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83|回复: 3

《从剽窃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1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ONT face=宋体 size=3>《从剽窃说起》</FONT><BR><B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最近忙于《仙湖文学》第三期的出刊印刷,所以文字的翅膀就自然而然的少了挥舞地频率,文章写得少,上网的时间也就没有安排进自己的生活日程,每天回家看看电视,浇浇花水,喂喂鱼,书都懒得翻。王蒙的《活说红楼梦》看倒是看了一半,觉得还不错,毕竟是沧桑之人写的东西,有份量,当然了,旁眼观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线谱,所以啊,看到后面我就把书一丢,去院中看狗打架,看看隔壁的老大妈把洗好的被子暴晒在太阳下,看看滑落的水珠和院中的花草,这眼睛也就不痛了。<BR>    习惯上网的人长时间不上网是会失落的,找到借口的情况下老婆也奈何我不得。网上天马行空的游荡,发现自己的十多篇文章竟然被别人剽窃了,诗歌、杂文、幽默小品等文章一字不差,名字面目全非。更有甚者连我名字也不放过!还说他就是玉溪的师永平,想想也倒新鲜,看来不光想骂我的大有人在,现在连打我主意的人也多了起来。<BR>    其实,在网上发表文章,遭遇剽窃是注定的结局,面对这种情况我很坦然,没有愤怒的感觉,我甚至觉得这些人很可爱,也很可怜。说他们可爱吧,毕竟他们选择了自己的文字,哪怕是偷了,也说明永平的文字有偷的价值,可以为他带来某方面的利益,那怕是虚名。说他们可怜吧,那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你能偷文字的排列组合,但你偷不了排列组合的方法及行文的思路和风范,一心想着剽窃别人文章的人是写不出好东西来的。那么从这一层面来说,你的偷永远只能骗吃骗喝,在你荒废生活的同时,生活也荒废你。不定什么时候遇到原著者或者读过原著的网友,你的面具会再一次无情脱落,想想,其实你活得也挺不容易?<BR>    不管你活得容易不容易,有屁就放是我为人的原则。既然现在看到了,不说两句于你于我于文字都无法交代。对于剽窃,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首先你发现此作品有可读性,并认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但自己又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于是由爱心生贪念,由贪念生偷盗之心,就过把瘾的意思,这种人有一张虚伪的嘴脸和一颗占有欲极强的心。当然了,也有用剽窃的文章来谋取利益的,如为了爱情,当然这种想证明自己是才子佳人以赢得爱慕的心态不宜大声批评。也有为仕途做铺垫的,这做法就可以大声批评了。<BR>    也不知道这篇说剽窃的文章会不会遭遇剽窃的毒手,如有可能那就真成讽刺了,今天有文友看到了我们出的刊物就来串门,当谈起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对方就一股脑把责任推给了政府,说别的国家是百花齐放,中国是百花围绕一朵放,我觉得太偏激了。当然,说体制没有影响是假话,但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还得从人的方面寻找。中国文坛把剽窃换了套衣服取个名字叫借鉴,这些事情著名不著名的都在干,巴金的《家》、《春》、《秋》里面红楼的影子就不少,当剽窃混得有头有脸的时候就可以坐在借鉴的椅子上喝茶聊天,而借鉴在国人中泛滥的时候,那么谈创新就有了难度。中国文坛近几十年来并不象有些人吹得那样,什么人才辈出,什么风起云涌,我看用平静来形容很恰当,偶尔有几声狗叫也很正常,吵闹是文坛的特征。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克隆的时代,称为著名的作家就象景德镇的陶瓷一样批量生产,差别无非是出产日期的先后顺序,而手工制品的艺术结晶通常被埋在土里,因为艺术需要发酵,需要泥土的侵蚀,同时需要静心养气,却不需要张扬。关于谈到巴老的话题,说的是我个人的感觉,没有对巴老不尊重的意思,巴老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尊重,包括他的女儿拒设巴金文学奖的事,但我想,面对大家,我们更需要说真话的勇气。无论自己说的是对还是错,但只要是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那么为文的品质就已经具备。<BR>    有了以上想法,我看作品通常就看一半,很少把别人的作品看完,当然这些作品指的是著作,关于诗歌、散文、杂文之类的入门习作,我还是会看完的,毕竟这些文体对我个人的影响不会太大。看半本书的理论长期下来是很有用的,对于行文结构和思想传统就会有自己的创新,因为你的脑海中没有陈年旧事,没有烂谷子,看书不需要博览,知识不需要全吸,看我,都吹到那了,就此停笔,回家喂鱼。<o:p></o:p></FONT></FONT></P>
< ><FONT face=宋体 size=3>师永平</FONT><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BR>2005年10月25日于玉溪随笔草<o:p></o:p></FONT></FONT></P>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发表于 2005-10-26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剽窃问题是个社会公害,不单单是道德的事情了.
发表于 2005-10-26 12: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被盗的痛苦与被盗的无奈,唉!

1
发表于 2005-10-27 00: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借鉴"喜欢的作品叫"嫖";因喜欢作品进而窃取作者名字的行为才叫窃。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0:03 , Processed in 0.0358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