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21|回复: 5

[原创]电影的美学本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5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电影美学的本性</B><B><o:p></o:p></B></P>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 >谈电影的美学本性,向大家介绍一本有关的书,即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所著的《电影的本性》。其书的最主要观点,就是强调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换言之,也就是说,在电影镜头前所显现的生活,就是再现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为什么是这样?作者认为这是由于摄影机照相本性所决定的。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对,因为电影艺术并不等于摄影艺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所以克拉考尔的“本性论”不能为整个电影界完全接受。但是,我认为克拉考尔的观点基本上抓住了电影的最基本的特性,为我们深入认识电影的美学本性指明了方位。下面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对电影美学本性的基本观点:一、电影艺术的最基本特性;二、电影艺术审美的几个最基本特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 ><B>一、电影艺术的最基本特性</B><B><o:p></o:p></B></P>
< >克拉考尔将电影艺术与摄影艺术联系起来思考,将电影的本性说成为“物质现实的复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电影艺术的基本物质手段,还有光学原理的应用等方面与照相有极大的相似,如摄影、洗印等工艺术流程也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电影艺术是“活动”式的照相,因而电影的摄影机是高速式的摄影机,所摄的底片不是单个的胶片,而是长长的相联贯的胶卷。摄影是洗成照片供人欣赏,而电影则利用了视觉的滞留原理,将高速的活动摄影机摄影后所加工制成的胶卷,再通过相应的放映机在相应的转速下放映出来供人欣赏。</P>
< >摄影艺术是静止的视觉艺术,和绘画一样通过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光、影、色、形;通过绘画的构图、色彩、线条、造型等基本手段,构成一幅幅有意味形式的,或是有意境的作品供人欣赏。而电影艺术则是动态的艺术,这一点,使它与摄影艺术明显地区别开来,而它却和戏剧、舞蹈艺术有相类似的地方,即它们一样可以动态地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功能,艺术地表现和再现出现实中的生活情景,可以叙述一件事情,或是把它编成故事,通过艺术手段活龙活现的表现或是再现出来,供人应观赏。</P>
< >摄影艺术虽然与绘画有相同的地方,但摄影艺术不等于绘画艺术,二者各有各的艺术特性。摄影的功能可以将绘画作品摄录下来,放大或缩小,但它仍是绘画作品。如作了摄影艺术的处理,最多也只能是二者的结合,并不全等于是摄影艺术。同样,电影与戏剧等也有相类似的地方,但电影艺术不等于就是戏剧艺术等,二者间也各有各的艺术特性。电影摄影机也同样可将戏剧作品的表演录制制下来,但它仍是戏剧作品。如作了电影手法的处理,最多也只能是二者相结合产生的艺术,如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摄制的电影作品等就是这样。这些可划归为电影类,也可划归为戏剧类,不属于是纯粹的电影艺术。</P>
< >上面简略地讲了电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区别,特别是与摄影艺术的区别。电影艺术虽然与摄影艺术有区别,但它们的同根同源的本性却是不可改变的,这一点必须注意,否则就认识不清楚电影艺术的本性。</P>
< >电影艺术产生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世纪末并非偶然,它和摄影艺术一样,都是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世纪西欧自然科学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在当时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光学等形成的新的物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在法国人达盖尔的照相术,美国人爱迪生的活动照相术,还有法國人愛米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雷諾發明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光學影戲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等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光学和照相是这两们艺术的物质实践基础,它们分道扬镳,是因为电影艺术需要动态。</P>
< >电影的发明离不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功绩,但爱迪生的创造还不是真正电影艺术的开端。电影史评论家评爱迪生的活动照相仍没有脱离掉照相术的固有模式,虽然他也请来一些演员来表演一些有趣的故事,但还不是电影,因为其生产程序和观念等,还是照相一样工艺,而且观众也只有一个,在“窥视镜”中观赏一张张活动的照片,所以爱迪生的活动照相还不是电影。如何将活动照相术变成为电影艺术,电影史说得较清楚,得益于精通照相技术的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的创新。他们兄弟二人将摄影机拿出照相室,将镜头对准自己所熟悉又感兴趣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并将其记录下来,如《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烧草的妇女们》、《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家庭聚餐》、《骑兵表演》、《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威尼斯景象》等等,电影史家将其归纳为劳动与工作的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景色等四个方面。仅从这些标题,还有电影史资料的介绍,就可以知道早期的电影明显是纪录片性质,不过摄影者的目的更主是让人们观赏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早期的电影艺术就是从纪录现实有趣的真实生活而开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又据说,《水浇园丁》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带有一定喜剧色彩。</P>
<P >就在卢米埃尔的新兴电影事业取得成功的时候,为另一个法国人梅里爱所看中。由于梅里爱懂得戏剧,又会变魔术,擅长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开创娱乐业。所以在他将卢米埃尔的电影技术掌握到手后,就将新生的电影艺术引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电影与戏剧结合,成为西方式的影戏。他借用一些童话故事,借用戏剧的叙事方式,创造性地拍摄出了“银幕戏剧”,如神话故事片《灰姑娘》,科幻片《月球旅行記》等许多娱乐性影片。虽然他在运用电影艺术手段方面有许多创新,如“停机再拍”、“多次暴光”、“移动摄影”、“垒印”、“淡入和淡出”、搭制“摄影棚”等等,但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审美理念并没有改变。他始终将银布当成舞台,电影只是一种表现戏剧的记录工具或手段。由他编导的影片也是戏剧式的结构,演员的表演也未脱离舞台表演意识。</P>
<P >尽管梅里爱的电影艺术道路脱离了卢米埃尔发明电影时对电影本性追求的初衷,但是梅里爱的创新也未能脱离开电影艺术的特有本性,即它的摄影性。尽管梅里爱在创作的影片中,借用了其它的一些艺术手段,如文学、戏剧、音乐、魔术等。创作了《灰姑娘》、《梅里爱的魔术》、《月球旅行记》、《音乐狂》、《德萊罕斯案件》等许多新奇的电影。在镜头中將魔術与科学、幻觉与現实結合起來,创造了一个个充滿魅力的幻想世界。虽然里面有许多其它艺术的表现,但这些都是摄影机的记录,是艺术家表现的再现,电影评论家可根据这些不同的记录对象,将其划分为魔术片、新闻片、科幻片、神话故事片等不同类型。如魔术片,就只能算是魔术电影记录片,就像是我国的戏曲电影艺术一样,只能算是电影中的一种,不代表整个电影艺术。从现代的中国电影业来看,中国的电影产品,除有大家所熟悉的故事片外,还有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戏曲片和戏剧片、音乐歌舞片等等许多。这诸多风格不同的电影产品的产生,它的源头,都应该说是与梅里爱的所开创的各类风格各异的娱乐电影有关。</P>
<P >这里要着重说的是,电影艺术的主流产品故事片。从西方电影史来说,继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以后,叙事形式电影,即故事片开始产生,首先在英国出现了“布赖尔学派”,在美国有著名的鲍特和格里菲斯等电影艺术家。他们都在运用电影镜头对准广阔的现实生活,利用虚构有故事的情节,在电影艺术中如何表现进行有效的探索。</P>
<P >电影艺术的语言不同于其它艺术的语言,它的个性就是镜头(蒙太奇)的变化与运用,镜头可以切换;可以跨越时空进行表现;可以变换各类镜头,如长和短的镜头,特写和追逐等镜头。在各类镜头的变化中还有许多更为细微的变化。不管这些镜头语言是如何地千变万化,但语言中所叙述的故事、场景、演员的表演等,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是生活的真实再现,这是电影艺术的最基本个性。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结构和表演等,有与戏剧相类似的地方,因电影语言的个性,就决定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区别于戏剧的地方,即电影镜头前不是舞台,而是现实生活的画面;里面的人物不是戏剧人物表演,而是现实生活里的人物的表现,因而没有舞台腔、舞台程式化动作;里面的故事结构也不是戏剧结构,而是生活里所发生的有点戏剧化或是有趣的事情。正是因为电影语言这种特有的个性,就决定许多有作为的电影艺术家,如前面已提到过的鲍特和格里菲斯等,还有后来的法国先锋派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俄罗斯学派,日本电影,美国的好莱坞的叙事电影等,都在这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不断地推动这类叙事电影向前发展,使电影艺术的发展才有今日这样局面。</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B>二、电影艺术审美的几个最基本特征。</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B></P>
<P ><B><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B></P>
<P >受电影艺术基本个性的决定,它的审美特征也有它自身特有的个性。其具体表现为电影艺术所特有的真实性、价值性和娱乐性。</P>
<P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B><B>、电影艺术的真实性<o:p></o:p></B></P>
<P >艺术的审美个性都具有真实这一特征,真实是艺术审美的首要前提。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它包括有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真实。内容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深刻反映,是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外在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活外表的再现或是表现。</P>
<P >内容的真实,对于每个门类艺术来说,都是一样,都要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真正本质。而形式的真实就不一样,因每个门类艺术的个性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每门艺术的真实表现特征就会大不相同。就以电影和戏剧相比较,同是表现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中国的戏曲可以用四个龙套一跑园场,两军将领用刀枪把子按规定动作对打一阵子就交待了;中国的话剧舞台可以通过若干演员模拟表演,通过导具的运用和声响效果的配合再现出来。电影战场的再现就与上面大不相同,必须真实地再现,像摄影机拍摄到的真实战场一样,让人亲临其境。在电影里虽然也是在表演,也有导具类代用品,典型环境中也可能有布景之类,但显露出的画面是不易看破的,让人感到真实,逼真。</P>
<P >艺术美学上的“似”的理论,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在艺术的感觉中,观众自有公论。在电影艺术表现里,凡是给观众所能感知到的,都必须是生活的真实,即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样。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和语言都是在生活的逻辑中进行的,违反了生活逻辑就会不正常或是闹笑话。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就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不按生活逻辑进行表演,如《三岔口》的表演就可以是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现黑夜中的行为,而在电影艺术中就不可以这样,黑夜的行为必须发生在黑夜的典型环境中。这里附带要说的是,有的电影导演过于死板,在黑夜发生的情节戏里,过于黑暗,乃至看不见,不能形成艺术知觉,也是错误的。</P>
<P >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体现在我们的艺术感知上,它与生活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同的,这一点与其它的艺术感知是很不一样的。不管电影表现手法中有多少技法在掩饰虚假,在模拟真实,但给观众的感知就如生活的真实一样。所以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所掌握的表演技法是很不一样的,“隔行如隔山”,一个表演者要做几栖演员,又演戏,又演电影等,是很难做轻易到的。一个戏剧演员的舞台行为表演习惯,还有导演的戏剧表演风格的倾向,因而在电影艺术表现中显露出来,就会影响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性,这是无用置疑的。</P>
<P >另外,电影艺术表现除了艺术典型的真实外,还有丝毫不可忽视的细节真实。更具体的说,在电影的视知觉范围内,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而戏剧艺术表现则着重于艺术典型的真实,对细节真实由于舞台小和距离的关系,一般都是忽视的。</P>
<P ><B>二、电影艺术的价值性<o:p></o:p></B></P>
<P >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其艺术的审美价值一样,它们都不具有物质的功利的价值,只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和净化心灵、移风易俗的教育价值。但是,由于电影艺术的本性决定,电影艺术的价值性,除教育价值和各类艺术都基本相同外,在观赏的艺术价值方面,电影艺术又有自己的特性。</P>
<P >电影观赏艺术价值的特点,就是它能让人们座在电影院里,以最好的视觉享受观赏到你想看到或希望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必然要发生,或是可能要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真实情景,让你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你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进入到你想像中,或是未曾想到的世界中去体验,在其中,你是旁观也好,或是完全投入也好,你的思想感情都会随着影片中的思想情感和主人翁的命运而起伏。从中受到冲击、净化、启迪和教育,好的影片看后,还会让你回味无穷。</P>
<P >电影艺术要达到这个目的,按电影艺术规律制作是个关键,这里面涉及到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的技能问题,有演员、摄影师、化装师、美工师等等许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巧。这个创作集体必须是各个方面精通和驾驭自己本职工作的能手、专门家。如导演,就必须是真正懂得电影特性的导演,而不是一般的戏剧导演所能替代。演员也必须是真正懂得演电影的演员,也不是一般的戏剧演员所能轻易的替代。在这个电影创作集体中,无论是那一个方面,如没有严格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办事,都会给电影的制作带来疵瘕。其中,尤其是导演与演员是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谁在这方面违反了电影的规律,谁就会给影片制作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说,影片是制作完了,但无观赏价值,制作的效应等于零。</P>
<P >从上的分析,可以这样来概括:电影艺术的价值就是一个“善”字。这个字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德思想的教育;二是对电影艺术规律的精通与驾驭。前者是艺术价值的共同特点,后者则是电影艺术所独具的。电影艺术价值创造,除了要求电影艺术家有好的思想境界,好的职业奉献精神,还必须是善于驾驭电影艺术规律的能手行家。好的导演就要像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导演;好的演员就要像马丽莲梦露、邓波儿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演员。总之,善于或擅长驾驭电影艺术规律是电影艺术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P>
<P >何谓电影艺术规律,这是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的专业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是不会去关心它的。好的电影,观众只知道好看、耐看、爱看,为满足自己的目的与要求,因而经常有人去看,这样的电影就有存在价值。这样的电影肯定是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它的规律性有评论会去总结。而且看后,观众印象深的是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谁导演,谁演,观众也许并不关心。导演和演员的成名,那是因为演出的好片多了,在评论家和公众的舆论下而自然形成的。如果一个演员只顾表现自已的表演才华,不顾电影艺术的规律,结果有损人物形象。虽然表演者出尽风头,大家暂时知道某某演员了,对电影而言,这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因而毫无价值。坏的电影,观众不爱看,很少去看,存放在片库里自然消耗而无价值。一般而言,这样的电影肯定是违反了电影艺术规律。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不善的结果。坏的电影,好有一比,就如一个“歌唱家”唱歌就荒腔走板,不入调,谁还愿意去听。</P>
<P ><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B><B>、电影艺术的娱乐性<o:p></o:p></B></P>
<P >电影属娱乐行业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但为什么它具有娱乐性,这里我们从审美的角度来阐释它的理论依据。</P>
<P >其一,电影艺术的快感。它是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艺术工具而区别于其它的艺术门类,作为一种特有的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精神生活,进入文化的商品流通领域,吸引人们来享用、消费,首先它给人一种特有的快感,带来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调节。其中包括有漂亮舒适的影剧院及其观赏的环境,如封闭,与世隔绝的影厅和舒适座位等;有现代化科技带来的高级视听享受,如音画,甚至于高保真、立体声的音响,高清晰的画面;还有令你感兴趣的内容等,总之心身愉悦。</P>
<P >其二,电影艺术的美感。美感是在一定的快感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快感的美感,除少数特有原因外,基本上是不成立的;没有美感的快感是低级趣味,和动物式快感相类似。在美学上,美感与快感是统一的,电影艺术的美感毫不例外。</P>
<P >电影艺术的美感可分以下三个层次来说:一是电影的形式美,其中包括有视听中的绘画美和音乐美,还有电影艺术本身的电影语言美,即蒙太奇运动表现的美。电影艺术形式美是很复杂的,它是综合的“化学”反应,有音乐和说话语音的乐音运动美;有电影美术的声光色影交织和造型运动美;还演员形象、气质、风格、表演的美;还有整个电影语言的叙术表现的美;导演的表现手法美等等,所有这些外在的形式,都是按照美的基本形式法则,以生动的感性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供人享用,产生各种美的愉悦。二是电影的内容美。它是指电影故事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善良愿望而产生的美。由此让观众在感性的现实面前,为人类的美好前景;为伸张正义,除恶务尽;为了人类相互的关爱等等而感到无比欣慰思想境界美。总之,内容的美是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主观目的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三是形式与内容最佳结合而产生意境美。这就是指在某些电影语言叙术后,给人感觉意蕴深远,意味无穷而造成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美,还包括有蒙眬美。</P>
<P >总之电影的娱乐性,是体现在电影艺术给人所造成的快感与美感相结合的感性生活美,其中包括有感觉的愉悦,心身的愉悦,还有高尚的情趣等等。</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发表于 2006-10-6 2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6: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版主曾蒙先生的指导.</P>
发表于 2008-10-16 1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好的文章。谢谢!</p>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十分感谢楼上的读贴、回贴与鼓励,谢谢!</p>
发表于 2009-7-7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63]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0:00 , Processed in 0.0343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