浓淡 交叉 重叠 离合等 由音调想到线条的大小 提按 抑扬等 由节奏变化想到书写的点 线 面 顿 挫交替等等 上述对应不一定准 只是感觉随着乐音的流动 仿佛自己或设身处境感受其书写正酣——情感 姿势 状态 环境 行笔(点 推 抵 挑 滚 转 翻 畅 滞 拖 滴 摆 划 刷 晃 抖 颤 砸 留 回 扫 擦 跳……)等“历历在目” 此妙难以道清 唯亲身体验方得其趣<br/><br/>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自然<br/>书者真正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时是完全自然 天人合一 心手双畅的境界 作品恰似天成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的痕迹 无论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表达思想与情感都是其自然流露 可谓已臻化境 这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错的才艺 相当的生活积累作为支撑 它的出现并非随时招之即来 这是创作环境 艺术用品 书者心境等诸多内外因的巧妙结合所致<br/><br/>谈“一笔书”<br/>自张芝创“一笔书”以来 其多用于狂草创作 其实“一笔书 ”并非指真的一笔到头 它是指线条的行气 神采 笔势的连贯与呼应 既有行也有停 既有断也有连 其不仅适用于草书 同样适用于其它字体的创作<br/><br/>艺术创作离不开“意象”<br/>“意”指心灵 思维活动 “象”指客观形象 “意象”则为二者的结合 是人的精神 行动积累的总和在头脑中的自然生成 艺术创作者的脑海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闪现 或清晰或模糊 然后运用创作技巧和手段使之转化为艺术形象 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 与“意象”的质量有重要关系<br/><br/><br/>公正而全面地评论 <br/>对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知识价值 道德价值&nbsp; &nbsp;娱乐价值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创新价值 审美价值)应公正而全面地评论&nbsp; &nbsp;但因评论者的偏好 学识 修养 目的 时代 民族 阶层 性别 年龄 意识形态等可能出现误评&nbsp; &nbsp;错评或偏差&nbsp; &nbsp;不过 时间终会还以公正<br/><br/></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32 , Processed in 0.0461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