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4|回复: 2

秋水竹林诗歌选(2006.4--2007.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18: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逝的村庄 》
<>一<BR>木桶里没有水了<BR>而裂缝依然在生长 </P>
<>二<BR>你锄地时突然停顿<BR>铁铲下的蚯蚓<BR>也有自己的村庄 </P>
<>三<BR>又是一个很瘦很瘦的黄昏<BR>燃着的牛粪飘出淡淡的蓝烟<BR>笼罩整个村庄<BR>你再次听到<BR>老人从地下冒出的咳嗽 </P>
<>四<BR>篱墙已经倒了<BR>院门已经拆了<BR>而屋檐的滴水<BR>让你感到秋天的凉<BR>彻骨的凉 </P>
<>五<BR>当秋天落得满地都是的时候<BR>你随便捡起一片<BR>都藏有一棵看不见的树<BR>和早已消失的村庄 </P>
<>2006.11.3黄埠<BR>李双鱼点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乡土情结》,谈及村庄这个题材被诗人写得太多<BR>且太烂。秋水竹林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破坏也不试图构建什么。他采用五个小<BR>节,呈现五幅自然画面。留给读者思索的同时,已暗指诗歌的精神家园,亟待修<BR>缮和维护。 </P>
<><BR>《广告牌上的月亮》 </P>
<>一<BR>今夜月光洗白眉毛<BR>今夜你是地图上的跳蚤<BR>一跳跳回<BR>故乡的瓦背上 </P>
<>二<BR>今夜故乡降了<BR>一层薄薄的霜<BR>而那条鞋带似的小路<BR>没有系住祖母和她托着的<BR>那粒夕阳<BR>消失在比炊烟还低的村庄 </P>
<>三<BR>今夜广告牌上<BR>画着一只安安静静的月亮<BR>像一枚铜钱<BR>有点铜绿<BR>但亮得发光 </P>
<P>2006.10.6黄埠 </P>
<P><BR>《空碗》</P>
<P><BR>是鸟语轻悠悠地割下<BR>墙上的黄昏<BR>是笨重的拖鞋不经意留下<BR>瘦了的鞋痕 </P>
<P>多年前 你失手吹灭自己<BR>让空屋里所有的你<BR>都像流泪的筷子<BR>一根根地断裂 </P>
<P>多年后 你端过的碗<BR>还是空的 </P>
<p>
<P>2006.9.9黄埠 </P>
<P><BR>《一片落叶》</P>
<P><BR>一片落叶就是<BR>空碗里的一片秋天<BR>让人怀念画满雨水的季节 </P>
<P>小院里多了片落叶<BR>这多么像我们<BR>一层层落下的童年 </P>
<P>不用说什么了<BR>这片落叶迟早会落进<BR>我的身体里面 </P>
<p>
<P>2006.8.23.黄埠 </P>
<p>
<p>
<P>《日记 》</P>
<p>
<P>生命赋予我的是一截倒悬的蜡烛<BR>是你用眸光把她点亮<BR>--------题记-------- </P>
<p>
<P><BR>日子是一枚锋利的钉子<BR>弯进你的肉里<BR>让一块一块的你成为铁锈<BR>接着生硬地拔出<BR>留出一排黑色的洞 </P>
<P>你猛然回头<BR>没想到影子也会驼背 </P>
<P>于是床上的诗稿<BR>地板上的鞋印是你<BR>装了洗衣粉的饭碗是你........ </P>
<p>
<P>2006.8.19.黄埠 </P>
<p>
<P><BR>《地图上的痕迹 》<BR>——给我的故乡宜春 </P>
<P>一滴疼痛的水 <BR>打在地图挖掉的那一部分上 </P>
<P>很瘦很瘦的夜风折了过来 <BR>一尾鱼静静地游出像框 <BR>吹灭你留在桌上的目光 </P>
<P>一种东西碎过来 <BR>像你身上剥落寒冷的诗歌 <BR>碎了 无非是深一点 浅一点的痕迹 <BR>碎了 也来自心灵挖不掉的那座小城 </P>
<P>2006.12.21黄埠 </P>
<p>
<p>
<P><BR>《怀念 》</P>
<P>这么多年了 你还存在于 <BR>一间虚幻的屋子里 <BR>冬日的黄昏拉得很长 <BR>你靠在桌边打盹 <BR>时间从一面弹跳过去 <BR>你 有点瘦弱的女人 <BR>给村庄掌起了灯火 </P>
<P>这么多年了 怀念你 <BR>只能抹去桌上的指痕 <BR>只能摘下墙上的照片 <BR>2006.12.27黄埠 </P>
<p>
<P>《冬夜凹陷的部分 》</P>
<P><BR>像石头里拔出来的语言<BR>一道闪动着光芒疼痛<BR>让微笑跌入镜子开裂的渊面 </P>
<P>像从肉里剔出来的记忆<BR>让无数的雨点敲击<BR>尖叫的玻璃 </P>
<P>冬夜凹陷部分<BR>一盏微明的灯<BR>推开一层层黑暗<BR>缓缓地移近你的身体 </P>
<P>2006.12.26.黄埠 </P>
<p>
<P>《小叔 》</P>
<P>你夹烟的姿态<BR>像烛光飘转的墙<BR>安静 微微发黄的照片 </P>
<P>月光如刀<BR>投掷的夜晚<BR>抽空自己<BR>一道道烟痕<BR>闪亮在碑石上 </P>
<P>想起你的时候<BR>雨水从地面冒出<BR>泥泞站起来吓人<BR>一小片臃肿的土块<BR>野草纷纷围拢过来 </P>
<P><BR>2006.12.28黄埠 </P>
<p>
<P>注:小叔死了很多年了。他是被人杀害的,<BR>我到现在才给他写一点文字。逝者如斯,也只能如此了。 </P>
<p>
<P>《仿佛》<BR>       ——给少群 </P>
<P>仿佛一线灯光<BR>系住绿了的门环环<BR>小狐狸 小狐狸 不要流泪了<BR>有人递来一盘月光的残骸 </P>
<P>仿佛记忆里播种的大雪人<BR>送来紫金色烛台<BR>小狐狸 小狐狸 不要流泪了<BR>你撕掉的诗稿比雪光还白了 </P>
<P>仿佛所有的门都已洞开<BR>要经过那扇门才能靠近你<BR>小狐狸 小狐狸 你怎么不说话了<BR>难道你只是镜子里的<BR>一小粒尘埃<BR>2007.1.20.黄埠 </P>
<p>
<P>《母亲》</P>
<P><BR>天黑之前 芦苇的泪痕<BR>拖过低矮的天空 </P>
<P>你还在灶边忙碌<BR>脚下一粒粒碾碎的日子<BR>弥漫一种古老的韵律 </P>
<P>一辆老式卡车压过来<BR>随手扔下漫长的冬夜<BR>和贫瘠的尘土 </P>
<P>母亲 我躺在另一个盒子里<BR>无助地挣扎 看见你<BR>瘦小的身影落进烛光里<BR>和你眼中盛满悲悯的尘世<BR>2007.1.7黄埠 </P>
<p>
<P>《师傅》<BR>           人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BR>           唯一不变的只有那一抹眼神 </P>
<P><BR>让一群木头鱼站在<BR>台面上 多少有点无奈<BR>你油胶的速度很慢<BR>让慢了下来的时光<BR>一点一点发黄 </P>
<P>那个银灰色的雨夜<BR>不是你摔倒了<BR>是整个世界重重地摔在你的身上 </P>
<P>今夜月亮的灰烬洒满台面 <BR>你静静坐在那儿 <BR>好象从来也没有离开 <BR>落了尘灰的帐本自动翻开<BR>停留在一个小小的工号上<BR>2007.1.26.黄埠 </P>
<p>
<P>《冬日小诗》 </P>
<P><BR>风扫过庭院 尘灰飞舞<BR>慢慢落下 与影子一点点重合<BR>轻烟给远山画了一道白眉<BR>一间含着微笑的小木屋<BR>一地薄薄的夕光<BR>暮色是另一种鸟 进入你吃掉黑暗的眸子<BR>你不动 也不言语<BR>任凭比云烟还轻的东西<BR>无痕地流过<BR>2007.1.30.黄埠 </P>
<P><BR>《鼓楼》</P>
<P>像白色的闪电死在那儿<BR>一级级华丽的台阶<BR>让身后的青石板路动荡不安<BR>只有深深小巷的枯井<BR>依然静静地伫立在<BR>你目光快要拉断的地方<BR>冷 土地里喷出的寒冷<BR>让雨纷纷落回天空<BR>你绕过历史发光的牙齿<BR>绕过鼓楼玻璃上豪华的落日<BR>看到一截断指<BR>竖在废墟的旁边<BR>2006.11.5黄埠<BR>注:鼓楼,中国现存最古老地方性天文台,位于<BR>江西宜春老城中心.2003年被修建的面目全非. </P>
<P><BR>《秀江》 </P>
<P><BR>一 </P>
<P><BR>这河水依然锋利灵幻<BR>切开平静的小城<BR>千百年 就这样在伤口中流淌<BR>当它经过断桥时<BR>所有的水 全都倒流回来 </P>
<p>
<P>二 </P>
<P><BR>午后 时间在春光里<BR>打磨成多么华美寒静<BR>当年 那个姓易的将军<BR>就是在这个时候捧了一口水喝<BR>乘一叶小舟 去了 </P>
<P><BR>三 </P>
<P><BR>黄昏的灰 收敛在一只碗里<BR>河水全无表情<BR>有人端着针一样的灯<BR>移动一下 就灭了<BR>而浮桥上有银亮的水<BR>跳上来 </P>
<p>
<P>四 </P>
<P><BR>报恩寺已吹进发黄的照片里<BR>定空啊 你用风晴雨雪做成的竹子<BR>在河畔搓洗了多年 <BR>那只来自晚清手是何等的精细 </P>
<p>
<P>五 </P>
<P><BR>我空无 如了无牵挂的风<BR>漫步在一大片又一大片的荒凉中<BR>在大成殿前 随便敲一下<BR>都有水声泼了过来<BR>2007.2.15 </P>
<P><BR>《一个人的房间 》</P>
<P><BR>一<BR>墙影旋落于灯光熄灭之前<BR>椅子站起坐下或躺着<BR>都属于门上弯了钥匙<BR>一张揉皱的信纸<BR>你转身 夜就拉成粗线<BR>竖起在瓷碗的中间 </P>
<P><BR>二<BR>窗子越擦越黑<BR>老了的挂钟 张开空洞的嘴<BR>时间是他唯一的牙齿<BR>鸟影从食指移到无名指<BR>桌上已有了春天的灰尘<BR>像淡蓝色的烟痕 </P>
<P><BR>三<BR>你再也推不开了<BR>门已锁了很多年了<BR>去年的雨水 放在碗里<BR>你怎么端 也端不起<BR>2007.2.20楠木 </P>
<p>
<P>《宜春》(组诗) </P>
<P>宜春台 </P>
<P><BR>就从宋朝的那块砖算起吧<BR>一千多年踩在脚下<BR>也不过是一百来级台阶 </P>
<p>
<P>芦洲 </P>
<P><BR>一木勺泥色的风<BR>吹进古老的河流里<BR>淡蓝的芦苇瘦了<BR>一把小刀 划破唐朝的天空 </P>
<p>
<P>卢肇读书堂 </P>
<P><BR>绕进睡着的石拱桥<BR>院墙畔的藤萝 漏下几滴绿了的灯火<BR>木门虚掩了多年 一推开<BR>满院尽是瘦瘦的花影 翻动的月痕<BR>只是再不闻 那个书生的吟哦<BR>和太师的咳嗽 </P>
<p>
<P>李渠 </P>
<P><BR>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BR>湮没的痕迹由文字流出<BR>一条小河 勒进你的肉里<BR>水越来越浅<BR>最后一滴清朝的水<BR>从你眼中落下<BR>是冰蓝色的 </P>
<P><BR>2007.2.28.宜春 </P>
<P><BR>《冷》</P>
<P><BR>是雨水敲冷房檐<BR>是几枚铜钱 把残留的灰<BR>一点点凄凉 移进屋子<BR>你是在炉边数的一道道瘦烟<BR>火越来越旺 你越来越冷 </P>
<p>
<P>《空 》</P>
<P>人一个一个地走了<BR>房子空得只剩下影子<BR>几点小雨多么锋利<BR>进入午后的时间里<BR>瓶子空空 扶起又倒下<BR>屋檐矮下来 挂满流动的泪光<BR>你掏出一张皱了的车票<BR>口袋也空了<BR>       2007.2.11.黄埠 </P>
<p>
<P>   《归 》</P>
<P><BR>所有思念只是地图上<BR>断了回来的目光<BR>所有的重量仅仅是<BR>一张像羽毛那么轻飘飘的车票 </P>
<P><BR>    <BR>        2007.2.11.黄埠 </P>
<p>
<P>《骆一禾 》</P>
<P><BR>冬日微冷的阳光下<BR>推开诗歌的木门<BR>爬上一级又一级的老式楼梯<BR>走进空无的屋子<BR>你已简化为一束冰蓝的火焰 </P>
<P><BR>不 站在暗处撕开灯影的人<BR>不是你 那仅仅是我再次虚构的笔记<BR>太汹涌的思想深入文字<BR>太锋利的词语划进纸里 </P>
<P><BR>从你遗弃的诗稿<BR>飞出一只工蜂<BR>它眼中的春天 只有无边的雨水<BR>数不尽的泥泞<BR>2007.2.4.黄埠 </P>
<P><BR>《灯 》</P>
<P>多年前的那个夜晚<BR>从爬满补丁的容器里<BR>滴溅出来 </P>
<P><BR>村庄应该是沉睡的<BR>几点蘸着泥土的犬吠<BR>让古老的水<BR>落于木桶以外 归于平静 </P>
<P><BR>只有一盏瘦瘦的灯<BR>和灯下如水般微笑的脸 <BR>引你走过幽深的小巷<BR>弯曲的廊道 </P>
<P><BR>多少个日子被轻轻地端过<BR>你绕过喃喃自语的瓷碗<BR>听到时间一大片一大片地碎 </P>
<P><BR>在今夜 墨色层层脱落的窗口<BR>在突然暗了下去的城市<BR>一盏灯挖掉一小块黑暗 亮着 <BR>擦疼一双模糊的眼睛 <BR>2007.3.27修改 </P>
<P><BR>《三月 》</P>
<p>
<P>像醉倒的木钉<BR>被种在柜子里<BR>三月 雨水满过手掌<BR>碗里的脚 是多边形的 </P>
<P><BR>像卸掉轮子的卡车<BR>在原处呆着 十年并不太久<BR>只把一根蜡烛<BR>从左手换到右手 </P>
<P><BR>2007.3.21宜春 </P>
<p>
<p>
<P>《夜痕 》</P>
<p>
<P>夜在盆子里加深它的暗度<BR>灯是滚在碗里冰寒的珠子<BR>你用针穿起过去丢掉的扣子<BR>倒挂在瘦风吹破的小窗上<BR>多么像一串仅剩空壳的日子 </P>
<P><BR>2007.3.19.宜春 </P>
<p>
<P>《小街 》</P>
<P>小街老了 旧的是风<BR>不停地剥下栏杆上的水泥<BR>青石路被一只脚就踩疼了 </P>
<P><BR>那个比纸还薄的秋夜<BR>一个人走在这样的小街上<BR>数落在头上不远的老月亮<BR>数一盏鱼鳞状的青灯<BR>数木头脚印..... </P>
<P><BR>2007.3.20.宜春 </P>
<p>
<P>《月亮》(组诗) </P>
<p>
<P>补丁 </P>
<p>
<P>露台上晾着一个女孩<BR>冰蓝的光点 洒落在她发丝上<BR>她绿藤般的手 伸进唐朝<BR>快勾住那块洁白的补丁了 </P>
<p>
<P>青花盘子 </P>
<p>
<P>墨绿的小窗<BR>青灯挑起千年的落寞 亮着<BR>青衣人 你多么像一截青色的筷子<BR>竖在青花盘子下面 </P>
<p>
<P>白莲 </P>
<p>
<P>夜捧着月光的宁静 <BR>伫立竹影摇晃的风前 <BR>如一盏寒静的灯 <BR>伸出梦幻的眼睛 <BR>玉容般的你亭立于湖面 <BR>如一朵盛开的白莲<BR>2007.3.23 </P>
<p>
<P>《村庄 》</P>
<p>
<P>挂在月亮下的骨灰盒<BR>平躺于土地冰冷的手掌上<BR>一只白乌鸦 刚埋掉落日<BR>立在暮色的正中央 </P>
<P><BR>2007.3.24 </P>
<P><BR>《七眼井 》</P>
<p>
<P>你的七只眼睛 <BR>一只只灭了 透明的水<BR>由越来越深的木桶溢出<BR>捧在手里 是一泓融化了七百年的泪水 </P>
<P><BR>今日的我 披一款黄昏的宁静<BR>在一幢烂尾楼的尽头站住<BR>站成了第八个窟窿 </P>
<P><BR>《路口的狗 》</P>
<p>
<P>那是只黄毛黑毛白毛狗<BR>像路口随便扔掉的一块石头<BR>它的头逆着风影移动的方向<BR>它的腿是消瘦的青铜骨头<BR>粗暴地插入钢筋水泥里 </P>
<P><BR>春天躲在一朵塑料花 不停地颤抖<BR>呼啸而来的卡车 算不了什么<BR>太阳也是你随口咬破的一个苹果<BR>2007.3.9 </P>
<p>
<p>
<P>《绿豆粥 》</P>
<p>又一次端起空碗<BR>对着雨水天空发呆<BR>多年来顺流而下的泪滴<BR>像一些绿豆<BR>被生活煮成稀烂
<p>
<P><BR>有时 你实在咽不下<BR>就搁在矮脚凳上<BR>2007.3.27 </P>
<p>
<P>《标本》 </P>
<p>
<P>我所说的不是<BR>动植物被宰杀后<BR>解剖 晾干<BR>挂在展览室的那种 </P>
<P><BR>而是活着的 比如<BR>放在盘子里<BR>切成很多块的地球<BR>2007.3.27 </P>
<P><BR>《壁虎 》</P>
<P>发现你<BR>是因为你眼中的裂缝 </P>
<p>
<P><BR>《石头》 </P>
<P>县衙前石狮子流泪了<BR>你摸了摸<BR>它眼里的那块石头 </P>
<P><BR>《镜子 》</P>
<P>可以把整个世界都装进去<BR>却经不住<BR>轻轻一击 </P>
<P>2006.11.13黄埠 </P>
<p>
<P>《起风了 》</P>
<P>起风了 <BR>一片吹得比纸还薄的月亮 <BR>贴在小窗上 </P>
<P>起风了 <BR>村子里的枯桐树 <BR>又开出了白色的小花 </P>
<P>起风了 <BR>很想拉着你的手 <BR>穿过从前的那条小巷 </P>
<P><BR>起风了 <BR>请闭住幽幽的眼睛 <BR>让我再为你挡去 <BR>扬起的草屑与沙砾 </P>
<P><BR>起风了 <BR>我们被吹进相片里 <BR>在墙上一挂就是多年 </P>
<P><BR>起风了 <BR>一双枯萎的眼睛 <BR>涌出发光的泪滴...... </P>
<p>
<p>
<P><BR>《断章 》</P>
<p>
<P>整个秋天 <BR>我都在树下站着 <BR>把手插进口袋 <BR>等果子落下 </P>
<p>
<P>整个秋天 <BR>蚂蚁都在我脚旁 <BR>很悠然地叉着腰 <BR>等我倒下 </P>
<p>
<P><BR>《乡村的夜》 </P>
<P><BR>乡村的夜挂在油灯上 <BR>你是只迷路的萤火虫 <BR>拍打自己的额头 <BR>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P>
<p>
<P>乡村的夜挂在油灯上 <BR>绕过村子前的一块油菜地 <BR>一只小昆虫在月光下 <BR>不停地翻跟头 </P>
<P>乡村的夜挂在油灯上 <BR>泥地里有了 <BR>人和牛的脚印 <BR>浅一点 深一点 </P>
<P><BR>《挂在风中的灯笼 》</P>
<P><BR>挂在风中的灯笼<BR>是静止的<BR>只是天空<BR>在不停的晃动 </P>
<P><BR>挂在记忆中的灯笼<BR>移动的痕迹很轻很淡<BR>像老镜头那样一闪<BR>其实他比时间的刀刃还快 </P>
<P><BR>挂在日子里的灯笼<BR>是一截分不出颜色的粉笔<BR>越划越短 越划越小<BR>直到消失<BR>2006.6.23 </P>
<p>
<P><BR>《雨天的书 》</P>
<P><BR>这场雨随随便便的就落黑 <BR>四周所有的空间 <BR>甚至挤走我眼中的一小块亮光 <BR>和浑浊的光线下 <BR>怎么拧也拧不干的日子 </P>
<P><BR>而现在 我只好坐在水中给你写信 <BR>让略带苍白的纸笺 <BR>承受文字背后的沉重 <BR>和无声的咳嗽 <BR>也许你早就明白 <BR>有一种雨 是下在伞里面的 </P>
<P><BR></P>
<P>《日记 》</P>
<p>
<P>夜像一个旧包袱 <BR>想扔掉又不得不扛在肩上 <BR>光碎进眼睛的时候 </P>
<P><BR>正穿过比心灵还空的广场 <BR>一条通道 又一条通道 <BR>就着手中摇摇晃晃的灯 <BR>两边尽是紧闭的门 </P>
<P>除了一两处窗口碎过来的麻将声 <BR>一只顺路的小老鼠 <BR>是他唯一的知音 </P>
<P><BR>诗观:一首好诗应该是明净朴素之中而能让人感知到有韵律在回旋。 <BR>(作者简介):秋水竹林 ,本名刘义,1983年出生于江西宜春 。作品散见《诗刊》、《绿风》、《第三条道路》(第六卷)、《葡萄园》(台湾)、《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梅园文学》(欧洲)、《新文学》(北美洲)、《雅》(新加坡)等海内外百余种刊物,有诗歌入选数种诗歌选本。现居惠州。 <BR>http:\\aping.netsh.com.cn 诗江城 <BR>通联:51635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海滨大道上段第二幢(新福惠宾馆旁边)吉事发鞋业刘义收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跳石过河<BR>                  ——读秋水竹林诗之感    作者:望子<BR></P>
<P>记得在回秋水竹林《红颜》那个贴时,我用过一个比喻,一条淌水河,水中有石,为了过河不湿脚,我们只能踩着那些石,一石一步从“此岸”走到“彼岸”。这是我读他诗作最初的感受。石者,在他的诗河流当中就是“字眼”(或诗眼)。当他把一年来的诗收集整理好后贴上论坛时,我立即打印了,因为我想看看这条河究竟流着一些什么东西。于是,我一连看了几日,对他的诗整体性渐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对一些诗作了细小的分析,面目就更为清晰一些。<BR>以“跳石过河”为题,这是读者的感受,也是一个重要的中间联接点。之前应还有一个“挑石过河”,这是作者的创作原则。只有作者“挑”了好“石过河”,读者才能顺着那些留下脚印的石起跳,抵达作者营造好的天地。那么,往后呢,是否还有一个“潜水弃石”或“潜河味水”之境?这是后话。<BR><BR>对秋水竹林的诗,我分三部分来解读:<BR>1,瘦之结<BR>2,美之心<BR>3,空之要<BR><BR><B>瘦之结<BR></B><BR>在《消逝的村庄》《空碗》《地图上的痕迹》《怀念》《母亲》《卢肇读书堂》《冷》《灯》等诗作中,反复出现一个“瘦”字,不断刺激我的眼球,使我不得不对它格外关注。记得李清照在《醉花阴》词写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好一个“瘦”字,形象鲜明了!就这样,这个字就从那一刻开始铭在心了。还有一首《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非常典型的“瘦”字情结。在秋水竹林(突然发现这个竹也与瘦有关了)的诗中,从《空碗》“瘦了的鞋痕”开始,郁结的“瘦”之情,在比较抽象、神秘、悲悯的语言中释放出来,手法很旧,但经过一系列的写作后,不断地积累经验,让“瘦”字的内涵渐丰富起来,同时轮廓与形象也清晰了,“又是一个很瘦很瘦的黄昏/燃着的牛粪飘出淡淡的蓝烟”(《消逝的村庄》)“瘦小的身影落进烛光里/和你眼中盛满悲悯的尘世”(《母亲》),到了《灯》,算是一个写作小高峰,也是“瘦”字的小高峰:<BR>只有一盏瘦瘦的灯<BR>和灯下如水般微笑的脸 <BR>引你走过幽深的小巷<BR>弯曲的廊道<BR><BR>这“灯”照亮了一段人生路,可惜太小,照的地方不够大,也不够远。也是在这首诗中可看出秋水竹林的写作技巧与处理“意象(或物象)”方式:“点”、“瘦”、“端”、“碎”、“挖”等传神的表达,不仅升华了诗意,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炼字和炼意功夫。这是另一个网友的话。我完全赞同这种看法。<BR>秋水竹林很好地抓了一个“瘦”字作为切入点,切入传统文化土壤里面吸取一定的养分,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深化、丰富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内容,使他的语言质地渐强可感,笔迹细致有力,意象雅典鲜丽等等,也是一个“瘦”字把他引入了诗“幽深的小巷”“弯曲的廊道”不能自拨。久之,诗体瘦了,语言瘦了,思路瘦了,只得一条瘦瘦的线(象小巷),所以在我看来,《灯》之后的那些诗都是一些回响而已。<BR><BR>还有一个“碎”字,也是挖掘得不错的字,值得体味。也看得出,它倾注了秋水竹林不少心血。在这不细谈了。<BR><BR><B>美之心<BR></B><BR>整个秋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我都在树下站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把手插进口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等果子落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BR></FONT>整个秋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蚂蚁都在我脚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很悠然地叉着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BR></FONT>等我倒下<BR>——《断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R>  </FONT>》<BR>(这首写得机巧,比较完满,单纯且唯美。)<BR><BR>你锄地时突然停顿<BR>铁铲下的蚯蚓<BR>也有(了)自己的村庄<BR>——《消逝的村庄》<BR><BR>一滴疼痛的水 <BR>打在地图(被)挖掉的那(个坑)上<BR>——《地图上的痕迹 》<BR><BR>想起你的时候<BR>雨水从地面冒出<BR>泥泞站起来吓人<BR>一小片臃肿的土块<BR>野草纷纷围拢过来<BR>——《小叔 》<BR><BR>去年的雨水 放在碗里<BR>你怎么端 也端不起<BR>——《一个人的房间 》<BR>这样漂亮的句子群落在秋水竹林的诗中很多。由此可见,他对日常生活中变化的细小事物是非常在意的,处处留心,且很有心得,时时体会,并不断将这些细碎的,新鲜的感觉,观察结果,通过想象把它们融在一起,之后用瘦线一样的笔迹塑造,描绘,创作出很多新奇的,优美的东西。这不得不令我羡慕,佩服。但,这仅是从局部来分析的,如果从诗整体语境上分析的话,又发现秋水竹林过于陶醉与迷恋这些新的,美的片段,行文时笔似乎在某漂亮处打结,使诗体动不起来,形成不了大的气流。这是遗憾。<BR><BR>窗子越擦越黑<BR>老了的挂钟 张开空洞的嘴<BR>时间是他唯一的牙齿<BR>鸟影从食指移到无名指<BR>桌上已有了春天的灰尘<BR>像淡蓝色的烟痕<BR>——《一个人的房间》<BR><BR>前三句想象奇特,表达好,后三句也不错,可将它们放在一起,问题就出来了,相处不协调,没有主次之分。轻点说是提练字意,训练笔力,重点说呆板,造作。这是小节内的,在节与节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从《灯》那首诗看,我觉得秋水竹林对事物瞬间变化的捕捉能力,在语言上的描绘与塑造等综合能力已有了比较强的表现,同时能自觉地去追求,没有必要再在一字一物上纠缠浪费精力,应从整体上把握、考量它们的位置,它们的作用与意义。<BR><BR><B>空之要<BR><BR></B>“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物”这是苏轼说的。这是道,也是辨证关系。<BR>在秋水竹林的诗中,字意纤丽,画面感强,但对字与物的局部过于具体化,铺建,描绘,美化,将语境空间逼满了,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少了,加上没有意识到此点,不能自觉地留出空地去经营,所以在强化局部细节的表现时未能在整体上取得均衡,将自己的诗作的整体质量往上提升。由于诗体存在这样的缺憾,硬件地限制了秋水竹林的发挥空间。就象电话拨号上网,你想快也快不了,我想他应会意识到这点:没有了“空”,灵气无从生,没有了“空”,实处闭死人。因此,我觉得秋水竹林目前应要学习、掌握经营“空”的能力。心境之空,语境之空。心境之空,让内心的物象自由动起来,象与象之间碰撞,冲突,产生火花,不要急于用笔去描绘(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过后也将它们写出来),静观其变,静享其动,只有当它们最大限制地平等、和谐相处了,整体价值最大了——这是本质的“空”,才运用文字去定位,定格,进入语境状态。这样,就要考虑语境的空——这点从诗整体来考虑。最关键一点是衔接相处(在画中,用云或水或雾来表示):<BR><BR>窗子越擦越黑<BR>老了的挂钟 张开空洞的嘴<BR>时间是他唯一的牙齿<BR>鸟影从食指移到无名指(此处就是衔接处,由于上述语义坐实了,这要虚,即是空,不能再这样细描,运笔要大,阔,比如鸟影飞逝而过等)<BR>桌上已有了春天的灰尘(“有”字语义过实硬,用“留下”或“蒙上”等柔性的词语)<BR>像淡蓝色的烟痕<BR>——《一个人的房间》<BR><BR>语境的空,在大处上,从语境物象布置的主次位置,语言的整体语感、节奏去把握句与句,段与段,节与节之间的比例,去搭配,衔接;细外就从字的语义、语音着手,甚至标点符号也要考虑。<BR><BR><BR>“跳石过河”,秋水竹林算跳过了这一关吧,我希望下次不用再这样,在设定好的,单一线性的石上跳,而是大笔阔意在水上自由飞。这要看秋水竹林的潜水之功了,只有他不在意“石”的有无,大胆舒展手脚的时候,飞才成为可能。<BR><BR>在最后,我引用他《四月》当中一句话——我不知秋水竹林为什么不把此诗贴出来,我觉此诗不错,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许这就是他内心焦急寻找的东西,尤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BR>四月 孤独在变质的胶水桶里<BR>在脆黄的帐本上<BR>一枚旋转的硬币<BR>越转越慢 越慢越空旷<BR><BR><BR>2007-05-9/10</P>
<p>
<p>
<P><BR></P>
发表于 2007-5-19 1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了“空”,灵气无从生,没有了“空”,实处闭死人。</P>
<>说得好!总的来说,这些诗写得很干净就预示了后期写作的最大可能性!加油呀!</P>
发表于 2007-5-23 10: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竹林的诗歌我一直喜欢。提个小小的意见,希望大师秋水竹林要回帖子哟。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19:43 , Processed in 0.0380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