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2>央金玛<BR><BR>你无法说出这几个汉字的诗学意味,也不能<BR>用你的其他感官去分析<BR>你暴虐成性的感官会帮你扭曲它,就当你感到有件鲜红的事物<BR>侵犯你的时候,你却沮丧了<BR>仿佛要躺在一具大提琴的琴板上<BR>弓着身子<BR>抑郁而愤怒,强行忘掉它起初的意思<BR>当一支队伍<BR>浩扬地在雪域中开始一次迁徙<BR>你的低沉,在冰冷的气候里<BR>又如同被压低的火势一样,你想想<BR>你情绪里面<BR>不可揭示言说的部分<BR><BR><BR><BR>想起一个叫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女人<BR><BR>清晨我想起她,一个爱尔兰女人。当年的挚友<BR>伏尼契这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女人<BR>不止一次成为我抑郁的心结<BR>现在,木纹桌面上安放了两样东西:<BR>一个被火烧毁翅膀的死蛾子,一粒找不到合适机会<BR>发芽的种子<BR>伏尼契这个女人<BR>热爱前者。我总是这样比喻<BR>即便是我读了牛氓,那个叫亚瑟的小伙子<BR>俨然一个波兰革命者<BR>俨然一个划有刀伤的神学院学员<BR>那粒种子胚芽附近的种皮是黑色,其余的全是暗红<BR>我把它和蛾子摆放在一起<BR>纪念她<BR><BR><BR><BR>兰波<BR><BR>不要喜欢别的,就拿三原色来说<BR>一个过早接受死亡的诗人<BR>以及他后面的追随者,都开始显得愚蠢<BR>你是否想借用批判力<BR>去抵达他的内心?像蜗牛柔软的触角<BR>你是否有这种癖好:<BR>想用一剂麻醉药,是它们坚硬起来?<BR>像拨弄一对生殖器一样<BR>去侮辱它<BR>夺取它作为一只蜗牛的权利?<BR>他说一个字母对应一种颜色,模仿他的敏感的人群<BR>齐声高呼:是的,是的<BR><BR><BR><BR><BR>眉间尺<BR><BR>越来越多的人认定复活,那个叫眉间尺的中国少年<BR>用剑割下自己的头颅,一并献给了黑衣人<BR>这是我极喜爱的场景。在黑树林里,一个果敢的少年<BR>一心复仇<BR>一心要取王的脑袋<BR>黑衣人乔装成一个民间艺人,说那鼎炉里有人朝王笑<BR>有个民间小丑咿呀唱曲<BR>那熔炼炉中果真有<BR>我还记得他们相互咬耳朵,相互制服<BR>那炉里除了三具雪白的颅骨<BR>其他的都沸腾了<BR>所以那时,整个中国也沸腾了<BR>那个词汇<BR>因此被一些人深深记住<BR>“换来自由和革命。”,换来<BR>再次的死,一种可怜而亏空的生机</FONT><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