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98|回复: 1

春夏之交吹来一股和畅的惠风——张昌军的诗阅读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23: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夏之交吹来一股和畅的惠风

——张昌军的诗阅读欣赏

《夜宿歇马山庄》

接下来,我解开鞍銮和马镫

灯火点亮原野的草叶

丝丝紧扣,急促的脚步

你和我窃窃私语

起伏于繁花似锦的风色里

我打开通向密室的暗道机关

带着体温的泉水

流过我的额头  顺畅地爬过我的脊梁

此时,我的皮肤落满

农家小厨飘出的满园春色

我轻声唱歌的日子

在这个夜晚,

我呼吸歇马山庄的旋律

窗外,像一只蝴蝶

在灯光下翻出

夜里花香,一瓣,又一瓣



可能是诗人在五一黄金周采风或春游歇马山,从诗人自信娓娓的叙述“接下来…我解开鞍銮和马镫……在灯光下翻出……夜里花香,一瓣,又一瓣”全景式的映像绽现了歇马山,这个古老又陌生的山庄,用“解开解开鞍銮和马镫”把读者带进唐朝贞观十九年至总章元年(公元645年至668年),为声讨弑逆、拯救汉民、恢复旧疆和预防后患而派兵东征高句丽(张天贵《简述庄河历史》)。据传,大将军薛礼曾在此山屯兵歇马,故得名歇马山。山上有古兵城遗迹,歇马峰的“靴石”和“马蹄印”也因此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我做知青时,在暑假来过这里,也隐约见到“靴石”、“马蹄印”只是无从考究真伪,权当是传说。但从诗人的文字再一次领略歇马山大风采,那里的泉水,寻踪那些古迹幽香,画面渐渐地在白云缱绻时打开:柴门、小路、平时的民居、袅袅的炊烟、“飘出的满园春色”,诗人用“小厨”营造着一种恬静安逸,接下来诗人巧用意向、用绘画般的语言,轻湿素写,一点点的勾勒,自言自语的我轻声唱歌的日子…在这个夜晚”,通过旋律和唤醒在夜色沉醉点花绽放“一瓣,又一瓣…”用了倒装句,似蝴蝶和蜜蜂,在幻化的灯光里…听到嘶嘶簌簌的绽放响声….我想起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写歇马山没有一句歇马山,却把今天的歇马山写的栩栩如生,我只能说诗人在语言上的功力了得。



《月夜》



月夜无风与我聊天,

我穿过深深小巷

与城雕广场的钟声隔路相望

潜心于背道而驰的风向

我终于可以背负苍天

尚未出炉的满树银花

我习惯于就这样在平凡之中打磨月色

深如得到整条银河

无限的怀念

也如云彩忽然推出的厮打

看水中飞出的铁镖

四野住满向上的枝条,

喉咙在刀剑里铿锵的身躯

看不见的河流

舌头伸出时却站满了血迹的呐喊。



这一首是诗人与月夜都对话,可能是漫步在星海,独自沉思、由远及近,墨色中“与城雕广场的钟声隔路相望”,使人们想起大连这个年轻的城市,“百年城雕”浓缩了这个城市的昨天和今天。我是大连人,不妨多一些文字介绍大连。

1999年,为纪念大连建市百年。在星海广场南部海滨建起一座巨型城雕。立体城雕占地5000平方米,长100米,宽50米,形同打开的一本大书平铺在海岸边。各界人士足迹的青铜浮雕由北向南信步而行,同城雕主体相接后,又伸向两个孩童组成的雕塑前,孩童面向宽阔无边的大海,手指无际的远方。整个城雕设计新颖,浮想联翩,匠心独运,寓意深速,令欣赏者驻足遐想回味无穷。整个设计打破了常规的立式雕塑手法,开创了国内卧式雕塑平放于海岸边的先河。百年城雕为滨城大连又增添了一处景观一一城雕赏月。在宁静的夜晚,淡淡的月色,涌动在海湾的波光纷纷之中,巨卷轻展,沐浴着岁月沧桑。灯光闪烁,斗转星移,你一定会读懂海滨之城大连的世纪画卷,甚或会聆听到千人足迹浮雕,在淡淡月光和沙沙作响的微风中,从逝去的时光中挽月走来,又昂首走向遥远的明天。两个天真的儿童,寄托着滨城的希冀,指点大海,仰望皓月,期待着更为美好的未来和迎接新一天的黎明。

诗人用“潜心于背道而驰的风向…我终于可以背负苍天”,大连地处太平洋,湛蓝点海,四季风不同,延伸了诗人的大胆的借用和想象连续用了诗人规避的成语“背道而驰、背负苍天”这里却恰到好处无可挑剔,给予读者无尽的遐想。我知道诗人是在春天与夏之交时节漫步在月光下的星海的,因为我此时也来过,闻到含苞欲放的槐花的馨香,“尚未出炉的满树银花”,诗人看到海面欢快愉悦的鱼,在清辉和湛蓝中如一枚枚“飞出的铁镖”,语言真真切切贴近生活和意境;由近及远看到星海上空的星罗棋布衍伸出更多的想象,带进诗人一些蜜语和寄托、或许说是诗人的难言之隐和对时事的鞭笞和呐喊….对于诗人心灵深处的读者感悟吧……“四野住满向上的枝条,喉咙在刀剑里铿锵的身躯、看不见的河流、舌头伸出时却站满了血迹的呐喊。”我喜欢这虎豹的结尾、更喜欢他的思想。



《柳笛》



没有更好的土壤,播种渴慕

一样的空洞。

唱着一两首更像草叶的歌

把心撂在大海的近处

在一朵浪花盛开的瞬间,忽明忽暗

黄昏尚存的朝霞

有两缕余光,

检阅扭曲和疑忌的距离

叶子环绕月色  涂鸦外景

背诵日出和日落的故事,

和无语的星空拔河

我毫无堤防

这个夜晚到处是花香,四处是流水

撕开河流的人看见通向坦途的纤维,

小兽组织最初的生活,像一架七色音梯,

我从它的一端吹响一支柳笛

随着我的乐曲,满天号角连营

看砍伐过的草地,又长出新鲜的枝桠

可是笛子陪伴着我

不知走过了多少岁月



柳笛,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揣摩诗人也是在写自己的童年的片段和记忆,童年是苦难的,也难以忘怀的,今天当诗人白发苍苍,享受天伦之乐时,孙儿绕膝嘻嘻中憧憬和回顾,都是一种遗憾和叹息。童年,没有太多的欢乐和留作记忆的物什,贫穷和艰辛,只有柳笛唤醒那些苦涩和难以忘怀,但苦中有乐的童年那些幻想和对于未来憧憬,今天得以现实,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但人们亘古不变的是乡愁、乡恋、乡思、如诗人余光中:写《乡愁》用20分钟思乡已有40年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 诗人用柳笛写了另一层面的乡愁乡思乡恋正如诗人“可是笛子陪伴着我…不知走过了多少岁月” 我从它的一端吹响一支柳笛、随着我的乐曲,满天号角连营、看砍伐过的草地,又长出新鲜的枝桠”。从这些简约质朴的文字里渗透着诗人对于童年和故乡的眷恋之情,折射在小小的柳笛上。



《痛疼》



已经肤浅到没有更好的办法

把理想栽植在礁石的近处

在某个浪涛划落的瞬间,

虽然难忘,但已无力扶持,

像一架夜空盘旋的飞机,

我捉住它,已经恍若隔世。

这种感觉并非我个人所独有,

也是当下时人所患的通痛。

难道不是吗?

一天的时间和空间,

它总是带着过去的缩影。

月亮与灯火反照之后,

人,在焦虑的等候

日出时的霞光再照耀一次沾满泥土的双腿



我只能说这是一首意向深邃的、充满思想和探索的诗歌,读起来很沉重也迷茫,不是文字的晦涩和朦胧,却是一种精神空白和窒息所致的“痛疼”,我翻遍现代的医典和本草纲目里的词条,没有确切的答案,我拼凑下面的释解:“痛”的感觉远甚于“疼”,“痛心疾首”、“切肤之痛”、“哀痛欲绝”、“丧明之痛”……由此可见,痛有多深?!并且还带有悲伤,是无可弥补、难以治愈的。而关于“疼”的词语我似乎只想到很少:“头疼脑热”、“知疼着热”…再好像就没想到什么了,从这些成语里可以看到“疼”在人们心里分量有多轻,甚至带有一丝的甜蜜。如“疼”某人……其实疼与痛的区别关键在于:“疼”在眼前,而“痛”在心底。“疼”是可以通过外力来止住,而“痛”是绵绵不息的。甚至可以说,“疼”是肌肤的感觉,而“痛”是灵魂的声音。在这首诗里每一个字词我听到的是“疼痛….痛疼”伤口的呐喊,是一首殇的却别和祭奠。“ 已经肤浅到没有更好的办法把理想栽植在礁石的近处、在某个浪涛划落的瞬间,虽然难忘,但已无力扶持,像一架夜空盘旋的飞机,我捉住它,已经恍若隔世。这种感觉并非我个人所独有,也是当下时人所患的通痛。难道不是吗?一天的时间和空间,它总是带着过去的缩影。月亮与灯火反照之后,人,在焦虑的等候日出时的霞光再照耀一次沾满泥土的双腿…”我没有多余的释解只有与诗人共鸣,感悟生命中的血淋淋和那些道德的沦陷和沦落着的颓废,在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和这个古老文明古国的和谐,那些怪异的物欲横流和沦丧,作为诗人风风雨雨的六十多年,沉积成一首哲理的诗,我读得懂诗人的文字,读不懂当下社稷的迷茫所以“阵痛…疼痛…痛疼”是难以愈合的殇,这是诗歌的内涵。



《耕耘》



有些蔚蓝,我们可以车载斗量

万花筒析出七色光环。

偏离语言的共振和悟性

总在起伏群山的大路上颠簸

犹如一棵小树在作业本里

耕耘田间的土垄

让一生从零开始,又回归到零的起点,

谁也不会不闻不问

为它浇水的园丁,只能是他自己

在河流洗过澡的地方

把一些皮肤分送给鱼群,

他们热爱生活,

都不知道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在经历疼痛之后,

进入耕种的轮回也是独具成熟意味的冷静



这是一首童话和寓言式的歌唱,“铁杵磨成针”和“十年寒窗苦 ”的故事,我们从不同层面亲历和诠释,我们曾经在艰苦的环境中沉积奋发励志,那些磨砺或磨难的点点滴滴汇集成今天的我们,诗人在军旅生涯之前…童年…少年那些梦想的实现就是自己不懈耕耘付出“让一生从零开始,又回归到零的起点,谁也不会不闻不问为它浇水的园丁,只能是他自己在河流洗过澡的地方、把一些皮肤分送给鱼群,他们热爱生活,都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在经历疼痛之后,进入耕种的轮回也是独具成熟意味的冷静”,今天还在抱怨的朋友们请听听这淳朴声音。或引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比喻各种辛勤劳动。





《图画:当孩子离家远行》



最近完成的新作

回首昨天的孩子,

空间总是有序旋转着

有时长出没有香味的山峰

这也是一种次序

大部分花朵

它是带字的

相同的玫瑰因红而绿,又逐日析出

它的分子,仍然是

一朵莲花的脚印。



感觉诗人多才多艺,有着诗情画意般的诗心,这是一首为画的释解,我没有看到泼墨的丹青,但从诗歌《图画:当孩子离家远行》里闻到了文字的墨香,看到诗人、与其说诗人莫若说画家的一颗童心未泯的稚气和拳拳之心,在字里行间无不清透着诗人的眷恋对于亲情、爱情、友情、友谊。主题“当孩子离家远行”,眷恋和不舍里一种寄托和寄予,诗人想起自己的童年和今天孩子的奢华、或许远行是一种磨砺,期望和亟盼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有山峰一样的脊梁和底蕴,有花儿的芳菲,慈爱和关爱最后落笔在“相同的玫瑰因红而绿,又逐日析出

它的分子,仍然是一朵莲花的脚印。”

.............................................

写在后面点话:熟悉诗人的诗歌是一个偶然,在星海会展中心图书博览会,那些大块头的文集在众目睽睽之下,而冷落在犄角旮旯中的半价书和二折书就是诗歌和绘画,本人喜欢文学和诗歌,喜欢国画和西方印象派早期的画,喜欢俄罗斯早期的油画,在这些堆放着杂乱无章的诗集绘画里我剔除许多,最后选择了昌军诗歌集,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实在话,只喜欢几首,感觉生活底蕴厚重,诗歌语言欠缺一些凝练。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诗人这几首诗有一些距离,从意向和深邃到画面到饱满,延伸和幻化出的意境都有距离,今天我在博客搜到这些诗歌,感到惊喜和清晰,为大连有这样好的诗人而欣慰悸动,也感谢诗人奉献这么好的诗歌,尤其在诗歌走入低谷的极端时…..

恕我直言。以上是个人的欣赏己见,不妥之处商榷,我是诗歌的爱好者,希望更多的家乡诗人的好诗为人们阅读欣赏。



2011-5-9.22.57沈阳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2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后面点话:熟悉诗人的诗歌是一个偶然,在星海会展中心图书博览会,那些大块头的文集在众目睽睽之下,而冷落在犄角旮旯中的半价书和二折书就是诗歌和绘画,本人喜欢文学和诗歌,喜欢国画和西方印象派早期的画,喜欢俄罗斯早期的油画,在这些堆放着杂乱无章的诗集绘画里我剔除许多,最后选择了昌军诗歌集,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实在话,只喜欢几首,感觉生活底蕴厚重,诗歌语言欠缺一些凝练。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诗人这几首诗有一些距离,从意向和深邃到画面到饱满,延伸和幻化出的意境都有距离,今天我在博客搜到这些诗歌,感到惊喜和清晰,为大连有这样好的诗人而欣慰悸动,也感谢诗人奉献这么好的诗歌,尤其在诗歌走入低谷的极端时…..

恕我直言。以上是个人的欣赏己见,不妥之处商榷,我是诗歌的爱好者,希望更多的家乡诗人的好诗为人们阅读欣赏。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17:18 , Processed in 0.0308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