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3|回复: 10

抽象水墨何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5 19: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抽象水墨浅释<o:p></o:p></P>
<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朱雨泽<o:p></o:p></P>
< ><FONT size=5>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逐渐步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而进入后工业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将逐渐与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同步。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也正逐渐影响着哲学和文化的变革,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异常复杂的文化交汇期。</FONT></P>
< >在如何秉承水墨精神的探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实验,尤以抽象水墨给人们的冲击最大。纯粹上的抽象水墨只是近十几年才真正出现,以前的有些抽象型和抽象性的水墨作品因还有意象和意境,所以不是纯粹意义的抽象水墨。<o:p></o:p></P>
< >康定斯基所创作的抽象绘画,以点、线、面、色来从事“空间音乐”的实验和设想,把过去被埋没的绘画元素充分发掘出来,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充满创造性的发展。他发现了色彩本身的韵律和形式美,色彩和形式已不再是自然形体的依附,而其本身就是一个载体,可以和欣赏者直接进行心灵间的对话,这对于当代抽象水墨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启示。<o:p></o:p></P>
< >何为抽象水墨?<o:p></o:p></P>
< >有专家认为抽象水墨是照搬西方抽象艺术,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5</FONT>思潮”以后,谷文达等一批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为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创作了一批抽象水墨作品,只能说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借用西方抽象一词或受西方抽象艺术的提示,才得以走上抽象水墨的实验之道路。抽象水墨在实验一开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多层面的。以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观念与传统水墨拉开距离,同时又要坚持不以西方艺术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抽象水墨是在传统与西方抽象艺术的挤压状态下求发展、求生存。<o:p></o:p></P>
< >如何给抽象水墨下定义,专家和学者的争论较大。抽象水墨应是抛开一切传统笔墨束缚的,但以追求水墨精神为内指的,无具象和意象的水墨艺术,意象与意境是具象与抽象的最后分水岭。抽象水墨在视觉形式上似乎是对水墨材料美感的探索,是找寻水墨自身韵律美的探索,但实际上是在精神层面和哲学命题的探索。一切带有形象或形象暗示的水墨都不是纯粹的抽象水墨。就哲学层面而言,抽象水墨是超越主客二分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抽象水墨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也非主观意识的表现,它是“后哲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ter Philosophy</FONT>)时代的超越主客关系的精神追求。抽象水墨艺术力求偏离三度空间的视觉形式返回二度平面的心理空间,它通过追求画面的形式与构成进而完成对水墨精神的追求。<o:p></o:p></P>
< >抽象水墨何为?<o:p></o:p></P>
< >就材料特性而言,中国画生宣与水墨有渗化和沁润性,在生宣上表现为扩散性能和墨的张力,当水与墨融合后产生因流动而形成一种韵律感和独特的音符式语言形式。水墨画若以水为阳、墨为阴,以白为阳、黑为阴,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命运动,既神妙莫测又表现了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人类精神最高形态——“天人合一”,也就是抽象水墨的最终追求。抽象水墨作品给观者带来的通常是一种感觉或感受,也许是静,也许是动,也是和谐,也许是入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7M7OsNIF.jpg <BR> Ip3U0vpl.jpg <BR>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VWorafaF.jpg <br/> wQzIf0SC.jpg <br/>
发表于 2008-4-2 18: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p>提读!文章有深度,作品很有艺术感。</p>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YaHTOMiU.jpg <br/> 7pbjDRVd.jpg <br/>
发表于 2008-4-9 1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p>清华大学首届当代艺术研究与投资高级研修班</p><p>紧贴学术前沿热点 提供权威分析指导<br/>携手当代艺术精英 品鉴当代艺术精华</p><p>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br/>查询网址:<a href="http://www.qdart.com.cn/dangdaiyishu.html">http://www.qdart.com.cn/dangdaiyishu.html</a></p><p>教学和课程八大特色:系统 实战 多元<br/>●&nbsp; 融合智慧:云集当代艺术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评论家、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投资人,面对面探讨学术前沿热点,分享投资与收藏心得,品鉴艺术精华。<br/>●&nbsp; 课程全面:广涉当代艺术美术批评、当代美术理论、当代艺术、创作现状及投资、推广、拍卖、收藏策略和趋势等。<br/>●&nbsp; 模式创新:理论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授课教师既有权威理论专家教授,又有当代艺术最具影响力画家直接参与教学实践,避免坐而论道。<br/>●&nbsp; 重视品质:对最后的学习结果有测评,通过测评的学员颁发证书。 <br/>●&nbsp; 教学结构:从课程结构,知识密集程度,梯度,内容上均有科学严谨的设计。 <br/>●&nbsp; 教务管理:系统完善的教务管理,听课证,档案卡,证书编号统一,便于查寻。 <br/>●&nbsp; 教学方式:长期班两月集中面授五天的授课周期,有利于工作学习兼顾,更有利于消化吸收。<br/>●&nbsp; 人脉资源: 搭建高层次的互动平台,推进同学合作,建立广泛优质的人脉网络。</p><p>当代艺术研究与投资核心课程设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研究模块<br/>◆ 8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发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85新潮美术&nbsp; ★ 新生代和玩世现实主义&nbsp; ★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nbsp;&nbsp; <br/>★ 波普艺术&nbsp; ★ 女性艺术&nbsp; ★ 艳俗艺术&nbsp; ★ 观念艺术&nbsp; ★ 行为艺术<br/>★ 新媒体艺术&nbsp; ★ 实验水墨与抽象水墨</p><p>投资与收藏模块<br/>◆ 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趋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当代艺术全球主要市场及其结构<br/>◆ 当代艺术的创作现状与收藏趋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当代艺术审美价值的投资管理<br/>◆ 中国当代艺术投资热点解析&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当代艺术投资与收藏策略&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当代艺术与国际拍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当代艺术品投资风险操控<br/>◆ 西方当代艺术投资经营模式与艺术推广<br/>◆ 策划人在当代艺术界格局中的角色与作用<br/>◆ 当代艺术经纪人制度、推广手法和画廊经营<br/>◆ 如何规范画廊经营理念和理性投资<br/>◆ 推广和代理当代画家作品投资方面的经验技巧<br/>◆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学术与经济运作</p><p>时间与地点:2008年4月25日-29日&nbsp;&nbsp;&nbsp;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p><p>联系人电话:(010)82601393&nbsp; 82601391&nbsp;&nbsp; 13910573246&nbsp;&nbsp; 杨老师&nbsp; 余老师</p><p></p>
发表于 2008-8-25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h7RLncBR.jpg <br/>
发表于 2008-8-30 14: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问候
发表于 2008-9-8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艺术探索!
发表于 2008-9-15 0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h2>书法的灵魂——革新</h2><p></p><p></p><p>时人无偶像 羲之字有瑕 <br/>人人皆有不足 缺陷 短处 范错 局限 未知 所以反对偶像崇拜 以时人的审美观看王羲之的书作也有诸多瑕疵&nbsp; &nbsp;其字稍显纤秀 造型闭合 精熟略过 书法语言未自觉 整体感不强 远观更觉字间孤立 少有原创 风格求稳 ……<br/><br/>风格的“四统一” <br/>民族性与世界性 地域性与广域性 时代性与越时性 共性与个性四组关系的辩证统一 其差异影响着作品风格的差异<br/><br/>谈“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br/>笔心 笔毫中心的一小撮 既包括笔尖 也包括笔根 “常”不是说“只” 既包括“在” 也“包括“不在”点画中行<br/><br/>晋人用“单勾斜执”执笔法 <br/>单勾斜执就是今人一般的硬笔执笔法 主要由拇 食 中三指着力 笔杆斜靠在虎口内 这从古画上可以得到证实 再就是通过实践经验及对晋人书作的研究 敏感<br/><br/>书者欲影响别人得先改造自己 <br/>书者主要通过书法语言(线条 造型 构图 笔 墨 纸 形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尤其线条乃作者心迹的直接表露 道德败坏 品格低下 邪恶无耻之徒无论怎样“聪明”地掩饰 试图把字写得光 正 雅但字的气韵 节奏始终会让其露出尾巴 敏感的欣赏者一看即知 此正所谓“风格即人” 所以期望作品产生正的社会效益 必得不断超越自我 完善人格 追求“让我今天活得尽善尽美”&nbsp; &nbsp;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br/><br/>艺道震撼 <br/>古今中外凡不朽的艺术杰作 无不以内容和形式共同作用感官 震撼人心<br/><br/>“ 米字形”造型法 <br/>米字形(八个角都是45度)不同于所有的格 圈 形 线 点的是它能够协调地处理聚散 正斜 方圆 宽窄 疏密 大小 自由与规范等的辩证统一<br/><br/>"用笔千古不易"——变 <br/>线条的中侧 藏露 快慢 重轻 粗细&nbsp; &nbsp;方圆 曲直 正斜 颤滑 顺拗 大小……皆因时 人 字千变万化<br/><br/>书法的复兴需要您的“提问” <br/>提问往往比答问更需创见 思路更要开阔 对学术研究更显重要 尤其是重点 疑难 坚深 前沿 大家感兴趣 人们关注的问题其价值更是突出 让我们勤于思考 积极提问&nbsp; &nbsp;我现在就有几个 为什么宋体字是秦桧创造 受书法影响最深的日本为什么对中国侵害最大&nbsp; &nbsp;书坛为什么创新者寡<br/><br/>解放和发展书法生产力 <br/>一手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宏观指导 依法治文 赏功罚过 “排障除污 ”) 一手构建公平文化市场竞争环境(所有相关的企业 单位 院校 协会 团体 个人之间都应一律平等&nbsp; &nbsp;彼此公平竞争) 至于具体怎样改革创新 望大家不吝建言<br/><br/>高效地练字 临帖 <br/>指划 在腿 掌 肚 床 桌 地等皆可用指练字 <br/>虚临 执硬笔对帖字凌空虚写 <br/>其上的优点是便捷 环保 可与实写 实临结合练习<br/><br/>书法的发展趋势 <br/>1 简体书法居多 <br/>2 自由体(笔墨形式随内容)盛行 <br/>3 所有文字皆可是书法 <br/>4 书法表演与电子 信息技术的结合 <br/>5 镜框形制为主 <br/>6 短句 少字数内容占主流 <br/>7 面向市场 价位与绘画相当 <br/>8 各国书法互相交流 学习 借鉴 <br/>9 天才 杰作灿若星辰 <br/>10 创新 多元 <br/>……<br/><br/>简体书法——时代的呼唤 <br/>1 繁体字的使用和认知者全球大约四千万 而简体字却约十一亿 在未来几十年可能增到十四亿&nbsp; &nbsp;其间前者减至极少 <br/>2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br/>3 利于扫盲 <br/>4 时代审美趋于简约 <br/>5 拓展创新的领域 <br/>6 继续扮演汉字演化的角色 <br/>7 看得懂 寓教于乐 <br/>8 减少先辈遗产的束缚 <br/>9 与时俱进<br/>10 多元&nbsp; &nbsp;<br/>……<br/><br/>创新的层次 <br/>最高为原创 次为改造 再次为组合 <br/>一流的艺术品定是原创之作<br/><br/>书法不只是装饰艺术 <br/>书法不应过多停留在“装饰”层面 而应侧重创作反映生活&nbsp; &nbsp;与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相协调 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作品<br/><br/>钻研——灵感——杰作 <br/>唯有拼命钻研 关注社会 体察自然 感悟生活才是获得豁然开朗的灵感的不竭源泉 由此产生的超凡的思维 想像力才是可能的创出杰作的根本保证<br/><br/>物质、精神文明凭什么发达? <br/>各方面的体制 机制 制度的构建是否科学 健全 合理 是否适合本国国情 对物质 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 发展得健康与否与之有着直接关联 尤其在文化方面<br/><br/>书法的构图与时空的关系 <br/>书法的构图每每是在理性与非理性 有序与无序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对线条时空进行组合 排布 跳跃 流转 穿越的结果<br/><br/><br/>通感于书法的启示 <br/>由于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 视 听 嗅 味 触等感觉会发生交流 转移 联系的现象 这就为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一些启示 如创作书法时可自我朗诵 置于相关的书写环境 相关的音乐 视听放听 不用易渗化的纸张创作更彰显笔触 尝试多人或多笔创作一幅作品 用拇 食指蘸墨书写能表现无可比拟的人性触感美 墨汁里可搀和些相关的物质 对于作品的欣赏环境也可作联觉性布置……<br/><br/>书写姿势要领<br/>无论是站 坐 蹲的写姿 右手执笔则左脚跟抬起 反之亦然<br/><br/>眼光变化于书法创作的影响<br/>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 眼光于笔端会有三种状态 一是专注 二是游移 似看非看 三是无视或闭眼&nbsp;&nbsp;其因创作字体 文字 内容 用品 风格等的不同而有别 眼光变化越是靠前者书作越多理性与必然性&nbsp;&nbsp;越靠后者则相反 当然这一切都要自然而为<br/><br/><br/><br/>听音乐感受书法创作<br/>我素来喜在各种艺术中获取灵感 借鉴经验 寻找启发——虽然我别的艺术素养不济 但这并不影响我的上述冲动(尤其是感觉江南才尽 疑无前路时) 现在要谈的是音乐 我常坐电脑前戴上耳麦 点击不同风格 形式 题材 主题的音乐视听 把音量调到老大 这时 (或是自己 或是别人 或是男女合作 或是多人)创作书法的虚拟情境即在脑海浮现:由器乐 人声的音质 音色想到笔毫的特性和运笔特色:长锋 短锋 狼毫 羊毫 兼毫 粗锋 细毫 中侧 藏露等 由旋律 和声想到线条的起伏 重轻 方圆 走停 急缓 浓淡 交叉 重叠 离合等 由音调想到线条的大小 提按 抑扬等 由节奏变化想到书写的点 线 面 顿 挫交替等等 上述对应不一定准 只是感觉随着乐音的流动 仿佛自己或设身处境感受其书写正酣——情感 姿势 状态 环境 行笔(点 推 抵 挑 滚 转 翻 畅 滞 拖 滴 摆 划 刷 晃 抖 颤 砸 留 回 扫 擦 跳……)等“历历在目” 此妙难以道清 唯亲身体验方得其趣<br/><br/>书法创作的最佳状态——自然<br/>书者真正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时是完全自然 天人合一 心手双畅的境界 作品恰似天成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的痕迹 无论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表达思想与情感都是其自然流露 可谓已臻化境 这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错的才艺 相当的生活积累作为支撑 它的出现并非随时招之即来 这是创作环境 艺术用品 书者心境等诸多内外因的巧妙结合所致<br/><br/>谈“一笔书”<br/>自张芝创“一笔书”以来 其多用于狂草创作 其实“一笔书 ”并非指真的一笔到头 它是指线条的行气 神采 笔势的连贯与呼应 既有行也有停 既有断也有连 其不仅适用于草书 同样适用于其它字体的创作<br/><br/>艺术创作离不开“意象”<br/>“意”指心灵 思维活动 “象”指客观形象 “意象”则为二者的结合 是人的精神 行动积累的总和在头脑中的自然生成 艺术创作者的脑海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闪现 或清晰或模糊 然后运用创作技巧和手段使之转化为艺术形象 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 与“意象”的质量有重要关系<br/><br/><br/>公正而全面地评论 <br/>对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知识价值 道德价值&nbsp; &nbsp;娱乐价值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创新价值 审美价值)应公正而全面地评论&nbsp; &nbsp;但因评论者的偏好 学识 修养 目的 时代 民族 阶层 性别 年龄 意识形态等可能出现误评&nbsp; &nbsp;错评或偏差&nbsp; &nbsp;不过 时间终会还以公正<br/><br/></p>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4: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45 , Processed in 0.0524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