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6|回复: 15

走进八廓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0 1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TRONG><EM>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长度虽不足2公里,却是商业、旅游、朝佛、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它的名声享誉国内外,因而每天从早到晚人流不断,成为拉萨乃至整个西藏最为热闹的地区。</EM></STRONG>
< >  
< >离开布达拉宫广场,乘车仅几分钟,走路十几分钟,三轮车更方便仅花三元钱就来到了位于广场东侧的大昭寺。如果将布达拉宫视为西藏的象征,那么在西藏人看来,大昭寺则是拉萨的心脏,雪域的中心。而环绕大昭寺约十米宽,长不足2公里长的窄街小巷,就是闻名于全西藏的“八廓街”,内地人称它八角街。
<  align=center><STRONG>“八廓街”的由来</STRONG>
< >“八廓”既是街道的名称,又是信教群众环绕大昭寺的转经路。藏语“八”意为中间,“廓”为转圈,“八廓”即为中转之意。在拉萨的3条转经路中,人数最多、最热闹的就是“八廓街”。
< >这是一条追溯西藏历史发展的文化古道,是集藏民族及印度、尼泊尔民间传统商品之荟萃的古老商业街,它不仅充满了独特的雪域文化的浓烈氛围,也是西藏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集中的展示地。它是伴随着大昭寺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走进八廓街仿佛就走进了西藏的历史,走进了一条藏民族文化和风土民情的艺术走廊。
< >到过拉萨的人,也许没有机会去其他地方,但“八廓街”几乎没有不去的。
<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及风土民情强烈地吸引着所有人,别人不说,每次进藏我少不了要去五六次,甚至更多。十几次西藏之行,八廓街去了多少趟已无法数清,至今我对它仍十分怀念和向往。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好去处,哪怕跟随人流在街上走走转转,内心也觉得是一种满足和享受,也许这就是八廓街特有的内在魅力。
<  align=center><STRONG>“八廓街”上的转经人</STRONG>
< >清晨,大昭寺前煨桑的香烟缭绕,人头攒动,朝佛人、进香人、转经人已将这里挤得满满当当。大昭寺因供奉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成为藏传佛教的中心。人们说转八廓街就是转大昭寺。因而每天从早到晚,寺前不大的青石板地上始终都有磕头的人,每人磕多少不得而知,累了坐在地上歇一会儿,渴了喝上几口自带的酥油茶。在外人看来,在这里磕头好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老人几乎天天都来,石板地上几乎没有空闲过,一拨走了又来一拨。经历了千年沧桑的石板地已被人磨擦得光滑发亮,一尘不染,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深深的凹痕。
<P >坐东朝西的大昭寺,此时除了寺庙顶藏传佛教特有的标志金鹿和法轮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寺前几乎完全笼罩在随风飘移的浓烟之中,大昭寺也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P >走进这里的人不知不觉就纳入了“转街”的行列,人们按顺时方向,前赴后继,步履匆匆,藏靴、皮靴、胶鞋一同踩踏石头地面发出的不同声响,汇成了阵阵低沉而有节奏的落地声,转经人的脚步打破了八廓街清晨的宁静。人群中特别是那些老年人,他们早早来到八廓街,买上成捆、成包的香草,边转经,边煨桑,有的转一圈,有的转三圈。若巧逢藏历每月初八、初十、初十五、初三十,或每周的星期三,来此转经的人则更多,因为这是煨桑祈祷的日子,藏语称“桑窟”。
<P  align=center><STRONG>不同一般的商业街</STRONG>
<P >大昭寺前一长溜简易货架上挤满了色彩鲜艳的红、蓝、黄、白、绿五色经幡,大小不同的转经筒以及质地不同的唐卡、哈达和原料不同的藏香。这是大昭寺前上百个货摊中位置最显眼的摊位,也是八廓街环行路上经幡、哈达、唐卡最多的摊点。购买时注意,除了认真挑选,千万别忘了还要讨价还价。
<P >正对大昭寺的是著名的唐蕃结盟碑和传称文成公主栽下的唐柳。树虽已干枯,而旁边自然长出了一株杨柳。十点左右,八廓街喧闹起来,清晨转经人渐渐散去,涌入的是大批购物和旅游者。
<P >走进八廓街令人目不暇接,除了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旧货外,这里有古寺、遗迹,有驻藏大臣旧居,有昔日藏政府监狱,当然对他们的历史,只有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才能说出它的故事。
<P >八廓街地面全部用石头铺垫平整而干净,两侧是拉萨城最早、特点最浓的两层式藏族民居。由于年代已久,许多已多次翻盖重修,但仍保持着典型的藏族民居特色。二层式建筑往往上层住人,底层全部作为商店的铺面,其中不少房主已将铺面出租,并在店前再摆上摊位,使摆设物品的面积增加了不少。
<P >这里有服装、鞋帽、生活用品、工艺品,其中,藏帽、木碗、经书、唐卡、藏香、佛像、佛龛、首饰、面具、藏刀、烛台、鼻烟壶、藏币、宗教法器以及各种饰物均为旧货古董,或藏民族日常生活及宗教用品,可谓古香古色、粗犷古朴,令人过目不忘。特别是一些旧货摊上的饰物、用品、工艺品,其形状构思之巧妙,工艺之精细,内涵之深刻堪称一绝。可以说,所有走进八廓街的人,没有不驻足观看、欣赏、购买的。即使什么都不买,人们也愿意到此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特有的氛围。
<P >的确,八廓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街,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高原气息,厚重的历史文化,人们在这里可以得到各自的满足和收获,购买每一件物品都是纪念品,都有它的文化内涵,都能说出一个有关它的故事与传说。人们说,八廓街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人都同样有吸引力,凡走进高原的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香客游人,都会对这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这就是八廓街千年不衰,人气兴盛的原因所在吧。
<P >别看八廓街不长不宽,这里却有1410多个商业摊位,其中门市商户215个,其中藏族商户327户,印度、尼泊尔商民104户,国外藏胞27户,除此还有汉、回及其他少数民族商户。不足两公里长的路面上竟有如此之多的商家,正如一位朋友所说,“八廓街寸土如金,如同一个小国际市场。”
<P >八廓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早年经商者大部分都是尼泊尔商人,由于西藏闭塞贫穷落后,商品主要从邻国进口,靠马帮、人驮运,以印度、尼泊尔、不丹三国为主。八廓街北街27号(现改为15号)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叫“夏木嘎布”意为白色的帽子商店,就是尼泊尔人很早在这里开的,据说西藏高原第一辆汽车就是该店的尼泊尔人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口拖进来的。
<P >目睹八廓街变迁的老人们说,别看八廓街小,它的故事传说却很多,别看高原闭塞,它与外面的大千世界紧密相连。其实八廓街四通八达,不仅与外面的世界有联系,与这条街本身相通的还有东、南、北三个方面的大小街巷35条,它们如同躯体的经络将八廓街团团围住,紧紧维系在一起,形成了全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所以人们又称八廓街是“城中之城”。正是由于八廓街四通八达,故不少人也叫他八角街。
<P >八廓街居委会的人说,现在这里每天的人均流量在四五万人左右,逢年节假日和旅游高峰,可达七八万人甚至更多。整个拉萨城区人口才有13万,而这里每天人均流量占拉萨全城人口的二分之一。可见八廓街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外来游客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P >对于我这个走南闯北的人来说,在这里是否买东西并不重要,有些东西可买可不买,重要的是只有身临其中,才能触景生情,了解体验、感受在其他环境中无法找到的那种感觉和碰撞。话虽这么说,其实东西我也没少买,什么面具、唐卡、藏刀、经幡、佛像、法器、酥油灯台、法铃、转经筒、藏毯、藏靴、泥瓦罐、铜壶等等,如今这些西藏的纪念品,都摆在家中的书柜中或挂在墙上,看到了这些东西,就使我想起了西藏,想起了无法忘记的八廓街。(<FONT color=#1d57a0><FONT color=#000000>中国网</FONT> </FONT>成卫东)</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407.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俯瞰大昭寺</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411.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大昭寺前供奉的酥油灯一年四季香火不灭</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412.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远道而来的转经老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413.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走出寺庙的僧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397.jpg" border=0></TD></TR></TABLE></DIV>
< align=center>大昭寺门前每天从早到晚都是磕长头的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394.jpg" border=0></TD></TR></TABLE></DIV>
< align=center>八廓街上的唐卡店</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396.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藏族服装加工店</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402.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大昭寺前广场</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6: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
<TD><IMG src="http://images.china.cn/images1/200606/316398.jpg" border=0></TD></TR></TABLE>
< align=center>大昭寺内举行佛事活动</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42 , Processed in 0.050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