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7|回复: 0

《黎巴嫩》:战争中的面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7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色列影片《黎巴嫩》获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的背景是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所发生的战争,史称“第五次中东战争”。

有关黎巴嫩,有关这场战争,是我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需要学习学习——

黎巴嫩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北部邻叙利亚,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黎巴嫩曾为法国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正式独立,首都贝鲁特,面积10452平方公里,人口 3,727,703(2000年)。黎巴嫩的居民除阿拉伯人外还有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等,他们分属的宗教派别增加了黎巴嫩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用几天时间,就占领黎巴嫩半壁江山。在以军的纵容下,亲以色列的黎巴嫩民兵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发生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在以色列武装的包庇下,对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野蛮屠杀。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另有说法为3万人。

有关贝鲁特大屠杀的惨状,网上可以查到详细的文字实录,我不忍在此复述。




    影片《黎巴嫩》,四名毫无作战经验的以色列年轻士兵,驾着一辆坦克,一头扎进了这场战争之中。

第一次亲历战争,第一次目睹战争中的惨状,第一次被人杀,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反思战争……

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故事几乎从头至尾发生于坦克车内,封闭冰冷黑暗狭小窒息的空间,透过一个小小的带有十字准星的瞄准镜,窥视坦克车外,仿佛一场恶梦般的世界……



电影的气氛压抑而沉闷,不想记忆影片中所发生的一切,但如同坦克车中的士兵一样,瞄准镜中看到的四肢残缺、惨叫“和平”的老人,家破人亡、悲痛欲绝的妇女,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0:14 , Processed in 0.0261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