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02|回复: 2

《瑞丽》:裁剪实用与时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9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STRONG>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李春娅回顾《瑞丽》成长之路</STRONG></P>
< align=center> <IMG src="http://pic.thebeijingnews.com/culture/0821/2006/11-30/0013@69243.jpg"></P>
< align=center><SUB>李春娅自称不是一个热衷时尚的人,却和时尚媒体解下了缘。</SUB></P>
< align=left><STRONG>■人物名片</STRONG></P>
< align=left><STRONG>李春娅</STRONG></P>
< align=left><SUP>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西安,下乡三年,“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77级),工科专业。1985年进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做了十年科技图书编辑。</SUP></P>
< align=left><SUP>1995年为《瑞丽服饰美容》创办者之一。</SUP></P>
< align=left><SUP>1999年至今任《瑞丽服饰美容》主编,2001年8月任北京《瑞丽》杂志社副社长,2002年10月任北京《瑞丽》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持杂志社《瑞丽》系列期刊编辑业务和日常管理工作。</SUP></P>
< align=left>李春娅欣然地坐在办公桌前,窗外是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她自称不是一个热衷时尚的人,却和时尚媒体解下了缘,她也自称不是个爱回顾过去的人,不过,真说到过去时,她还是像个小姑娘似的兴奋起来。</P>
< align=left><STRONG>“最初,编辑把打印在相纸上的字一条条地贴在菲林上”</STRONG></P>
<P align=left>90年代中期的《瑞丽服饰美容》虽然页数不多,上面密密麻麻充满了微笑的日本模特,更密密麻麻的是细致到极点的文字,一开始出现的《瑞丽》,就是一本教人穿衣打扮的女性杂志。</P>
<P align=left>“改革开放前,中国女性对美的追求已经压抑到最低了。创办《瑞丽》时,中国女性刚开始接触国外的着装。”李春娅回忆到。当时很多女性拿着国外的杂志,跑到裁缝店点名要求按照图片做。“当时甚至还有一些一比一比例的纸样杂志,那个时候为了美,只能DIY.”而《瑞丽》的出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展开,“很多女性会买衣服,但不会搭配,我们就是本着最朴素的想法,想做一本教中国女性搭配服装的杂志。”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介绍国外着装和生活方式的杂志,但和本土的生活还是有点距离,而此时的日本,有着发达的女性时尚类杂志,而且它们相当注重实用周到的功能。在选择日本为合作对象之后,创业就开始了。</P>
<P align=left>“最初做稿有点做功课的感觉,上衣配什么下装,靴子离地要相距15厘米等等,这些细节挺打动我们的,也打动了读者。”刚开始的《瑞丽》,其实就是一本教科书。李春娅笑着说,这本教科书的最低级教义,就是不要穿错衣服,要知道最基本的搭配规则,其次才能有品位,再次,才能有自己的个性。</P>
<P align=left>“虚的东西好做,实的就难了。”因为《瑞丽》不仅要展现时尚,也要手把手的教人怎么穿衣,这种实用的特性,给她在创业之初带来很多难处。</P>
<P align=left>“刚开始创刊只有四个人,一本刊的全过程,从与合作方的谈判、沟通、签订协议、选题确定到印厂监印,编辑都要自己完成。”因为印刷技术和颜色原因,甚至很小的文字都得由编辑打成相纸,用剪刀剪出字样,最后一条条贴到菲林(胶片)上,再送到印刷厂。</P>
<P align=left>“贴歪了就歪了,贴直了就直了,整个过程就跟做手工似的。”因为杂志对服装颜色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即使印刷这个过程,编辑也必须跑到工厂去监督。</P>
<P align=left>努力换来了惊喜。编辑们忐忑不安地把第一期杂志推向了市场,结果却让她们欣喜若狂。第一期出来,三万册在一周之内就全部卖完。</P>
<P align=left>“第一期现在看看非常幼稚,就封面好看。白底的封面,一个女孩背一包,穿着蓝色条纹的T恤,很有活力的感觉。我想可能就是封面在市场上一下子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目光吧。”李春娅笑着说。</P>
<P align=left><STRONG>“读着小女孩花花绿绿的信,感觉特别享受”</STRONG></P>
<P align=left>从第一期到现在为止,《瑞丽》已经走过11年,印数一直在往上涨。说到这点时,李春娅特别自豪。“开始几年是飞涨,第一期印了3万,第二期就印了15万。而《瑞丽》的实销率也一直是在95%以上的。”三周年时,《瑞丽》做了一个抽奖活动,尽管奖项很简单,但杂志社还是在一周之内就收到了6万份读者来信。</P>
<P align=left>“办公室的多半面积都占满了。我们天天拆信,都拆不动了。我们每天一上班,收发室拿来的信就好几纸箱。”当时长安公证处的人过来公证抽奖,见到这么多信惊讶地不得了。</P>
<P align=left>在创刊后的四五年里,读信是李春娅工作的一部分,她特别享受那个时刻。“那时候有女孩和男朋友闹别扭了,男友会买一本瑞丽送给女孩以示和好,女孩写信给我说挺感动的,是瑞丽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和好的机会。还有一些女孩每次买衣服,必须得看《瑞丽》,否则就觉得可能会买错。另外还有一些留学生写信来,说在国外买不到《瑞丽》,感觉生活中少了一些重要的事情,特别想回国。”李春娅从读信中感到了和读者心灵的沟通。“都是一些女孩子的信,花花绿绿的,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特别漂亮。”</P>
<P align=left><STRONG>实用的路子不好走</STRONG></P>
<P align=left>《瑞丽》的成功,让不少杂志想模仿这种时尚加实用的路子,但在李春娅看来,感觉还没有能够超越的。“这个路子太艰难了。”《瑞丽》编辑的工作量非常大,曾经和他们合作过的摄影师表示“只要跟《瑞丽》合作过,什么样的工作量都能承受了”。“别的杂志可能一天拍十身或更少的衣服,也就十套大片(大组照片),他们可以调好光,慢慢拍,但《瑞丽》却一天可能要拍几十张。”而这几十张衣服同样需要调光、布景、要求也丝毫不低。</P>
<P align=left>为了拍这几十件衣服,一个品牌肯定不够。编辑们要跑很多店,找很多品牌,把这些衣服运回到摄影棚,再让模特一件件穿,拍照,最后还得整理出来。整个过程相当复杂。</P>
<P align=left>但这种辛苦换来了读者的倾心。《瑞丽》做过的读者调查显示,很多读者会认真看每一张图,每一段文字,也有很多读者会把《瑞丽》保存好几年,什么时候需要穿衣搭配的时候还会拿出来看。</P>
<P align=left>1999年,《瑞丽》杂志的理念从之前的“东方风格、女性视角、实用导向”变为“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因此相继出现《可爱先锋》、《伊人风尚》、《瑞丽家居》立足不同年龄段的杂志系列。而目前的瑞丽业务线相当长,除了四本杂志之外,还有图书部、电子媒体、模特经纪公司等,在上海、广州、香港都有分支机构,总员工超过300人。</P>
<P align=left>而《瑞丽》从最先几乎百分之百地依靠日本内容,也逐步本土化,目前最多只有40%是日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编辑们成了内容的主创,日本的内容为中国本土的策划服务。</P>
<P align=left>不过,李春娅对目前中国服装业自主品牌的力量还存在不少担心。“尽管数量多了,但还是没有摆脱对国外时装的依赖。”资源的匮乏,首先冲击的是竞争激烈的女性时尚媒体。“杂志每期都要做,同类杂志又都要做时装,一个品牌很可能同时使用。而且品牌经常按季节做,衣服在第一个月上齐了,第二三个月就没什么新品了。很多时候编辑出去看服装,看来看去都是前两个月已经用过的。”因为印刷成本很高,《瑞丽》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作为一本时尚类杂志,杂志的开销主要还是在编辑费用、印刷成本、翻译费、摄影费用等方面。瑞丽和很多品牌厂商有长期合作,可以在指定的商场租借衣服。</P>
<P align=left>因为杂志性质决定,《瑞丽》杂志社的大部分编辑都是女性,“我挺喜欢男编辑的,但好几个呆了一年半载就走了,说我不能天天跟这个打交道,否则会变态的。”李春娅笑道,现在杂志社的男性主要还是分布在管理层和广告销售。</P>
<P align=left>对于招聘条件,李春娅并不太看重应征者的穿衣打扮。</P>
<P align=left>“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如果打扮特别时尚,我就会想‘她认真学习了吗?’”而作为管理者,她更看重的是编辑的素质和思维能力。不过,另一方面,进了杂志社的员工,也出现不少“月光一族”,她笑道,这是因为行业原因,不少员工热爱时尚行业。但另一方面,因为了解这个行业,她们又同时会进行比较,不会随便买。</P>
<P align=left>而李春娅本人在时装上的消费却很少。“有的人会说我‘看着挺不错的’,但也有人会说我‘挺朴素的’”。她理了理身上黑色毛衣上的彩色小丝巾,笑着说,“其实也就是《瑞丽》的最低标准:不出错。”</P>
<P align=left><STRONG>■杂志档案</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ic.thebeijingnews.com/culture/0821/2006/11-30/0013@69227.jpg"></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ic.thebeijingnews.com/culture/0821/2006/11-30/0013@69228.jpg"></P>
<P align=left>1995年创刊,最初为《瑞丽服饰美容》,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与日本主妇之友社合作创办。</P>
<P align=left>1998年《瑞丽》袖珍丛书出版。1999年《瑞丽可爱先锋》与《瑞丽家居》创刊,并定下来“伴随女性生命每一个阶段”理念,2000年《瑞丽伊人风尚》创刊,2002年瑞丽网站正式命名为“瑞丽女性网”,2005年《瑞丽可爱先锋》改名为《瑞丽时尚先锋》。目前,整个“瑞丽”系列杂志由《瑞丽服饰美容》、《瑞丽家居》、《瑞丽时尚先锋》和《瑞丽伊人风尚》四本期刊共同组成。</P>
<P align=left>《瑞丽》创刊号封面以及内页插图,李春娅回忆说:“第一期现在看看非常幼稚,就封面好看。白底的封面,一个女孩背一包,穿着蓝色条纹的T恤,很有活力的感觉。”</P>
<P align=left>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P>
<P align=left>摄影:本报记者 郭延冰  来源:新京报</P>
发表于 2007-2-24 2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8-4-17 22: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45 , Processed in 0.0349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