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36|回复: 1

笔追造化天有功——看懒悟画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6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追造化天有功
——看懒悟画展

我终于抵达了位于安徽省博物馆二楼展厅的纪念懒悟法师诞辰110周年绘画作品展现场。
很多人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我曾经对着《懒悟画集》写下上万字的体会文章,但是这一次在真迹面前,竟然一时无语表达。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神奇的事情,也有无数的画家被赞誉为“笔补造化”,但是懒悟的画还是不由得不让人叹服。我们都熟悉孟浩然的诗句,比如这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低、一近,文字好落笔,如果真用水墨将其情景写到纸上,立即就有高下之分了。在懒悟的不少画中,这一首诗的情境总是依稀可辨。不过,就在我自认为捕捉到一些懒悟禅意的时候,又被进一步看到的那些凌厉而又迅急的笔墨所否定。理解懒悟,谈何容易。
懒悟法师,生年约为1900年,卒于1969年4月,享年69岁。原名晓悟,号照思、奚如。俗名李续成,晚年自署“莽张僧”。河南潢川县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安徽省书画家协会理事。人们经常说起的是他的不惯洗澡、不惯洗碗、不屑达官贵人。在他看来,顿顿要用的碗,脏从何来,洗它作甚。吃过碗一扣,第二餐接着用,岂不省事。读者诸君,你千万别笑。他这一看法,绝不是孤例。这可是他对世界看法的关键,不在这一份习性中作进一步思考,你就看不懂他的很多笔墨。仔细看,甚至放大他的笔墨看,那些看上去很安静的笔墨,其实是乱云飞渡;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笔墨,其实是相互呼应。这是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内心的真相。没有动,就没有真正的静;没有应,人类的呼喊就会倍加痛苦。一动一静,万物生焉;一呼一应,灵犀通矣。生生而变化无穷,人又得其灵秀,怎么能够不尽情形诸笔墨。由此,我们就不难了解懒悟为什么要下如此大的心力去画这些山水了。
李贺有一句诗叫“笔补造化天无功”。我认为,改两个字或许更贴切:笔追造化天有功。道法自然,在造化面前,懒悟激发出的巨大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谦卑的。只有真正敬畏山水,敬畏生命,才真正能成就这番傲骨、这番洞察,这番众生平等(高山峻岭,不弃一草一木),这番仔细、认真。懒悟的山水,不仅可行、可望,更是可居,哪怕是孤高入云,也是有桥可通、有路可登,有茅屋可避风雨,绝不仅仅是孤高。因此,懒悟的山水,既是对人类的故乡最深切的回忆,也是对地球的生命最庄严的致敬。
通过懒悟的画,我结识了安庆的张庆先生。他对传播懒悟,不遗余力。素未谋面,他却数次告诉我懒悟画展和研讨会的信息。15日下午两点,我随着依依不舍的人流被清场而出。突然,我感觉张庆先生应该在张罗撤展的工作人员当中,就发了一个短信,果然如此,一见如故。他还赶忙让我去见见一个人,即《懒悟法师资料集》的编者之一张斌海先生,见他正在忙于返还作品,我又急于返程,就没有多打扰。看来,喜欢懒悟的不再少数,就在我贪看作品的时候,不时能从观众的交谈中感到有的人这几天已是数次前来。甚至有一个人“贸然闯入”,一见倾心,竟然担当起义务讲解员起来。
         初见可喜,细说也难。悟犹未悟,懒已非懒。我们对懒悟法师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啊……
发表于 2011-10-17 1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追造化天有功
——看懒悟画展

我终于抵达了位于安徽省博物馆二楼展厅的纪念懒悟法师诞辰110周年绘画作 ...笔补造化天无功
如果说 发表于 2011-10-16 15:59


学习。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38 , Processed in 0.0295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