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0|回复: 3

[原创]《甘把岁月谱诗篇——我的诗歌创作感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21: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tpc_content">《甘把岁月谱诗篇——我的诗歌创作感言》 <br/><br/>唐东起<br/><br/><br/>“我们每认识一个字就像是翻越了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在2007年夏季测试八大队组织党员去参观铁人纪念馆。看到铁人这句话时我的内心多少起了一些波澜。人们说铁人是一位诗人,真一点不假呀。仅从这句话我们就能够看出我们的铁人老前辈: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他始终怀着一颗谦卑之心感恩之心。他无惧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话语生动形象。富有情趣。<br/>似乎是不谋而合。我1999年在《中国石油报》发表的诗《新华字典》里有一段是这样抒写的:“我要把你装入我的行囊/像携带一封家书/一同去跋山涉水/阅尽天下锦绣文章”。是的。我们石油工人再苦再累。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情怀。那积极进取的姿态什么时候也不曾丢弃!<br/><br/>来到大庆才真的体会到这“大”的含义。从前出去百十里地就是出了趟远门。是去另一个地方了。而对于一名外围油田的一线工人来说。每天市区厂区再到矿区小队班组。这样往返几百里颠簸数小时平平常常。因为“大”我们的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我们的神思也在路途中飞扬起来。我所在的823班作业范围在北到升平,南到肇州,西接头台的广阔范围内。可以想见我每天乘坐着价值百万美元的进口测试车。视野里那些市井楼房。那些湿地湖泊乡村陌路牛羊炊烟。我几乎爱上了我所见到的一切。我的眼睛总也看不够。<br/>今年的3月2日。是进入紧张的春季施工的头一天。我们的内心对这一年的收成和愿景充满期待。8点多钟迎着朝阳。我们的队伍出发了。我的诗句夺口而出:“我的诗歌在路上/被大卡车拉着/探询荒原里/一口口深井/我的诗歌/愈陷愈深/在颠簸的路上/正迎接着寒风的阅读/鼓荡起一路烟尘”我的《汗水》《此身》都是身上系着安全带在八十脉的高速下划拉出来的。<br/><br/>从一名高等院校走出的大学生到几乎无从选择地当上了一名采油工。这18年间我的境遇不能仅仅简单的用困苦来形容。好在我从小热爱劳动。手里拿起大锤扳手感觉分外充实。我饱含深情的写下了一系列《小草的诉说》:“我是一棵小草/对复杂社会的认识朴素而又简单/简单到一块玻璃的洁净程度/简单到一颗螺丝的性能与用途/简单到只有汗水//根须与钻头挺进/血脉随管线延伸/没有卑微/我是一棵小草/这片荒原的主人/厚重土地承担起的生命色彩”陆续发表在《中国石油报》上。<br/><br/>有些诗是我在锅炉房倒夜班时写的。深更半夜,一个人在荒原深处孤零零的锅炉房值班。困了就趴在铁皮桌上打盹。或是揉揉眼睛出去梦游一般检查一圈。看看炉膛里咝咝响的蓝火苗把底壁烧的通红。再到走水管线摸摸三更凉五更热。或是拔出来温度计看看又放回去。看看水箱里的水位高低,看看引风机的皮带转不转,看看防火沙防火锹丢没丢。<br/>&nbsp;&nbsp;&nbsp;&nbsp;在几处检查点附近墙壁上都挂有这么一块“表”,说它是表因为它有表盘表针也是用来反映时间的。不同的是那块表没有表蒙子。那铁表针的驱动是靠我的手指如实地反映时间和我的到来我的存在。与普通人的钟表不同之处根本在于我的那些表是给时间看,而不是我们在循规蹈矩地看时间的轨迹。那是一块监视表。看我半夜三更无人时有没有偷懒。有没有做到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有没有做到累和不累一个样。那个偏远的小站一年当中矿里的值班领导加起来也没来过几次,而我却要时刻保持警醒。<br/>检查一圈之后人就有些精神啦。找出笔开始填写各项报表及化验记录。然后干点啥呢?一个人也没啥意思,我就想咱还是整首诗过过瘾吧。有时写的激动万分忘乎所以,兴奋的到外面月光底下直转圈。更多的时候是啥也蹩不出来又忧愁寂寞得无从排遣,就也到外面,看看天上的星星望望远处的灯光抓抓草稞里的蝈蝈。有人问我:“你有《月亮的标点符号》有《熟透的月》有《云和月》有《笛声从月亮里传来》还有《十五的月亮 》,你咋那么喜欢写月亮呀?” 这都是和星月做伴无数次追索和眺望的结果。<br/><br/>正是石油工人艰苦劳作的切身体会,让我的诗扎实起来厚重起来。而不是那些学院派式的无病呻吟。 “抛弃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 选择在黑暗的泥土里 / 向下艰难地延伸着信念 /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树起一处 / 自己永远也看不到的风景 / 那些只陶醉于鲜花绿叶的人们 / 那些只沉湎于果实而忘记劳动的人们 / 来看一看这深扎大地的根吧 / 伤痕累累 齿牙交错 / 走进根的记忆你会明白 / 被人遗忘的部分包含了多少苦心 / 我把这根洗去泥土沙砾 / 倒植在花盆中 / 让它保持向上招展的姿态 / 啊 活脱脱一株不朽不谢的花”。我的这首《根》参加了光明日报社举办的诗歌大展获得了提名奖。发表在1993年第7期的《中流》杂志上。<br/>而我的近作《枯木逢春》:“我干枯的枝桠/但有未死的根系/我板结的裂土/但里面含着草籽”获得了“沈园杯”诗歌大赛优秀奖。发表在2007年12期《青年文学》杂志上。历经风雨我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歌咏就一刻也没懈怠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东起业余创作的诗歌从艺术上来讲很有点专业水准。而更有力度。因为它来源于锹镐锤甚至48号大管钳不断的击打和咬合。它来源于火热的油田生活,不乏铿锵之音。今年的11月份在肇54-64井会战时。由于结冰电缆在上滑轮处跳槽冻结。需要高空作业。迎着喷溅的冰水和零下二十度的寒风。我坚持着让吊车把我提了上去。不为别的。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够做到。这于我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那缓缓上升的吊篮。把我的诗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br/><br/>我所以坚持了写作也是跟同事们的鼓励和领导的关怀分不开的。每当写出诗来。尽管有的还不太成型还有待修改润饰。我都急着拿出来给大家看。想听听意见。更想把自己的快乐与人分享。我周边的卡车司机吊车司机井口工也都被我感染了。竟也都文绉绉的看星座讲地理谈人生谈理想了。竟也捧起《十月》《大家》这样高深的杂志咀嚼品味了。我从他们言行举止上体会到了世间百态。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处事学问和技巧更多。 “就是小姜头顶的安全帽老唐腰间的安全带国良的绞车把,在根本没有监控的荒原仍不离不弃的和谐/就是为了不糟蹋老百姓的庄稼地任可绕很远很远的弯路,小心谨慎行驶秋毫无犯急满头大汗的和谐。/就是遇到了胡搅蛮缠的无赖地痞仍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知以法最后终拿下了施工的和谐。/就是和质量较真为曲线的完美上下求索,弄的全班人都赶不上班车趁着夜色打的仍毫无怨言的和谐。”我写的这篇《八二三班的和谐》一度成为我们全班组集体的荣誉和话题。在八厂四矿404队的时候。我在《大庆日报》《中国石油报》《地火》杂志等石油系统的报刊发表了点文章。等于超额完成了队里全年的宣传报道任务。书记张国祥很高兴。还奖励了我。并亲自撰文在八厂旬报上描述了我忘我劳作萌发诗意的场景。1994年采油八厂宣传部出面联系帮助我在黑龙江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诗集《熟透的月》。并在八厂闭路电视对我进行了采访制作了专题片播出。产生了一定影响。<br/><br/>《岁月》杂志社的几界编辑老师对推举我这个文学青年。可以说是言传身教不余余力。粗略统计了一下。仅在《岁月》杂志上就发表了我50余首诗。市文联局文联的领导老师及大庆区域的许多文朋诗友们也对我十分关照。介绍我加入了省作协加入了石油文联。我应邀出席的各种年会理事会创作培训班少说也有几十场次了。作为一名工人来讲白白吃了那么多酒宴却不能为协会文联出点力做些贡献。心里难免有愧。我心里有数。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诗呢?已故诗人刘海岳曾在《大庆晚报》本期人物拦目专门介绍了我。著名诗人庞壮国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面对各路媒体和专家。高调宣传和高度评价了我的作品,并提出了深切的期待。大庆油田文艺中心的朋友们在所建的《大庆油田文化网》站上,把我的简历相片及作品摆放在了作家一拦的首位。可见对我的关怀和器重。也是往我肩上加担子吧。我体会到这情深意重,这分量不轻。在多方面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见了世面。启迪了思路。这都使我更坚定了写作的信心。<br/><br/>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以兴赋为彰显手段的诗爱好者。更应该有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更应该发挥特长,积极投身到社会的建设中去。而不应该玩世不恭。钻牛角尖式的闭门造车。那样只会无所事事无所建树,就会落后于时代。出于这样的考虑。来到测试八大队之后我参加了测试公司举办的几回征文活动。并都取得了名次。在5.12地震期间我心思沉痛地写下了《我的心,碎成了一片片瓦砾》发表在2008年3期的《黑龙江作家》上。奥运期间我愉快地写下了《大脚印》。贴在网络之后很快被杂志选用。<br/>我发在网站论坛里的许多情诗。被多家论坛加为精华帖。被网友们纷纷转载收藏。得到了普遍赞誉。有的网友为其配乐配图发来短信祝贺。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先感动了自己,才会感动别人。我写作的态度是虔诚的。在网络我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手指上的记忆”。因为手指连心。因为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在人际间做着最迅捷的抵达。更因为手指是工具的着力点。使得一件工艺品在细微处有着完美的呈现。<br/><br/>工作生活中那么多的事情让我意外让我动容让我磨砺,随着曲折阅历的不断累积。我对人对事心态漫漫放得平和。自我感觉现在的写作水平也更趋娴熟。如今在《北京文学》《中国诗人》等这样比较有影响的刊物上也能发表作品了。趁这大好的冬休时节。我正废寝忘食快马加鞭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因为我深感光阴的逼迫。时日无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唐东起的诗会借助于纸张借助于网络铺展开来。换来人们更多的感动感悟和感慨!<br/>一年一年岁月倏忽而过。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令我欣慰的是:我写下了那么多韵味十足的诗篇。他饱含了一名普通石油工人的艰辛和坚韧!<br/><br/><br/>2008年12月13日 于大庆奥林公寓</div><div class="tpc_content"></div><div class="tpc_content"><font color="#800080">E-mail:tangdongqi@tom.com<br/>邮编:163514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平村大庆油田测试公司八大队唐东起<br/>&nbsp;<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nbsp;<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 QQ: 287724270</font><br/><a href="http://blog.sina.com.cn/tangdongqi">http://blog.sina.com.cn/tangdongqi</a></div>
发表于 2008-12-15 19: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p>身在其中,方知其中滋味。不容易!</p>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张会勤</i>在2008-12-15 19:47:07的发言:</b><br/><p>身在其中,方知其中滋味。不容易!</p></div><p>谢谢朋友理解.关心.</p>
发表于 2009-1-1 19: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p>啊</p><p></p><p></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0:39 , Processed in 0.0328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