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93|回复: 2

悟与轮回——《冬去春又来》简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2 1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悟与轮回</B><B><o:p></o:p></B></P>
< ><FONT size=3>——《冬去春又来》简析</FONT></P>
<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FONT></P>
< >我问你们,你们有不看金基德电影的信心吗?我想如果我现在死了,金基德会被重新提起。那些憎恶我的、否定我的人,在我死后,会以另一种态度争先恐后地看我的电影。我的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自大傲慢了,不过这应该不是什么丢脸的事。——金基德</P>
<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FONT></P>
< ><FONT size=3>引子:韩国电影导演金基德的一部饱含哲思的影片,在片中我们看不到《漂流欲室》里那种乖张和无法克制的绝望的欲望,当然也没有《坏小子》里那种痛苦的窥视和畸形的欲恋,对于熟悉金基德的人来说,这部片子显得那么“纯净”又带着一种浓厚的禅味似乎不象那个总被人贬为“变态”的导演的作品。有人说这是他的转型的象征,我却不信,他还会拍那种“变态”的片子,更不会就这样走向“纯净”,这就是金基德,他同样能把《冬去春又来》这样的思考表现的纯粹而淡然。</FONT></P>
<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FONT></P>
< ><FONT size=3>春——伊始。门神把守的扉门打开,漂在水上的庵堂里,老和尚与小和尚简单而平常的生活。特殊情境的设置一开始就我们感受到隔绝而存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更多的是用于表达的象征意义的载体。年幼的小和尚喜欢将小动物(鱼,蛇,青蛙。这是金基德自己小时的做法)捆绑住并绑上石头取乐,老和尚看后并没有阻止,而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小和尚感同身受,并让小和尚负罪去解救,然而小动物已负累致死,小和尚觉悟伤心痛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的方法让小和尚体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显得境界深远而意义深刻。</FONT></P>
< ><FONT size=3>夏——肉欲萌动,诱惑来临。面对美丽的年轻女孩,青春萌动的小和尚努力克制,胡乱发泄仍然抵制不了最终破了淫戒。随着欲望的开化,小和尚迷失心性,无法自拔,随着小姑娘离开,小和尚也带着一尊佛像离去。老和尚并没有阻拦,而是任之离去,这种无为是一种更深远的训诫。当欲望无法抑制时,你必须有所经历。</FONT></P>
< ><FONT size=3>秋——惩戒,救赎与皈依。多年后,小和尚终于因为欲望,背叛将情人杀死,带着满心的愤怒,痛苦和恶念回到了庵堂。老和尚开始惩戒小和尚以排解他的欲望和罪孽。老和尚用“闭”字要将他的欲望和生存之门闭上,并戒仗他的肉体,小和尚重新削发着袍,但心中的愤怒仍然没有消解,老和将《般若神经》写在地板上要小和尚用刀刻出来以收服他的心魔,最终小和尚得以平息被警察带走。这段无疑是整片较为精彩的一段,用佛经解救罪恶的灵魂,最终获得救赎得以平复。而老和尚也最终将自己生息“闭”合,以火自焚,同样像是在惩戒自己不知是否存在过的罪孽,最终真正皈依佛祖,得道升天。</FONT></P>
<P ><FONT size=3>冬——得道,接受佛光。小和尚回到庵堂,凿开冰窟,找到老和尚舍利子。雕塑冰佛,并得到《佛教金刚灵观》,开始研习书中武术,无疑是对老和尚的传承。蒙面妇女将孩子遗弃在庵堂,却失足掉入冰窟,和尚惩戒自己,负重石将佛像抱到山顶,受佛光普照,向佛之心坚决感人。</FONT></P>
<P ><FONT size=3>还有春天——轮回。还是那个孩子,一切像是在重复,然而道理却永远一样,轮回中似乎一切都没有变,结束的镜头佛屹立于山之颠,佛永远在审视人间。</FONT></P>
<P ><FONT size=3>通观整部影片,导演让我们在一次短暂的轮回中默默的看着人悟彻人生的道理,充满禅意。对于熟悉佛教的中国人说,也许这其中的奥义很容易理解,但是要将这个“悟”字通过荧幕输入我们的内心并且做到淡然而不生硬实属难得。</FONT></P>
<P ><FONT size=3>影片主题的阐述上,导演用的是象征的手法,通过意象的设置和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现象和事理来阐述主题,使本片具有一定的寓言性质。限制是痛苦的,限制别人却似乎很快乐。小和尚儿时限制小动物的悔悟,并没有透彻而迁移,限制带来毁灭时才知道痛苦,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欲望无法克制特别是在开启之后欲望之门难以闭合,然而欲望的诱惑确实存在,只有净化心灵,除去心魔,皈依佛门才能平复自身。悟是痛苦的过程,不仅在于体更在于心,心灵的悔悟艰难但是唯一能解脱的方法,佛法能净心。轮回一点都不简单,因为不知有生命,还有伴随生命的漫长的过程,与生命同时存在的欲望,生的恶和善艰难的同时的沉重的重复。</FONT></P>
<P ><FONT size=3>影片在叙事上略显空泛,每个段落之间缺乏更适当的叙事逻辑,虽然总体上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但单个段落之内的讲述不丰满,并没有蕴于更丰富的内容。虽然也有像老和尚在目送小和尚被警察带走时神奇的控制着船不能走,师徒两人目送告别这样表达强烈的弥留之意的内敛感人场面,但由于每个大段落需承载必须的主题任务,因此显得镜头有一定的冗余。这可能与影片简单的人物关系设置以及寓言性质的表达有关系。</FONT></P>
<P ><FONT size=3>然而本片的节奏把握和电影元素的设置和运用做的相当到位,这也是影片具有相当可看性的重要原因。一扇刻着门神的扉门打开,故事娓娓道来,舒缓的节奏,温馨的场面拍得唯美而耐看。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节奏和故事也随之变化,春天缓缓伊始,夏天身体萌动,欲望打开,秋天浮躁,但落叶归根,冬天冷酷却藏着生机,冰冻的世界人却没有冰封。恰当音乐的运用使观众很容易进入,如唱经的声音反复出现并节奏发生变化与影象的节奏融为一体。摄象机的缓慢移动和大量全远景的使用让影片显得流畅而简练,特写的结合使人物情绪表达有感染力,如小和尚抓小动物的特写和小动物死时哭泣的脸庞特写都能很好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很多隐喻性的空镜头也剪得简单有趣,如在小女生和小姑娘做爱之前,先是一对鸭子在游泳的镜头。特别提到的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部几乎看不到需要什么成本的电影大部分钱花在了场景上,庵堂是导演精心设置的,落在水中仿佛从天而降,一扇扉门仿佛连接纯净的佛界与尘世之间,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情境让体悟更加容易展开,更加容易让观众感受人世的轮回,在这里封闭的特殊的环境设置对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但是这让我们无法不想起《漂流欲室》的场景同样是设置在漂流的水上,让人觉得是导演的固执的追求,但在作者性这么强的金基德电影中,这种固执适合了他的电影,评论者又能多说什么呢?</FONT></P>
<P ><FONT size=3>当我们将电影的外在元素剔除,除去这部电影本身留给我们的流动的影像,我仍然发现它所寓于的哲思能给人启示,不肤浅反而留给我的那股淡淡的禅味仍可回味,我觉得一部影片所承载的使命已经完成了。</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FONT></P>
发表于 2005-11-22 1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电影有很多优秀之作。《漂流欲室》、《冬去春又来》就很不错。从寓意的角度分析不失一种好方法。
发表于 2005-11-22 17: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在叙事上略显空泛,每个段落之间缺乏更适当的叙事逻辑,虽然总体上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但单个段落之内的讲述不丰满,并没有蕴于更丰富的内容。虽然也有像老和尚在目送小和尚被警察带走时神奇的控制着船不能走,师徒两人目送告别这样表达强烈的弥留之意的内敛感人场面,但由于每个大段落需承载必须的主题任务,因此显得镜头有一定的冗余。这可能与影片简单的人物关系设置以及寓言性质的表达有关系。</P>
<>这种空间就靠观众自己去解读了。</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0:00 , Processed in 0.0328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