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27|回复: 4

[公告]请求斑竹置顶。请问有无在北京的写诗工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4 23: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有无在北京的写诗工友有兴趣参加4月14日、15日“打工诗歌工作坊”在北京举办的交流活动?</P>
<>如有,请回帖联系。或发电邮到<a href="mailto:iamch@163.com" target="_blank" >iamch@163.com</A>。也可加我QQ号联系:241817108</P>
<>此公告受朋友之托到各打工者文学论坛发布。欢迎转载。非常感谢!</P>
<><BR>附:打工诗歌工作坊</P>
<>2007-2-2 11:23:10 文/方清霞 摄影/娄者娘娘</P>
<>      2007年的1月19、20、27日晚6:00—8:00点,打工妹之家举办了三次打工诗歌培训,本次培训由香港诗人廖伟棠发起,香港乐施会支持,由北京现代女诗人沈木槿主讲。打工妹之家的会员、志愿者共计30几人参加了打工诗歌工作坊,这也是打工妹之家自1月份搬家后第一次举办培训活动,除了一些老会员的参与外,还不乏新面孔的出现。<BR>      本次诗歌工作坊旨在鼓励打工者,透过诗歌反映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表达打工者的心声;以促进打工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丰富打工群体的文化生活;提高参与者诗歌写作技巧和信心为目标。<BR>      工作坊最后将分组进行小型诗歌比赛,通过诗歌比赛,推选出优秀作者参加一个诗歌交流营活动。推选标准由工作坊所产生的作品水准及参与者热情程度决定。交流营的时间为两天,在春节后举办(拟于2月24日、25日),暂定地点为北京的798艺术中心。届时导师和学员一起居住于艺术中心附近旅馆,举办艺术展览导赏、艺术讨论以及诗歌朗诵会等。<BR>      诗歌交流营活动后还将选出参加的打工者、培训者、协助者创作的诗歌,印制一本诗集,此诗集属非卖品,只作内部分享。</P>
<> <IMG src="http://www.nongjianv.org/web/Files/DownLoad/2007020211.jpg" align=middle border=1> <BR><IMG src="http://www.nongjianv.org/web/Files/DownLoad/2007020215.jpg" align=middle border=1><IMG src="http://www.nongjianv.org/web/Files/DownLoad/2007020239.jpg" align=middle border=1></P>
<>北京工友“同心诗社”近日成立<BR>诗人论坛 发表于:2007.02.07 12:33修改于:2007.02.07 22:27 <BR>  <BR>  <BR>   图1:同心诗社诗歌培训   </P>
<><IMG src="http://bbs.poemlife.com:1863/forum/photo.jsp?forumID=69&amp;photoID=72" border=0><BR>北京工友“同心诗社”近日成立 (图) <BR>  </P>
<>  诗生活通讯社记者2007年2月7日综合报道 2月2日,由香港乐施会支持,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起的同心诗社成立。来自广东、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辽宁、浙江、四川、内蒙等省在京务工的几十位工友、歌手等济济一堂,以相互交流创作的简朴方式举行了诗社成立的仪式。<BR>  在这个冬末春初之际,尽管诗社的成员都是外地来京打工的工友,有在工地干建筑的,有在工厂做工的,有自己摆摊卖煎饼果子的,有保安、厨师、食堂的女工等等,虽然大家平时的工作时间很长,写作水平也有待提高,但大家对诗社的认同感和创作的欲望都很强。虽然大家现在的创作多少还处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自发阶段,但从工友的创作中能明显看到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工友已开始在通过创作来对现实做出反思。<BR>  有工友这样写到:“梦想的翅膀带着我的青春/飞向了中国的北京城/这里一片莺歌燕舞/我被深深地吸引了/瞅个空隙/一个猛子便扎了下去/我努力改造着自己/想办法让自己融入其中/努力,努力,再努力/奋斗,奋斗,再奋斗/终于有一天/我迷惘了/因为这儿并不容纳我/我被鸟的统治者以异类驱赶了出来……”“听/一双双脚踏着它/探索着/沉默已久的声音/打破了黎明时的寂静/看/那一群群的异乡人/牵扯着,交织着/为生活奔波着/那沉默已久的声音/连着每个人的过去/透着每个人的未来/”……虽然大家写出来的语言有些粗糙,但我们知道诗歌的本质是“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BR>  依托于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同心诗社没有宣言,没有口号,有的只是工友们的诚挚对话和交流,为工友们长期开展当代诗歌交流提供了一个朴素的平台。此前,打工青年艺术团平时去工地、工厂、社区给工友们做义务演出时,发现很多工友平时都有写作的爱好,而诗歌创作相对而言更适合工友,后来在给工友们举办了系列诗歌创作培训之后,工友们决定成立自己的诗社,发出自己声音,同心协力,共同进步,故取名“同心诗社”。<BR>  诗歌是一个工具,工友们表示今后他们将用它来大声的说话。“我们是一群用绿皮火车运来的人/在这座城市的六里桥等地自发出售/或被直接装进用围墙遮挡的工地/有的会被报纸上的黑中介/骗走出门前用庄稼换来的钱/有的前几个月的工资/将成了拿不回来的抵押金/鲁迅说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我们从八十年代到现在/这样走着的人已有2亿……” 工友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求生存,城市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触摸的幻象,在物质性和精神性上,工友们都处于边缘。诗歌是一面可书写的镜子,通过它,工友们看清了自己,看清他们的现实处境,并看懂周围和这个世界以及更远的东西,同时他们用它来记录他们的足迹。<BR>  同心诗社的缘起是香港乐施会支持,诗人廖伟棠、张杰、沈木槿、吴季等担任导师的打工诗歌工作坊,参与这个工作坊的团体除了同心诗社,还有北京的打工妹之家、深圳的小小草工人咨询服务部等。</P>
<P><BR>【稿件提供:同心诗社 许多】 </P>
发表于 2007-4-7 2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诗歌的济世功能或者说现实功效性为零,但写诗/读诗可以重新发现自己,觉察自己!</P>
发表于 2007-4-7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置几天吧。
发表于 2007-4-10 2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很欣赏这类人和这类事!
发表于 2007-4-11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得.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13:41 , Processed in 0.0310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