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1月2日《成都日报》B1版登载有:刘心武受到红学专家“围攻”。</P>
< > 作者:<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刘毅成都江堰</FONT></P>
< >刘心武说:“我只是个平民红温室研究者。”一个谦卑得如此之人,居然因为独家之言,因为个人心得而遭“重磅炸弹”。这里,我们要对刘心武说:刘心武,我们们支持你。</P>
< >刘心武用环环相扣“解密式”的解读让不少人对《红楼梦》心驰神往。就这点,他做足了。民众不会因为他是谁,也不会因为他不是谁,只要是民众听了看了产生了共鸣,民众就支持。</P>
< >曾几何时,超女现象也有人说:看他能撑多久?什么低俗化等等。这里我要说:对民众来说,并不会对那一本正经面目严正的东西亲近,因为离民众生活太远,超现实的东西不会让人神驰,我们是平民,平民需要以一种平和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接纳,有本事你央视也搞“超女”,并且要搞得也万人空巷,可惜,“梦想中国”也不过是孤芳自赏。有能力你也娱乐民众而不是愚乐民众吧。</P>
< >成然,学术界需要争论,读书需求甚解,但民众不喜欢那种狐假虎威盛气凌人的看官。心武示弱了,没办法,这也是懒得与之理论的最佳回应。</P>
< >我们的环境仍然是这样,喜欢什么都中庸,你好我好。一旦有新的东西出现,就有人出来压制,就有人摆出一副貌不可犯的架式,强行别人容纳接受他的东西,这样不好,民众多是不会去理会你是什么东西,他们还是更关心“柴米油盐”的实在,你在那说,有兴趣就旁听一下,共鸣时呼应,没兴趣就悄然离开,让你在那口若悬河去。</P>
< >平民不会去理会什么新索隐,什么想当然的生造,什么治学不严,更不会去理会将红学研究引入歧途这类不着边际的言词,民众更关心的是:什么东西离自己近,什么东西离自己远。</P>
< >反过来想想,总比乱盖“艺术家”之类的权威去捧杀人的好。</P>
< >有些人喜欢以权威口气命令人家顺着事先给搭放的指挥棒走,如果敢不顺着走,他们就群起而攻之,看你能撑多久。《红楼梦》毕竟只是一部小说嘛,智者见智,淫者见淫噻。</P>
<P>任何事物只能停留在一个合适位置,人为地推崇到神对不可犯的高度时,其本身也就贬值,不是在推崇是在践踏了。</P>
<P>我们需要那些在宁静得平庸中、在合时的时候做点事的人。刘心武做到了。他每每夜深时,平静地一字一句地述说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听可以看,也可以不听不去看,可当人家拥有呼应的“巨群“时,就有人眼火,就有人倒剪双手站在那唠东叨西。这也算“中国特色”了,他们宁要平庸的家伙,并自娱自乐,要不就危言耸听吓退你,算了,我们让他在丛中去傻笑吧。</P>
<P>超女赢了,刘心武,你也赢了,赢的不光是看得见的东西。</P>
<P>心武兄,民众需要你,民众需要新空气。</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 20:48: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